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充气的轮胎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790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充气的轮胎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包括一种非充气轮胎组件,可将其设计为目前使用的常规充 气轮胎或实心轮胎的可选择的替代品。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的主要问题在于,橡胶是不良的热导体,充气轮胎的柔韧 性导致相当大的热聚积在橡胶胎壁、胎肩、胎面内。在运载重负荷并在 额定的负荷、过高的路面温度、不足的充气压力的条件下超速行驶时, 这些热量就聚积在了轮胎中。如果热产生速率大于其散热速率,那么热 量累积到改变橡胶化学性质的点时,就会破坏其结构强度,导致轮胎爆 裂。轮胎的过早失效大大增加了运行成本、停工时间,并且有时会增加 了相当大的危险。使用当前的轮胎技术成功地设计巨大的轮胎以克服上 述要求的情况的复杂性和困难,使得目前只有少数几个企业制造这些轮 胎,并且限制了更有效开采用的大型车辆的研制。该热量产生问题反映在轮胎的主要额定性能上,即规定速度下它们的 承载能力。对于大型轮胎,这可表示为吨-千米/时(tonne-kph),例如"在 时速50千米/时载重60吨"或"在时速仅10千米/时载重100吨"。所附的 确保载重和速度条件体现出轮胎厂在针对轮胎性能进行保证性退款时的 主要问题。为了解决过剩热量的聚积问题,需要构思一种新的车轮或轮 胎,并使得为新一代的车辆制造出更大的车轮。实心轮胎的应用有限,其中充气轮胎经常被刺破。充入泡沬的充气轮胎(代替空气)减轻了其中发生小刺破孔的这一问题,虽然轮胎结构被 穿透但仍能保持完整。然而泡沫填充非常沉重,并且对轮胎结构极易破 损的情形也无助于事;在这种情况下,实心轮胎是当前唯一的选择。然 而实心轮胎并不受欢迎,因为它们只有非常小的震动吸收能力,由于车 辆行进产生的震动大大降低了乘坐的舒适度,并且极大地增加了车辆的 磨损与破损。将履带(track)用作其牵引机构的大部分车辆同样具有非常有限的悬 浮作用,这不仅降低了乘坐的舒适性而且因为磨损率增加而使得履带的 寿命随之减少。显然,充气轮胎在车辆悬浮作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并且如果这 个优点能被任何非充气的替代轮胎拥有时,则是理想的,从而就降低了 通过另外的装置来增加额外悬浮作用的需要。非充气车轮的一先前实施例具有较硬但柔性的橡胶外轮缘,其经由一 系列承载有非常小压力荷载的网状辐条连接到内毂盘上。在这种情况下, 荷载由张紧的辐条来承担,而轮子的形状由刚性外轮缘来保持。我们并 不能期望这种设计能够作为大型轮胎的合适代替物,因为厚的柔性橡胶 外轮缘可能具有与当前轮胎相似的热贮留的性能。充气轮胎,尽管遭受很小的损坏时,由于安全和结构上的考虑,通常 也不得不被换掉而不是修理。使车轮具有容易替换或修理的部件将是一 个重要的优点。可参照其它的非充气轮胎,包括美国专利文献4,945,962,其公开了 一种由限制于整体模制的内外箍的单元蜂巢结构和单个的侧网部件形成 的轮胎。也可参照美国专利4,934,425和美国专利4,832,098,它们都公 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具有聚酯多元醇聚氨酯弹性体和通过筋条互连 的多个角径向肋板。美国专利6,698,480公开了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具有 由多个径向取向的吸振辐条互连的轮毂和轮缘组件,每个辐条都具有用作夹紧机构的活塞和套筒组件。美国专利6,374,887公开了一种由橡胶或 弹性材料形成的非充气轮胎,具有外轮轴(crown)或外箍(hoop),使侧 壁与轮轴相连并终止在周向延伸的适合容纳在轮缘内的凸缘(beads)中。 多个周向上隔开的钢板弹簧在其端部弹性地嵌在各自的凸缘中。美国专 利5,139,066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其具有外边缘部分和通过周向筋条互 连的内边缘部分。周向筋条的每侧都有一组联接到轮胎内边缘和外边缘 部分上的周向隔开的肋板。每个肋板也连接着筋条,筋条具有以交变的 方向延伸的相邻筋条部分。美国专利4,784,201涉及一种由有弹性的弹性 材料构成的非充气轮胎,其具有互连外部柱体组件和内部柱体组件的周 向相隔的肋板。参照美国专利3,779,616,其公开了一种被具有多个缓冲垫元件的连 续柔性履带包围的刚性圆形内部结构组件,所述缓冲垫由多个铰链边对 边连续地连接在一起,每个铰链设置在缓冲垫的相邻的边之间。该文献 也提供了多个拱状元件,每个元件的第一末端铰接在一个铰链上,第二 末端枢轴联接在另一铰链上。每个拱状元件跨越至少两个铰链,最好跨 越三个。每个拱状元件彼此搭接并且还有多个曲柄元件,每个曲柄元件 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节点(pivot joint)铰接在拱状元件上,另一端通过第 二铰接节点(pivot joint)铰接在内部圆形结构组件上。同时也为曲柄元 件提供了润滑系统以便于第 一 和第二铰接节点的润滑。也可参照公开号为2004/0159385的美国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非 充气轮胎,具有接触地面的轮胎面位置、轮胎面位置内向设置的加强环 带和多个横向通过且由加强环带内向延伸并固定在轮毂上的网状辐条。 加强环带包括有弹性剪切层、附着在弹性剪切层的内径向长度上的第一 层薄膜和附着在弹性剪切层的外径向长度上的第二层薄膜。每层薄膜都 具有纵向伸展模量,因此在负载状况下,轮胎接触地面的位置通过剪切 层中的剪切应变而变形为一个平的接触区域,同时保持薄膜层长度不变,辐条通过并未连接到轮胎接触地面位置的网状辐条中的张力在环带和轮 毂之间传递负载力。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概述中,将会了解,全部由弹性材料如橡胶制 成的轮胎并不能适合于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旨在提供一种可用来代替用于采矿业中所用大型轮胎的非充气轮胎。例如,公开号为2004/0159385的美国专利申请需要一种非常厚的环箍,它的缺点是会产生过热从而导 致轮胎的损坏。另一方面,美国专利3,779,616涉及一种非充气轮胎,它是结构复杂 地需要曲柄组件和用于曲柄组件的润滑系统,这使得轮胎制造起来昂贵。发明内容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组件,可减少或者克服上 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充气轮胎足见,其包括(1) 外轮缘组件;(2) 内部车辆轮毂连接件;P)位于外轮缘组件和内轮毂连接件之间的间隔,所述间隔具有多个 弹簧元件,其中至少一些弹簧元件连接在外轮缘组件和/或内轮毂连接 件上,所述弹簧元件具有相反或相对的取向的特征。外轮缘组件可包括覆盖在橡胶或其他适当的弹性材料内的固态或柔 性材料的连续环件。可选地,如本申请优选实施例所示,外轮缘组件可 适当包括多个彼此枢轴连接或铰动连接的板状牵引元件或板状轮缘元件 来代替连续环件。每个牵引元件可具有附着其上的外部橡胶胎面元件以 使外轮缘组件包括多个覆盖在胎面元件内的牵引元件,从而具有大量全 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缓冲垫。当本发明的非充气车轮组件作为传统的充 气轮胎的替代物时是有益的。可选地,多个牵引元件可以用实心橡胶的环件来覆盖。当本发明的非充气车轮组件作为实心轮胎的替代物时是有 益的,并且这种结构也可应用在外轮缘组件包括由环状橡胶胎面覆盖的 连续环件的情况。本发明的非充气车轮组件也可用于使用履带的机器上,代替传统的 可支撑履带的实心车轮从而增加悬浮。在该实施例中,外轮缘组件可覆 盖有一层环状橡胶外壳(sheath)以在履带内表面产生能提供驱动的摩擦。可选地,外轮缘组件可以具有高架齿以与中心驱动链齿孔一起为履带提 供正向传动。因此,从上述多种外轮缘组件的实例可以了解,非充气车轮组件可 装配在大型采矿卡车、载重车、大型地下铲车、橡胶履带农业拖拉机、 钢质履带挖掘机和推土机上。内部车辆轮毂连接件适宜为实心的环件,具有向内延伸的凸缘,凸 缘具有多个连接孔,以供以已知的传统方式连接到车辆轮毂上。其内表 面上的内部轮毂连接件具有多个座圈来支撑弹簧元件。在该实施方式中, 一个座圈可以支撑一组弹簧元件,优选这些弹簧元件是弧形或拱形的, 并且都以相同的方向取向。相邻的座圈可以支撑另一组弹簧元件,所述 弹簧元件优选为弧形或拱形,且它们以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延伸。然而,可以了解,座圈的使用并不是必要的特征,因此弹簧元件可 以直接连接在内轮毂连接件的内表面上。然而,座圈有助于弹簧元件的 预载,并且之后可提供装置来容易地调整该加载。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弧形弹簧元件的内连接装置,所述装置的一种形式包括多个连接凸耳(attachment lugs)或定位凸耳(pinning lugs)以将相邻弹簧元件的临近端连接到内轮毂连接件上,更适合连接到 相邻的座圈上。适当地提供了相对设置的定位凸耳对,其中各个弹簧元 件的端部可通过合适的紧固件连接到适合的凸耳对上。这种内连接装置 有助于每个弹簧元件绕每对连接凸耳的公共轴旋转。如上所述,也提供了两组不同阵列的弧状弹簧元件的外部连接装置, 一种形式的这种外部连接装置可具有用于内连接装置的上述成对的间隔 凸耳对,成对的间隔凸耳延伸离开外轮缘组件的内表面。另外提供了多个阻尼元件,以与弹簧元件一起运作来限制弹簧元件 不必要的移动或激发。当外轮缘组件意指多个本文所述的链接板时,阻 尼元件在本发明的车轮组件运动时也有助于外轮缘组件基本上为圆形。 这种阻尼元件可包括液压缸组件、气撑或确保车轮装组件为圆形的具有 适合向导向偏离的元件。阻尼元件的实施例之一可参照美国专利6,698,480,其涉及一种位于外轮缘组件和内轮毂元件之间的吸振辐条。这种阻尼元件可通过包括单个的连接凸耳或成对相对的连接凸耳的 适当连接装置连接到设置在内轮毂连接件内表面的中心座圈上,其中, 各个夹紧元件的相邻端部通过适当的紧固件连接凸耳上。上述的弹簧元件可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在单个面内支撑本发明车轮组 件,该车轮组件具有位于单个面内的相对弹簧元件的两阵列。然而更优 选将每个阵列的每个弹簧元件设置在不同的面上。每个阵列的每个弹簧 元件形状相似且支撑座圈的旋转将一设定的力或载荷施加给每个弹簧组 件。这使得每个弹簧元件的负荷量能被精确地调整,而且根据车轮组件 的设计特点,通过在迫使弹簧成为压縮状态之前使弹簧处于松弛状态有 助于车轮组件的装配。另外可以理解,在外轮缘组件包括多个链接板的情况下,车辆的重 量主要由设置在内轮毂连接件和受压地面之间的弹簧元件来支撑。当外 轮缘组件是一个实心环件时,车轮组件上半部分的弹簧元件拉紧,与下 面压縮的弹簧元件共同分担负载。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形式中,在内轮毂组件和外轮缘组件之间设置了 一个或多个中间环。在单个中间环的情况下,在内轮毂连接件和中间环 之间配置了延伸的弹簧元件的内部阵列。另外在中间环和外轮缘组件之间配置延伸的弹簧元件的外部阵列。本发明这一形式的作用在于提供一 种与内侧部分相比更具弹性的外部位置,它可保持承载和扭矩传递的特 性。


以下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如附图所示,其中图l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2示出了图l所示车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车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5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第三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6示出了图5所示车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7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8示出了图7所示车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9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第五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IO示出了图9所示车轮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ll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第六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2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第七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3示出了本发明车轮组件第八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4示出了车轮轮毂组件和弹簧元件之间的内连接装置的详细透视图;图15示出了车轮外缘组件和弹簧元件之间的外连接装置的详细透视图;图16-17示出了与装配到车轮组件上的保护罩的透视图; 图18-21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可替换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中示出了车轮组件10,具有筒状固定盘ll形状的内侧部分或 内轮毂连接件,所述筒状固定盘具有向内延伸的凸缘12,凸缘具有将盘. ll连接到合适的车轴轮毂(未示出)上的连接孔13。固定盘ll具有各自 束缚中心座圈16的侧平面部件14和15。每个侧部件14和15都支撑着一对 座圈17和18。每个座圈17和18都有相对设置的定位凸耳19、 19A和20、 20A。如图14所示,第一组拱形弹簧元件21连接在相对设置的定位凸耳19 和19A上,第二组拱形弹簧元件22连接在相对设置的定位凸耳20和20A 上。下文所述的每个凸耳19、 19A、 20和20A都与图14所示的凸耳19和19A 相似。每组弹簧元件21和22都包含在车轮组件10的内环间隔9中。可以注 意到在图l-2中,弹簧元件21与弹簧元件22成相对的方向排列,如图2中 的箭头23和24所示。因此,通过图1-2所示的车轮组件10可以理解,在中心座圈16的每侧 各有一组弹簧元件21和一组弹簧元件22,并固定在筒状固定盘ll的平面 部件14和15上。图中也示出了阻尼元件25连接在如图14所示的固定盘11上的中心座 圈16上。图1-2中也示出了实心环件结构的外轮缘组件26,其具有与邻近外轮 缘组件26的每个边缘8的定位凸耳19和19A相似的外侧相对设置的定位凸 耳27、 27A并具有与图14所示的定位凸耳28A相似的一对内侧相对设置的 定位凸耳28A。相对的定位凸耳27和27A支撑着相应的弹簧元件21的外 端,相对的定位凸耳28A支撑着相应弹簧元件22的外端。在图15中详细的 示出的紧固装置23,将每个弹簧21和22分别连接到凸耳27、27A和28A上。外轮缘板组件26具有中心槽29,并且支撑着圆周牵引元件30或可替 换的摩擦传动履带式的牵引元件31。元件30和31具有与配套的槽29啮合 的内肋板32。元件30和31具有胎面39A和39B。阻尼元件25以与图14所示相同的方式连接在自身连接到固定盘U上 的支撑凸耳28A上。在图3-4中示出了与图l-2所示车轮组件10相似的车轮组件35,差别在 于使用在图15中被更为详细说明的连接位置37处枢轴连接在一起的牵引 板36代替了实心环状轮缘板26。牵引板36具有连接其上的胎面39A。如图 4所示,牵引板36的结构提供了可变形环38并且单个的牵引元件39固定在 牵引板36的外表面40上。在图5-6中所示的车轮组件42与图3-4所示的车轮组件35唯一的不同 在于,单独的牵引元件39被连接在牵引板36上的单个圆周牵引元件43所 代替。在图7-8中所示的车轮组件50与图l-2所示的车轮组件10相比唯一的 不同在于,周向外轮缘板26额外具有与履带53上所示的履带凹槽52相啮 合的啮合凸耳51。在图9-10中所示的车轮组件60与图3-4所示的车轮组件35的不同之处 在于,所述车轮提供了一个位于固定盘11和可变形环38之间的中间环61, 从而用一相对取向的内部拱状弹簧元件62和62A阵列以及一相对取向的 外部拱状弹簧元件63和63A阵列代替了弹簧元件21和22。图3-4所示的阻 尼元件25可被阻尼元件25B代替,其位于中间环61和固定盘11之间,或者 可选地位于中间环61和可变形环38之间(未示出)。阻尼元件25B连接在中间环61的连接凸耳28A上,弹簧62和62A连接 在连接凸耳27和27A上。弹簧62和62A亦连接在凸耳19和19A上。弹簧63 和63A连接在凸耳19和19A上。弹簧63和63A亦连接在如图10所示的可变 形环38的凸耳27和27A上。在图11中示出了多个具有相同方向的弹簧组件21,它们各自的外端 枢轴设定在位于牵引板36的连接位置37中间的定位凸耳27和27A (未示出)上。每个弹簧21的各个内端连接在图14所示的相对的定位位置19和19A (未示出)上。为方便起见,相对的弹簧22已被省去。在图12中,所示弹簧21枢轴连接到与连接位置37相关的定位凸耳27 上,从而代替图ll所示的两者被隔开。在图13中示出了具有图11-12特征的结合体,其中,取代图11和12中 所示的12根弹簧元件的是如图所示的每根都枢轴连接在定位凸耳27和连 接点37上的24根弹簧元件21。在图14中示出了每组弹簧元件21和22通过相对的定位突耳19和19A 机构连接在上述轮毂连接构件ll上。为了有利于这种连接,图中也示出 了可插入位于每个弹簧元件21末端的配套衬套73的枢销72。每个衬套73 都是中空的,并且允许一个带有头部75的螺栓74插入,螺母76螺纹连接 在邻近的螺纹末端77上。螺栓74经由凸耳19和19A上的位于同一行的孔78 插入。关于弹簧元件22和阻尼元件25到轮毂连接件11上的连接,是通过比 螺栓74更长的加长螺栓80来完成的。螺栓80经由第一定位凸耳20上的孔 81插入,其与在相对的定位凸耳28A上的相应通道82和在第二定位凸耳20 上的通道81排成一行。螺栓80具有头部83和螺旋螺纹末端84,其与螺母 85配合以便于弹簧元件22和阻尼元件25到轮毂连接件11上的连接。在每 对定位凸耳28A之间都有一个便于将阻尼元件25连接到轮毂连接件11上 的间隙86。这是通过位于间隙86上的枢销87完成的,螺栓80通过间隙86 插入。枢销87是通过阻尼元件25相邻内端上的中空孔(未示出)而插入 的。在图15中示出了在相邻牵引元件36之间的连接位置37,需要注意的 是,每个连接位置37都包含在牵引板元件36上的多个间隔凸耳90,其毗 邻于一个相邻牵引板元件36上的多个相邻间隔凸耳91,由此提供了排列 在一起对准的孔92和93以插入一个具有头部95和与螺旋螺纹端部96的加长紧固件94,其中螺旋螺纹端部96与螺母97连接,由此,每个相邻的牵 引元件36都如所示方式相互连接。每个弹簧21和22的外端都如所示地连 接在与相应的衬套99接合的枢销98上。紧固件94可经由每个枢销98的中 空内部插入。衬套99如所示地设置在配套的凹槽100中。阻尼元件25的外 端部设置在位于相邻凸块102和103之间的凹槽101中,并通过经一起对准 的通道105而插入的枢销104啮合在每个阻尼元件25中。枢销104如所示地 具有通过其中空内部而插入的紧固件94。在图16-17中示出了连接在轮毂连接件11边缘107上的保护罩106。图 中也示出了外侧金属夹紧条108,其通过紧固件110连接在外轮缘组件26 的配套的边109上。另外也提供了具有通过紧固件113连接到边107上的节 段112的内部金属夹紧环111。安全罩106具有能恢复原状的沟槽114,以 易于产生不发生膨胀的变形。可参照如图18-21所示的另一实施方式,在示出分解视图的图18和示 出图18的零件装配的图19中,前述实施例中的内侧双阵列弹簧22均可被 单阵列弹簧22A所代替,典型的,其具有两倍于外侧双阵列弹簧21的宽度。 双阵列弹簧22可由更宽的单阵列弹簧22A所代替并且可进行设计以具有 与车轮组件10相同的扭转和悬浮特性而使车轮组件10A侧向强度更高。该 附加的侧向强度有益于车轮组件10A在山坡上转弯和旋转,从而使车轮组 件10A能够扭转或经受与车轮重心偏离几何中心运动相关的侧向力。可以注意到,每个弹簧21都可连接到外轮缘组件26A内表面121两侧 的孔眼(pocket)120中,弹簧22A配合在配对的孔眼122中。在这点上,弹 簧21每端在123处都成斜刃,弹簧22A每端在124处成斜刃。内部固定盘11A也可具有在固定盘11外表面126两侧的孔眼125和与 上述孔眼122相似的中心孔眼127。外轮缘组件26A可由诸如合成纤维产物等的强力柔性材料制成。一 个例子是E-玻璃,它是一种环氧复合加强的低碱硼硅酸盐玻璃。这样,外轮缘组件26A可由塑胶材料制成,例如使用E-玻璃加固的聚酰胺或聚酯 的热塑聚合体。E-玻璃可具有短切原丝或碾压纤维的形状。可选的,也 可使用其他诸如碳纤维等的合成纤维。
如图中128处所示,当接触路面或支撑面时,由柔性材料构成的外轮 缘组件26A也可变的扁平。需要强调的是,这仅在使用中出现,另外外缘 26A可以是圆形的。
孑L眼120的细节"B"示于图20-21中。其中,带状弹簧21将与所示的孔 眼120配合。这也应用于孔眼122、 125和127中。图19-20所示的弹簧21的 形状可以相似于图19所示的带状,或者具有一个颈部或腰部129。优选地, 弹簧21、 22或22A可用与外轮缘组件26A不同的的柔性材料制成。也可以 了解,固定盘11A也可用柔性材料制成。考虑到带21、 22和22A有可能在 颈部129处折叠,由此可以具有铰链的作用。这种铰链作用也可以通过孔 眼和弹簧使用不同的柔性材料来达到。
对于图18-21的实施例,需要了解可能发生下列可能,艮P:
1. 轮组件10或10A的轴具有偶数个或奇数个弹簧阵列,它们可具有 全部相等的或不等的宽度。然而有可能使用双倍宽度的弹簧22A以提供更 好的侧向阻力,并且减少所需零件的数量。
2. 弹簧21、 22和22A可以通过装配到孔眼中或者通过使用由可以是 机械的其他装置装配或固定的摩擦力被连接到外轮缘组件26A和内固定 盘11上。
3. 在长度方向上,弹簧具有均匀的或不均匀的厚度。
4. 弹簧可以扣接或卡接以有效的产生铰链而不需要传统的销连接。
5. 弹簧可以用单一材料制造,也可以用多种材料的复合物制造。这 对于通过使用不同厚度的材料或不同材料的复合体(例如仅具有很短长 度的柔性材料)而不使用来产生常规的销连接机构来产生有效的'铰链' 非常有用。6.外轮缘组件26A可以由连续的(或不连续的)柔性材料构成,以 允许负载下的偏转。
综合以上可知,由于反向作用弹簧21、 22、 22A使用为非充气轮胎的 使用提供了必要的强度,本发明的非充气轮胎与前述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实质性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非充气车轮组件,其包括(I)外轮缘组件;(II)内部车辆轮毂连接件;和(III)位于外轮缘组件和内轮毂连接件之间的间隔,所述间隔具有多个弹簧元件,其中至少一些弹簧元件连接在外轮缘组件和/或内轮毂连接件上,所述弹簧元件具有相反或相对的取向的特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 缘组件包括由橡胶或其他适合弹性材料覆盖的实心环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 缘组件包括柔性或可变形环件,所述环件包括多个彼此枢轴连接或铰接 的牵引元件或轮缘元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 元件或轮缘元件为板状。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牵引元件都具有附着其上的外部橡胶胎面元件以使外轮缘组件包括多个覆盖 在胎面元件内的牵引元件,从而具有大量全部相互铰接在一起的缓冲垫。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 牵引元件由实心橡胶环件所覆盖。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当非充气 车轮组件用于机器履带的内表面时,所述外轮缘组件可覆盖有一层环状 橡胶外壳以在履带内表面产生能提供驱动的摩擦。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轮 缘组件当用于机器履带的内表面时可以具有高架齿,以与中心驱动链齿孔一起为履带提供正向传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 车辆轮毂连接件适合是实心的环件,具有向内延伸的凸缘,凸缘具有多 个连接孔,以供连接到车辆轮毂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它的内 表面上的内部轮毂连接件具有多个座圈来支撑弹簧元件。
11.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座圈可以支撑一组弹簧元件,它们为弧形或拱形,并且都以相同的方 向取向。
12. 根据权利要求IO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与所述 至少一个座圈相邻的一个或多个座圈可支撑另一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 元件为弧形或拱形,且它们以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延伸。
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弹 簧元件都直接连接到所述内部轮毂连接件的内表面上。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一 种所述弹簧元件的内连接装置,其包括多个连接凸耳或定位凸耳以将相 邻弹簧元件的临近端连接到内轮毂连接件上。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相 对设置的定位凸耳对,其中各个弹簧元件的端部可通过合适的紧固件连 接到适合的凸耳对上。
1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成 对的间隔凸耳形式的弹簧元件的外部连接装置,成对的间隔突耳延伸离 开外轮缘组件的内表面。
1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包括多个阻尼元件, 以与弹簧元件一起运作来限制弹簧元件不必要的移动或激发。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包括液压缸组件、气撑或确保车轮装组件为圆形的具有适合内导 向偏离的元件。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尼元件可通过连接装置连接到设置在内轮毂连接件内表面的中心座圈上。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 接装置包括单个的连接凸耳或成对相对的连接凸耳,其中各个阻尼元件 的相邻端部通过适当的紧固件连接至其上。
2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 簧元件设置在不同的阵列且其中每个阵列设置在不同的面内。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阵 列的每个弹簧元件形状相似。
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内轮 毂组件和外轮缘组件之间设置了至少一个中间环;另外在内轮毂连接件 和所述至少一个中间环之间设置了延伸的弹簧元件的内部阵列和在至少 一个中间环和外轮缘组件之间设置了延伸的弹簧元件的外部阵列。
2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两 不同阵列的弹簧元件,阵列之一是双阵列的弹簧元件,其中每个弹簧元 件阵列设置在所述非充气车轮组件的外侧面上,另一弹簧元件阵列设置 在每个弹簧元件外部阵列之间并包括单阵列的弹簧元件,其宽度基本上 大于每个所述双阵列的弹簧元件。
25.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 阵列弹簧元件的宽度约为所述双阵列弹簧组件的两倍。
26.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双 阵列和所述单阵列的每个弹簧元件都连接到设置于内部车辆轮毂连接件 的外表面之上并且也设置于所述外轮缘组件内表面之上的孔眼上。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非充气车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弹 簧元件在每个孔眼附近都具有腰部或颈部。
全文摘要
一种非充气的车轮组件(10),其包括外轮缘组件(26)、内部车辆轮毂连接件(11)、位于外轮缘组件(26)和内部轮毂连接件(11)之间的间隔,所述间隔具有多个弹簧元件(21,22),其中至少一些弹簧元件(21,22)连接到外轮缘组件(26)和/或内轮毂连接件(11)上,所述弹簧元件(21,22)具有相反或相对的方向取向的特征。
文档编号B60C7/00GK101223042SQ200680023794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9日
发明者布鲁斯·劳登 申请人:大轮胎私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