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842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气制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内呼吸活塞 式弹簧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由后壳、驻车弹簧、 储能活塞、气室法兰、活塞轴组件、前端盖组件等部件组成,驻车弹 簧设在后壳和储能活塞之间,储能活塞作为驻车弹簧的滑移座并与后 壳密封配合,活塞轴穿过法兰固定连接在储能活塞上并与法兰密封动 配合,储能活塞与法兰构成密封充气容积可变的气容积,同时储能活 塞与后壳同样构成密封、容积可变的气容腔。气室的解除制动为驻车
腔A充气时通过活塞轴前端的单向阀组件将后腔C(背压腔)的空气 导入前腔(制动腔)后通过前腔B的管路导出,当前腔B制动充气时, 活塞轴前端的单向阀组件截止密封防止前腔B的压縮空气向后腔C (背压腔)泄露。但由于单向阀组件(图l)所用的零件比较多,比 较复杂而且精度要求很高,大部分由机械加工或注塑所得,所用材料 及加工成本高生产,生产效率低,装配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更合 理、使用寿命长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 室,包括后壳、驻车弹簧、储能活塞、气室法兰、活塞轴组件、前端 盖组件,其中驻车弹簧设在后壳和储能活塞之间,储能活塞作为驻车 弹簧的滑移座并与后壳密封配合,活塞轴穿过气室法兰固定连接在储 能活塞上并与气室法兰密封动配合,储能活塞与气室法兰构成密封充 气容积可变的气容积,储能活塞与后壳构成密封、容积可变的气容腔,活塞轴组件包括有端盖、活塞轴管和位于活塞轴管内的单向阀组件, 端盖固定在活塞轴管的端口,在端盖和单向阀组件之间的活塞轴管管 壁上设有排气孔,活塞轴管在设置端盖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容腔连通的 通孔,活塞轴组件中的端盖为一冲压部件,其端面呈球面状,两侧形 成延伸的支撑脚,端盖通过其上的支撑脚固定设置在活塞轴管内,端 盖上对应活塞轴管管壁上的排气孔设有气孔,单向阀组件整体固定在 端盖内,包括支撑架、阀片、阔座,阀座固定设置在端盖中,在阀座 的中心幵设有通孔,在阀座和支撑板之间依次设有阀片和支撑架,阀 片为橡胶部件,其与端盖的支撑脚密封配合,阀片上靠近阀座一侧的 中部形成与阔座上的通孔构成可密封配合的凸台,在阀片上的凸台的 两侧开设有通气孔,支撑架上对应端盖一端的中心形成大开口,另一 端与阀片贴邻,支撑架为冲压部件,在支撑架上靠近端盖一侧形成与 大开口。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端盖的前端内侧形成凹腔, 一端面呈球面状 的支撑板固定该凹腔内。
本实用再进一步设置为端盖的支撑脚与活塞轴管内管壁之间设 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机械加工带螺纹的封盖改用通过高效的冲
压手段获得端盖和支撑板,将原来的阀芯、弹簧和o形密封圈改用由
橡胶阀片来替代,将原来的阀体、垫圈改用通过高效的冲压手段获得
的阀座来替代。在装配方面,将原来的垫圈、阀体、o型密封圈、弹
簧、阀芯、o形密封圈、封盖依次由人工装入后旋入装配改由机械滚
压的方式将端盖、支撑板、橡胶阀片、阀座滚压装配成组件后装上o
形环状再由人工轻压装入无螺纹的活塞轴内孔中。通过上述两方面的 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装配、材料成本低廉、 精度易于控制、性能稳定、并经过性能、寿命试验已达到或超过产品 设计使用寿命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活塞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F向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 3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是一种内呼吸活塞式弹 簧制动气室,包括后壳l、驻车弹簧2、储能活塞3、气室法兰4、活 塞轴组件5、前端盖组件,其中驻车弹簧2设在后壳1和储能活塞3 之间,储能活塞3作为驻车弹簧2的滑移座并与后壳1密封配合,活 塞轴51穿过气室法兰4固定连接在储能活塞3上并与气室法兰4密 封动配合,储能活塞3与气室法兰4构成密封充气容积可变的气容积, 储能活塞3与后壳1构成密封、容积可变的气容腔,活塞轴组件5包 括有端盖51、活塞轴管52和位于活塞轴管52内的单向阀组件53, 端盖51固定在活塞轴管52的端口,在端盖51和单向阀组件53之间 的活塞轴管52管壁上设有排气孔521,活塞轴管52在设置端盖51 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容腔连通的通孔,51端盖为冲压部件,其端面511 呈球面状,两侧形成延伸的支撑脚512,端盖51通过其上的支撑脚 512固定设置在活塞轴管52管内,支撑脚512与活塞轴管52内管壁 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513,端盖51上对应活塞轴管52管壁上的排气 孔521设有气孔514,端盖51的前端内侧形成凹腔515, 一端面呈球 面状的支撑板54固定在端盖51的凹腔515内,单向阀组件53整体 固定在端盖51内,包括支撑架531、阀片532、阀座533,阀座533 为冲压部件,固定设置在端盖51中,在阀座533的中心开设有通孔 5331,在阀座5331和支撑板54之间依次设有阀片532和支撑架531, 阀片532为橡胶部件,其与端盖51的支撑脚512密封配合,阀片532 上靠近阀座533 —侧的中部形成与阀座533上的通孔5331构成可密 封配合的凸台5321,在阀片532上的凸台5321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 5322,支撑架531为冲压部件,其上对应端盖51 —端的中心形成大开口53H,另一端与阀片532贴邻。
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由机械加工带螺纹的封盖改用通过高效的冲 压手段获得端盖51和支撑板54,将原来的阀芯、弹簧和O形密封圈 改用由橡胶阀片532来替代,将原来的阀体、垫圈改用通过高效的冲 压手段获得的阀座533来替代。在装配方面,将原来的垫圈、阀体、 0型密封圈、弹簧、阀芯、0形密封圈、封盖依次由人工装入后旋入 装配改由机械滚压的方式将端盖51、支撑板531、橡胶阀片532、阀 座533滚压装配成组件后装上0形密封圈513再由人工轻压装入无螺 纹的活塞轴管52内孔中。通过上述两方面的改进,提供一种结构合 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装配、材料成本低廉、精度易于控制、性能稳 定、并经过性能、寿命试验已达到或超过产品设计使用寿命的内呼吸 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权利要求1、一种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后壳、驻车弹簧、储能活塞、气室法兰、活塞轴组件、前端盖组件,其中驻车弹簧设在后壳和储能活塞之间,储能活塞作为驻车弹簧的滑移座并与后壳密封配合,活塞轴穿过气室法兰固定连接在储能活塞上并与气室法兰密封动配合,储能活塞与气室法兰构成密封充气容积可变的气容积,储能活塞与后壳构成密封、容积可变的气容腔,活塞轴组件包括有端盖、活塞轴管和位于活塞轴管内的单向阀组件,端盖固定在活塞轴管的端口,在端盖和单向阀组件之间的活塞轴管管壁上设有排气孔,活塞轴管在设置端盖的另一端设有与气容腔连通的通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轴组件中的端盖为一冲压部件,其端面呈球面状,两侧形成延伸的支撑脚,端盖通过其上的支撑脚固定设置在活塞轴管内,端盖上对应活塞轴管管壁上的排气孔设有气孔,单向阀组件整体固定在端盖内,包括支撑架、阀片、阀座,阀座固定设置在端盖中,在阀座的中心开设有通孔,在阀座和支撑板之间依次设有阀片和支撑架,阀片为橡胶部件,其与端盖的支撑脚密封配合,阀片上靠近阀座一侧的中部形成与阀座上的通孔构成可密封配合的凸台,在阀片上的凸台的两侧开设有通气孔,支撑架上对应端盖一端的中心形成大开口,另一端与阀片贴邻,支撑架为冲压部件,在支撑架上靠近端盖一侧形成与大开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 在于所述端盖的前端内侧形成凹腔, 一端面呈球面状的支撑板固定 该凹腔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支撑脚与活塞轴管内管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包括后壳、驻车弹簧、储能活塞、气室法兰、活塞轴组件、前端盖组件。将原来由机械加工带螺纹的封盖改用通过高效的冲压手段获得端盖和支撑板,将原来的阀芯、弹簧和O形密封圈改用由橡胶阀片来替代,将原来的阀体、垫圈改用通过高效的冲压手段获得的阀座来替代。在装配方面,将原来的垫圈、阀体、弹簧、阀芯、O形密封圈、封盖依次由人工装入后旋入装配改由机械滚压的方式将端盖、支撑板、橡胶阀片、阀座滚压装配成组件后装上O形环状再由人工轻压装入无螺纹的活塞轴内孔中。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生产效率高、易于装配、材料成本低廉、精度易于控制、性能稳定的内呼吸活塞式弹簧制动气室。
文档编号B60T13/24GK201245152SQ20082012205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0日
发明者陈晓飞 申请人:张维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