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拆装置以及设有该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069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拆装置以及设有该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拆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拆装置以及设有该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小型的精密电子设备为防止无关人员不经过许可私自拆装、维修,导致 设备损坏或将设备另作它用,通常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拆卸措施,例如在设备上增加防拆装置。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0BU)是一种附加于汽车上的小型精密电子设备,目前, 车载单元基本通常都要求有防拆功能,即将车载单元从汽车上拆下来或将车载单元拆开之 后,车载单元马上便不能继续正常工作。如图1所示,现有的车载单元上所设置的防拆装置,包括通过双面胶13粘结于汽 车挡风玻璃14上的机壳2、固设于机壳2内的微动开关3以及与汽车挡风玻璃14相抵靠的 导杆9,车载单元处理器固设于机壳2内,微动开关3可自由伸缩且与车载单元处理器电连 接,微动开关3自由伸缩的方向与汽车挡风玻璃14的平面方向相垂直,且微动开关3缩回 至闭合时,车载单元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微动开关3伸展至断开时,车载单元处理器处于 锁定状态,车载单元处理器处于锁定状态时,车载单元处理器的处理器不能正常工作,其内 的数据也无法修改,机壳2开设有导向通孔16,导杆9的一端抵靠于汽车挡风玻璃14上,另 一端穿过导向通孔16并延伸至机壳2内,导杆9可于导向通孔16内沿导向通孔16的轴向 方向自由滑动,机壳2安装于导杆9上时,导杆9会抵压微动开关3,使微动开关3缩回至闭 合,机壳2与导杆9分开时,导杆9脱开并远离微动开关3,此时,微动开关3会自动伸展至 断开。由于微动开关3自由伸缩的方向与汽车挡风玻璃14的平面方向相垂直,汽车挡风 玻璃1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常均为锐角,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 震动、颠簸,震动、颠簸会导致防拆装置出现误操作即车载单元处理器未在防拆装置被拆开 或拆掉时错误的进入锁定状态。震动、颠簸会导致防拆装置出现误操作的原因在于汽车震 动、颠簸时,车载单元如图1所示的导杆9主要会在与汽车挡风玻璃14的平面方向相垂直 的方向上往复运动,抵压于微动开关3上的导杆9很容易在汽车颠簸时脱开微动开关3,导 致微动开关3瞬时间自动伸展至断开,导致车载单元处理器错误的进入锁定状态。为避免上述现有的车载单元上所设置的防拆装置在汽车剧烈震动、颠簸时出现误 操作问题,该领域技术人员想到了在现有的防拆装置上增加延时功能,如图1所示的导杆9 脱开微动开关3 —段较长的时间之后,微动开关3才会自动伸展至断开。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1、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未增加延时功能的防拆装置的微动开关3易因为汽车 行驶过程中震动、颠簸而发生误操作,同时,由于机壳2通过双面胶13粘结于汽车挡风玻璃 14上,双面胶13与导杆9的热膨胀系数差别较大,而微动开关3固设于机壳2内,双面胶13的体积发生变化时,机壳2、微动开关3与导杆9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与汽车挡风玻璃14 平面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会发生较大变化,因为微动开关3自由伸缩的方向与汽车挡风玻璃 14的平面方向垂直,微动开关3与导杆9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易引起微动开关3被导 杆9误撞或导杆9脱开微动开关3,进而导致现有的防拆装置容易发生误操作;2、现有技术中,增加有延时功能的防拆装置,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震动、颠簸 引起微动开关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但是,延时的时间设置比较短时,减少误操作的效果并 不理想,为保证防拆装置上所增加的延时功能能够有效的减少误操作,现有技术中通常会 将延时的时间设置比较长,而时间设置太长会大大降低防拆装置的灵敏度,导致现有的防 拆装置灵敏度比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拆装置以及设有该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解决了 现有的防拆装置易发生误操作、灵敏度比较差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防拆装置,包括固定于外部平面上的机壳、固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微动开关以及 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的触发机构,处理器固定于所述机壳内,其中所述微动开关可自由伸缩且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 合时,所述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所述处理器处于锁定 状态;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机壳为分体结构,且所述触发机构穿过所述机壳上的连接通 孔并延伸至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安装于所述触发机构上时,所述触发机构会触发所述微 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所述机壳与所述触发机构分开时,所述触发机构会触发所述微 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所述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与所述外部平面相平行。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可缩回至闭合、伸展至断开,所述触发机构为触发件,所述 触发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延伸至所述机壳内且与闭 合的所述微动开关相抵靠,所述触发件可沿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滑动。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可缩回至闭合、伸展至断开,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挡柱、转轴 以及导杆,其中所述挡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延伸至所述机壳 内,所述挡柱可沿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滑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导杆的中部互相铰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柱相抵靠,另一端与闭合的所述微动开关相抵靠,所述 导杆与所述挡柱相抵靠的一侧与所述导杆抵靠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相同。进一步,所述连接通孔呈条形,且其最大延伸方向与所述外部平面相平行、与所述 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相垂直。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可伸展至闭合、缩回至断开,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挡柱、转轴、 导杆以及弹力件,其中
5[0023]所述挡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延伸至所述机壳 内,所述挡柱可沿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滑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导杆的中部互相铰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柱相抵靠,另一端与闭合的所述微动开关相抵靠,所述 导杆与所述挡柱相抵靠的一侧与所述导杆抵靠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相对;所述弹力件的一端固定于机壳内,另一端与所述导杆上接近所述微动开关的一端 相连,且所述弹力件的拉力或张力方向与所述微动开关回缩的方向相同。进一步,该防拆装置还包括开设有安装通孔的底板,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部平 面上,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连接通孔位置相对,所述触发机构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以及所述 安装通孔并与所述外部平面相固连。进一步,所述处理器为芯片,且其通过软件密码加密。进一步,所述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所述处理器掉电并进入锁定状态,所 述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时,所述处理器接通电源并启动所述密码锁。进一步,所述外部平面为汽车的挡风玻璃或汽车的外壳,所述处理器为车载单元 的主芯片。该设有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占.
^ \\\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中,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与外部平面相平 行,而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震动、颠簸,这种震动、颠簸会导致该车载 单元、防拆装置以及其内的触发机构主要在与外部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往复位移,由于 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与外部平面相平行,故而该车载单元、防拆装置以及其内的触发 机构即使在与外部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往复位移,对微动开关的状态也不会造成大的影 响,进而减少了因为震动、颠簸而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内的机壳与触发机构即使与现有技术一样, 也采用双面胶固定于外部平面上,在外界温度变化时,双面胶的体积发生变化,导致机壳、 微动开关与触发机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与外部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变化,也不会对自由 伸缩方向与外部平面相平行的微动开关产生大的影响,故而减少了现有技术中因为双面胶 变形而引起误操作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有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无需设置延时功能,避 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防拆装置上增加延时功能而导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发生,所以解决了现 有的防拆装置易发生误操作、灵敏度比较差的技术问题。

图1为现有技术中未增加延时功能的防拆装置被拆开时微动开关状态变化的示 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1提供的防拆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防拆装置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防拆装置的右视6[004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防拆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挡柱与微动开关位 置变化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防拆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挡柱与微动开关位 置变化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所提供的防拆装置的安装过程中挡柱与微动开关位 置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易发生误操作、灵敏度高、安装可靠且拆卸方便 的防拆装置以及设有该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实施例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包括固定于如图3所示外部平 面1上的机壳2、固设于机壳2内的微动开关3以及固定于外部平面1上的触发机构4,处 理器固定于机壳2内,其中微动开关3可自由伸缩且与处理器电连接,微动开关3伸展或 缩回至闭合时,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微动开关3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处理器处于锁定状 态;触发机构4与机壳2为分体结构,且触发机构4穿过机壳2上的连接通孔6并延伸至机 壳2内,机壳2安装于触发机构4上时,触发机构4会触发微动开关3伸展或缩回至闭合, 机壳2与触发机构4分开时,触发机构4会触发微动开关3缩回或伸展至断开;微动开关3 自由伸缩的方向与外部平面1相平行。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中,微动开关3自由伸缩的方向与外部平面1 相平行,而汽车行驶过程中主要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震动、颠簸,这种震动、颠簸会导致该 车载单元、防拆装置以及其内的触发机构4主要在与外部平面1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往复位 移,由于微动开关3自由伸缩的方向与外部平面1相平行,故而该车载单元、防拆装置以及 其内的触发机构4即使在与外部平面1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往复位移,对微动开关3的状态 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进而减少了因为震动、颠簸而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内的机壳2与触发机构4即使与现有技术一 样,也采用双面胶13固定于外部平面1上,在外界温度变化时,双面胶13的体积发生变化, 导致机壳2、微动开关3与触发机构4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与外部平面1垂直的方向上发生变 化时,也不会对自由伸缩方向与外部平面1相平行的微动开关3产生大的影响,故而减少了 现有技术中因为双面胶变形而引起误操作的可能性;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有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无需设置延时功能,避 免了现有技术中在防拆装置上增加延时功能而导致灵敏度降低的问题发生,所以解决了现 有的防拆装置易发生误操作、灵敏度比较差的技术问题。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3可缩回至闭合、伸展至断开,触发机 构4包括挡柱7、转轴8以及导杆9,其中挡柱7 —端固定于如图3所示的外部平面1上, 另一端穿过连接通孔6延伸至机壳2内,挡柱7可沿连接通孔6的轴向方向在连接通孔6 内滑动;转轴8固定于机壳2内,且与导杆9的中部互相铰接;导杆9的一端与挡柱7相抵 靠,另一端上与闭合的微动开关3相抵靠,导杆9与挡柱7相抵靠的一侧与导杆9抵靠于微动开关3的一侧相同。当从外部平面1上拆卸本实施例防拆装置时,不论是先拆走机壳2,还是先拆走挡 柱7,挡柱7均会从导杆9上脱开并远离导杆9,由于微动开关3可自由伸展且可伸展至断 开,挡柱7从微动开关3上脱开之后,微动开关3自身的弹力会使其自动伸展并顶起导杆9, 微动开关3伸展至断开后,会导致处理器处于锁定状态。本实施例中导杆9呈弯折状,这种 设计可以避免导杆9碰撞到机壳2内的其他器件。微动开关3与挡柱7之间所设置的导杆9,一方面,起到了传导挡柱7抵压力以及 微动开关3弹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缓冲挡柱7因为震动、颠簸在与外部平面1平行的 方向上短距离的往复运动,进而进一步减少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因为震动、颠簸 而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连接通孔6呈条形,且其最大延伸方向与外部平面1相平行、与微动开关3自由伸 缩的方向相垂直。本实施例中先将微动开关3、转轴8以及导杆9固定于机壳2内,再将挡 柱7固定于外部平面1上,接着将机壳2上的连接通孔6插接于挡柱7上,然后沿着连接通 孔6的最大延伸方向推动机壳2,此时挡柱7沿连接通孔6滑动,当挡柱7滑动至抵压于导 杆9上,并在继续滑动时,会推动导杆9顺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的导杆9会抵压微动开关 3,当导杆9抵压微动开关3并将微动开关3压缩至闭合时,停止推动机壳2,并将机壳2固 定于外部平面1上,便可完成安装操作。处理器为芯片,且其通过软件密码锁加密。软件密码加密可以进一步提高处理器 的安全性,避免无关人员拆卸出处理器之后,非法修改处理器内的数据。微动开关3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芯片掉电并进入锁定状态,微动开关3伸展或缩 回至闭合时,芯片接通电源并启动密码锁。芯片掉电之后,其内的数据信息便无法被修改, 当将芯片再次接通电源之后,芯片接通电源之后会启动密码锁,除非输入正确的密码否则 密码锁无法解密,进而也无法修改芯片内的数据信息。该防拆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如图3所示机壳2内的电路板15,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微 动开关3以及转轴8均固定于电路板15上。电路板15用于固定各种电子器件。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微动开关3包括底座31、固设于底座31上分别与处理器、 电源相连的按钮32以及压板33,压板33与底座31、电路板15或机壳2铰接或枢接,按钮 32可自由伸缩且按钮32缩回至闭合时,处理器接通电源并处于工作状态,按钮32伸展至断 开时,处理器掉电并处于锁定状态。朝接近按钮32的方向按动压板33,压板33会绕铰接处 或枢接处转动,并抵压于按钮32上,反之,按钮32会顶起压板33。由于按钮32通常均比较 小,受力区域也比较小,不易控制,而设置压板33可以增大按钮32的受力区域。本实施例中外部平面1为汽车的挡风玻璃或汽车的外壳,处理器为车载单元的主 芯片。汽车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通常为30° 80°之间,汽车的外壳上存在不 少与水平面之间夹角较小的平面,例如汽车的外壳的顶部。汽车震动、颠簸时,固定于汽车 的挡风玻璃或汽车的外壳上的防拆装置发生往复运动的方向主要在与挡风玻璃或汽车的 外壳垂直的方向上,符合外部平面1的要求;同时,车载单元的主要数据均存储于车载单元的主芯片上,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载单元的主芯片的防拆性能以及安全性,所以车载 单元适宜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的技术方案。[0060]当然,本实施例中外部平面1也可以是汽车的挡风玻璃或汽车的外壳之外的其他 汽车部件。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也可以附加于汽车的车载单元之外其他需要附加防 拆装置的交通工具或仪器、设备,处理器也可以为其他交通工具或仪器、设备上的芯片。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防拆装置还包括如图3所示开设有安装 通孔11的底板12,底板12固定于外部平面1上,安装通孔11与连接通孔6位置相对,机壳 2与底板12相固连,触发机构4穿过连接通孔6以及安装通孔11。本实施例中底板12可 通过双面胶13或胶水粘结于外部平面1上。采用双面胶13或胶水粘结的方法是一种比较 难以拆卸,且不会对外部平面1的结构造成损坏的连接方式。底板12体积重量小,安装该 防拆装置的过程中,先将底板12与挡柱7固定到外部平面1上,方便后续步骤中将安装通 孔11与连接通孔6对齐,同时也方便固定机壳2。当然,本实施例中底板12与机壳2之间 以及底板12与外部平面1之间也可以采用螺纹连接、铆接等其他方式相固连。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的挡柱7包括呈板状的固定部71以及呈杆状的档压部72, 固定部71固定于机壳2上,档压部72与导杆9相抵靠。呈板状的固定部71扩大了挡柱7 的安装面积,有助于挡柱7更为方便且牢固的固定于外部平面1上。实施例2 请一并参阅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微动 开关3可伸展至闭合、缩回至断开,触发机构4包括挡柱7、转轴8、导杆9以及弹力件10,其 中挡柱7 —端固定于外部平面1上,另一端穿过连接通孔6延伸至机壳2内,挡柱7可沿 连接通孔6的轴向方向在连接通孔6内滑动;转轴8固定于机壳2内,且与导杆9的中部互 相铰接;导杆9的一端与挡柱7相抵靠,另一端与闭合的微动开关3相抵靠,导杆9上与挡 柱7相抵靠的一侧与导杆9抵靠于微动开关3的一侧相对;弹力件10的一端固定于机壳2 内,另一端与导杆9接近微动开关3的一端相连,且其拉力或张力方向与微动开关3回缩的 方向相同。在如图6所示挡柱7的阻挡之下,微动开关3伸展至闭合时,弹力件10的弹力无 法拉动导杆9,进而使导杆9无法按压微动开关3,当将该防拆装置拆开之后,挡柱7与导杆 9相分离,此时,在弹力件10的拉力作用下,导杆9被拉动并顺时针旋转,导杆9抵压于微 动开关3上,同时按压微动开关3使其缩回至断开。当然,本实施例中弹力件10的设置位 置还可以有多种变化,例如弹力件10也可以一端固定于机壳2内,另一端与导杆9远离微 动开关3的一端相连,且其拉力或张力方向与微动开关3伸展的方向相同;又如弹力件10 也可以一端固定于机壳2内,另一端与导杆9接近微动开关3的一端相连,且其张力方向与 微动开关3回缩的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弹力件10为弹簧。弹簧为价格低廉,弹性较好的弹力件。当然,本实 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弹片、皮筋等其他弹力较好的零件。实施例3 请一并参阅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中微动 开关3可缩回至闭合、伸展至断开,触发机构4为触发件,触发件的一端固定于外部平面1 上,另一端穿过连接通孔6延伸至机壳2内且与闭合的微动开关3相抵靠,触发件可沿连接 通孔6的轴向方向在连接通孔6内滑动。本实施例中触发件可以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实施例2所提供的挡柱7结构
9相同或相近,微动开关3缩回至闭合时,触发件抵靠并抵压于微动开关3上,避免微动开关 3自动伸展,当将该防拆装置拆开之后,触发件与微动开关3相分离,此时,微动开关3自动 伸展至断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有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该设有防拆装置的车 载单元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与上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拆装置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 决相同的技术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 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 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0
权利要求一种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外部平面上的机壳、固设于所述机壳内的微动开关以及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的触发机构,处理器固定于所述机壳内,其中所述微动开关可自由伸缩且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时,所述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所述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所述处理器处于锁定状态;所述触发机构与所述机壳为分体结构,且所述触发机构穿过所述机壳上的连接通孔并延伸至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安装于所述触发机构上时,所述触发机构会触发所述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所述机壳与所述触发机构分开时,所述触发机构会触发所述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所述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与所述外部平面相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可缩回至闭合、伸展至 断开,所述触发机构为触发件,所述触发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 连接通孔延伸至所述机壳内且与闭合的所述微动开关相抵靠,所述触发件可沿所述连接通 孔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可缩回至闭合、伸展至 断开,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挡柱、转轴以及导杆,其中所述挡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延伸至所述机壳内, 所述挡柱可沿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滑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导杆的中部互相铰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柱相抵靠,另一端与闭合的所述微动开关相抵靠,所述导杆 与所述挡柱相抵靠的一侧与所述导杆抵靠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呈条形,且其最大延伸 方向与所述外部平面相平行、与所述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可伸展至闭合、缩回至 断开,所述触发机构包括挡柱、转轴、导杆以及弹力件,其中所述挡柱一端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延伸至所述机壳内, 所述挡柱可沿所述连接通孔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通孔内滑动;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导杆的中部互相铰接;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挡柱相抵靠,另一端与闭合的所述微动开关相抵靠,所述导杆 与所述挡柱相抵靠的一侧与所述导杆抵靠于所述微动开关的一侧相对;所述弹力件的一端固定于机壳内,另一端与所述导杆上接近所述微动开关的一端相 连,且所述弹力件的拉力或张力方向与所述微动开关回缩的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防拆装置还包括开设有安装通孔 的底板,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外部平面上,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连接通孔位置相对,所述触 发机构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以及所述安装通孔并与所述外部平面相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为芯片,且其通过软件密 码加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 所述处理器掉电并进入锁定状态,所述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时,所述处理器接通电源并启动所述密码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平面为汽车的挡风玻璃或 汽车的外壳,所述处理器为车载单元的主芯片。
10.一种设有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防拆直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拆装置以及设有该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涉及防拆卸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防拆装置易发生误操作、灵敏度比较差的技术问题。该防拆装置,包括机壳、微动开关和触发机构,处理器固定于机壳内,微动开关可自由伸缩,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时,处理器处于工作状态,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时,处理器处于锁定状态;机壳安装于触发机构上时,触发机构会触发微动开关伸展或缩回至闭合,机壳与触发机构分开时,触发机构会触发微动开关缩回或伸展至断开;微动开关自由伸缩的方向与外部平面相平行。该设有防拆装置的车载单元,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防拆装置。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提高设备的防拆性能。
文档编号B60R11/00GK201619522SQ200920277808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5日
发明者李岩, 段永刚 申请人: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