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2234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座椅制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附加装置,具体为一种汽车座椅制冷系统。
(二)技术背景现今的汽车座椅均采用皮革、纺织品为表面材质,其内填充大量富有弹性的材料,使座椅坐起来柔软舒服。但是在炎热高温天气时,即使汽车内的冷气开放,这样的座椅坐久后也会使人感到燥热不适。特别是在暑期,进入长时间停置的汽车内时,座椅火烫,难以落座。即使打开车内空调后,车厢内空间的冷气也难以使厚重的坐垫很快降温,使乘者如坐于热锅之上,只能忍受。为了解决汽车座椅冷却降温的问题,已有多种专利申请,如中国专利“车辆座椅冷却装置”,在车中设置盛装冷液的容器车内冷却系统连通,用水泵使冷液在容器与坐垫水道间作循环,给座椅制冷,此设计需另外加设一套独立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占据的空间大。中国专利“汽车座椅冷却装置”、“空调式汽车冷、暖座椅”、“汽车用空调气垫”、“汽车座椅快速降温的方法与装置”等,主要设计方案均是在汽车空调的冷风出口接出管道接入座椅的风道或气囊内,将冷空气直接排灌到座椅内降温,此方法影响了汽车车厢空气的制冷效果和汽车空调正常的空气循环,使车内空调效率降低、增加发动机负荷。
本人的前一专利申请“汽车座椅的制冷装置”,将空调系统中经过一次循环后的氟利昂引入座椅制冷组件内,起到降低座椅温度的作用;该设计由于利用的是在空调系统内的残余冷量对汽车座椅制冷,因此不增加制冷系统的额外功率和汽车的附加装置,结构简单,费用低廉,操作方便。但是仅靠车内空调制冷剂与车厢内空气热交换后剩余的冷量,对座椅的冷却速度太低。
现有的方案均有不足,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可迅速有效地同时降低汽车内各个座椅的温度,并可根据座椅温度改变自动调节。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包括车内的空调制冷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座椅热交换组件。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高低压管,各部件串联。各座椅热交换组件有导入管和导出管。有一个或多个座椅热交换组件的座椅支路并联于蒸发器的高低压管路之间。
在冷凝器输出端的高压管连接高压三通,高压三通的一个支管与膨胀阀、蒸发器连接,另一个支管与座椅支路连接。即经座椅支路膨胀阀、分流阀,与各座椅热交换组件的导入管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与回收三通的一个支管连接,各座椅热交换组件的导出管接入集流阀,集流阀输出端与回收三通的另一个支管连接。回收三通的第三个支管经低压回收管接入压缩机。
本系统工作情况为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通过高压管进入到冷凝器中,将高压下气液相变时放出的热量排到汽车外,然后制冷剂经高压三通分为两路,一路直接经膨胀阀进入蒸发器,制冷剂急剧膨胀液气相变时吸收汽车车厢内空气的热量;另一路制冷剂则经座椅支路膨胀阀、进入分流阀再分为多个支路,经导入管进入各座椅热交换组件,吸收各座椅的热量。完成热交换后的制冷剂经各座椅热交换组件的导出管在集流阀汇合后,与蒸发器输出的制冷剂一起进入回收三通,经低压回收管返回压缩机。
为了调节控制座椅的温度,在进入座椅支路的高压管上还装有截流阀,控制进入座椅支路的制冷剂流量。为自动控制座椅的温度,在座椅上安装温度探测器,其信号送入自动控制电路板,该电路板与电磁信号控制的截流阀连接,根据座椅的温度信号,控制截流阀开启的大小,即控制进入座椅支路的制冷剂的量。
为使距离远近不同的各个座椅的降温速度,分流阀的各支路输出口径可调节,使进入各座椅的制冷剂流量不同,而使远近的座椅降温速度一致。
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制冷系统的优点为1、本系统直接从冷凝器的高压管中接出制冷剂,单独的膨胀阀使制冷剂在座椅内的热交换组件蒸发吸收座椅垫内的热量,故冷却速度快、效果好,使座椅表面迅速降温,酷暑季节车内也有凉爽舒适的座椅;2、座椅温度可以自动随意调节,可根据乘坐者的需要,调节保持适合的最佳温度;3、本系统利用汽车原有的空调制冷系统,只是在座椅内增加热交换组件和少量阀门和管路即可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也不会多占据车内的有限空间,本系统特别适合于3~6个座位的轿车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车内的空调制冷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座椅热交换组件11。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14、高低压管,各部件串联。为吸收制冷剂中的水分,在冷凝器2输出端接有干燥瓶4。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有导入管和导出管。在冷凝器2输出端的高压管连接高压三通5,高压三通5的一个支管与膨胀阀3、蒸发器14连接,另一个支管与座椅支路连接。座椅支路包括座椅支路膨胀阀6、分流阀8与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高压三通5接出的高压支管经座椅支路膨胀阀6、分流阀8,与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导入管连接。蒸发器14的输出端与回收三通13的一个支管连接,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导出管接入集流阀12,集流阀12输出端与回收三通13的另一个支管连接。回收三通13的第三个支管经低压回收管接入压缩机1。
在进入座椅支路的高压管上装有截流阀7,该截流阀7为流量可调截流阀。根据不同型号的汽车,车厢内空间制冷降温和座椅制冷降温的需要,调节截流阀7的流量。
截流阀7为电磁信号控制的截流阀,座椅有温度探测器10,经信号线与自动控制电路板9连接,该自控电路板9与电磁信号控制的截流阀7用信号线连接。截流阀7有多个档位,至少有三个开启档位,一个为全闭,即座椅为需要降温时无制冷剂进入座椅支路,另一为全开,即座椅要迅速降温时,最大量的制冷剂进入座椅支路;再一为中档,即在座椅要保持为所降到的适当温度时,适量的制冷剂进入座椅支路。
分流阀8的各支路输出口为口径可调节的输出口,使进入各座椅的制冷剂流量不同,而使远近的座椅降温速度一致。
座椅热交换组件11安装于座椅的坐座内,或同时安装于座椅的坐座内和靠背内。座椅热交换组件11也可装于附加的坐垫内或附加的坐垫内和靠垫内。附加的坐垫和靠垫分别置于座椅的坐座和靠背表面。
座椅热交换组件11可为管道型、或蜂窝型、或翅片型。最佳为管道型,不受乘坐者压力的影响。
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进出接口为环保插接口,与导入管和导出管连接的环保插接口可保证使用时接口的密封性好,防止制冷剂外泻而破坏大气环境,保证制冷系统的效率,又可以方便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安装和拆卸。
权利要求1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包括车内的空调制冷系统和一个或多个座椅热交换组件(11),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冷凝器(2)、膨胀阀(3)、蒸发器(14)、高低压管,各部件串联,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有导入管和导出管,其特征为有一个或多个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座椅支路并联于蒸发器(14)的高低压管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座椅支路包括座椅支路膨胀阀(6)、分流阀(8)与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在冷凝器(2)输出端的高压管连接高压三通(5),高压三通(5)的一个支管与膨胀阀(3)、蒸发器(14)连接,另一个支管与座椅支路连接,即经座椅支路膨胀阀(6)、分流阀(8),与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导入管连接,蒸发器(14)的输出端与回收三通(13)的一个支管连接,各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导出管接入集流阀(12),集流阀(12)输出端与回收三通(13)的另一个支管连接,回收三通(13)的第三个支管经低压回收管接入压缩机(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在进入座椅支路的高压管上装有截流阀(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截流阀(7)为电磁信号控制的截流阀,座椅有温度探测器(10),经信号线与自动控制电路板(9)连接,该自控电路板(9)与电磁信号控制的截流阀(7)用信号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截流阀(7)至少有三个开启档位,一个为全闭,另一为全开,再一为中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分流阀(8)的各支路输出口为口径可调节的输出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座椅热交换组件(11)安装于座椅的坐座内,或同时安装于座椅的坐座内和靠背内;或者座椅热交换组件(11)装于附加的坐垫内或附加的坐垫内和靠垫内,附加的坐垫和靠垫分别置于座椅的坐座和靠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座椅热交换组件(11)为管道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座椅制冷系统,其特征为座椅热交换组件(11)的进出接口为环保插接口。
专利摘要本汽车座椅制冷系统有座椅热交换组件的座椅支路并联于蒸发器的高低压管路之间。在冷凝器输出端连接高压三通,高压三通一个支管与膨胀阀、蒸发器连接,另一支管则经膨胀阀、分流阀,与各座椅热交换组件连接。蒸发器的输出端与回收三通的一个支管连接,各座椅热交换组件的导出管接入集流阀,集流阀输出端与回收三通的另一支管连接。回收三通接入压缩机。本系统制冷剂经高压三通分为两路,一路直接进入蒸发器,冷却车厢空气;另一路进入座椅支路,吸收座椅热量。座椅支路有截流阀,控制制冷剂流量。座椅上有温度探测器,根据座椅温度电路板控制截流阀开启。本系统冷却速度快、效果好,温度可自动调节保持;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安装,适用于轿车。
文档编号B60N2/56GK2813357SQ200520035178
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2日
发明者麦镇荣 申请人:麦镇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