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载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243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载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物升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构造简单且具有操作安全性及便利性的升降载物装置。
以现有的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而言,如


图1、图2所示,该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是包含有一固定座1、一对活动座2、一对第一连杆3、一对第二连杆4、一油压缸5及一汽车尾门6,该固定座1包含有一座体101、一油压缸座102、一对第三连杆103及一对可微调螺栓104,该油压缸座102是设于该座体101上侧,该第三连杆103上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一枢孔1031及一第二枢孔1032,且该第三连杆103并通过该第一枢孔1031与该座体101枢接,而利用该可微调螺栓104则可调整该第三连杆103摆向该汽车尾门6的摆动角度,该活动座2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三枢孔201及一第四枢孔202,且该第三、四枢孔201、202的间隔是大于该第一、二枢孔1031、1032的间隔,该第一连杆3的二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二、四枢孔1032、202,该第二连杆4的二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三枢孔1031、201,且该二第二连杆4之间是通过一横杆401连接,该横杆401上并设有一枢接座402,该油压缸5的一缸体501的一端是枢接于该油压缸座102上,而该压缸5的一活塞杆502的一端则枢接于该枢接座402上,该汽车尾门6的一侧是与该二活动座2固接,因此,当该油压缸5泄压伸张其活塞杆502时,利用该汽车尾门6的自重,使该第一、二连杆3、4及该活动座2产生连动,进而使该汽车尾门6可下降,相反地,当该油压缸5充压收缩其活塞杆502时,该活塞杆502的一端将会带动该第二连杆4,并使该第一、二连杆3、4及该活动座2产生连动,进而使该汽车尾门6可上升,待其上升至预定高度即可以手动方式拉动平行设置于该汽车尾门6上的一控制拉杆601,以带动平行枢设于该汽车尾门6上的一摆片602,使该摆片602与一卡栓703抵接,且该卡栓703设置于二挡板702之间,而该二挡板702则设于一车架7的一翻转座701上,此时,该汽车尾门6即可以该摆片602与该卡栓703的抵接处为支点而产生九十度的翻转,同时并使该第三连杆103向上摆动脱离该可微调螺栓104,以关闭汽车的尾部,而当该汽车尾门6反向下降至比上述预定高度稍低的位置时,该摆片602即可脱出该二挡板702,同时,借该拉伸弹簧603的回复力,可使该控制拉杆601带动该摆片602,以使该摆片602恢复平置于该汽车尾门6上的状态,诚然,这种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是可达到搬运货物的目地,且因该第三、四枢孔201、202的间隔是大于该第一、二枢孔1031、1032的间隔,所以使该汽车尾门6于升降过程中呈现出与地面略呈倾斜的状态,借此,使该汽车尾门6的一侧可与地面相接,以利于货物的装卸,但是,略呈倾斜的该汽车尾门6却可能于升降过程中造成货物滑落损坏或伤人的危险,因此,为解决上述的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的缺陷,便有人推出另一种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如图3所示,该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是包含有一固定座1’、一对活动座2’、一对第一连杆3’、一对第二连杆4’、一对第一油压缸5’、一汽车尾门6’及一对第二油压缸7’,并借该第一油压缸5’使该汽车尾门6’产生水平升降的动作,而其改进的地方在于该第一连杆3’及该第二连杆4’是呈上下平行设置,且借两端分别与该活动座2’及该汽车尾门6’枢接的该第二油压缸7’,控制该汽车尾门6’的翻转及倾斜角度,诚然,利用该第二油压缸7’控制该汽车尾门6’的倾斜角度可避免货物滑落,但是,增设该第二油压缸7’,其相关构件不只会增加汽车整体的负重,更会提高整体设备所需费用,且也会增加操作上的复杂度,使动作时间拖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搬运货物时可安全地水平升降搬运货物、并于货物抵达时可容易地将货物装卸的升降载物装置。
本实用新型之升降载物装置,包含至少一固定座、至少一活动座、至少一两端分别与该固定座及该活动座枢接的第一连杆、至少一两端分别与该固定座及该活动座枢接的双连杆组、至少一两端分别与该固定座及该双连杆组枢接的压缸及一与该活动座固接的载物平台,其特点是该固定座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一枢孔及一第二枢孔,该活动座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三枢孔及一第四枢孔,且该第三、四枢孔的间隔是与该第一、二枢孔的间隔等距,该第一连杆的二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二、四枢孔,该双连杆组包含有一第二连杆及一第三连杆,该第二、三连杆的一杆端是以一枢接轴相互枢接,该第二、三连杆的另一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三枢孔,则于该第二、三连杆上可各定义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三轴线,该第二轴线是连接该第一枢孔及该枢接轴的中心点,该第三轴线是连接该第三枢孔及该枢接轴的中心点,且该第二、三连杆相互枢接的杆端各设有一挡止部,当该二挡止部相互抵接时,该第二、三轴线之间将形成最小极限夹角,此时,该第二、三连杆是可等效视为一单一连杆,该压缸的一缸体的一端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而该压缸的一活塞杆的一端则枢接于该第三连杆上,该载物平台的一侧是与该活动座固接,当该压缸充压收缩其活塞杆时,该活塞杆的一端将会带动该第三连杆,而使该二挡止部相互抵接,并使该第一、二、三连杆及该活动座产生连动,进而使该载物平台可水平上升,相反地,当该压缸泄压伸张其活塞杆时,该二挡止部也相互抵接,则利用该载物平台的自重,该第一、二、三连杆及该活动座也会产生连动,进而使该载物平台可水平下降,当该载物平台水平下降至地面时,该载物平台可以该活动座与地面的抵接处为支点,而产生预定角度的转动,使该二挡止部分离,并使该载物平台的另一侧摆尾贴地,以利于货物的搬卸。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载物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关闭一汽车尾门的平面外观示意图;图2是现有该种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升降该汽车尾门的侧视示意图;图3是现有另一种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升降一载物平台的侧视示意图;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对第二连杆及一对第三连杆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二连杆及该第三连杆于最小极限夹角的状态示意图;图7是该较佳实施例的该第二连杆及该第三连杆于最大极限夹角的状态示意图。
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升降载物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它包含一固定座10、一对活动座20、一对第一连杆30、一对双连杆组40、一油压缸50及一载物平台60。
该固定座10包含有一座体11、一油压缸座12及一对第四连杆13,该油压缸座12是设于该座体11上侧,该第四连杆13上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一枢孔131及一第二枢孔132,且该第四连杆13通过该第一枢孔131与该座体11枢接。
该活动座20之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三枢孔21及一第四枢孔22,且该第三、四枢孔21、22的间隔是与该第一、二枢孔131、132的间隔等距。
该第一连杆30之二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二、四枢孔132、22。
如图5所示,该双连杆组40包含有一第二连杆41及一第三连杆42,该第二、三连杆41、42的一杆端是以一枢接轴43相互枢接,该第二、三连杆41、42的另一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三枢孔131、21,而该二第三连杆42之间并通过一横杆44连接,该横杆44上并设有一枢接座45;请再叁阅图6、图7,于该第二、三连杆41、42上可各定义一第二轴线46及一第三轴线47,该第二轴线46是连接该第一枢孔131及该枢接轴43的中心点,该第三轴线47是连接该第三枢孔21及该枢接轴43的中心点,且该第二、三连杆41、42相互枢接的杆端各设有一挡止部411、421及一反挡部412、422,当该二挡止部411、421相互抵接时,该第二、三轴线46、47之间将形成一最小极限夹角θ1,此时,该第二、三连杆41、42是可等效视为一单一连杆,相反地,当该二反挡部412、422相互抵接时,该第二、三轴线46、47之间将形成最大极限夹角θ2,该最大、最小极限夹角θ1、θ2的角度差定义为该第二、三连杆41、42间的一容许转动角度Δθ。
该油压缸50,其一缸体51的一端是枢接于该油压缸座12上,而其一活塞杆52的一端则枢接于该枢接座45上。
该载物平台60之一侧是与该活动座20固接。
如图4所示,当要使该载物平台60由与地面倾斜相接的状态水平上升时,将该油压缸50充压以收缩其活塞杆52,该活塞杆52的一端将会带动该第三连杆42,而使该二挡止部411、421相互抵接,则该第二、三连杆41、42是可等效视为一单一连杆,并使该第一、二、三连杆30、41、42及该活动座20产生连动,使该载物平台60先摆正呈与地面平行的状态,且因该第三、四枢孔21、22的间隔是与该第一、二枢孔131、132的间隔等距,进而使该载物平台60可水平上升,相反地,当要使该载物平台60水平下降时,将该油压缸50泄压并利用该载物平台60的自重(如有载物时,再加上货物的重量)伸张其活塞杆52,通过调整该油压缸50的泄压阻力,可控制该活塞杆52的伸出行程及向下摆动的速率,此时,该二挡止部411、421仍相互抵接,并使该第一、二、三连杆30、41、42及该活动座20产生连动,进而使该载物平台60可水平下降,待该载物平台60水平下降至地面时,该载物平台60可以该活动座20与地面的抵接处为支点,并利用其自重持续拉动该活塞杆52,使该二挡止部411、421分离,进而产生一预定角度θ的转动,使该载物平台60的一侧摆尾贴地,以利于货物的搬卸,此外,在尺寸设计上该容许转动角度Δθ是大于或等于该载物平台60转动的预定角度θ,而在本实施例中是采取该容许转动角度Δθ大于该预定角度θ的设计。
综上所述,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一、本实用新型之载物平台60于升降过程中是与地面保持水平,所以可避免货物滑落损坏或伤人的危险。
二、利用第二、三连杆41、42的设置,该载物平台60可由一水平状态倾斜成摆尾贴地,以利于货物的搬卸。
三、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简单,只通过一油压缸50即可操控该载物平台60的水平升降及倾斜角度,因此,可有效减少整体设备的重量及所需的费用,并简化操作上的复杂度,也缩短操作时间。
四、此外,凡是需要将货物进行具高度落差的水平搬运的场合,例如将货物由地面搬运至一预定高度的输送带等,均可运用本实用新型达到工作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该升降载物装置是装置于汽车的尾部时,也可如上述的汽车尾门货物升降机构一般,即,可于该载物平台60上装设该控制拉杆601、该摆片602及该拉伸弹簧603,并于相对应的位置装设该翻转座701、该二挡板702及该卡栓703,则也可在使用完毕后达到翻转收合该载物平台60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载物装置,包含至少一固定座、至少一活动座、至少一两端分别与该固定座及该活动座枢接的第一连杆、至少一两端分别与该固定座及该活动座枢接的双连杆组、至少一两端分别与该固定座及该双连杆组枢接的压缸及一与该活动座固接的载物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一枢孔及一第二枢孔;该活动座纵向间隔设有一第三枢孔及一第四枢孔,且该第三、四枢孔的间隔是与该第一、二枢孔的间隔等距;该第一连杆的二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二、四枢孔;该双连杆组包含有一第二连杆及一第三连杆,该第二、三连杆的一杆端是以一枢接轴相互枢接,该第二、三连杆的另一杆端是分别枢接于该第一、三枢孔,则于该第二、三连杆上可各定义一第二轴线及一第三轴线,该第二轴线是连接该第一枢孔及该枢接轴的中心点,该第三轴线是连接该第三枢孔及该枢接轴的中心点,且该第二、三连杆相互枢接的杆端各设有一挡止部,当该二挡止部相互抵接时,该第二、三轴线之间将形成一最小极限夹角,此时,该第二、三连杆是可等效视为一单一连杆;该压缸的一缸体的一端是枢接于该固定座上,而该压缸的一活塞杆的一端则枢接于该第三连杆上;该载物平台的一侧是与该活动座固接,当该压缸充压收缩其活塞杆时,该活塞杆的一端将会带动该第三连杆,而使该二挡止部相互抵接,并使该第一、二、三连杆及该活动座产生连动,进而使该载物平台可水平上升,相反地,当该压缸泄压伸张其活塞杆时,该二挡止部也呈相互抵接,则利用该载物平台的自重,该第一、二、三连杆及该活动座也会产生连动,进而使该载物平台可水平下降,当该载物平台水平下降至地面时,该载物平台可以该活动座与地面的抵接处为支点,而产生预定角度的转动,使该二挡止部分离,并使该载物平台的另一侧摆尾贴地,以利于货物的搬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包含有一座体、一压缸座及一第四连杆,该压缸座是设于该座体上侧,并可供该压缸的缸体的一端枢接,该第四连杆上设有该第一、二枢孔,且该第四连杆通过该第一枢孔与该座体枢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三连杆相互枢接的杆端各设有一反挡部,当该二反挡部相互抵接时,该第二、三轴线之间将形成一最大极限夹角,该最大、最小极限夹角差定义为该第二、三连杆间的容许转动角度,该容许转动角度是大于或等于该载物平台摆尾贴地时的实际转动角度。
专利摘要一种升降载物装置,包含至少一固定座、至少一活动座、至少一第一连杆、至少一双连杆组、至少一压缸及一载物平台,借此,使该载物平台可水平升降,而当该载物平台水平下降至地面时,该载物平台可以该活动座与地面的抵接处为支点,并产生预定角度的转动,使该载物平台的一侧摆尾贴地,以利于货物的搬卸。
文档编号B60J5/10GK2465973SQ0120466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赵芳章 申请人:赵芳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