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527阅读:1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 悬挂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踏板摩托车的发动机一般通过一个主悬挂板与摩托车车架前后体左、 右连接板固定在一起,在主悬挂板的下端焊接有下套管,该下套管在悬挂发动 机时位于发动机上对应的两个吊耳之间,并通过螺栓与两个吊耳连接,在主悬 挂板的上端焊接有两根相对的上套管,该上套管通过螺钉与焊接在对应侧的车 架前后体连接板内壁上的主螺管连接。为降低发动机运转时产生的振动对车架 及驾乘人员的影响,通常在上、下套管内压装有减震套。由于车架前后体左、 右连接板上供发动机安装的位置相对集中,导致发动机安装不牢靠,稳定性差, 发动机易发生左、右晃动,使得摩托车前、后轮的一致性较差,在摩托车行驶
时后轮也会左、右晃动,既降低了驾乘的舒适性,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 时,发动机的振动通过主悬挂板上的套管集中传递,虽有减震套进行缓冲、减 震,传递到车架的振动量仍然很大,这样仍会引起摩托车整车发生振动,甚至 会产生共振,导致零部件破损,从而影响整车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发动机安装牢靠的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包括 带吊耳的发动机、主悬挂板和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其中固定在主悬挂板 顶端的两根上套管分别与对应侧的车架前后体连接板内壁上的主螺管螺钉连 接,在主悬挂板底端固定有下套管,该下套管位于两个发动机吊耳之间,其关 键在于在所述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内壁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副螺管,副 螺管具有相应的副悬挂组件与之配合,该副螺管位于主螺管的前下方,两者的 轴心线相互平行,并且副螺管通过螺钉与副悬挂组件的一头连接,副悬挂组件 的另一头通过螺栓与两个发动机吊耳和下套管连接,由螺母锁紧。
本实用新型在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上各增加一个安装点,与背景技术 相比,发动机在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上的安装位置分散,这样发动机安装 更牢靠,稳定性好,发动机不会发生左、右晃动,从而保障了摩托车前、后轮 的一致性,防止了摩托车行驶时后轮发生晃动,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并消除 了因后轮晃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强度、便于安装,上述副悬挂组件由连杆和焊接在该连杆两头的套 管构成,两套管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在上述上、下套管以及副悬挂组件的套管内均安装有减震套。由于发动机 在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上的安装位置分散,发动机的振动通过各安装点也 是分散向车架传递的,各安装点的振动相对于集中传递要小得多,再在各安装 点减震套的缓冲、减震作用下,传递到车架的振动量能够降到很小,从而有效 保障了摩托车整车不发生振动,防止了零部件破损,大大提高了整车的使用寿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发动机安装牢靠,稳定性好,发动机不会发 生左、右晃动,从而保障了摩托车前、后轮的一致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 并消除了因后轮晃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的影响也有明显 改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悬挂板和副悬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摩托车车架上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发动机l、主悬挂板2、车架前后 体左连接板3、车架前后体右连接板4、上套管5、主螺管6、下套管7、副螺管 8、副悬挂组件9、螺栓IO、螺母11和减震套12等部件构成。其中发动机l、 主悬挂板2、车架前后体左连接板3、车架前后体右连接板4、上套管5、主螺 管6和下套管7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在主悬挂板2的上端焊 接两根相对的上套管5,各上套管5中压装减震套12,由螺钉13穿过上套管5 内的减震套12并伸入焊接在对应侧的车架前后体连接板内壁上的主螺管6中, 将两根上套管5分别固定在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3、 4上。在主悬挂板的下 端焊接下套管7,该下套管7位于发动机上对应的两个吊耳la之间,其轴心线 与上套管5的轴心线平行,在下套管7内孔的中部装有衬管14,衬管14的两侧 安装减震套12。
从图l、图2和图3中可进一步看出,在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3、 4内壁上的相对位置焊接有副螺管8,该副螺管8位于主螺管6的前下方,两者的轴 心线相互平行。副悬挂组件9由连杆和焊接在该连杆两头的套管构成,两套管 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各套管内均装有减震套12,两副悬挂组件9位于前端的一 对套管通过螺钉分别与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3、 4内壁上的副輝管8连接, 两副悬挂组件9位于后端的一对套管位于发动机吊耳la的旁边,螺栓10穿过 该套管、发动机吊耳la以及下套管7,由螺母ll锁紧。
权利要求1、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包括带吊耳(1a)的发动机(1)、主悬挂板(2)和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3、4),其中固定在主悬挂板(2)顶端的两根上套管(5)分别与对应侧的车架前后体连接板内壁上的主螺管(6)螺钉连接,在主悬挂板(2)底端固定有下套管(7),该下套管(7)位于两个发动机吊耳(1a)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3、4)内壁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副螺管(8),该副螺管(8)位于主螺管(6)的前下方,两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并且副螺管(8)通过螺钉与副悬挂组件(9)的一头连接,副悬挂组件(9)的另一头通过螺栓(10)与两个发动机吊耳(1a)和下套管(7)连接,由螺母(11)锁紧。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悬挂组件(9)由连杆和焊接在该连杆两头的套管构成,两套管的轴心线 相互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下套管(5、 7)以及副悬挂组件(9)的套管内均安装有减震套(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踏板摩托车发动机悬挂连接机构,固定在主悬挂板顶端的两根上套管分别与对应侧的车架前后体连接板内壁上的主螺管螺钉连接,在主悬挂板底端固定有下套管,该下套管位于两个发动机吊耳之间,在所述车架前后体左、右连接板内壁上的相对位置固定有副螺管,该副螺管位于主螺管的前下方,两者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并且副螺管通过螺钉与副悬挂组件的一头连接,副悬挂组件的另一头通过螺栓与两个发动机吊耳和下套管连接,由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发动机安装牢靠,稳定性好,发动机不会发生左、右晃动,从而保障了摩托车前、后轮的一致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并消除了因后轮晃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发动机的振动对车架的影响也有明显改善。
文档编号B60K5/00GK201073918SQ200720124728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7日
发明者丽 肖, 苟孝贵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