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1009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厢高且后悬长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自卸车的后悬较长、车厢较高,当将车厢举起到较大角度时,卸料门往往会与地面或所卸货物干涉,所以容易损坏或变形,并由此使车厢和卸料门之间形成比较大的间隙。以后在装载零散货物时,车厢和卸料门的缝隙就会造成货物流失。
参考图1,其为传统的自卸车卸料门在车厢未举升和举升时的对照示意图。其中,车厢2位于副车架7的上方,并通过翻转座8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副车架7上。在车厢2的后部连接有卸料门5,车厢2和卸料门5通过设置在车厢2上的挂钩座3和设置在卸料门5上的卸料门挂钩4可枢转地连接。当相对于地面9将车厢2举起到一定角度时(处于图1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卸料门5自然垂挂,从图1中可以看到,卸料门5很容易与地面直接发生干涉,而被较严重地损坏。并且由于卸料门5与车厢2后部的开口之间的角度受到了卸料门所处位置的限制,所以,卸料门很容易干涉所卸的货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有一些改装厂家把液压油缸装到车厢上,用来顶开卸料门,以防止卸料门与地面干涉现象的发生。但是此种方案在实际运用中成本较高,并不利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卸料门容易与地面或所斜货物干涉而容易损坏或变形的问题,并提供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自卸车卸料门捣地损坏的现象,提高卸料门及整车的安全完好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中,所述自卸车的车厢设置于所述自卸车的副车架上,并且所述自卸车的卸料门上端与所述自卸车的车厢的后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其中,所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包括软钢丝绳,其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卸车的副车架的外侧,并且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卸车的卸料门上端、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相对应的外侧,所述软钢丝绳具有在所述车厢相对于地面举升到最高处时使所述卸料门的外表面与地面呈钝角的长度。
在上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中,在所述副车架的外侧设置有销轴,所述软钢丝绳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铰接。
在上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中,在所述卸料门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车厢的后上端转动连接的挂钩,在所述挂钩上设置用于与所述软钢丝绳铰接的铰接部。
在上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中,所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包括有两根软钢丝绳,所述两根软钢丝绳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两根软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卸料门上端的左右两侧。
在上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中,所述钝角为110~130度。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可以使卸料门的下端远离地面的高度有效增大,进而有效避免或减轻卸料门与地面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情况。另外,由于卸料门的外表面与地面形成钝角,所以即使卸料门与地面发生干涉,也能有效避免卸料门的直接损坏,极大地提高了卸料门的安全完好性。再者,由于卸料门与车厢后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明显增大了,亦即卸料口增大了,所以,卸料门不会对所卸货物产生任何干涉。


图1为传统的自卸车卸料门在车厢未举升和举升时的对照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卸车卸料门在车厢未举升和举升时的对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软钢丝绳2、车厢3、挂钩座
4、挂钩5、卸料门6、销轴7、副车架 8、翻转座9、地面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整个附图中,将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基本相同的部件。
如图2所示,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自卸车卸料门在车厢未举升和举升时的对照示意图。
在图2中,车厢2位于副车架7的上方,并通过翻转座8可枢转地设置在该副车架7上。在车厢2的后部连接有卸料门5,车厢2和卸料门5通过设置在车厢2上的挂钩座3和设置在卸料门5上的卸料门挂钩4可枢转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该副车架7的左右两侧各引出一根销轴6,同时在卸料门5两侧的挂钩4上增设一铰接部,并且使软钢丝绳1将上述销轴6和挂钩4连接在一起。为了防止软钢丝绳1与车厢2和货物等产生干涉,最好将软钢丝绳1设置于副车架7和卸料门5的外侧。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两根软钢丝绳1,但是,只采用一根软钢丝绳1,并仅将其设置于副车架7和挂钩4的同一侧,也可实现本发明的前述目的。
当相对于地面9将车厢2举升到一定角度时,或车厢2相对于地面9被举升到最高处时(处于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软钢丝绳1将牵拉住卸料门5,使卸料门5不是自然下垂,而是向上翘起一定角度。
在车厢举起到最大角度之后,卸料门5与地面9将形成为钝角,通常情况下,在软钢丝绳1的作用下,卸料门5的外表面可与地面形成110~130度夹角,由此使得卸料门5的下端远离地面的高度有效增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或减轻卸料门5与地面9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情况。另外,由于卸料门的外表面与地面形成钝角,所以即使卸料门与地面发生干涉,也能有效避免卸料门的直接损坏,极大地提高了卸料门的安全完好性。再者,由于卸料门5与车厢2后端之间形成的角度明显增大了,亦即卸料口的张开程度增大了,所以,卸料门5不会对所卸货物产生任何干涉。
从上述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看到,本发明通过采用很简单的技术手段,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其构思十分巧妙。另外,虽然构成该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的部件十分简单,但是,其经久耐用,与将液压油缸装到车厢上的现有技术相比,其不仅制造成本降低了很多,而且维修成本也大大降低了。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中,所述自卸车的车厢设置于所述自卸车的副车架上,并且所述自卸车的卸料门上端与所述自卸车的车厢的后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包括软钢丝绳,其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卸车的副车架的外侧,并且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卸车的卸料门上端、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相对应的外侧,所述软钢丝绳具有在所述车厢相对于地面举升到最高处时使所述卸料门的外表面与地面呈钝角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副车架的外侧设置有销轴,所述软钢丝绳通过所述销轴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卸料门上端设置有与所述车厢的后上端转动连接的挂钩,在所述挂钩上设置用于与所述软钢丝绳铰接的铰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包括有两根软钢丝绳,所述两根软钢丝绳的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副车架的左右两侧,并且所述两根软钢丝绳的另一端分别铰接于所述卸料门上端的左右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钝角为110~130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厢高且后悬长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其中,所述自卸车的车厢设置于所述自卸车的副车架上,并且所述自卸车的卸料门上端与所述自卸车的车厢的后上端可转动地连接,其特征在于,该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包括软钢丝绳,其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卸车的副车架的外侧,并且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自卸车的卸料门上端、与所述副车架的外侧相对应的外侧。根据本发明的自卸车卸料门安全装置,可以使卸料门的下端远离地面的高度有效增大,进而有效避免或减轻卸料门与地面发生碰撞而被损坏的情况,提高卸料门的安全完好性,同时增大卸料口的张开程度,所以卸料门不会对所卸货物产生任何干涉。
文档编号B60P1/26GK1978242SQ200510129009
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胡志鹏, 肖占平, 庞新涛, 时中华, 李永强 申请人: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