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5374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向调压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阀,具有单向调压功能,可用于单向调压的液压系统 中,特别适用于汽车液压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大部分轻卡车型都存在制动跑偏问题,但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现 今大部分汽车制动系统都采用前后双回路制动系统,对于前后车轮制动力的分配由感 载比例阀等元件来实现,但对于左右车轮制动力却没有相应的调节技术。本实用新型 提供了一种单向调压阀,将其设置在制动管路系统中对左右车轮制动力进行调节,就 可有效解决制动跑偏问题,同时还可解决制动发热等问题。特别适用于专利申请号 200920279176.X所指的制动管路系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依据普通调压阀的原理,设计出了能够单向调压的全新结构的单 回路单向调压阀和双回路单向调压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完 成的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包括阀体、调压阀芯、调压弹簧、调压弹簧座、调压 弹簧座密封圈、调节螺钉、卸压阀芯、复位弹簧、阀盖密封圈、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 调压腔内调压侧并可沿该调压腔轴向移动的调压阀芯和设置在该调压腔另一侧即进油侧 可沿该调压腔轴向移动的卸压阀芯通过一个沿该调压腔轴向的圆锥面配合密封将所述单 回路单向调压阀的进口和出口隔断,构成关闭状态的阀门,该圆锥面配合最好采用所述 调压阀芯的外圆锥面与所述卸压阀芯的内圆锥面相配合;所述调压弹簧沿所述阀体调压腔轴向设置在所述调压弹簧座与所述调压阀芯之 间,并依靠其弹力推动所述调压阀芯使其轴肩顶靠在所述阀体调压腔内孔中调压侧限位 台阶上,与此同时所述调压阀芯的圆锥面端部沿调压阀芯的移动方向穿过所述阀体调压 腔内孔中与调压侧限位台阶相连的直径较小的圆孔,该直径较小的圆孔与所述调压阀芯 的处于其轴肩与圆锥面端部之间的圆柱形外圆周相配合;所述调节螺钉安装在所述阀体调压腔的调压侧端部,两者之间为螺纹联接,通 过旋转所述调节螺钉可使其朝向所述调压阀芯推进或远离,所述调节螺钉一端顶靠在设 置在所述阀体调压腔内调压侧并可沿该调压腔轴向移动的所述调压弹簧座的一端,所述 调压弹簧座的不与所述调节螺钉接触的一端顶靠在所述调压弹簧的不与所述调压阀芯接 触的一端,在所述调压弹簧座与所述阀体之间设计有至少一道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调压腔进油侧端部,其与所述阀体之间采用螺栓联 接,同时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之间采用密封圈进行密封;所述复位弹簧沿所述调压腔轴 向设置在所述卸压阀芯和所述阀盖之间,通过其弹力使所述卸压阀芯端部内圆锥面顶紧 所述调压阀芯的端部外圆锥面实现配合密封;所述阀体调压腔内孔中进油侧设有进油侧限位台阶,它用于限制所述卸压阀芯的极限位置,当卸压阀芯受到所述复位弹簧和所述 单回路单向调压阀进口液压力的共同作用时,其大端端面压紧在该限位台阶上并停止移 动,这两者压紧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制动液通过此通道由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 进口流入出口。在所述调压阀芯与所述卸压阀芯的配合密封圆锥面之间设计有例如一个微小通 道,用于解决制动撤除后制动液彻底回流的问题,此微小通道可以是设计在所述调压阀 芯圆锥密封面上的小槽,或/和是设计在所述卸压阀芯圆锥密封面上的小槽,也可以是 在所述调压阀芯与所述卸压阀芯之间的圆锥面密封之间设计的任何微小间隙,此微小通 道的存在可以提高阀的性能,但它并不是必须具有的,没有它并不影响所述单回路单向 调压阀功能的实现;在所述调压阀芯的中部设有例如一个平衡孔,其一端与所述阀体调压腔相通, 另一端与所述阀体出口相通;在所述卸压阀芯的不带圆锥面的一端设计有贯穿所述卸压 阀芯内外圆周的回油槽或回油孔。根据上述构想,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阀体具有一个进口、一个出口以及一 个与所述进口、出口相通的具有分段圆柱形内圆周的调压腔,此调压腔两端贯通阀体, 其调压侧端部为螺纹孔,在调压腔调压侧还设有调压侧限位台阶,调压腔另一侧为进油 侧,在进油侧设有另一个限位台阶。根据上述构想,所述调压阀芯具有一圆锥面端部,最好是外圆锥面;具有一个 轴肩,在所述轴肩与所述圆锥面端部之间为一段圆柱形外圆周,所述轴肩具有比所述圆 柱形外圆周较大的直径;在调压阀芯的中心设计有例如一个轴向小孔,此轴向小孔一端 与调压阀芯非圆锥面端部端面相通,另一端轴向不打通;在所述轴肩与圆锥面端部之间 的圆柱形外圆周上设计有至少一个径向小孔,该径向小孔与所述调压阀芯中心的轴向小 孔相通,共同构成平衡孔;该径向小孔轴向位置的确定应保证所述调压阀芯在任何工作 或非工作状态下时,该径向小孔始终与所述阀体出口相通。根据上述构想,所述卸压阀芯具有分段圆柱形外圆周和内圆周以及一端最好是 大端的圆锥面,此圆锥面最好是内圆锥面;具有另一端最好是小端的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槽,此开口槽贯通所述卸压阀芯内外圆周,起回流作用,此开口槽也可设计成贯通所述 卸压阀芯内外圆周的径向通孔。因为汽车前制动管路分左侧管路和右侧管路,分别通向左轮制动器和右轮制动 器,所以应在左侧管路和右侧管路中分别增加一个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就可以很大 范围地调节制动跑偏问题。为了安装和调节方便,可以将两个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集成在一个总阀体 内,这就构成了所述双回路单向调压阀。所述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进口通过设置在 所述总阀体内的一个三通结构与所述总阀体总进口相通。所述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 出口就是所述总阀体的出口。即所述双回路单向调压阀有一个总进口和两个出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回路单向调压阀阀芯局部放大图[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回路单向调压阀阀体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压阀芯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压阀芯结构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回路单向调压阀结构示意图,图7的D-D向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双回路单向调压阀结构示意图,图6的C-C向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如下I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I总阀体III三通结构A双回路单向调压阀的总进口 Al、A2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进口Bi、B2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出口Bi、B2双回路单向调压阀的出口T调压侧L进油侧1阀体11调压侧限位台阶12螺纹孔13调压腔14直径较小的圆孔15进油侧限位台阶 2调压阀芯21调压阀芯轴肩 22轴向小孔 23径向小孔24外圆锥面 25圆柱形外圆周 3调压弹簧4调压弹簧座 5调压弹簧座密封圈6调节螺钉7卸压阀芯 71径向开口槽 72径向通孔73内圆锥面 74卸压阀芯大端端面8复位弹簧9阀盖密封圈 10阀盖27圆锥面配合密封27,微小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其实施例,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其实施 例的有关细节及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包括阀体1、调压阀芯2、调压弹簧3、 调压弹簧座4、调压弹簧座密封圈5、调节螺钉6、卸压阀芯7、复位弹簧8、阀盖密封圈 9、阀盖10;设置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调压侧T并可沿该调压腔13轴向移动的的调 压阀芯2和设置在该调压腔13另一侧即进油侧L可沿该调压腔13轴向移动的卸压阀芯7 通过一个沿调压腔13轴向的圆锥面配合密封27 (如图2所示)将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 的进口 Al和出口 Bl隔断,构成关闭状态的阀门,该圆锥面配合密封27最好采用所述调 压阀芯2的外圆锥面24与所述卸压阀芯7的内圆锥73面相配合;所述调压弹簧3沿所述阀体1调压腔13轴向设置在所述调压弹簧座4与所述调 压阀芯2之间,并依靠其弹力推动所述调压阀芯2使其轴肩21顶靠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 13内孔调压侧限位台阶11上,与此同时所述调压阀芯2的外圆锥面24端部沿调压阀芯2 的移动方向穿过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孔中与调压侧限位台阶11相连的直径较小的圆孔 14,此直径较小的圆孔14与所述调压阀芯2的处于其轴肩21与圆锥面端部24之间的圆 柱形外圆周25相配合;所述调节螺钉6安装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13的调压侧T端部,两者之间为螺纹 联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钉6可使其朝向所述调压阀芯2推进或远离,所述调节螺钉6一端顶靠在设置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调压侧T并可沿该调压腔轴向移动的所述调压 弹簧座4的一端,所述调压弹簧座4的不与所述调节螺钉6接触的一端顶靠在所述调压弹 簧3的不与所述调压阀芯2接触的一端;旋转所述调节螺钉6即可调节所述调压弹簧3的 弹力,从而调节所述调压阀芯2的开启压力;在所述调压弹簧座4与所述阀体之1间设计 有至少一道密封圈5进行密封,以防制动液泄漏;所述阀盖10设置在所述阀体调压腔进油侧L端部,其与所述阀体1之间采用螺 栓联接,同时所述阀盖10与所述阀体1之间采用密封圈9进行密封,以防制动液泄漏; 所述复位弹簧8沿所述调压腔13轴向设置在所述卸压阀芯7和所述阀盖10之间,通过其 弹力使所述卸压阀芯7端部内圆锥面73顶紧所述调压阀芯2的端部外圆锥面24实现配合 密封;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孔中进油侧L设有进油侧限位台阶15,它用于限制所述卸 压阀芯7的极限位置,当卸压阀芯7受到所述复位弹簧8和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进口 液压力的共同作用时,其大端端面74压紧在该限位台阶15上并停止移动,这两者压紧还 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制动液通过此通道由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进口流(Al)入 出口 (Bi);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解除制动后制动液能够充分回流,可以在所述调压阀芯2 与所述卸压阀芯7的圆锥面配合密封27之间设计例如一个微小通道27’。此微小通道 27’可以是设计在所述调压阀芯2圆锥密封面上的小槽,或/和是设计在所述卸压阀芯 7圆锥密封面上的小槽,也可以是在所述调压阀芯2与所述卸压阀芯7之间的圆锥面配合 密封之间设计的任何微小间隙。但此微小通道27’并不是必需的,此微小通道的存在可 以提高阀的性能,但它并不是必须具有的,没有它并不影响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功能 的实现。制动时,制动液从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的进口 Al流入,首先经所述圆锥 密封面上的微小通道27’流入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的出口开始推动制动器。继续制 动时,因为所述圆锥密封面上的微小通道27’流量很小,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进口 Al 处压力快速升高,当达到所述调节螺钉6调定压力时,制动液克服所述调压弹簧3的弹力 推动所述调压阀芯2后移,并从所述调压阀芯2和所述卸压阀芯7之间打开的通道快速流 过,流入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的出口 Bi,推动制动器制动。当制动踏板保持某一位 置不动时,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进出口压差逐渐缩小,当缩小到一定值时,在所述调 压弹簧3的推力作用下,所述调压阀芯2前移,将通道关闭。如继续踩下制动踏板,所述 调压阀芯2又会如上所述反复打开和关闭通道,出口 Bl压力便逐步升高。在所述调压阀 芯2的中部设有平衡孔22、23,其一端与所述阀体1调压腔13相通,另一端与所述阀体 1出口 Bl相通。此平衡孔22、23的主要作用是减小所述调压阀芯2工作时的振动。当 撤除制动时,由于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出口 Bl与进口 Al反向压差突然加大,制动液 不能快速从所述圆锥密封面上的微小通道27’回流,于时克服所述复位弹簧8的弹力, 顶开所述卸压阀芯7,从所述卸压阀芯7与所述调压阀芯2之间的通道快速回流。此时所 述卸压阀芯2的下部与所述阀盖10有可能顶靠在一起。当两者顶靠在一起时,制动液从 设置在所述卸压阀芯7下部的至少一个径向开口槽71回流。因为所述复位弹簧8的弹力 很小,所以制动液回流很快,制动器回位时间也短。当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出口 Bl 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所述卸压阀芯7在所述复位弹簧8的推力下闭合,剩余制动液从所 述圆锥密封面上的微小通道27’回流,制动器彻底回位。[0043]如图3所示,所述阀体1具有一个进口 Al、一个出口 Bl以及一个与所述进口 Al、出口 Bl相通的具有分段圆柱形内圆周的调压腔13,此调压腔13两端贯通阀体1,其 调压侧T端部为螺纹孔12,在调压腔13调压侧T还设有调压侧限位台阶11,调压腔13 另一侧为进油侧L,在进油侧L设有进油侧限位台阶15。如图4所示,所述调压阀芯2具有一圆锥面端部,最好是外圆锥面24,具有一个 轴肩21,在所述轴肩21与所述圆锥面端部24之间为一段圆柱形外圆周25,所述轴肩21 具有比所述圆柱形外圆周25较大的直径;在调压阀芯2的中心设计有例如一个轴向小孔 22,此轴向小孔22 —端与调压阀芯2的非圆锥面端部端面相通,另一端轴向不打通;在 轴肩21与圆锥面端部24之间的圆柱形外圆周25上设计有至少一个径向小孔23,该径向 小孔23与所述调压阀芯2中心的轴向小孔22相通,共同构成平衡孔;该径向小孔23轴 向位置的确定应保证所述调压阀芯2在任何工作或非工作状态下时,该径向小孔23始终 与所述阀体出口 Bl相通。如图5所示,所述卸压阀芯7具有分段圆柱形外圆周和内圆周以及一端最好是大 端的圆锥面,此圆锥面最好是内圆锥面73;具有另一端最好是小端的至少一个径向开口 槽71,此开口槽71贯通所述卸压阀芯7内外圆周,此开口槽71也可设计成贯通所述卸压 阀芯7内外圆周的径向通孔72。如图6、图7所示,所述双回路单向调压阀由两个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集合 在一个总阀体II上构成。所述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的进口 Al、A2通过设置在所述 总阀体II内的一个三通结构III与所述总阀体II的总进口 A相通。所述两个单回路单向 调压阀I的出口 Bi、B2就是所述总阀体II的出口。即所述双回路单向调压阀有一个总 进口 A和两个出口 Bi、B2。工作时,从制动总泵前制动管路来的制动液从所述总进口 A流入所述总阀体II后分别流向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进口 Al、A2,经调压后再从两 个出口 Bi、B2流出。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可分别调压,所以两个出口 Bi、B2的输 出压力可以不同。将所述两个出口 Bi、B2分别与汽车前桥左右两侧制动器制动液输入 口相连,就可使两个制动器产生不同的制动力,从而有效解决制动跑偏问题。以上所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因此按照本实用新型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 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包括阀体(1)、调压阀芯(2)、调压弹簧(3)、调压 弹簧座(4)、调压弹簧座密封圈(5)、调节螺钉(6)、卸压阀芯(7)、复位弹簧(8)、阀盖 密封圈(9)、阀盖(10),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调压侧(T)并 可沿该调压腔(13)轴向移动的的调压阀芯(2)和设置在该调压腔(13)另一侧即进油侧 (L)可沿该调压腔(13)轴向移动的卸压阀芯(7)通过一个沿调压腔(13)轴向的圆锥面配 合密封(27)将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的进口(Al)和出口(Bi)隔断,构成关闭状态 的阀门,该圆锥面配合密封(27)最好采用所述调压阀芯(2)的外圆锥面(24)与所述卸压 阀芯(7)的内圆锥(73)面相配合;所述调压弹簧(3)沿所述阀体(1)调压腔(13)轴向设置在所述调压弹簧座(4)与所 述调压阀芯(2)之间,并依靠其弹力推动所述调压阀芯(2)使其轴肩(21)顶靠在所述阀 体⑴调压腔(13)内孔调压侧限位台阶(11)上,与此同时所述调压阀芯(2)的外圆锥面 (24)端部沿调压阀芯(2)的移动方向穿过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孔中与调压侧限位 台阶(11)相连的直径较小的圆孔(14),此直径较小的圆孔(14)与所述调压阀芯(2)的处 于其轴肩(21)与圆锥面端部(24)之间的圆柱形外圆周(25)相配合;所述调节螺钉(6)安装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13)的调压侧(T)端部,两者之间为 螺纹联接,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螺钉(6)可使其朝向所述调压阀芯(2)推进或远离,所述调 节螺钉(6) —端顶靠在设置在所述阀体(1)调压腔(13)内调压侧(T)并可沿该调压腔轴 向移动的所述调压弹簧座(4)的一端,所述调压弹簧座(4)的不与所述调节螺钉(6)接触 的一端顶靠在所述调压弹簧(3)的不与所述调压阀芯(2)接触的一端;在所述调压弹簧座 (4)与所述阀体之(1)间设计有至少一道密封圈(5)进行密封;所述阀盖(10)设置在所述阀体调压腔进油侧(L)端部,其与所述阀体(1)之间采用 螺栓联接,同时所述阀盖(10)与所述阀体(1)之间采用密封圈(9)进行密封,以防制动 液泄漏;所述复位弹簧(8)沿所述调压腔(13)轴向设置在所述卸压阀芯(7)和所述阀盖 (10)之间,通过其弹力使所述卸压阀芯(7)端部内圆锥面(73)顶紧所述调压阀芯(2)的 端部外圆锥面(24)实现配合密封;所述阀体⑴调压腔(13)内孔中进油侧(L)设有进油 侧限位台阶(15),它用于限制所述卸压阀芯(7)的极限位置,当卸压阀芯(7)受到所述复 位弹簧(8)和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进口液压力的共同作用时,其大端端面(74)压 紧在该限位台阶(15)上并停止移动,这两者压紧还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制动液通过 此通道由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进口流(Al)入出口(B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压阀芯(2)与所述 卸压阀芯(7)的圆锥面配合密封(27)之间可以设计例如一个微小通道(27’),此微小通 道(27’ )可以是设计在所述调压阀芯(2)圆锥密封面上的小槽,或/和是设计在所述卸 压阀芯(7)圆锥密封面上的小槽,也可以是在所述调压阀芯(2)与所述卸压阀芯(7)之间 圆锥面密封(27)之间设计的任何微小间隙;此微小通道(27’ )的存在可以提高阀的性 能,但它并不是必须具有的,没有它并不影响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功能的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具有一个进口 (Al)、一个出口(Bi)以及一个与所述进口(Al)、出口(Bi)相通的具有分段圆柱形内圆 周的调压腔(13),此调压腔(13)两端贯通阀体(1),其调压侧(T)端部为螺纹孔(12), 在调压腔(13)调压侧(T)还设有调压侧限位台阶(11),调压腔(13)另一侧为进油侧(L),在进油侧(L)设有进油侧限位台阶(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压阀芯(2)具有一 圆锥面端部,最好是外圆锥面(24),具有一个轴肩(21),在所述轴肩(21)与所述圆锥面 端部(24)之间为一段圆柱形外圆周(25),所述轴肩(21)具有比所述圆柱形外圆周(25) 较大的直径;在调压阀芯(2)的中心设计有例如一个轴向小孔(22),此轴向小孔(22) — 端与调压阀芯(2)的非圆锥面端部端面相通,另一端轴向不打通;在轴肩(21)与圆锥面 端部(24)之间的圆柱形外圆周(25)上设计有至少一个径向小孔(23),该径向小孔(23) 与所述调压阀芯(2)中心的轴向小孔(22)相通,共同构成平衡孔;该径向小孔(23)轴向 位置的确定应保证所述调压阀芯(2)在任何工作或非工作状态下时,该径向小孔(23)始 终与所述阀体出口(Bi)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回路单向调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压阀芯(7)具有分段 圆柱形外圆周和内圆周以及一端最好是大端的圆锥面,此圆锥面最好是内圆锥面(73); 具有另一端最好是小端的至少一个径向开口槽(71),此开口槽(71)贯通所述卸压阀芯 (7)内外圆周,此开口槽(71)也可设计成贯通所述卸压阀芯(7)内外圆周的径向通孔 (72)。
6.—种双回路单向调压阀,由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集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 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I集合在一个总阀体(II)上;所述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的 进口(Al、A2)通过设置在所述总阀体(II)内的一个三通结构(III)与所述总阀体(II)的 总进口(A)相通;所述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⑴的出口(Bi、B2)就是所述总阀体(II) 的出口;即所述双回路单向调压阀有一个总进口(A)和两个出口(Bi、B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回路单向调压阀,该阀包括阀体(1)、调压阀芯(2)、调压弹簧(3)、调压弹簧座(4)、调压弹簧座密封圈(5)、调节螺钉(6)、卸压阀芯(7)、复位弹簧(8)、阀盖密封圈(9)、阀盖(10)。旋转所述调节螺钉(6)即可调节所述调压弹簧(3)的弹力,从而调节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的出口压力。本实用新型同时公开了一种双回路单向调压阀,它由两个单回路单向调压阀集合在一个总阀体上构成。将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回路单向调压阀或双回路单向调压阀设置于汽车制动管路中,可实现对左右车轮制动力的调节,从而有效解决制动跑偏问题以及制动发热等问题。
文档编号B60T17/04GK201792853SQ20102025885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施霞 申请人:施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