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771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到工程机械,特别涉及到可旋转的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以及一些轻型运输车、专用车上,上装可做回转运动的较多,如泵 车、挖机、起重机等,满足了功能优化的基本要求,既可提高整车操控的灵活性,扩大作业范 围,还可扩大维护空间,方便维护和检修。但现有技术中,上述工程机械、轻型运输车及专用 车上所使用的回转装置结构一般较复杂,如挖机的回转装置使用了回转齿轮等,导致其加 工和维修难度都较大,生产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成本低、加工和维修都很方便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其 混凝土搅拌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搅拌车底盘 车架配合的两个以上的弧形导轨以及支撑于搅拌车底盘车架上用于驱动副车架本体旋转 的回转驱动件,所述回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副车架本体相连。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件以上弧形导轨以回转驱动件的回转中心呈对称布置,所述弧形导轨的圆 心与回转驱动件的回转中心重合。所述弧形导轨的底部设有用来与搅拌车底盘车架配合的凹槽部。所述回转驱动件的输出端通过中心连接盘连接于副车架本体上。所述回转驱动件为油缸式回转驱动件,所述油缸式回转驱动件通过管路与一油泵 连接,所述管路上设有用来控制油缸式回转驱动件的回转方向、速度和启停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包括底盘和上装,所述底盘的底盘车 架上装设有上述的副车架,所述底盘车架上设有与所述弧形导轨配合的导轨座,所述导轨 座的顶部设有与弧形导轨相配合的凸起部。所述底盘车架的中部设有固定座,所述回转驱动件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固定座 上。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组以上的锁止限位组件,所述锁止限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 止动块和止动座,所述止动块和止动座分别设置于副车架本体和底盘车架上相对应的位置 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通过在副车架和底盘车 架之间装设可驱动上装在底盘上做回转运动的油缸式回转驱动件,在不改变车辆停泊位置的情况下,可增大车辆的装、卸料作业空间以及维护操作空间,提高整车灵活性,具有结构 简单紧凑,加工、装配以及维修都很方便、生产制造成本低的优点;2、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弧 形导轨和导轨座,其一方面可充当横梁使用,加强副车架和车架的强度,另一方面,当上装 回转时,弧形导轨可引导限制转动方向以及支撑上装等作用,当上装长时间行驶不需回转 时,弧形导轨可限制副车架在水平面内的平动;3、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弧形导轨和导轨座上有 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条,可保证弧形导轨在导轨座内进行回转式滑动,且在底盘上安装副 车架时可保证准确定位,使其安装方便快捷;4、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副车架和底盘车架的纵 梁两侧设有手动式的锁止限位组件,当车辆在行驶状态不需回转时,可将其调整到锁止位 置以限制副车架的转动;车辆停驶需回转时松开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止可靠。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式副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旋转式副车架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回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盘车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底盘车架的左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搅拌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弧形导轨;2、导轨座;3、中心连接盘;4、副车架本体;5、底盘;51、底盘车架;6、 油缸固定座;7、油缸式回转驱动件;8、管路;9、控制模块;10、油泵;11、搅拌筒;13、止动 座;14、止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 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4,还包 括一支撑于搅拌车底盘车架51上用于驱动副车架本体4旋转的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油缸 式回转驱动件7的输出端与副车架本体4连接。通过设置油缸式回转驱动件使副车架旋转, 在不改变车辆停泊位置的情况下,可增大车辆的装、卸料作业空间以及维护操作空间,提高 整车的灵活性,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以及维修都很方便。本实施例中,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通过管路8与一油泵10连接,油泵10固定在底 盘5上,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与油泵10之间设有控制模块9,控制模块9可控制副车架本体 4的回转方向(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转速及开始、停止等动作。副车架本体4为由副 车架纵梁和横梁构成的框架结构,该框架中设有中心连接盘3以及两件以上弧形导轨1,中 心连接盘3以及弧形导轨1均与副车架纵梁相连接,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的输出端连接于 中心连接盘3上。弧形导轨1的数量可根据副车架纵梁的布置空间大小及上装载荷情况适 当设置,本实施例中,弧形导轨1设有四件,弧形导轨1的底部设有向内向上的凹槽部,四件弧形导轨1关于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的回转中心对称设置,且弧形导轨1的旋转中心与油 缸式回转驱动件7的回转中心重合。可保证在旋转时,弧形导轨1起到旋转支撑及引导作 用,且使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所受到的力矩平衡,以保护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车,包括底盘5和搅拌筒11,底盘5的底盘 车架51上装设有上述的副车架,如图4和图5所示,底盘车架51上设有与弧形导轨1配套 的导轨座2,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弧形导轨1和导轨座2,其一方面可充当横梁使用,以加强 副车架本体4和底盘车架51的强度,另一方面,当上装回转时,弧形导轨1可以起到引导、 限制转动方向以及支撑上装等作用,当长时间行驶上装不需回转时,弧形导轨1又可限制 副车架在水平面内的平动,其使用安全可靠,可保护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不受损坏。本实施 例中,导轨座2顶部设有凸起部,该凸起部与弧形导轨1底部的凹槽部相配合,可保证弧形 导轨1在导轨座2内进行回转式滑动,且在底盘5上安装副车架时可依靠其进行定位,其安 装方便快捷。本实施例中,底盘车架51的中部设有油缸固定座6,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的固定端 装设于油缸固定座6上。副车架本体4和底盘车架51的纵梁两侧设有手动式的锁止限位 组件,该锁止限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止动块14和止动座13,止动块14设置于副车架纵梁 的两侧,止动座13设置于底盘车架纵梁的两侧,并可以绕其铰接点转动。当车辆在行驶状 态上装不需回转时,可将止动座13转到锁止位置锁住止动块14,以限制副车架的转动;车 辆停驶上装需回转时将止动座13转到松开位置即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锁止可靠。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 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 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 润饰,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搅拌车 底盘车架(51)配合的两个以上的弧形导轨(1)以及支撑于搅拌车底盘车架(51)上用于驱 动副车架本体(4)旋转的回转驱动件,所述回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副车架本体(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件以上弧形导 轨(1)以回转驱动件的回转中心呈对称布置,所述弧形导轨(1)的圆心与回转驱动件的回 转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轨(1)的 底部设有用来与搅拌车底盘车架(51)配合的凹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 动件的输出端通过中心连接盘(3)连接于副车架本体(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 动件为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所述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通过管路(8)与一油泵(10)连 接,所述管路(8)上设有用来控制油缸式回转驱动件(7)的回转方向、速度和启停的控制模 块(9)。
6.一种混凝土搅拌车,包括底盘(5)和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5)的底盘车架 (51)上装设有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所述底盘车架(51)上设有与所述弧 形导轨(1)配合的导轨座(2),所述导轨座(2)的顶部设有与弧形导轨(1)相配合的凸起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车架(51)的中部设有 固定座(6),所述回转驱动件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固定座(6)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混凝土搅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组以上的锁止限 位组件,所述锁止限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止动块(14)和止动座(13),所述止动块(14)和 止动座(13)分别设置于副车架本体(4)和底盘车架(51)上相对应的位置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车用副车架及混凝土搅拌车,该副车架包括副车架本体,还包括与搅拌车底盘车架配合的两个以上的弧形导轨以及支撑于搅拌车底盘车架上用于驱动副车架本体旋转的回转驱动件,回转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副车架本体相连。该混凝土搅拌车,包括底盘和上装,底盘的底盘车架上装设有上述的副车架,底盘车架上设有与弧形导轨配合的导轨座,导轨座的顶部设有与弧形导轨相配合的凸起部。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车辆停泊位置的情况下,可增大车辆的装、卸料作业空间以及维护操作空间,提高整车的灵活性,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加工、装配以及维修都很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P3/16GK201914153SQ201020671218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1日
发明者张克军, 雷芳芳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