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752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动车部件,具体地系机动车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动车减震器一般包括有四大部分减震筒、活塞、连杆、外壳,减震筒内的活塞外接连杆,减震筒外套装有筒状外壳,减震筒内为油腔。这种减震器油腔一旦发生泄露,或活塞损坏,则减震筒无法从外壳内取出,便全部报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另外,其连杆上端联接弹簧压盖,连杆带动活塞的上下运动起到减震作用,减震筒的上端开口处有一耐磨环,连杆上下移动的侧向力作用于耐磨环上,耐磨环对减震器的压强大,容易造成磨损,影响了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减震器,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上述之不足,减震效果好,便于维修,使用寿命长。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减震筒、连杆、活塞、外壳等,活塞位于减震筒中,外接连杆,其特征在于减震筒内腔中部活动联接有油气隔离阀,连杆端为油腔,另一端为气腔,气腔外有一充气嘴,充气嘴上有螺纹;在外壳内固定联接有套筒,套筒内腔两端固定有耐磨套,减震筒位于套筒内,连杆由螺母活动联接于外壳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减震筒内腔中增加了油气隔离阀,使其内腔分成了油腔和气腔,当气腔发生泄露时,可通过充气嘴补充气体,从而使内腔的压力得到补充,增强了其减震效果。此外,减震筒外套装有套筒,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稳定性,减小了压强,降低了损坏程度。连杆通过螺母与外壳活动相联,便于拆装维修,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减震筒1、连杆2、活塞3、外壳4,减震筒1内腔下部有活塞3,活塞3外接连杆2,减震筒1内腔中部有一油气隔离阀5,将内腔分为油腔6和气腔7,减震筒1上端有一带螺纹的充气嘴8与气腔7联通。外壳4内固定联接有套筒9,套筒9两端有耐磨套10,减震筒1位于套筒9内,连杆2与外壳4通过螺母11活动联接。
权利要求1.机动车减震器,其包括有减震筒(1)、连杆(2)、活塞(3)、外壳(4)等,活塞(3)位于减震筒(1)中,外接连杆(2),其特征在于减震筒(1)内腔中部活动联接有油气隔离阀(5),连杆(2)端为油腔(6),另一端为气腔(7),气腔(7)外有一充气嘴(8),充气嘴(8)上有螺纹;在外壳(4)内固定联接有套筒(9),套筒(9)内腔两端固定有耐磨套(10),减震筒(1)位于套筒(9)内,连杆(2)由螺母(11)活动联接于外壳(4)的下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动车减震器,其包括有减震筒(1)、连杆(2)、活塞(3)、外壳(4)等,活塞(3)位于减震筒(1)中,外接连杆(2),其特征在于:减震筒(1)内腔中部活动联接有油气隔离阀(5),连杆(2)端为油腔(6),另一端为气腔(7),气腔(7)外有一充气嘴(8),充气嘴(8)上有螺纹;在外壳(4)内固定联接有套筒(9),套筒(9)内腔两端固定有耐磨套(10)。减震筒(1)位于套筒(9)内,连杆(2)由螺母(11)活动联接于外壳(4)的下端。本实用新型减震筒(1)内分为油腔(6)和气腔(7),增加了减震效果,连杆(2)与外壳(4)活动相联,便于拆卸维修,提高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G13/00GK2492410SQ0125893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0日
发明者张春祥 申请人:张春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