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滑动门以及可调节的扶手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541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滑动门以及可调节的扶手的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滑动门的汽车,该滑动门具有朝向汽车内部空间的 内侧,在所述内侧上设有突出的扶手,其中,该滑动门可以从关闭位置移动 到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汽车的上车口通过该滑动门封闭,在 所述打开位置,滑动门的内侧与汽车壁的外侧相对置,其中,所述滑动门在 打开过程中经过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滑动门相对相邻的汽车壁向外错 移。
背景技术
由现有技术公开有带有滑动门的汽车。在滑动门朝向汽车内部空间的内 侧设有大多相对小、突出的扶手,当滑动门处于封闭汽车的上车或下车口的 关闭位置时,乘客可以将其手臂支承在该扶手上。在打开过程中,滑动门会 经过一中间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中间位置,滑动门相对相邻 的汽车壁向外错移,在所述打开位置,滑动门的内侧与汽车壁的外侧相对置。 因为,在滑动门的打开位置上,滑动门的内侧和相邻的汽车壁的外侧间距相 对较小,使得滑动门的内侧扶手不允许很多地朝相邻的汽车壁的外侧突出, 以防止扶手和相邻的汽车壁之间的碰撞。因此,由现有技术仅公开了具有尤 其小的扶手的滑动门。这具有这样的缺点,即,乘客仅有限地支承在扶手上。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创造一种带有滑动门的汽车,在 滑动门朝向汽车内部空间的内侧设置有突出的扶手,其中,该扶手一方面应 实现在滑动门的关闭位置对于乘客可靠的支承,另 一方面实现滑动门没有碰 撞地移动到滑动门的打开位置。
按本发明的汽车具有一滑动门,在滑动门朝向汽车内部空间的内侧设置 有突出的扶手。该滑动门可以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关 闭位置,汽车的上车口通过该滑动门封闭,在所述打开位置,滑动门的内侧与汽车壁的外侧相对置,其中,所述滑动门在打开过程中经过中间位置,在 该中间位置,滑动门相对相邻的汽车壁向外错移。按照本发明,扶手可以自 动地在打开过程中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扶手在不使用位置相对使 用位置朝滑动门的内侧撤回或者说复位。可考虑任何一种驱动装置来实现扶 手从使用位置到不使用位置的自动移动,其中,如果扶手的运动与滑动门的 运动或其它在打开过程中运动的部件的运动耦合,是尤其优选的。
通过扶手在打开过程中自动地从使用位置移动到不使用位置来避免扶 手与相邻的汽车壁的外侧碰撞,其中,扶手在不使用位置相对使用位置朝滑 动门的内侧撤回。为实现滑动门的内侧和汽车壁的外侧之间必要的间距,滑 动门不必这样远地朝外移动到中间位置,而是仅需要向外较小的移动行程。 后者是必须的,以便滑动门接着能从中间位置没有碰撞地移动到打开位置。 通过扶手自动地运动到不使用位置,还简化了滑动门的操纵,尤其是不勉强 乘客或上车的人在滑动门移动到打开位置之前手动地将扶手移动到不使用 位置。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 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为进一步简化滑动门的操 纵,扶手还在滑动门从打开位置经过中间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的关闭过程中 自动地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在这种实施形式中,乘客或下车的人 在滑动门移动到关闭位置之后不再必须操纵,以使得扶手运动回到其使用位 置。而是,扶手通过滑动门移动到其关闭位置自动地返回到使用位置,在该 使用位置上,扶手不用其它措施就可以重新用于支承乘客的手臂。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 一种实施形式中,为了使乘客能够灵活地利用汽 车内部空间,扶手可以在滑动门的关闭位置手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 位置或反之。结合前述实施形式,这例如表示,自动运动到使用位置的扶手 不必持久地保持在使用位置。而是,在滑动门移动到关闭位置之后乘客可以 在使用位置和不使用位置之间选择。因此,在扶手处于不使用位置时,实现 了乘客更大的运动自由度,而扶手在使用位置则使得乘客可以舒适地支承在 扶手上。在此尤其优选的是,扶手可以锁止在所选择的使用位置或不使用位 置。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 一种实施形式中,扶手这样地与滑动门共同作 用,即,扶手在打开过程中通过滑动门从关闭位置移动到中间位置,或者通 过滑动门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而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在第一种可选方案中,滑动门从关闭位置到中间位置的移动运动与扶手的运动耦 合,使得扶手在打开过程的早期阶段就已经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 由此以特别安全的方式保证接下来滑动门从中间位置到打开位置移动过程 中的无碰撞性。在第二种可选方案中,滑动门从中间位置到打开位置的移动 运动与扶手的运动耦合,因此,在打开过程较晚的阶段扶手才运动到不使用
位置。就此而言这具有这样的优点,即便滑动门已经位于中间位置,扶手还 能够使用,其中,在这种情况下也可靠地防止了扶手与相邻的汽车壁的碰撞, 尤其是扶手最晚在滑动门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时才从使用位置运动 到不使用位置。
在一种可选或补充的实施形式中,扶手类似于前述实施形式地与滑动门 共同作用,使得扶手在关闭过程中通过滑动门从打开位置到中间位置或者从 中间位置到关闭位置而可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关于两种所述可选 方案的优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形式的优点,这些优点在此同样适用。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一种尤其优选的实施形式中,设置有锁止机构,用 于在打开或关闭过程的框架中解锁和锁止位于关闭位置的滑动门,其中,扶 手这样地与锁止机构共同作用,即,扶手在滑动门解锁时可自动地从使用位 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和在滑动门锁止时自动地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 位置。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滑动门的打开过程还包括解锁处于关闭位置 的滑动门,在关闭过程中还包括锁止位于关闭位置的滑动门。因此,关闭位 置的滑动门的锁止是关闭过程的终点,而解锁是打开过程的开始。如果滑动 门的打开过程通过解锁开始,那么留有足够多的时间,扶手可以在这段时间 内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从使用位置到不使用位置的运动相应不必 急冲沖地或者特别快地进行,因此降低了乘客的受伤危险。另一方面,关闭 过程通过滑动在关闭位置的锁止结束,使得扶手之后才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 使用位置,因此完全排除了扶手在滑动门的打开位置或中间位置与相邻的汽 车壁的外侧的碰撞。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锁止机构具有一内门把 手或/和一外门把手,用于在关闭位置解锁或锁止滑动门。因此,乘客或上车 或下车的人仅需手动操纵内门把手或外门把手,以便将扶手自动地从使用位 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反之。因此,明显简化了操纵。 .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了在能够没有碰撞地将滑动门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之前不必将滑动门过远地朝外移动到 中间位置,扶手在不使用位置至少局部,优选完全位于滑动门内侧的凹槽中。 在此,扶手在不使用位置优选这样地放置在凹槽中,即,扶手与滑动门的内 侧平齐地设置或者撤回到滑动门的内侧后面。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 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了进一步简化滑动门 的操纵,设置有一弹簧装置,用于将扶手预紧到不使用位置或使用位置。在 此,如果扶手被预紧到不使用位置,尤其是当滑动门被打开之后扶手不用较 大的耗费就能尤其轻易地自动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是尤其有利的。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设置一锁止装置,用于 将扶手锁止在使用位置或者不使用位置,其中,还优选设置一个可手动操作 的操纵元件,用于解除锁止。在该实施形式中,如果扶手可以借助于锁止装 置克服弹簧装置的预紧力锁止在使用位置是优选的。因此,扶手在使用位置 的锁止可以尤其简单地通过可手动操作的操纵元件解除,在此,例如可以是 按钮,其中,扶手接着由于弹簧装置的预警力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 用位置。因此,扶手在操纵方面尤其简单,并且不费劲。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 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防止扶手在不使用位 置或使用位置过于强烈地碰在滑动门的其它部件上,或者为防止由于扶手的 自动运动对乘客造成伤害危险,设置一緩沖装置,用于緩沖扶手到不使用位 置或使用位置的运动。因此,通过緩沖扶手的运动, 一方面防止扶手在滑动 门上过强的沖击,而另一方面不存在对乘客的伤害危险,因为乘客有足够的 时间将其手臂从扶手的运动区域移开。在该实施形式中,如果扶手的运动在
扶手借助于前述弹簧装置预紧的位置上被緩沖是尤其优选的。为进一步简化 扶手本身的装配,以及其在滑动门上的安装,緩冲装置和弹簧装置尤其优选 地形成一弹簧-緩冲-单元,因此,该弹簧緩沖单元可以作为模块与扶手或滑 动门连接。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创造尤其易于实现的 可运动的扶手,扶手可以绕一枢转轴从使用位置枢转到不使用位置或反之。 在此,优选仅设置一个枢转轴,以便使扶手的结构以及操作保持特别简单。 此外被证明特别有利的是,弹簧装置设计为缠绕枢转轴的螺旋弹簧,尤其是 如此设计和构造的弹簧装置可以特别节约位置地安装在滑动门或扶手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在汽车碰撞,尤其是在侧碰时减小对乘客的伤害危险,扶手还与汽车的一个安全装置这样地共同作用,即, 扶手在碰撞时,优选在侧碰时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这种安 全装置例如可以是碰撞传感器或气嚢装置,其中,当气嚢被触发时,气嚢装 置向扶手的驱动器或锁止机构发出一相应的信号。因此,在该实施形式中尤 其应使用已经存在的安全装置。通过扶手在汽车碰撞时自动从使用位置运动 到不使用位置,乘客不再会碰到扶手,因此减小了伤害可能性。在该实施形 式中尤其有利的是,緩沖装置(如果有)在碰撞时断开,使得扶手可以特别快 地到达不使用位置。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了能够更灵活地利用 汽车内部空间,扶手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扶手部分,所述扶手部分可以 相对彼此运动以增大扶手。因此,乘客可以将扶手与其身高或其在汽车中的 乘坐位置相适应。原则上,两个扶手部分的一个也可以与另一扶手部分无关 地设置在滑动门上和/或固定地构造。在后一种情况下,固定的扶手部分较少 地突伸到汽车内部空间中。两个扶手部分优选这样地相向设置,即,实现沿 纵向或/和横向增大扶手。如果配设有扶手的汽车座椅本身可以在汽车内部空 间沿纵向和/或横向移动是尤其有利的,因为,因此可以实现扶手相对汽车座 椅舒适的定位,并因此相对乘客舒适地定位。尤其优选随着扶手的增大而增 大朝上的扶手面,使得乘客获得更大的可以支承手臂的面积。两个扶手部分 之间的相对运动可以以任意方式实现,其中,尤其优选两个扶手部分可以伸 缩地相对彼此运动。
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 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了尽管扶手增大还能 实现扶手从使用位置到不使用位置的可靠运动,滑动门的内侧的凹槽这样地 设计,即,在扶手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时,增大的扶手可以容纳在 凹槽中。因此,不勉强乘客将增大的扶手还原,以便能够可靠且没有碰撞地 将滑动门移动到打开位置,因此滑动门的操纵明显更舒适。
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 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第 一扶手部分可以绕枢转轴 回转,其中,第二扶手部分设置在第一扶手部分背向枢转轴的那一端。在该
实施形式中,以尤其简单的方式保证,第二扶手部分在扶手的使用位置能够 相对第一扶手部分运动,而不会出现第二扶手部分与滑动门的部件的碰撞。 此外,第二扶手部分靠近乘客设置,使得第二扶手部分能够易于抓住并运动 到希望的位置。在按本发明的汽车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中,为了实现乘客的手臂在 扶手上尤其可靠的支承,扶手具有一个在使用位置朝上的扶手面,在该扶手 面上设置有凹槽。在此,该槽优选沿纵向贯通连续地设计,使得乘客的手臂 与乘客在纵向的位置无关,始终可以舒适地容纳在扶手面的槽中。因此,扶 手面上的手臂可以尤其无阻碍地沿纵向向前或向后伸出扶手,而不限制乘坐 舒适性。在此,尤其优选在共同形成朝上的扶手面的第一和第二扶手部分中 都设置所述凹槽。


以下根据示例的实施形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按本发明的汽车的一种实施形式的局部俯视图,该汽车带有处于 关闭位置的滑动门和处于使用位置的扶手,
图2是沿图1中的剖面线A-A的横向剖切视图,
图3是图l所示的汽车,其中滑动门处于关闭位置,而扶手处于不使用 位置,
图4是沿图3中的剖面线B-B的横向剖切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汽车,其中滑动门处于中间位置,而扶手处于不使用 位置,
图6是图5所示的汽车,其中滑动门处于打开位置,而扶手处于不使用 位置,以及
图7是沿图6中的剖面线C-C的横向剖切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按本发明的汽车2的一种实施形式。汽车2具有两个相对的 纵向4, 6,其中,纵向4相应于汽车的前方,纵向6相应于汽车2的后方。 在图1中还用箭头标出了汽车2的两个相对的横向8, 10,其中,图l示出 了汽车2处于横向8的一局部区域。
汽车2具有汽车内部空间12,其中设有多个汽车座椅14, 16。在此, 汽车座椅14, 16这样地设置在汽车内部空间12内,即,这些汽车座椅可沿 纵向4, 6移动并且能够锁止在各自的位置上。汽车内部空间12在其朝横向 8的那一侧通过汽车壁18限定。在汽车壁18的内部设置有上车口 20,其也可以称作下车口,并且在横向8靠近汽车座椅14设置。尤其由图5和6可 见,配属于汽车座椅14的上车口 20在图1中通过汽车2的滑动门22封闭。 因此,滑动门22在图1中位于关闭位置。
汽车壁18具有沿横向IO朝向汽车内部空间12的内侧12和沿横向8的、 背向汽车内部空间12外侧26。滑动门22也以相应的方式包括沿横向10朝 向汽车内部空间12的内侧28和背向汽车内部空间的、沿横向8的外侧30。 滑动门22在其位于纵向4端部还具有一锁止机构32,借助于该锁止机构可 以锁止或解锁位于关闭位置的滑动门22。在此,锁止机构32包括滑动门22 的内侧28上的内门把手34以及在滑动门22的外侧30上的外门把手36,其 中,两个门把手34, 36设计为摇杆,所述摇杆在操纵时造成图1所示的关 闭位置上的滑动门22解锁或锁止。
在滑动门22上还设置有形式为碰撞传感器的安全装置38,借助于该碰 撞传感器可以检测汽车2的碰撞,尤其是在汽车横向8的侧碰。在此,安全 装置38设置在滑动门22的外侧30的范围内。反之,在滑动门22的内侧28 上设置有一可手动操纵的操纵部件40,该操纵部件可尤其由汽车座椅14上 的乘客到达,其功能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滑动门22还在其内侧28具有沿横向IO突伸到汽车内部空间12的扶手 42,只要扶手处于图l所示的使用位置。在本实施形式中,扶手42基本上 由第一扶手部分44和第二扶手部分46组成。第一扶手部分44可绕枢转轴 48枢转地设置在滑动门22上,其中,枢转轴48沿滑动门22或汽车2的纵 向4或6延伸。因此,扶手42可以绕枢转轴48从图1所示的使用位置枢转 到图3所示的不使用位置或反之,这在之后还要详细说明。
第二扶手部分46可伸缩地相对第一扶手部分44沿纵向6向后移动,因 此,扶手42的大小可以通过沿纵向4或6移动第二扶手部分46改变。尤其 有利的是汽车座椅14沿纵向6继续向后移动。随着扶手42的增大,在扶手 42的使用位置朝上的扶手面50也增大,该扶手面由第一和第二扶手部分44, 46朝上的面一起形成。
如进一步由图l和2可见,第二扶手部分46设置在第一扶手部分44背 向枢转轴48的那端,因此,在第二扶手元件46相对第一扶手元件44移动 时,第二扶手元件46与滑动门22的其它部件的碰撞可能被排除。在扶手42 的使用位置朝上的扶手面50上还设置有沿纵向4, 6连续的凹槽52,其中,凹槽52既在第一扶手部分44也在第二扶手部分46上延伸。尽管第二扶手 部分46从第一扶手部分44抽出,还获得了凹槽52在纵向4, 6的贯通连续性。
如尤其由图2可见,第一扶手部分44朝横向8的端部在扶手42的使用 位置在滑动门22的内侧28中的凹部或凹槽54中延伸。凹槽54在高度方向 这样远地向下延伸,即,在扶手42的枢转轴48下面形成存储格56,该存储 格具有朝上的孔,通过该孔可以将日用品放入该存储格56中。枢转轴48在 凹槽54内部延伸,其中,凹槽54用于容纳处于不使用位置的扶手42(如之 后详细说明的那样)。
为将扶手42预紧到不使用位置,设置有在图2中仅示意示出的弹簧装 置58。在当前的实施形式中,弹簧装置58由缠绕枢转轴48螺旋弹簧形成, 以便能够将弹簧装置58尤其节约位置地布置在凹槽54内部。为了能够克服 弹簧装置58的预紧力将扶手42锁止在图2所示的使用位置,还设有一同样 仅示意示出的锁止装置60。安全装置38和按钮状的操纵部件40这样地与锁 止装置60操纵连接,即,当汽车2发生侧碰或者操纵部件40被乘客手动操 纵时,解除扶手42在使用位置的锁止,并且扶手42由于弹簧装置58的预 紧力运动到不使用位置。还设置有示意示出的緩沖装置62,该緩沖装置緩沖 扶手42从使用位置到不使用位置的运动,其中,緩冲装置62与弹簧装置58 一起形成可作为公共模块安装的弹簧-缓沖-单元。
以下借助附图1至7说明汽车2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它技术特征。在图1 和2中,滑动门22处于其关闭位置,在该关闭位置,上车口20通过滑动门 22封闭。在关闭位置,滑动门22的外侧30与相邻的汽车壁18的外侧26 平齐地封闭/相应地,滑动门22的内侧28与相邻的汽车壁18的内侧24齐 平地封闭。
如图3所示,如果汽车座椅14上的乘客想下车或者有人想从汽车2外 面上车,那么首先必须操纵内门把手34或外门把手36。配设有两个门把手 34, 36的锁止机构32因此导致位于关闭位置的滑动门22的解锁。在此,锁 止机构32这样地与扶手42的锁止装置60共同作用,即,扶手42在使用位 置的锁止被解除。如果扶手42在使用位置的锁止被取消,那么弹簧装置58 的预紧力使得扶手42绕枢转轴48枢转到图3和4所示的不使用位置。这意 味着,扶手42在滑动门22解锁时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如尤其如图4可见,扶手42在不使用位置完全放入滑动门22的内侧28 上的凹槽54中,因此,扶手42与滑动门22的内侧28平齐地设置。然而, 作为可选方案,扶手42也可以这样地被置入在凹槽54中,使得扶手沿横向 8退到滑动门22的内侧28后面。如尤其由图3所示,在此,凹槽54这样地 构造,即,增大的扶手42完全被置入凹槽54中,而不会出现抽出的第二扶 手部分46和滑动门22的内侧之间的碰撞。存储格56在扶手42的不使用位 置比在扶手42的使用位置的情况更易于接近,这可由图2与4的比较得出。
在继续的打开过程中,滑动门22从现在开始首先沿横向8向外移动到 图5所示的中间位置。滑动门22在该中间位置沿横向8朝外相对相邻的汽 车壁18错移。滑动门22的内側28在图5所示的中间位置沿横向8设置在 比相邻的汽车壁18的外侧26更外面,因此,滑动门22接着可以沿纵向6 向后移动到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
在滑动门22的打开位置,上车口20被打开,而滑动门22的内侧28与 汽车壁18的外侧26相对置。因为扶手42被置入凹槽54中而不会沿横向10 突伸出滑动门22的内侧28,在滑动门22沿纵向6移动时既不会出现与汽车 壁18朝向上车口 20的边缘64碰撞,也不会出现扶手42与汽车壁18的外 侧26之间的摩擦(如尤其由图7可知)。
总的来说,扶手42在打开过程中自动地从使用位置(图l和2)运动到不 使用位置(图3至7),扶手42在不使用位置相对使用位置朝滑动门22的内 侧24沿横向8撤回或者说复位。
在滑动门22从图6所示的打开位置经过图5所示的中间位置回移到图1 所示的关闭位置的关闭过程中,扶手42以类似的方式反应。因此,锁止机 构32这样地与扶手42共同作用,即,扶手42在滑动门22锁止时自动地从 不使用位置(图3)绕枢转轴48枢转到使用位置(图1)。与扶手42是否在关闭 过程中自动地从不使用位置回复到使用位置无关,扶手42在滑动门22的关
闭位置也应可以手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反之,以便能够通过 乘客尤其灵活地利用汽车内部空间12。在这种情况下,锁止装置60应这样 地构造,使得既可以锁止在使用位置,也可以锁止在不使用位置。
在前述实施形式中,扶手42在打开过程开始时就已经通过锁止机构32 的操纵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而在按本发明的汽车2的另外 两种可选的实施形式中,扶手2的运动可在较晚的时刻发生。因此,在第一种可选方案中,扶手42可以这样地与滑动门22共同作用,即,扶手42在 打开过程中仅通过滑动门22从关闭位置到中间位置的移动导致。在第二种 可选方案中,扶手42的运动仅当滑动门22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才进 行。当扶手42在滑动门22的中间位置还要用于支承乘客的手臂时,第二种 方案是优选的。在技术上,两个所述的可选方案可以由此实现,即,滑动门 22沿横向8或纵向6的各移动运动与扶手42从使用位置到不使用位置的运 动相耦合。
两种前述的可选方案同样适用于滑动门22的关闭过程。因此,扶手42 从不使用位置到使用位置的枢转运动不必在滑动门22锁止在关闭位置时才 进行,尽管出于安全原因和操纵原因这是优选的。在第一种可选方案中,扶 手42这样地与滑动门22共同作用,即,扶手42通过滑动门22从打开位置 到中间位置的移动而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在第二种可选方案中, 扶手42可以这样地与滑动门22共同作用,即,扶手42在关闭过程中通过 滑动门22从中间位置到关闭位置的移动而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
虽然作为开头所述第一种实施形式的替代方案的前述两种可选方案是
可行的,但优选锁止机构32与扶手42耦合,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尤其可 靠地排除了扶手2与汽车壁8的碰撞。此外保证仅当乘客能够可靠地支承在 扶手42上时(例如当滑动门22位于中间位置并因此可以移动时,就不是这 样的情形),扶手42才被提供使用。
附图标记清单
2汽车
4纵向
6纵向
8横向
10横向
12汽车内部空间 14汽车座椅 16汽车座椅 18汽车壁 20上车口22滑动门 24内侧
26外侧 28内侧 30夕卜侧 32锁止才几构 34内门把手 36外门把手 38安全装置 40操纵部件 42扶手
44第一扶手部件 46第二扶手部件 48枢转轴 50扶手面 52槽 54凹槽 56存储格 58弹簧装置 60锁止装置 62緩沖装置 64边缘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滑动门(22)的汽车(2),该滑动门具有朝向汽车内部空间(12)的内侧(28),在该内侧上设置有一凸起的扶手(42),其中,所述滑动门(22)可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上车口(20)通过该滑动门(22)封闭,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设置成与汽车壁(18)的外侧(26)相对置,其中,在打开过程中经过一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所述滑动门(22)相对相邻的汽车壁(18)向外错移,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可在打开过程中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所述扶手(42)在所述不使用位置相对所述使用位置朝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撤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还可在所述 滑动门(22)从打开位置经过中间位置移动到关闭位置的关闭过程中自动地从 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可在所 述滑动门(22)的关闭位置手动地从所述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反之, 并且尤其优选可锁止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或不使用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 这样地与所述滑动门(22)共同作用,即,所述扶手(42)在打开过程中通过所 述滑动门(22)从关闭位置到中间位置的移动或通过所述滑动门(22)从所述中 间位置到所述打开位置的移动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和在关闭过 程中,通过所述滑动门(22)从打开位置到中间位置的移动,或通过所述滑动 门(22)从中间位置到关闭位置的移动从不使用位置运动到使用位置。
5. 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设置一锁止机 构(32),用于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解锁或锁止位于关闭位置的滑动门(22), 其中,所述扶手(42)这样地与所述锁止机构(32)共同作用,即,所述扶手(42) 在所述滑动门(22)解锁时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或/或在所述 滑动门(22)锁止时自动地从所述不使用位置运动到所述使用位置。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32)具有一 内门把手(34)或/和一外门把手(36),用于解锁或锁止位于关闭位置上的所述 滑动门(22)。
7. 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在所述不使用位置至少部分,优选完全嵌入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的凹 槽(54)中,其中,所述扶手(42)在所述不使用位置优选这样地嵌入在所述凹 槽(54)中,即,所述扶手(42)与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平齐地设置或者回 退到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后面。
8. 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弹簧 装置(58),用于将所述扶手(42)预紧在所述不使用位置或者所述使用位置。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锁止装置(60), 用于将所述扶手(42)锁止在使用位置或不使用位置,其中,还优选设置一可 手动操纵的操纵元件(40),用于解除锁止。
10. 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緩沖装置 (62),用于緩冲所述扶手(42)到不使用位置或使用位置的运动,优选緩冲所 述扶手(42)到其借助于所述弹簧装置(58)被预紧去往的那个位置的运动,其 中,所述緩冲装置(62)和所述弹簧装置(58)尤其优选地形成一个弹簧-緩沖-单元。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 可绕一枢转轴(48)从所述使用位置枢转到所述不使用位置或反之,其中,所 述弹簧装置(58)优选是缠绕所述枢转轴(48)的螺旋弹簧。
12. 如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 还这样地与汽车(2)的一个安全装置(38)共同作用,即,所述扶手(42)在碰撞 时,优选在侧碰时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 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和第二扶手部分(44,46),这些扶手部分可彼此相对地、优 选相对伸缩地运动,以增大所述扶手(42),优选沿纵向或/和横向(4,6,8,10)增 大所述扶手(42),尤其优选增大朝上的扶手面(50),其中,所述凹槽(54)优选 构造成可容纳即便增大后的扶手(42)。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扶手部分(44) 可绕所述枢转轴(48)枢转,其中,所述第二扶手部分(46)设置在所述第一扶 手部分(44)背向所述枢转轴的端部。
15. 如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汽车(2),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42) 在使用位置具有朝上的扶手面(50),在该扶手面上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凹 槽优选沿纵向(4,6)贯通,其中,所述凹槽(52)尤其优选既设置在第一扶手部 分(44)上也设置在第二扶手部分(46)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滑动门(22)的汽车(2),该滑动门具有朝向汽车内部空间(12)的内侧(28),在该内侧上设置有一凸起的扶手(42)。所述滑动门(22)可从关闭位置移动到一打开位置,其中,在所述关闭位置,上车口(20)通过该滑动门(22)封闭,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与汽车壁(18)的外侧(26)相对置,其中,在打开过程中经过一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所述滑动门(22)相对相邻的汽车壁(18)向外错移。按照本发明,所述扶手(42)可在所述滑动门(22)的打开过程中自动地从使用位置运动到不使用位置,所述扶手(42)在所述不使用位置相对所述使用位置朝所述滑动门(22)的内侧(28)回撤。
文档编号B60J5/06GK101659194SQ20091016746
公开日2010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5日
发明者哈拉尔德·舒尔茨 申请人:Gm全球科技运作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