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928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安全气囊已广泛应用于各式车辆上,为减小人员伤亡和减轻交通事故中人员的伤害程度做出了极大贡献,并且已成为逐渐成为轿车的标准配置。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气囊的保护效率,安全气囊已逐步向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安全气囊是按大部分人的平均身体状态参数(如身高、体重等)和驾车人中男女比例统计结果设计的,对大部分中等身材的人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如图1所示,为目前以得到普遍使用的电极点火式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它主要由底座1、壳体2、堵片3、过滤器4、产气药5、扩燃药6、堵头7、密封片8、防潮纸9、传火管10、传火管底座11、电点火管12、O型槽13、短路装置14、密封杯15组成。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如碰撞强度超过预先设定的爆发阀值,则ECU给点火管12通电,点火管12发火后产生的火焰点燃扩燃药6,扩燃药6发火后冲破防潮纸9后点燃产气药5,产气药5发火后产生大量气体冲入尼龙气袋,胀满的尼龙气袋将乘员与汽车内饰隔离,从而实现对乘员的保护。这种气体发生器一次点火后就完成了产气的化学反应,从而完成了其使命。
随着人们对安全气囊保护机理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安全气囊作用的冲击力很大,容易对乘员造成损伤,特别是对儿童和身材矮小的妇女损伤更大,有时甚至是致命的。为避免这种事故的发生,汽车生产厂家专门给车上的前排副驾驶座的安全气囊增加了一种开关,俗称为“安全气囊开关”。如果儿童或身材矮小的妇女坐在前排副驾驶座的位置,则必须关闭“安全气囊开关”,使前排乘员侧安全气囊即使在交通事故中也不会起作用,但是,这实质上是浪费了安全气囊这一安全保障装置,而且对坐在前排副驾驶座的人员未采取其他技术手段提供保护。
为结束这种尴尬局面,技术人员一直在努力。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终于发明了能根据乘员身材高低、体重、座姿等状况来确定安全气囊展开的快慢、展开的大小等状态的舒缓型、智能型安全气囊。配套这种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应运而生,这就是两级点火式的前排副驾驶座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如图2所示的双级点火的前排乘员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包括发火件16、药型罩7、产气药18、堵板座19、过滤器20、隔板21、壳体22,这种气体发生器类似于将图1的发生器尾对尾的合在了一起而成。这种发生器的工作特点是两端可分别点火或同时点火。为了避免产品的体积过大,又要保证产气量足够,目前人们普遍采用减少两端装药量的方式来制成图2所示的双级点火式气体发生器,且两级错开几毫秒至几十毫秒来点火,使气袋能实现两次充气,减缓了一次充气存在充气过快、冲击力过大的缺点。
显然,现有的双级点火式气体发生器是由单级点火式气体发生器演化而来,其具有两套完全独立且基本相同的点火系统,一般要有差别也仅是产气药的药量多少有差别。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更有利于保护乘员的双级点火式副驾驶座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包括左右二个独立的点火和产气装置、过滤装置,所述左、右点火和产气装置分设于所述过滤装置二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左堵板座29和右堵板座39、左堵板31和右堵板41、过滤器32,所述过滤器为中空,被限位于所述左堵板座29和右堵板座39之间,内部形成一腔体;所述左堵板座于过滤器中空对应位置开设有左堵板孔,所述左堵板面积略大于所述左堵板孔面积,封闭于所述左堵板孔右侧;所述右堵板座于过滤器中空对应位置开设有右堵板孔,所述右堵板面积略大于所述右堵板孔面积,封闭于所述右堵板孔左侧。
上述的气体发生器,还包括弹簧33,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堵板、右堵板,且自然状态下分别施力于所述左堵板、右堵板,分别紧压封闭所述左堵板孔、右堵板孔。
上述的气体发生器,还包括左密封垫30和右密封垫40,所述左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左堵板座与左堵板之间,用于加强所述左堵板座与左堵板之间的密封,所述右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右堵板座与右堵板之间,用于加强所述右堵板座与右堵板之间的密封。
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方案,带来了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包括有两套完全独立的点火和产气装置而且仅有一套过滤器和排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由于左、右堵板之间增设弹簧,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气体冲开堵板的瞬间,弹簧的反作用力,可以减缓气体逸出的速度,降低气袋弹出的瞬间冲击力,更利于保护乘员的人身安全。两套点火装置和产气装置可以单独作用,并不会引起另一套装置被激发;也可以两套装置同时或错时点火激发而作用;两套装置所用的产气药剂可以等量、也可以不等量;因此利用这种气体发生器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对气袋的一次或二次充气,从而可实现根据汽车前排乘员的保护需要而以比普通气囊更舒缓的方式来充气,使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更佳、副作用更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普通单极点火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结构示意图,图2普通双级点火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本发明的左端单独点火的工作方式示意图,图5本发明的右端单独点火的工作方式示意图,图6本发明的左端、右端同时点火或错时点火工作示意图。
其中,26左发火件,36右发火件、27左药型罩、37右药型罩、28产气药、29左堵板座、39右堵板座、31左堵板、41右堵板、32过滤器、33弹簧、35壳体、30左密封垫、40右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例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包括左发火件26和右发火件36、左药型罩27和右药型罩37、产气药28、左密封垫30和右密封垫40、左堵板座29和右堵板座39、左堵板31和右堵板41、过滤器32、弹簧33、壳体35;过滤器二端分别被左堵板座、右堵板座限定,固定设置于壳体内,弹簧设置于过滤器内,左堵板、右堵板连接于弹簧的两端,且自然状态下分别紧压在左堵板座、右堵板座上,左药型罩、右药型罩分别与左堵板座、右堵板座固接,左发火件、右发火件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左、右两端,产气药填充于由左发火件、左药型罩、壳体围合而成的左空腔内以及由右发火件、右药型罩、壳体围合而成的右空腔内。左密封垫设置于左堵板座或左堵板上,用于加强所述左堵板座与左堵板之间的密封,右密封垫设置于右堵板座或右堵板上,用于加强右堵板座与右堵板之间的密封。
由图3可以看到,该结构的发生器实际上是由左右二套独立的点火和产气装置构成,但共用一套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32和左堵板31、右堵板41、左密封垫30、右密封垫40、左堵板座29、右堵板座39,平常左、右两只堵板靠弹簧33顶住紧紧与左、右堵板座相靠。
该发生器当左端单独点火时,产生的气体压缩左堵板31后气体由左堵板孔中冲出来后进入过滤器32,而右堵板41则被紧紧压在右堵板座39上。由于堵板隔离火焰,使得右端的药剂不会被火引燃;同样的,当右端单独点火时,左端也不被点燃。当左端先点火,右端再点火时即为典型的双级点火式气体发生器;当左、右端同时点火时,又等效于单级点火式气体发生器。
上述点火方式列表如下
由上可见,如左端和右端的装药量不同,则这种结构可做出产气量变化范围较大的产品,可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气袋。
权利要求
1.一种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包括左右二个独立的点火和产气装置、过滤装置,所述左、右点火和产气装置分设于所述过滤装置二端;其特征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左堵板座(29)和右堵板座(39)、左堵板(31)和右堵板(41)、过滤器(32),所述过滤器为中空,被限位于所述左堵板座(29)和右堵板座(39)之间,内部形成一腔体;所述左堵板座于过滤器中空对应位置开设有左堵板孔,所述左堵板面积略大于所述左堵板孔面积,封闭于所述左堵板孔右侧;所述右堵板座于过滤器中空对应位置开设有右堵板孔,所述右堵板面积略大于所述右堵板孔面积,封闭于所述右堵板孔左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弹簧(33),所述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左堵板、右堵板,且自然状态下分别施力于所述左堵板、右堵板,分别紧压封闭所述左堵板孔、右堵板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还包括左密封垫(30)和右密封垫(40),所述左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左堵板座与左堵板之间,用于加强所述左堵板座与左堵板之间的密封,所述右密封垫设置于所述右堵板座与右堵板之间,用于加强所述右堵板座与右堵板之间的密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级点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改进结构为两套完全独立的点火和产气装置共用过滤器和排气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由于左、右堵板之间增设弹簧,气体发生器产生大量气体冲开堵板的瞬间,弹簧的反作用力,可以减缓气体逸出的速度,降低气袋弹出的瞬间冲击力,更利于保护乘员的人身安全。利用这种气体发生器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对气袋的一次或二次充气,从而可实现根据汽车前排乘员的保护需要而以比普通气囊更舒缓的方式来充气,使安全气囊的保护效果更佳、副作用更小。
文档编号B60R21/26GK1911712SQ2005100214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0日
发明者魏德贤, 李金贵, 邹财松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