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33699阅读:40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红花是中国重要的中草药,为菊科植物的干燥花,内含红花红色素和红花黄色素两种色素,其性温、味辛,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降低胆固醇、降血压等功效,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跌打损伤,对冠心病、传染性肝炎等疾病亦有一定的疗效。红花黄色素是从红花的花瓣中提取出的天然黄色素,为查耳酮类化合物。研究发现红花黄色素不仅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天然食用色素,具有色泽艳丽,耐高温、耐高压、耐低温、耐光、耐酸、耐还原和抗微生物等优点,而且还有扩张冠状动脉、抗氧化、保护心肌、降血压、免疫抑制和脑保护等多种药理功能。现有技术中,从红花中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和制剂,但采用此方法得到的红花黄色素的含量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其提高了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去除红花原料中的杂质;步骤2: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炉中进行干燥;步骤3: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步骤4:在杀菌后的红花原料中加入5~16倍红花原料质量的水,搅拌1~2h后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再在第一次固液分离后的固体中加入2~5倍固体的水,搅拌2~3h后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最后将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和第二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进行合并,得到红花提取液;步骤5:在红花提取液中加入浓度为60%~80%的乙醇进行第一次洗脱,得到第一洗脱液;步骤6:将所述第一洗脱液采用浓度为0.7~0.9%的冰乙酸进行PH值调节,使得第一洗脱液的PH值为2~5;步骤7:在PH值为2~5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预设比例的聚酰胺,在聚酰胺柱中进行吸附;步骤8:在吸附后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浓度为60%~80%的乙醇进行第二次洗脱,得到第二洗脱液;步骤9: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得到红花黄色素。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炉中进行干燥具体包括: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温度为45℃的炉中进行干燥。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具体包括: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紫外线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

进一步,在所述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得到红花黄色素之后,还包括:步骤10:将得到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红花黄色素置于存储罐中进行存储。

本发明的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将依次进行去除杂质、干燥和杀菌后的红花原料加入水后,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和第二次固液分离,最后两次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进行合并,得到红花提取液,然后在红花提取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第一次洗脱,得到第一洗脱液,并采用一定浓度的冰乙酸将第一洗脱液的PH值调节为2~5,再在聚酰胺柱中进行吸附,最后在吸附后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第二次洗脱,得到第二洗脱液,然后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最终得到红花黄色素,采用上述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可得到含量较高的红花黄色素,即提高了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去除红花原料中的杂质。

步骤2: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炉中进行干燥。

具体的,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温度为45℃的炉中进行干燥。

步骤3: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

具体的,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紫外线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

步骤4:在杀菌后的红花原料中加入5~16倍红花原料质量的水,搅拌1~2h后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再在第一次固液分离后的固体中加入2~5倍固体的水,搅拌2~3h后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最后将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和第二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进行合并,得到红花提取液。

步骤5:在红花提取液中加入浓度为60%~80%的乙醇进行第一次洗脱,得到第一洗脱液。

步骤6:将所述第一洗脱液采用浓度为0.7~0.9%的冰乙酸进行PH值调节,使得第一洗脱液的PH值为2~5。

步骤7:在PH值为2~5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预设比例的聚酰胺,在聚酰胺柱中进行吸附。

步骤8:在吸附后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浓度为60%~80%的乙醇进行第二次洗脱,得到第二洗脱液。

步骤9: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得到红花黄色素。

步骤10:将得到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红花黄色素置于存储罐中进行存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将依次进行去除杂质、干燥和杀菌后的红花原料加入水后,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和第二次固液分离,最后两次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进行合并,得到红花提取液,然后在红花提取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第一次洗脱,得到第一洗脱液,并采用一定浓度的冰乙酸将第一洗脱液的PH值调节为2~5,再在聚酰胺柱中进行吸附,最后在吸附后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第二次洗脱,得到第二洗脱液,然后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最终得到红花黄色素,采用上述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方法可得到含量较高的红花黄色素,即提高了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

实施例一

步骤1:去除红花原料中的杂质。

步骤2: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温度为45℃的炉中进行干燥。

步骤3: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紫外线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

步骤4:在杀菌后的红花原料中加入5倍红花原料质量的水,搅拌1h后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再在第一次固液分离后的固体中加入2倍固体的水,搅拌2h后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最后将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和第二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进行合并,得到红花提取液。

步骤5:在红花提取液中加入浓度为60%的乙醇进行第一次洗脱,得到第一洗脱液。

步骤6:将所述第一洗脱液采用浓度为0.7%的冰乙酸进行PH值调节,使得第一洗脱液的PH值为2。

步骤7:在PH值为2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预设比例的聚酰胺,在聚酰胺柱中进行吸附。

步骤8:在吸附后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浓度为60%的乙醇进行第二次洗脱,得到第二洗脱液。

步骤9: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得到红花黄色素。

步骤10:将得到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红花黄色素置于存储罐中进行存储。

对得到的红花黄色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通过实施例一得到的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为87%。

实施例二

步骤1:去除红花原料中的杂质。

步骤2:将去除杂质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温度为45℃的炉中进行干燥。

步骤3:将干燥后的红花原料放置在紫外线杀菌容器中进行杀菌。

步骤4:在杀菌后的红花原料中加入10倍红花原料质量的水,搅拌1.5h后进行第一次固液分离,再在第一次固液分离后的固体中加入3倍固体的水,搅拌2.5h后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最后将第一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和第二次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进行合并,得到红花提取液。

步骤5:在红花提取液中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进行第一次洗脱,得到第一洗脱液;

步骤6:将所述第一洗脱液采用浓度为0.8%的冰乙酸进行PH值调节,使得第一洗脱液的PH值为4。

步骤7:在PH值为4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预设比例的聚酰胺,在聚酰胺柱中进行吸附。

步骤8:在吸附后的第一洗脱液中加入浓度为70%的乙醇进行第二次洗脱,得到第二洗脱液。

步骤9:将第二洗脱液调节至中性后进行浓缩,得到红花黄色素。

步骤10:将得到的红花黄色素进行干燥,并将干燥后的红花黄色素置于存储罐中进行存储。

对得到的红花黄色素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通过实施例二得到的提取物中红花黄色素的含量为94%。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