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735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卷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卷绕装置,特别涉及通过马达使卷绕轴旋转,从而可卷绕带的带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束缚乘客的座位安全带装置带有带卷绕装置。该带卷绕装置中设有用于减轻或消除安装带时过度的压迫感的拉力减压器机构和预张紧器机构,车辆紧急减速状态等情况下,该预张紧器机构通过将一定量的安全带卷绕到卷绕轴上,来消除被称为“宽松”等的少量松弛,同时增加安全带对乘客身体的束缚力,更进一步确实地保持乘客的身体。而且,通过马达执行所述各功能的所谓马达牵引器已经公知(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作为例子)。
这种马达牵引器不仅能发挥例如所述拉力减压器和预张紧器的功能,而且在通常安装带时,也能辅助带的卷绕和拉出等,是十分有用的。
特别是近年来,提出了下面的结构,即在马达牵引器中,用距离传感器等前方监视装置检测距前方其它车辆和障碍物的距离,当距前方车辆和障碍物的距离小于一定值时,启动马达,通过马达的旋转力使卷绕轴向卷绕方向旋转的结构。
上述马达牵引器,为了防止将来自卷绕轴侧的旋转传递给马达,而使离合器介于马达的输出轴与卷绕轴之间,该离合器仅将来自马达输出轴侧的旋转传递给卷绕轴。
上述现有的马达牵引器中,由于必须在与卷绕轴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离合器,因此,将该离合器装置设在构成机架的一对底板的外侧。并将马达设在装有该离合器一侧的底板的外侧(即与离合器同样),或将马达设在比一对底板更靠机架的上方或下方处。采用上述构成时,马达这样大型且沉重的部件位于机架的外侧及上方或下方,造成马达牵引器整体大型化,马达牵引器整体重量的均衡性差。进而,上述马达牵引器中,当该马达牵引器振动时,马达这样沉重的部件将扭力作用在离合器装置的壳体和框架上,必须确保其具有可耐受该扭力的刚性。
〖专利文献1〗特开2001-130376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1-347923号公报本发明考虑上述情况,提供一种不仅可通过马达使卷绕轴旋转,而且结构紧凑,重量均衡性好,且刚性良好的带卷绕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包括由相对的一对底板和背板构成的框架,即所述一对底板与背板连接成一体而形成的框架;卷绕轴,在轴向沿所述一对底板的相对方向的状态下,该卷绕轴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一对底板之间,固定用于束缚乘客的安全带的基端部,该卷绕轴通过向围绕轴的一个方向旋转,将所述安全带卷绕起来;齿轮箱体;安装在所述齿轮箱体上的马达,在其旋转轴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状态下,该马达设置在所述一对底板之间;容纳在所述齿轮箱体内的马达齿轮部,在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平行的状态下设置马达齿轮部自身的轴,该马达齿轮部由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多个平齿齿轮构成;以接合状态安装在所述一对底板中的任意一个底板的侧面上的离合器壳体;容纳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离合器,该离合器机械地介于所述马达与所述卷绕轴之间,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卷绕轴,使所述卷绕轴旋转,同时截断在所述卷绕轴侧产生的旋转的传递,防止该旋转传递给所述马达;容纳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离合器齿轮部,在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平行的状态下设置自身的轴,并与所述马达齿轮部的最终平齿齿轮可分离地连接的蜗杆;和与所述卷绕轴同轴设置且与所述蜗杆啮合,将所述蜗杆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离合器的蜗轮,其中所述齿轮箱体被与所述蜗杆的轴线方向相对地装配固定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且与所述背板相反侧的端面上。
在该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中,乘客坐在车辆的座位上,安全带佩带在身体上,通过使例如设在安全带上的舌形板与带扣装置卡合,可使安全带相对乘客身体处于佩带状态。
例如车辆行进中,一旦车辆前方存在障碍物且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从车辆到障碍物的距离)达到规定范围内,则开始驱动马达。马达的旋转轴与马达齿轮部的多个平齿齿轮连接,而马达齿轮部的最终平齿齿轮与离合器齿轮部的蜗杆连接,同时,该蜗杆与蜗轮啮合。因此,一旦驱动马达,其驱动力被马达齿轮部的多个平齿齿轮、离合器齿轮部的蜗杆及蜗轮传递给离合器。进而,旋转力通过离合器传递给卷绕轴,卷绕轴向带卷绕方向旋转。由此,安全带从基端侧被卷绕到卷绕轴上,消除了佩带状态下安全带的少量松弛,即所谓的“宽松”,可提高安全带对乘客身体的约束力。
本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中,容纳离合器及离合器齿轮部的离合器壳体在接合状态下安装在构成用于支撑卷绕轴的框架的一对底板中任意一个底板的侧面。在旋转轴与卷绕轴垂直的状态下,马达设置在一对底板之间。因此,与马达设在框架外侧的结构相比,本带卷绕装置的整体更加紧凑。即,将马达那样较大的部件设在一对底板之间,该大部件马达不会从底板向外突出。可有效利用一对底板之间的空间,可使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与将马达设在框架外侧的结构相比,由于如上所述地将马达设在一对底板之间,可使带卷绕装置的整体重量平衡处于底板相对方向的中央。因而,可使带卷绕装置在重量方面保持稳定。
而且,离合器及离合器齿轮部容纳在以接合状态安装在一个底板的侧面上的离合器壳体内,且马达设在一对底板之间。因此,可接近地设置马达与离合器。即使通过多个平齿齿轮、蜗杆及蜗轮机械地连接马达的输出轴与离合器,也可简单地构成该驱动力传递机构等的结构。由此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可降低成本。
进而,将马达那样比较重的部件设在一对底板之间。因此,可不仅用各底板及连接上述底板的背板中的任意一个,而且可根据情况,用一对底板及连接上述底板的背板中的任意两个或全部来支撑马达。由此,无需为了支撑马达而额外增加装置各部件的强度,其结果,可减轻装置的重量,降低成本。
由于马达齿轮部的最终平齿齿轮与离合器齿轮部的蜗杆可分离地连接,因此马达齿轮部可与离合器齿轮部独立地分离和交换。从而,可将例如多个平齿齿轮的齿数及其个数等容易地更换并适用于变更后不同的马达齿轮部。由此,从马达向离合器传递的驱动力的变速比(减速比)更容易变更及设定,可容易地设定、变更马达驱动时传递给离合器的旋转速度及卷绕轴的旋转速度(设定带卷绕特性的变化)。
而且,可与离合器齿轮部独立地分离、更换马达齿轮部。因此,即使如前所述的为了变更变速比(减速比)而更换、改变马达齿轮部,马达齿轮部的多个平齿齿轮的啮合状态及离合器齿轮部的蜗杆与蜗轮的啮合状态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不受影响)。从而,各齿(齿轮)的啮合精度不变,驱动力的传递效率不会下降(恶化)。
该带卷绕装置振动时,马达那样较重的部件使扭力作用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和在接合状态下装有上述壳体的一个底板上。
第一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中,装有马达的齿轮箱体相对于蜗杆的轴线方向,装配固定在与以接合状态被安装在一个底板的侧面上的离合器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且为背板相反侧(即和上述背板平行而且和上述背板相反一侧)的离合器壳体端面上。因此,离合器壳体的厚度方向及与之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均提高,可确实耐受所述振动时的扭力。
容纳在齿轮箱体内的马达齿轮部的多个平齿齿轮中的最终平齿齿轮与离合器齿轮部的蜗杆连接,相对于离合器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蜗杆的轴线方向地装配固定齿轮箱体。因此,该齿轮箱体装配固定部分的装配方向中的尺寸偏差不会受到与蜗杆连接的最终平齿齿轮与其它平齿齿轮的间距(啮合状态)的影响。从而,各齿轮的啮合精度不会变化,驱动力的传递效率不会降低(恶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卷绕装置不仅可通过马达使卷绕轴旋转,而且具有结构紧凑、重量均衡且刚性高的良好效果。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的整体构成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的马达及马达齿轮部的构成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的马达及马达齿轮部的装配固定的构成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的整体构成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的马达驱动力传递系统的构成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用分解透视图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10的整体构成。图2及图3中用分解透视图示出了该带卷绕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4用透视图示出了带卷绕装置10的整体构成。图5用透视图示出了带卷绕装置10的主要部分的构成。
带卷绕装置10带有框架12。框架12由大致板状的背板14、从该背板14的横向两端整体伸出的一对底板16、底板18构成。背板14通过螺栓等图中未示出的紧固件固定在车体上,从而安装在车体上。
通过压铸等方法制造的卷绕轴20可旋转地设在框架12的一对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卷绕轴20整体形成鼓(线轴)状,固定形成为长带状的安全带(图中未示出)的基端部。如果使卷绕轴20向围绕其轴的一方(以下将该方向称为“卷绕方向”)旋转,则安全带从其基端部层状地卷绕在卷绕轴20的外周。另一方面,如果从其前端侧拉伸安全带,随之卷绕轴20一边旋转,安全带被拉出(以下将拉出安全带时卷绕轴20的旋转方向称为“拉出方向”)。
卷绕轴20的一端贯穿底板18,向框架12的外部突出。图中未示出的锁定机构设在底板18的侧面。锁定机构包含加速度传感器,与架设在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的锁定板22及设在卷绕轴20的轴芯部分上的扭力杆24连接。车辆紧急减速时等情况下,锁定机构的动作通过锁定板22约束扭力杆24的一端,吸收能量,同时阻止卷绕轴20向拉出方向旋转。
另一方面,连接螺杆21安装在卷绕轴20的另一端。该连接螺杆21贯穿底板16向框架12外突出。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设在底板16的外侧。
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一起容纳在作为离合器壳体的壳体30内,离合器26与连接螺杆21连接。离合器26与构成离合器齿轮部28的齿轮32连接。该齿轮32是外周缘形成有蜗轮齿的所谓蜗轮。齿轮32与卷绕轴20同轴设置,该齿轮32通过离合器26与连接螺杆21(即卷绕轴20)机械连接。因此,一旦齿轮32旋转,驱动力通过离合器26传递,卷绕轴20向卷绕方向旋转,同时在卷绕轴20侧产生的旋转的传递被截断,可防止该旋转传递给齿轮32。进而,与离合器26连接的连接螺杆21的前端贯穿该离合器26,向侧面伸出。
构成离合器齿轮部28的蜗杆34设在壳体30内。蜗杆34在与卷绕轴20垂直的状态下设置自身的轴,其端部通过轴套36、37被支撑在壳体30上,同时与齿轮32啮合。蜗杆34的一端侧从壳体30向外突出。将调整螺钉40旋入支撑蜗杆34前端部的壳体30的轴承部分中,使轴承部分容纳钢球38地接触蜗杆34的前端部。调整螺钉40的前端部挤压钢球38,使钢球38与蜗杆34的前端压接。由此限制(推力调整)蜗杆34的轴向位移。该蜗杆34旋转,从而使得齿轮32旋转。
容纳上述构成的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的壳体30被离合器盖31覆盖。
由此,离合器26和离合器齿轮部28整体装配在单一的壳体30中,可整体形成一个单元。
弹簧总成42设在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壳体30)的侧面。弹簧总成42内部装有盘簧(图中未示出)。该盘簧螺旋方向外侧的端部固定在弹簧总成42的壳体主体上,同时螺旋方向内侧的端部固定在贯穿离合器26的连接螺杆21的前端,将卷绕轴20压向卷绕方向。
另一方面,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设在卷绕轴20下方的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
如图2所示,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带有作为齿轮箱体的箱体48。螺钉47将马达44安装在该箱体48的一侧,同时马达齿轮部46设在箱体48的另一侧。在使马达44的旋转轴的前端侧(输出侧)朝向箱体48的状态下,将马达44固定在箱体48的一侧,旋转轴的前端(输出侧)贯穿箱体48并向其另一侧(马达齿轮部46侧)突出。
另一方面,构成马达齿轮部46的多个平齿齿轮的小齿轮72安装在向箱体48的另一侧(马达齿轮部46侧)突出的马达44的旋转轴的前端。各自外齿为平齿齿轮并构成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齿轮74及齿轮76在相互啮合的状态下容纳在马达齿轮部46中。上述齿轮74、76一起在自身的轴与马达44的旋转轴平行的状态下设置,齿轮74与小齿轮72啮合。构成最终平齿齿轮的齿轮76可分离地与从所述离合器齿轮部28的壳体30向外突出的蜗杆34的一端连接。因此,一旦驱动马达44,驱动力通过小齿轮72、齿轮74及齿轮76传递,使蜗杆34旋转(参照图5)。
上述小齿轮72、齿轮74及齿轮76被安装在箱体48中的齿轮盖78覆盖。齿轮盖78上设有爪部80,该爪部80与设在箱体48上的搭扣部82扣合,将齿轮盖78固定在箱体48上。
这样,马达44和马达齿轮部46整体装配在单一的箱体48上,整体构成一个单元。
在整体设在箱体48上的安装撑条84中,螺钉86将上述构成的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固定在容纳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的壳体30(即框架12)上,从而上述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可拆卸地安装。
也如图2及图3所示,作为定位部的定位凸起85突出形成在安装撑条84上。与定位凸起85相对应,作为定位接受部的定位孔87形成在壳体30的端面(与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与背板14相反侧的端面)上。即,通过使定位凸起85嵌入定位孔87,用螺钉86将安装撑条84固定在壳体30上,可唯一地确定箱体48(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相对于壳体30(即框架12)的装配位置。箱体48与蜗杆34的轴向相对地装配固定。
该箱体48在壳体30(框架12)上的安装状态中,马达44的旋转轴与卷绕轴20垂直,且其输出侧朝向与框架12的背板14相反侧的状态。而且是在一对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并位于卷绕轴20的正下面。
此处,所述构成的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中,作为马达齿轮部46的最终平齿齿轮的齿轮76与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的蜗杆34可分离地连接。而且,箱体48(安装撑条84)被螺钉86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30上。因此,取下螺钉86,从壳体30上卸下箱体48,可使马达44及马达齿轮部46保持装配状态地与壳体30(框架12)分离。
进而,上述马达44可基于例如前方监视装置等的检测信号来启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
上述构成的带卷绕装置10中,乘客坐在车辆的座位上,安全带系在身体上,通过使例如设在安全带上的舌形板与带扣装置卡合,可构成安全带对乘客身体的佩带状态。
在佩带该安全带的状态下,即使由于乘客的身体移动等原因,安全带要卷绕起来或拉出,即,卷绕轴20要向卷绕方向或拉出方向旋转,离合器26也不会将该卷绕轴20的旋转力传递给马达44的旋转轴。
另一方面,例如车辆行进中,一旦车辆前方存在障碍物且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间隔(从车辆到障碍物的距离)达到所定范围内,则开始启动马达44,旋转轴急速旋转。
该马达44的旋转轴旋转,其旋转力通过马达齿轮部46的小齿轮72、齿轮74及齿轮76、离合器齿轮部28的蜗杆34及齿轮32传递给离合器26。进而,旋转力通过离合器26传递给卷绕轴20,卷绕轴20向带卷绕方向旋转。由此消除了安全带的松弛,即所谓的“宽松”,可提高安全带对乘客身体的约束力。即使此后乘客执行车辆的紧急制动(急刹车)操作,车辆处于紧急减速状态,安全带也可以确实保持乘客的身体。
这样,一旦在消除了松弛的状态下马达44停止,则马达44的旋转轴与卷绕轴20的机械连接解除。
本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10中,容纳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的壳体30在接合状态下安装在构成用于支撑卷绕轴20的框架12的一对底板16、18中的一个底板16的侧面。且马达44设置在马达的旋转轴与卷绕轴20垂直的状态下的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的卷绕轴20的正下面。因此,与马达44设在框架12外侧的结构相比,本带卷绕装置10的整体更加紧凑。即,将马达44那样较大的部件设在一对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的卷绕轴20的正下面。因此,该大部件马达44不会从框架12(底板16、18)向外突出。其结果,可有效利用一对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的空间,可使装置整体结构紧凑。与将马达44设在框架12外侧的结构相比,如上所述地将马达44设在一对底板16、18之间的卷绕轴20的正下面。因此,可使带卷绕装置10的整体重量平衡处于底板16与底板18相对方向的中央,可使带卷绕装置10在重量方面保持稳定。
本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10中,离合器26及离合器齿轮部28容纳在以接合状态安装在一个底板16的侧面上的壳体30内,且马达44设在一对底板16、18之间的卷绕轴20的正下面。因此,可接近设置马达44与离合器26。且马达44的旋转轴的输出侧朝向与框架12的背板14相反的一侧。因此,连接马达44的旋转轴与离合器26的马达齿轮部46及离合器齿轮部28(驱动力传递机构)可适当地设置。从而,可简单地构成马达齿轮部46及离合器齿轮部28,由此,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并可降低成本。
进而,将马达44那样比较重的部件设在一对底板16、18之间的卷绕轴20的正下面。因此,可不仅用各底板16、18及连接上述底板16、18的背板14中的任意一个,而且可根据需要,用一对底板16、18及背板14中的任意两个或全部来支撑马达44。由此,无需增加用于支撑马达44的额外强度,这样可减轻装置的重量,降低成本。
本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10中,作为马达齿轮部46的最终平齿齿轮的齿轮76与离合器齿轮部28的蜗杆34可分离地连接。因此,马达齿轮部46可与离合器齿轮部28独立地分离和更换。从而,可将例如小齿轮72、齿轮74及齿轮76等多个平齿齿轮的齿数及其个数等容易地更换并适用于变更后不同的其它马达齿轮部46。由此,从马达44向离合器26传递的驱动力的变速比(减速比)更容易变更及设定,并可容易地设定、变更驱动马达44传递给离合器26的旋转速度及卷绕轴20的旋转速度(设定带卷绕特性的变化)。
可与离合器齿轮部28独立地分离、更换马达齿轮部46。因此,即使如前所述的为了变更变速比(减速比)而更换、改变马达齿轮部46,马达齿轮部46的多个平齿齿轮的啮合状态及离合器齿轮部28的蜗杆34与齿轮32的啮合状态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受影响)。从而,各齿轮的啮合精度不变,驱动力的传递效率不会下降(恶化)。
该带卷绕装置10振动时,马达44那样较重的部件使扭力作用在所述壳体30和在接合状态下装有上述壳体30的一个底板16上。
本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10中,装有马达44的箱体48与蜗杆34的轴线方向相对地装配固定在与以接合状态被安装在一个底板16的侧面上的壳体30的厚度方向垂直,且与背板14相反侧的壳体30的端面上。因此,壳体30的厚度方向及与之垂直的方向上的刚性均提高,可确实耐受所述振动时等的扭力。
本实施例的带卷绕装置10中,构成容纳在箱体48内的马达齿轮部46的多个平齿齿轮中的最终平齿齿轮的齿轮76与离合器齿轮部28的蜗杆34连接。相对与壳体3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即蜗杆34的轴线方向装配固定箱体48。将突出形成在箱体48的安装撑条84上的定位凸起85嵌入形成在壳体30的端面上的定位孔87中,并定位固定。因此,该箱体48装配固定部分的装配方向中的尺寸偏差不会受到与蜗杆34连接,且齿轮76与另外的齿轮74的间距(啮合状态)的影响。从而,各齿轮的啮合精度不会变化,驱动力的传递效率不会降低(恶化)。
由于采用本发明可使带卷绕装置结构紧凑化,重量均衡性良好,提高刚性,因此可用作为了提供小型化,整体重量均衡性好,具有可耐受马达振动所产生的扭力的刚性的马达牵引器的构成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由相对的一对底板和背板构成,即由所述一对底板与背板连接成一体而形成;卷绕轴,在轴向沿所述一对底板的相对方向的状态下,该卷绕轴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一对底板之间,固定用于束缚乘客的安全带的基端部,该卷绕轴向围绕轴的一个方向旋转,将所述安全带卷绕起来;齿轮箱体;安装在所述齿轮箱体上的马达,在其旋转轴与所述卷绕轴垂直的状态下,该马达设置在所述一对底板之间;容纳在所述齿轮箱体内的马达齿轮部,在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平行的状态下设置马达齿轮部自身的轴,该马达齿轮部由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连接的多个平齿齿轮构成;以接合状态安装在所述一对底板中的任意一个底板的侧面上的离合器壳体;容纳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离合器,该离合器机械地介于所述马达与所述卷绕轴之间,将所述马达的旋转传递给所述卷绕轴,使所述卷绕轴旋转,同时截断在所述卷绕轴侧产生的旋转的传递,防止该旋转传递给所述马达;容纳在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的离合器齿轮部,在与所述马达的旋转轴平行的状态下设置自身的轴,该离合器齿轮部由与所述马达齿轮部的最终平齿齿轮可分离地连接的蜗杆、与所述卷绕轴同轴设置且与所述蜗杆啮合并将所述蜗杆的旋转力传递给所述离合器的蜗轮构成,其中所述齿轮箱体被与所述蜗杆的轴线方向相对地装配固定在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厚度方向垂直且在所述背板相反侧的端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螺杆设在所述卷绕轴的离合器壳体侧的一端,所述连接螺杆贯穿装有所述离合器壳体的底板,向所述离合器壳体内突出,与所述离合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的方向被确定为其旋转轴输出方向的前端朝向所述齿轮箱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达旋转轴的输出方向的前端贯穿且突出于所述齿轮箱体,并与所述马达齿轮部的平齿齿轮之一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箱体上形成安装撑条,所述安装撑条上带有至少一个定位部,固定所述齿轮箱体的所述离合器壳体的端面上带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接受部,齿轮箱体被固定为使得所述齿轮箱体的定位部与所述离合器壳体端面上的定位接受部相对应,从而可确定齿轮箱体的装配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接受部是凸起,所述定位接受部是孔。
全文摘要
带卷绕装置(10)中,装有马达(44)的箱体(48)被与蜗杆(34)的轴线方向相对地装配固定在壳体(30)的与壳体(30)的厚度方向垂直且在背板(14)相反侧的端面上。该壳体(30)以接合状态安装在一个底板(16)的侧面上并容纳离合器(26)。在旋转轴与卷绕轴(20)垂直的状态下,马达(44)设置在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的卷绕轴(20)的正下面。因此,马达(44)不会从框架(12),也就是底板(16、18)向外突出,可有效利用一对底板(16)与底板(18)之间的空间,使装置整体结构紧凑。
文档编号B60R22/34GK1757548SQ20051011252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日
发明者朝雾佳规, 斎藤拓宏, 四方喜代己, 奥村胜广, 加藤武明, 根崎琢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