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977阅读:1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
技术背景车辆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也称为前防撞梁,通常位于前保险杠与前舱钣 金之间,并与前舱钣金上的前保险杠连接板固定连接,是正面碰撞的主要受 力和传力构件,对于整车的安全性能特别是正碰撞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前保险杠骨架结构通常为大致呈弧形的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该截 面轮廓可以为"日"字形、"目"字形、"田"字形或"口"字形等封闭的形 状。该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大部分为整体式设计,即采用单片式结构,例如将 铝基合金通过挤压成型工艺而整体形成,这样的单片式结构相对比较复杂, 制造相对比较困难。有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为分体式设计,例如包括外板和 内板,所述内板和外板通过多个配合面连接形成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 这样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制造方便,且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结构强度。为了方便拖车,需要在车辆的前端设置拖车装置,例如用于拖车的螺栓 套、小拖钩等。在目前的车辆设计中,通常将所述螺栓套布置在车辆的前舱 钣金上,并在前保险杠骨架结构上设置相应的孔。操作时,将设置有套索的 螺栓穿过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上的孔固定到所述螺栓套上,然后通过所述 螺栓上的套索进行拖车。由于车辆的前舱钣金的强度有限,因此这种拖车装 置的布置在强度和结构上不太理想,而且需要将螺栓穿过前保险杠骨架结构 上的孔固定到所述螺栓套上,因此操作不方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车辆的拖车装置的强度和结构 不太理想、操作不方便的缺点,提供一种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该前保险杠骨 架结构的设计使得车辆的拖车装置的强度和结构比较理想,且操作方便。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包括主体,该主体为大致呈弧 形的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其中,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还包括用于拖 车的螺栓套,所述螺栓套穿过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用于拖车的螺栓套穿过所述 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即拖车装置直接与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固定连 接,从而在强度和结构上比较理想,且操作比较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外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内板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螺栓套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连接板的示意图;图7是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安装方式的局部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包括主体, 该主体为大致呈弧形的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其中,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还包括用于拖车的螺栓套3,所述螺栓套3穿过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用于拖车的螺栓套3穿过所 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即拖车装置直接与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固定 连接,从而在强度和结构上比较理想,且操作比较方便。
所述主体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形成为大致呈弧形的截面轮廓封闭 的空心结构,所述截面轮廓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形状,例如"日"字形、 "目"字形、"田"字形或"口"字形等封闭的形状。所述主体可以采用本 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制成,例如采用冲压、辊压成型等方法制成。如图5所 示,所述螺栓套3为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的套筒状结构。需要拖车时,将设置 有套索的螺栓与所述螺栓套固定连接,即使该螺栓的螺杆部分与螺栓套的内 表面螺纹啮合,便可通过所述螺栓上的套索进行拖车,从而在强度和结构上 比较理想,且操作比较方便。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主体可以为整体式设计,也可以为分体式设 计,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主体为分体式设计,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主体包括内板2和外板1,所述内板2和外板1通过多个配合面连接形 成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板2和外板1上分 别具有与所述螺栓套3相配合的内安装孔21和外安装孔11,所述螺栓套3 穿过所述内安装孔21和外安装孔11,并与所述内板2和外板1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外板1和内板2通过上、中、下三个配合面连 接形成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该截面轮廓为"日"字形。如图3所示, 所述外板1的上、下两个配合面上可以形成多个第一加强筋13,从而可以进 一步提高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强度。如图5所示,所述螺栓套3为内表面设置有螺纹的套筒状结构,用于固 定拖车用的设置有套索的螺栓。优选情况下,所述螺栓套3的一端形成有凸缘31,所述凸缘31与所述内板2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增加所述螺栓套3与 所述内板2之间的接触面积,更牢固地将所述螺栓套3固定在所述内板2上。如图4所示,所述内安装孔21的周缘可以朝所述外板1凸出,以在背 向所述外板1的一面形成凹槽22,所述螺栓套3的凸缘31可以容纳在所述 凹槽22内,以使所述内板2的表面比较平坦。优选情况下,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还包括环状的 连接板4,所述螺栓套3通过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外板1固定连接。从而可 以增加所述螺栓套3与所述外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更牢固地将所述螺栓套 3固定在所述外板1上。如图6所示,所述连接板4的中间形成有孔,从而 整体形成环状的表面,所述螺栓套3的外周面与所述连接板4的孔的内周面 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4的环状表面与所述外板1固定连接。此时,所述外 板1上的外安装孔11可以为安装过孔,所述螺栓套3可以仅穿过该安装过 孔,不与所述外板1直接连接,而是通过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外板1固定连 接。优选情况下,所述连接板4的环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加强筋41。从而可 以提高所述连接板4的强度,使得所述螺栓套3与所述外板1之间连接得更 牢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所述加强筋41的个数,作为一种具体的实 施方式,如图6所示,所述加强筋41为六个。以上所述的所述内板2与外板1之间、所述内板2和外板1与所述螺栓 套3之间、所述螺栓套3与所述连接板4之间、以及所述连接板4与所述外 板1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固定连接方式,例如粘接、 焊接等,优选情况下,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的固定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的主体上设置多个所述螺 栓套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螺栓套3为两个,分 别设置在所述大致呈弧形的主体的两个端部的附近。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通常固定在车辆的前舱钣金上的前保险杠连接板6上,如图7所示,所述内板2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5与车辆的前舱钣金 上的前保险杠连接板6固定连接,所述外板1在与所述螺栓5相对应的位置 设置有安装工艺孔12。如图4所示,所述内板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三个螺栓 孔23,其中在上配合面与中配合面之间设置有一个螺栓孔23,在中配合面 与下配合面之间设置有两个螺栓孔23,利用螺栓5通过所述螺栓孔23将所 述内板2固定在前舱钣金的前保险杠连接板6上。如图3所示,所述外板l 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安装工艺孔12,其中在上配合面与中配合面之间的安 装工艺孔12较小,为安装内板上的上配合面与中配合面之间一个螺栓5提 供了操作空间,在中配合面与下配合面之间的安装工艺孔12较大,为安装 内板上的中配合面与下配合面之间的两个螺栓5提供了操作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该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包括主体,该主体为大致呈弧形的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还包括用于拖车的螺栓套,所述螺栓套穿过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内板和外板,所述内板和外板通过多个配合面连接形成截面轮廓封闭的空 心结构,所述内板和外板上分别具有与所述螺栓套相配合的内安装孔和外安 装孔,所述螺栓套穿过所述内安装孔和外安装孔,并与所述内板和外板固定 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套 的一端形成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内板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 杠骨架结构还包括环状的连接板,所述螺栓套通过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外板固 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 的环状表面上形成有多个加强筋。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套 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大致呈弧形的主体的两个端部的附近。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的 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车辆的前舱钣金上的前保险杠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外板在与所述螺栓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工艺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该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包括主体,该主体为大致呈弧形的截面轮廓封闭的空心结构,其中,所述前保险杠骨架结构还包括用于拖车的螺栓套,所述螺栓套穿过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保险杠骨架结构,用于拖车的螺栓套穿过所述主体,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即拖车装置直接与前保险杠骨架结构固定连接,从而在强度和结构上比较理想,且操作比较方便。
文档编号B60R19/02GK201143918SQ20072031016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4日
发明者峰 杨, 石长华 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