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507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改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融入到磨粉系统和粉料收集流程中的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
现有技术碳酸钙粉体是目前有机高聚物基质材料中用量最大的无机填料,由于价廉、无毒而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造纸、涂料、日用化工产品等领域。碳酸钙粒子表面分布有强亲水性的羟基,表现为碱性,与有机高聚基质材料的界面性质不同,二者相容性差,难以在基质材料中分散均匀以及和基质材料形成强的结合力,造成两材料之间的界面缺陷,使复合材 料某些性能下降。工业上一般采用表面处理即改性的方法来提高碳酸钙粉体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目前,工业上常用的碳酸钙粉体改性方法是用高速机械搅拌混合并加温溶合包覆的方式进行工作的,即碳酸钙粉体在磨粉机磨粉,经分级系统进入收集装置后,再放入粉体改性机进行改性。这种改性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无法融入到磨粉系统和收集流程中。由于改性过程是独立流程,粉体要在磨粉系统分级搜捕完成后再进入改性机进行改性,无法利用磨粉过程所产生的热能。二是在磨粉收集与改性流程中转换需要对物料进行输送、转移,从而产生大量的工作,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且改性机需要专人操作,造成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这种改性装置能使改性过程融入到磨粉系统及收集流程中,从而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改善环境,同时,提高粉体包覆率,使改性后的粉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它是位于磨粉系统与粉料收集装置之间的一个截面积较大的混合筒,混合筒的入口端连接磨粉系统,混合筒入口处设有高压静电装置,混合筒前端设有喷雾口,混合筒出口端连接粉料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粉体在磨粉机磨粉完后,由于鼓风机循环风的作用,由分级系统进入改性装置即混合筒内,由于混合筒截面积较大,使粉体和空气流速降低,这样有利于加长粉体和改性剂混合吸附时间,混合筒入口处设有高压静电装置使空气电离,离子吸附在粉体颗粒上,使粉体带有同性的离子,由于同极电子相互排斥,这样使粉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并对带异电物体或带极性物体都有更好的吸附性。当粉体继续前行时,将液态的改性剂用精细空气雾化器由喷雾口喷入混合筒内,由于粉体是带电的,这样更容易吸附雾化的改性剂,从而提高改性效果,经改性完的粉体最后由混合筒出口端进入收集装置。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混合筒中部设置隔板,把混合筒分隔成U形,这样能使粉体在混合筒后半端暂时处于悬浮状态,造成粉体与空气的速度差,有利于粉体混合吸附液态改性剂,使改性剂更好的包覆和固化在粉体颗粒上,提高改性效果。所述喷雾口设置成多个,这样可多次把改性剂喷入混合筒内,提高粉体对改性剂颗粒的捕捉率,提高改性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把粉体改性过程融入到磨粉系统和收集流程中,降低了人工成本;利用磨粉过程所产生的热能及系统风能进行改性,降低了能耗;改性过程在除尘搜捕前完成,克服传统改性过程粉体在搬运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的弊端,改善了周围环境;粉体带上同极电离子后具有很好的分散性并能对带异电物体或和带极性物体都有更好的吸附性,这样有利于提高改性剂对粉体的包覆率,提高改性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图I是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识表示I、支脚;2、混合筒;3、绝缘吊挂;4、高压放电装置;5、放电极;6、高压进线瓷瓶;7、格栅;8、喷雾口 ;9、隔板;10、入口端;11、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它是位于磨粉系统与粉料收集装置之间的一个截面积较大的混合筒2,混合筒2入口端10连接磨粉系统,混合筒2入口处设有高压静电装置,该高压静电装置由绝缘吊挂3、高压放电装置4、放电极5、高压进线瓷瓶6构成,在混合筒2入口处还设有格栅7 (这样有利于空气被电离),混合筒2的前端设有喷雾口 8,混合筒2出口端11连接粉料收集装置,混合筒2底部外表面还设有支脚I便于安装。混合筒2中部设有一隔板9,把混合筒2分隔成U形。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粉体和空气在鼓风机和循环风的作用下,由磨粉系统经入口端10进入混合筒2,由于混合筒2截面积较大,这时粉体和空气流速降低(最好降低至2-3m/s),当空气经过高压静电装置时被电离,电离后的离子吸附在粉体颗粒上,使粉体颗粒带有同极性的离子,由于同极电子相互排斥,这样粉体具有更好的分散性,并对带异电物体或带极性物体有更好的吸附性,当粉体继续前行时,将液态改性剂用精细空气雾化器从喷雾口 8分梯次逆向喷入混合筒2内,实现两股不同混合气体的碰撞,由于粉体带电,这样能更好地吸附改性剂颗粒,粉体在继续前行过程中,进入混合筒2后半端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悬浮状态,造成粉体颗粒与空气的速度差,有利于进一步混合吸附改性剂颗粒,使改性剂更好地对粉体进行包覆和固化,提高改性效果,最后经改性后的粉体由出口端进入粉料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把粉体改性过程融入到粉体磨粉系统和收集流程中,降低了成本和能耗,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粉体改性效果。
权利要求1.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位于磨粉系统与粉料收集装置之间的一个截面积较大的混合筒(2 ),混合筒(2 )的入口端(10 )连接磨粉系统,混合筒(2 )入口处设有高压静电装置,混合筒(2 )前端设有喷雾口( 8 ),混合筒(2 )出口端(11)连接粉料收集>j-U ρ α装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合筒(2)中部设有隔板(9),所述隔板(9)把混合筒分隔成U形。
3.根据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喷雾口(8)设有多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解决传统粉体改性无法融入到磨粉系统和收集流程中,能耗高、环境污染大、人工成本高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电离吸附式粉体改性装置是位于磨粉系统与粉料收集装置之间的一个截面积较大的混合筒,混合筒的入口端连接磨粉系统,混合筒入口处设有高压静电装置,混合筒前端设有喷雾口,混合筒出口端连接粉料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把粉体改性过程融入到粉体磨粉系统和收集流程中,降低了成本和能耗,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粉体改性效果。
文档编号C09C3/04GK202626081SQ201220218129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5日
发明者张志聪, 邓永椿, 牛中毅, 林楗勇, 刘荣贵, 郭彬仁 申请人:福建丰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