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583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用于混合动力客车 制动能量的回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尚无公开的关于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资料;该系统 考虑了由于电机工作特性的限制在驾驶员同一制动需求下电机提供的制 动力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制动系统不能按照驾驶员的真实意图来控制制 动的情况。在原系统中驱动轮制动力由常规机械制动和电机制动提供,实 现了将部分制动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的目的,但改变了驱动轮的最大制动 力,使整车的制动性能与传统制动系统差异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在保持 车辆原有制动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较少成本,提高车辆制动能量回收 率,有利于降低车辆的能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 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辆ABS系统上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在制动踏
板与非驱动轮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ABS阀进气口处, 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和供气管路;在驱动轮制动气 室与ABS阀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 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和制动气室管路;补气阀与制动系统的储气罐连接;双通单向阀分 别连接继动阀、补气阀和ABS阀。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能够通过控制驱动轮的制动力将常规制动中转 化为热能的部分能量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能够在不改变车辆制动性能的 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回收车辆制动时的能量,并能补偿车辆滑行时电机失 效引起的制动力减小,对车辆改动小,增加成本少,并能最大限度的回收 制动能量,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双向单通阀结构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补气阀结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 一种混合动力 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辆ABS系统上连接两个压力传 感器,在制动踏板与非驱动轮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l,压力传感器l安
装在ABS阀进气口处, 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l和供 气管路;在驱动轮制动气室与ABS阔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2, 一个三通 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2和制动气室管路;补气阀4与制动系 统的储气罐连接;双通单向阀3分别连接继动阔、补气阀4和ABS阀。
在制动踏板与非驱动轮间安装压力传的感器1提供测量驾驶员的制动 需求;在驱动轮气室与ABS阀间安装压力传感器2测量驱动轮的制动力;当驾驶员制动时电机和机械制动系统共同提供驱动轮的制动力,在保证总
制动力与原有机械系统制动力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控制ABS阀调节机械制动 力,电机失效时驱动轮按照常规机械制动方式制动;未制动时,若电机失 效可由安装在制动系统的储气罐上的补气阀提供相应的制动力。 制动开始后,在制动踏板与非驱动轮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1采集驾驶员 的制动需求,在驱动轮制动气室与ABS阀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2采集驱 动轮的制动压力,通过ABS控制ABS阀的开关从而达到控制驱动轮压力的 目的;制动未开始时,若电机对车辆施加了制动力并且该制动力突然消失 或减小,ABS控制ABS阀补偿该部分制动力,从而达到制动的稳定性。 压力传感器l、 2指标如下
工作温度-40°C +80°C 量程0 10bar
输出电压0 5V 供电电源8-32VDC
最大工作电流30mA精度400mV/bar误差《±0. 3% 双通向单向阀3指标如下
工作温度-40。C +80。C 工作压力10bar
补气阀4指标如下
工作温度-40°C +80°C 供电电源24VDC
工作电流0.69A 功率16.6W。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辆ABS系统上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在制动踏板与非驱动轮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1),压力传感器(1)安装在ABS阀进气口处,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1)和供气管路;在驱动轮制动气室与ABS阀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2),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2)和制动气室管路;补气阀(4)与制动系统的储气罐连接;双通单向阀(3)分别连接继动阀、补气阀(4)和ABS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客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辆ABS系统上连接两个压力传感器,在制动踏板与非驱动轮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安装在ABS阀进气口处,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和供气管路;在驱动轮制动气室与ABS阀间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一个三通接头分别连接ABS阀、压力传感器和制动气室管路;补气阀与制动系统的储气罐连接;双通单向阀分别连接继动阀、补气阀和ABS阀。在保持车辆原有制动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增加较少成本,提高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率,有利于降低车辆的能耗。
文档编号B60L7/00GK101450625SQ20071019350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东秦, 刘明辉, 张尚明, 赵子亮, 魏文若 申请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