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55706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光致变色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是一种物质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导致材料吸收光谱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在加热或其它光子激励的作用下,恢复初始状态。微胶囊化光致变色化合物利用微胶囊技术包覆原理,把光致变色化合物、分散介质等包裹在微胶囊内,在太阳光作用下,微胶囊中的光致变色化合物产生氧化还原反应及顺反异构化而发生颜色变化。这种应用有效降低了温度、光照、pH值和氧等环境因素及染整过程中其它化学助剂的影响从而导致的氧化劣变、耐疲劳及光稳定性差。部分材料对纤维无亲和力,只有加工成微胶囊后靠粘合剂固着在纤维上;部分材料需防止外界因素的作用,或只有封闭在微胶囊中才能维持变色的条件产生变色效应。光致变色化合物微胶囊几乎可以用到任何表面,如纺织品、塑料、金属和纸等,并可开发变色功能服装I、抗辐射保护服装、光装饰材料、防伪技术。目前,常用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包覆所使用的脲醛树脂、密胺/福尔马林树脂等存在甲醛,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解决了光致变色化合物中因含有甲醛而存在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质量比1:4称取偶氮化合物和乙酸丁酯,将偶氮化合物溶解在乙酸丁酯中,用均质仪以8000r/min的速度均质化后,依次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400和辛酸亚锡,在室温下机械搅拌反应2.5h后,得到预聚体;

(2)称取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1,3-丁二醇加入步骤(1)的预聚体溶液中,搅拌,在90℃下进行扩链反应l0min,形成聚氨酯胶囊壁;

(3)将步骤(2)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的微胶囊产物用30%乙醇溶液清洗8次,自然干燥24h,得到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

步骤(1)中乙酸丁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400、辛酸亚锡的质量比为4:2:1:0.15。

步骤(1)中机械搅拌的速度为8000r/min。

步骤(2)中苯二酚二羟乙基醚、1,3-丁二醇和步骤(1)的预聚体溶液的质量比为1:1.2:5。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以聚氨酯为壁材、偶氮染料分散于乙酸丁酯中作为囊芯,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氨酯包覆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微胶囊,得到微胶囊粒径均一,平均粒径在0.6μm左右,且产品中不含有甲醛,安全性有保障。此工艺操作简单,合成时间短,包覆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质量比1:4称取偶氮化合物和乙酸丁酯,将偶氮化合物溶解在乙酸丁酯中,用均质仪以8000r/min的速度均质化后,依次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400和辛酸亚锡,在室温下机械搅拌反应2.5h后,得到预聚体;

(2)称取对苯二酚二羟乙基醚、1,3-丁二醇加入步骤(1)的预聚体溶液中,搅拌,在90℃下进行扩链反应l0min,形成聚氨酯胶囊壁;

(3)将步骤(2)的产物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的微胶囊产物用30%乙醇溶液清洗8次,自然干燥24h,得到聚氨酯-光致变色微胶囊。

步骤(1)中乙酸丁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400、辛酸亚锡的质量比为4:2:1:0.15。

步骤(1)中机械搅拌的速度为8000r/min。

步骤(2)中苯二酚二羟乙基醚、1,3-丁二醇和步骤(1)的预聚体溶液的质量比为1:1.2: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