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26482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手扶拖拉机的驱动装置,特别是一种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为解决手扶拖拉机因挂车没有驱动,造成在泥泞、坑洼或者上坡时误车问题,现有 技术将手扶拖拉机进行了改进,以达到充分利用发动机功率对挂车驱动的目的。改进的方 法都是在原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中增加两套常啮合传动齿轮,用以输出动力对挂车进行驱动 (如中国专利200520095253. 8)。但是上述改进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破坏了手扶拖拉机变速 箱的成熟技术,并且改进工艺难度大;二是无论挂车需不需要驱动,传动齿轮一直处在常啮 合状态,既增大了发动机负荷,又使得变速箱齿轮容易磨损。三是结构件安装方位不合理, 构件由手扶拖拉机变速箱的中部传出,靠近驾驶员身体的下部处,对驾驶员形成不安全因 素,还对手扶拖拉机原有悬挂犁、耙或播种器的功能造成影响。四是传动齿轮的输出动力是 通过第II档轴得到的,这样造成手扶拖拉机不能在任意速度下驱动挂车,并且手扶拖拉机 车轮与挂车车轮也无法等距同步行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给出一种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本手扶拖拉机 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对挂车驱动时参与工作,不驱动时退出工作。利用本实用新型,手扶 拖拉机在任何转速下挂车都能被驱动运行,并且挂车车轮与手扶拖拉机车轮可等距行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实现方式是对已有技术进行改进。本手扶拖拉 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包括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及其转向轴、挂车后桥总成、后桥总成之前 的二级离合器和十字万向轴。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特正在于所述转向轴是一根 加长转向轴,与动力齿轮啮合的中央传动齿轮通过键固定在加长转向轴上。加长转向轴伸 出变速箱右端的光轴部份套接一个链轮传动结合爪。链轮传动结合爪外径上设有链条齿, 链条齿通过链条与转向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转向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十字万向轴连接。链 轮传动结合爪右端面设有对称的两组凹槽和凸起。加长转向轴右端头部为花键轴。活动结 合爪为花键套轴,活动结合爪通过轴孔内的花键槽与加长转向轴的花健轴啮合。活动结合 爪左端突边上设有两组凹槽和凸起。活动结合爪外径右端设有一个分离轴承。突边和分离 轴承之间设有一个拨叉槽。活动结合爪的凹槽和凸起与链轮传动结合爪的凹槽和凸起互为 配合副。活动结合爪在加长转向轴的花键上具有一个轴向运动轨迹。链轮传动结合爪与加 长转向轴为动配合结构。变速箱体上置有斜齿固定套。斜齿固定套中心置有一个离合轴,离合轴上通过螺 栓和垫片安装有斜齿分离套、随动套和复位弹簧。随动套、分离拨杆和分离拨叉成一体。斜 齿固定套和斜齿分离套互为配合副。分离拨叉置于活动结合爪的拨叉槽中。斜齿分离套通 过连杆与离合手柄连接。离合手柄置于手扶拖拉机的方向扶手处。本实用新型的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设计合理,克服了已有技术的所有不足,实用性强。活动结合爪与链轮传动结合爪啮合,手扶拖拉机可以在任何行驶速度下 对挂车进行驱动。活动结合爪与链轮传动结合爪分离,退出挂车驱动,保护了原手扶拖拉机 变速箱不易损坏。挂车驱动时,手扶拖拉机轮与挂车轮行驶距离相等。改进的结构处于手 扶拖拉机右侧,既对驾驶员无安全影响,又不破坏手扶拖拉机已有的悬挂功能。

图1是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安装总图。图2是图1中的I详图。图3是I详图中的A向视图。图4是斜齿固定套与离合轴的组合图。图5是随动套、分离拨杆和分离拨叉的组合图。图6是链轮传动结合爪主视图。图7是链轮传动结合爪俯视图。图8是加长转向轴零件图。图9是活动结合爪主视图。图10是活动结合爪俯视图。图11是斜齿分离套主视图。图中。1手扶拖拉机、2变速箱、3连杆、4离合手柄、5 二级手柄、6挂车、7 二级离合 器、8十字万向轴、9转向齿轮箱、10链条、11加长转向轴、12分离轴承、13活动结合爪、14链 轮传动结合爪、15变速箱体、16转向弹簧、17转向齿轮、18中央传动齿轮、19键、20斜齿固 定套、21斜齿分离套、22随动套、23复位弹簧、24垫片、25螺钉、26分离拨杆、27分离拨叉、 28轴承、29离合轴、a拨叉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技术上改进得以实现的。它包括手扶拖拉机1的 变速箱2及其转向轴、挂车6后桥总成、后桥总成之前的二级离合器7和十字万向轴8。本 实用新型的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设置在转向轴和十字万向轴8之间。参看图1、 图8。在本实用新型中,转向轴是一根改进的加长转向轴11。在原手扶拖拉机1的变速箱 2中,与动力齿轮啮合的中央传动齿轮18,通过键19固定在加长转向轴11上,加长转向轴 11上保留了原设计的转向弹簧16和转向齿轮17。参看图2、图3。加长转向轴11伸出变速箱2右端的光轴部份套接一个链轮传动 结合爪14。链轮传动结合爪14轴孔内置有轴承。传动结合爪14与加长转向轴11为动配 合。链轮传动结合爪14右端面设有对称的两组凹槽和凸起,外径上设有链条齿(见图6、 图7)。链条齿通过链条10与转向齿轮箱9的输入轴连接。转向齿轮箱9的输出轴与十字 万向轴8连接。加长转向轴11右端头部为花键轴。活动结合爪13为花键套轴。活动结合 爪13通过轴孔内的花键槽与加长转向轴11的花健轴啮合。参看图9、图10。活动结合爪 13左端突边上设有两组凹槽和凸起,活动结合爪13外径右端设有一个分离轴承12。突边 和分离轴承12之间设有一个拨叉槽a。活动结合爪13在加长转向轴11的花键轴上可做轴
4向运动。活动结合爪13的凹槽和凸起与链轮传动结合爪14的凹槽和凸起互为配合副。活 动结合爪13与链轮传动结合爪14啮合为传动状态,分开为非传动状态。参看图3、图4、图11。变速箱体15上置有一个斜齿固定轴套20。斜齿固定套20 中心焊接一个离合轴29。离合轴29上通过螺栓25和垫片24安装一个斜齿分离套21、一 个随动套22和一个复位弹簧23。随动套22、分离拨杆26和分离拨叉27焊接成一体(见 图5)。斜齿固定套20和斜齿分离套21互为配合副。斜齿固定套20和斜齿分离套21结合 时,本实用新型对挂车输出驱动力,分开时停止对挂车输出驱动力。分离拨叉27置于活动 结合爪13的拨叉槽a中。参看图1。斜齿分离套21通过连杆3与离合手柄4连接。离合 手柄4置于手扶拖拉机1的方向扶手处。参看图1、图3。手扶拖拉机正常行驶,不需要驱动挂车时,将离合手柄4搬到不驱 动位置。此时,连杆3带动斜齿分离套21转动,在斜齿的作用下,斜齿分离套21被斜齿固 定套20顶起右移并被制动。斜齿分离套21右移带动分离拨杆26和分离拨叉27右移,分 离拨叉27拨动活动结合爪13右移与链条传动结合爪14分开,加长转向轴11输出的动力 无法经链条传动结合爪14和链条10输出,不能对挂车进行驱动。需要驱动挂车时,将离合手柄搬到驱动位置。此时,斜齿分离套21解除限动,在复 位弹簧23作用下斜齿分离套21左移与斜齿固定套20结合。斜齿分离套21带动分离拨杆 26和分离拨叉27左移,分离拨叉27拨动活动结合13爪左移与链条传动结合爪14结合。 加长转向轴11输出的动力经活动结合爪13、链条传动结合爪14、链条10和转向齿轮箱9 输出,再经过十字万向轴8、二级离合器7以及后桥总成对挂车进行驱动。
权利要求一种包括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及其转向轴、挂车后桥总成、后桥总成之前的二级离合器和十字万向轴的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轴是一根加长转向轴,与动力齿轮啮合的中央传动齿轮通过键固定在加长转向轴上,加长转向轴伸出变速箱右端的光轴部份套接一个链轮传动结合爪,链轮传动结合爪外径上设有链条齿,链条齿通过链条与转向齿轮箱的输入轴连接,转向齿轮箱的输出轴与十字万向轴连接,链轮传动结合爪右端面设有对称的两组凹槽和凸起,加长转向轴右端头部为花键轴,活动结合爪为花键套轴,通过轴孔内的花键槽与加长转向轴的花健齿啮合,活动结合爪左端突边上设有两组凹槽和凸起,活动结合爪外径右端设有一个分离轴承,突边和分离轴承之间设有一个拨叉槽,活动结合爪的凹槽和凸起与链轮传动结合爪的凹槽和凸起互为配合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变速箱体上置 有斜齿固定套,斜齿固定套中心置有一个离合轴,离合轴上通过螺栓和垫片安装有斜齿分 离套、随动套和复位弹簧,随动套、分离拨杆和分离拨叉成一体,斜齿固定套和斜齿分离套 互为配合副,斜齿分离套通过连杆与离合手柄连接,离合手柄置于手扶拖拉机的方向扶手 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链轮传动 结合爪与加长转向轴为动配合结构,活动结合爪在加长转向轴的花键上具有一个轴向运动 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分离拨叉置于 活动结合爪的拨叉槽中。
专利摘要手扶拖拉机挂车的同步驱动装置,包括转向轴、挂车后桥总成。转向轴改为加长转向轴,中央传动齿轮通过键固定其上。加长转向轴伸出变速箱处套接一个链轮传动结合爪。链轮传动结合爪通过链条依次连接转向齿轮箱、十字万向轴和后桥总成。加长转向轴右端头部为花键轴。活动结合爪内孔与花健轴啮合;活动结合爪外径上设有拨叉槽。变速箱体上安装一个带有离合轴的斜齿固定套。离合轴上安装有斜齿分离套、随动套和复位弹簧。分离拨叉置于拨叉槽中。斜齿分离套通过连杆与离合手柄连接。斜齿分离套与斜齿固定套脱开为非驱动状态。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实用性强。任何速度下可随时对挂车驱动或停止驱动,且车轮行距相等。它是一种理想的挂车驱动装置。
文档编号B60K17/28GK201694055SQ20102030252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李扬, 蔡秀胜 申请人:李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