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28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制作方法
用于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翻转机构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具有按权利要求I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交通工具座椅,尤其是一种具有可折叠的单构件或多构件式座椅靠背的交通工具后座装置。由US5,662,396A已知一种用于车辆后座的可折叠式座椅靠背,其具有可手动地通过鲍登线远距离解锁的闭锁机构,其中,解锁可由两个操作元件发起,其中一个操作元件布置在前座区域内并且另一个操作元件布置在行李箱区域内。在远距离解锁后自动地通过预紧的弹簧元件使后座靠背向前折叠到后座座席上。可以克服该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回复到垂直的初始位置中,但是需要耗费操作人员更多的力,因为除了需要克服后座靠背的重力还附加地需要克服强劲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选的改进的靠背翻转机构,其中,座椅靠背可在较远的位置上被解锁并且从该位置出发通过操作者有针对性的操作而折叠。按本发明的靠背翻转机构原则上还应能够在不使用预紧的弹簧元件的情况下这样设计,使得座椅靠背能够从一个较远的位置操作进行折叠。为了提高舒适性,应该能够将原则上可以在没有预紧弹簧元件的情况下使用的用于折叠座椅靠背的靠背翻转机构与用于支持折叠的弹簧元件相结合。需要注意的是,通常需要很大的力来翻转座椅靠背,因为除了需要克服重力外还需要克服由于尤其是座垫区域内邻接的构件的侧面贴靠所引起的摩擦力。因此,在座椅靠背翻转时所需的力在不同翻转角度上并不是恒定的,该力甚至非常强烈地波动并且局部非常大。恰恰对于借助弹簧元件进行翻转的靠背翻转机构,在选择弹簧元件时只能有限地考虑到所需力的波动。弹簧元件要么设计得过于强劲,要么设计得过于无力,恰恰当弹簧元件设计得过于无力时存在这样的风险,即,座椅靠背例如侧向地在例如侧向突出的座垫区域内由于相对侧面车身增大的摩擦力而保持伸展状态。本发明从一种用于带有座椅靠背尤其是带有单构件或多构件式后座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翻转机构出发,该靠背翻转机构具有远离所述座椅靠背布置的操作元件, 该操作元件作用在靠背翻转机构上,以远距离地使座椅靠背的闭锁和解锁元件相对于与该闭锁和解锁元件有效连接的车身侧保持元件解锁,此后可将座椅靠背从基本上垂直的或者相对垂线略微倾斜的初始位置置入折叠位置。按照本发明规定,所述操作元件的移动首先在座椅靠背的第一解锁步骤中通过第一鲍登线作用在布置于座椅靠背上的翻折装置上,该翻折装置同时带动布置在翻折装置与闭锁和解锁元件之间的牵引元件并且将仍处于初始位置中的座椅靠背远距离解锁,此 后, 所述操作元件的继续移动在座椅靠背的第二倾翻步骤中通过所述第一鲍登线再次这样作用在所述翻折装置上,使得该翻折装置带动座椅靠背使其翻转越过其沿垂直方向的上止点,由此座椅靠背在接下来的第三折叠步骤中翻折到翻转位置中。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翻折装置是翻折滚轮,该翻折滚轮在所述座椅靠背侧面布置在横向于行驶方向的车身固定(或者说与车身固定连接)的轴或轴线(座椅靠背也在该轴或轴线上翻转)上并在一定限度内可相对于车身和相对于座椅靠背自由旋转。
为此,所述翻折滚轮具有上部的第一槽和下部的第二槽,靠背固定(或者说与靠背固定连接)的销钉啮合到所述上部的第一槽内并且车身固定的销钉啮合到所述下部的第二槽内,其中,在操作靠背翻转机构时,所述销钉分别在对应槽中的两侧形成止挡,所述止挡限制所述翻折滚轮相对于车身和相对于座椅靠背的转动。第一鲍登线和用作牵引元件的第二鲍登线具体地在靠背翻转机构内部优选按照以下方式布置。所述第一鲍登线的鲍登线芯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操作元件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翻折装置连接,而所述第一鲍登线的鲍登线外壳通过至少一个鲍登线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可翻转的座椅靠背上。所述第二鲍登线的鲍登线芯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一端与所述闭锁和解锁元件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翻折装置连接,而所述第二鲍登线的鲍登线外壳通过至少一个鲍登线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可翻转的座椅靠背上。在本发明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使用操作杆作为启动前两个操作步骤的操作元件, 该操作杆的操作方向可在三维空间中自由选择,并且所述操作方向既与闭锁和解锁元件相对于保持元件的期望解锁运动方向无关,也与座椅靠背的倾翻方向无关,因为对所述操作元件的操作作用在与所述第一鲍登线相连的翻折装置上,所述翻折装置通过该翻折装置和第二鲍登线使第一鲍登线的力和力方向转向到所述闭锁和解锁元件上,并且通 过啮合到翻折装置的槽中的销钉使第一鲍登线的力和力方向转向到所述座椅靠背上。本发明其它优选的设计方案由其余在从属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所述的特征得出。以下参照附图
在实施例中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图I是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的示意侧视图;图2是经过用于解锁座椅靠背的第一步骤后的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的示意侧视图;图3是经过用于使座椅靠背倾翻越过其上止点的第二步骤后的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的示意侧视图;图4是经过折叠座椅靠背的第三步骤后的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的示意侧视图;图5是在将座椅靠背竖起之前经过释放解锁操作杆的第四步骤后的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的示意侧视图。确定图I至图5的方向指示。车辆座椅在汽车内部的布置以及该汽车通常的行驶方向确定了以下方向指示。沿着行驶方向或者与行驶方向反向相当于X方向,车辆中的垂直方向确定为z方向,其中,横向于行驶方向延伸的轴线位于y方向上。属于靠背翻转机构的、用作操作元件的操作杆7的操作方向可以如还要更详细地阐述地那样以有利的方式自由地选择。由以下说明可知,操作杆7的运动与其运动方向无关地使得始终固定在操作杆7上的第一鲍登线2被拉动,该第一鲍登线2通过靠背翻转机构的其它构件使得靠背座椅4在第一解锁步骤中首先被释放以便进行翻转。图I示出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4在其初始位置中的第一示意侧视图。在座椅靠背4的初始位置中,座椅靠背4的靠背轴线L相对于z方向上的垂直轴线V略微向后倾斜。座椅靠背4具有车身固定的靠背翻转轴线1B,其在所示实施例中例如横向于行驶方向即位于y方向上。座椅靠背4可从图I所示位置出发经过垂直轴线V翻转到按图4的水平位置并且可以再从该水平位置翻转回图I的初始位置。在座椅靠背4可以进行这种回转或翻转之前,必须使闭锁和解锁元件(所述实施例中是锁钩6)相对于车身侧的销钉或类似装置(未示出)解锁。在所述实施例中,该锁钩 6布置在座椅靠背4侧面。座椅靠背4还具有翻折滚轮3形式的翻折装置,用于使传入的力转向、用于座椅靠背4的解锁、倾翻和翻折或翻倒,该翻折滚轮布置为相对于座椅靠背4在一定限度内可在座椅靠背4车身固定的轴线IB上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地自由旋转。翻折滚轮3可能的旋转角度由第一和第二槽3A、3B限定。限制可能的旋转角度的靠背固定的销钉4A可在上部的第一槽3A中移动。同样限制翻折滚轮3的旋转角度的车身固定的销钉IA可在下部的第二槽3B中移动。销钉1A、4A 以其端部在槽3A、3B中形成销轴,所述销轴能够伸入槽3A、3B中并且在槽3A、3B的各端部处形成止挡。在图I的初始位置中,靠背固定的销钉4A首先还未在第一槽3A的两个端部之一上构成止挡。车身侧的销钉IA在下部的第二槽3B中也还未完全处于该第二槽3B的右端部处并且因此还未形成止挡。
在翻折滚轮3上布置有第一鲍登线2和牵引元件5。在所描述的实施形式中,同样将鲍登线用作牵引元件5,其在以下称为第二鲍登线5。第一鲍登线2与示意地显示在座椅靠背4下方的操作杆7相连。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芯2C —方面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E 与翻折滚轮3相连。在此,鲍登线芯2C在翻折装置侧卷绕状地通过翻折滚轮3牵引移动, 该翻折滚轮3在其端侧具有用于导引鲍登线芯2C的槽。另一方面,鲍登线芯2C在操作杆侧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D连接在操作杆7上。在图I上部和下部的视图中分别示出了将鲍登线外壳2B固定地布置在座椅靠背 4上的鲍登线固定装置2A。第二鲍登线5布置在锁钩6和翻折滚轮3之间。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芯5C在锁钩6上具有鲍登线连接装置并且在翻折滚轮3上具有鲍登线连接装置5E。第二鲍登线5通过两个鲍登线固定装置5A固定在座椅靠背4上。在两个鲍登线连接装置OT、5E之间,鲍登线芯5C在鲍登线外壳5B内延伸,直至快到达锁钩6或翻折滚轮3时才从鲍登线外壳中伸出。因此,第一和第二鲍登线2、5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E、5E作用在翻折滚轮3上。在图I下部的视图中,与靠背翻转机构的初始位置相应地显示了处于初始位置的操作杆7。操作杆7同样具有旋转轴线7A,因此在操作杆7围绕旋转轴线7A回转时,通过操作杆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D的移动对第一鲍登线2进行操作。操作杆7具有相对于车身8上止挡的止挡。在此,锁钩6由弹簧支持地在其旋转轴线7A上可旋转地布置,其中,未示出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企图始终与锁钩6的解锁方向反向地按压该锁钩6。在以下的图2、图3和图4中详细阐述设置用于在各个单独步骤中翻转靠背的运动学情况。在此,讨论了对于阐述操作步骤较重要的构件和配属的附图标记。图2同样示出了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4的示意侧视图,其中示出了在首先使座椅靠背4解锁的第一步骤后的情形。座椅靠背4的解锁由此进行,即,操作杆7围绕旋转轴线7A移动预设的角度(按照图2下部视图中的双向箭头)。同样如图2的下部视图所示,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7拉动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芯2C。因为鲍登线芯2C连接在翻折滚轮3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E 上,翻折滚轮3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直至车身固定的销钉IA在右侧止挡在下部的第二槽3B 中。翻折滚轮3并且由此使第二槽3B的右端部沿顺时针方向扭转了预设的角度。同时如图2的上部视图所示,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E移动进入位置 2E’,并且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连接装置5E移动进入位置5E’,其中,这种移动相当于在不用力地轻轻拉动操作杆7直至销钉IA在第二槽3B的右端部形成止挡时允许的回转角度。由于鲍登线连接装置5E移动进入位置5E’,第二鲍登线5被拉动,其中鲍登线芯 5C被向下拉动。由此,锁钩6回转过预设的角度进入位置6’,因为鲍登线连接装置这样安装在锁钩6上,使得锁钩6围绕其位于y方向上的轴线回转过预设的角度。鲍登线连接装置进入位置5D’,并且锁钩6随之进入位置6’,由此,座椅靠背4相对于已经提到的未示出的车身侧销钉进行了解锁。图3以另一示意侧视图示出了经过第二步骤后的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4,该第二步骤实现了使座椅靠背4倾翻越过其上止点向前朝未示出的座席或载货底板或者载货底板的凹处或类似结构翻转。在此,图3从图2中靠背翻转机构的构件位置出发,其中,根据图3的下部视图可以看出,操作杆7通过例如比第一解锁步骤中更用力的更强的继续拉动进一步围绕旋转轴线7A回转。引入比第一解锁步骤中更大的力是必需的,以便使座椅靠背4从相对垂线V略微后倾的位置翻转越过其上止点向前沿X方向倾翻。如图3所示,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芯2C被进一步拉动从而实施第二倾翻步骤。如针对图2阐述的,翻折滚轮3受到第二槽3B中止挡的限制而不能再继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但是因为第一鲍登线2以其鲍登线外壳2B—方面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A稳固地固定在座椅靠背4上并且另一方面以其鲍登线芯2C稳固地固定在翻折滚轮3上,所以通过操作杆7进一步拉动鲍登线芯2C使得座椅靠背4围绕车身固定的靠背翻转轴线IB向前沿X方向回转。力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A传入座椅靠背4,其由此向前沿行驶方向回转。 但是在此,座椅靠背4上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A只是不明显地移动到位置2A”。图2中的靠背固定的销钉4A在第一即解锁步骤后仍位于上部第一槽3A中的位置 4A’内并且尚未在该处形成侧面止挡,而由于座椅靠背4经由垂线V向前翻折进入靠背轴线的位置L”,图3中的靠背固定的销钉4A现在位于上部的第一槽3A的左端部并且在该处形成止挡。因此在图3中,靠背固定的销钉4A在上部的第一槽3A中处于位置4A”。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连接装置5E在图3中仍不变地位于位置5E’中。但是通过座椅靠背4的翻转,同时使得在鲍登线连接装置5D、5E之间的鲍登线芯5C在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连接装置处进一步缩短(即使很少),因此该鲍登线连接装置 处于位置OT”。因此如图3所示, 锁钩6围绕其轴线进一步回转并且最终处于位置6”。然而该打开运动对于实现座椅靠背4 相对于车身的解锁而言不再是必需的。如从图3中还可以看出,座椅靠背4的靠背轴线L现在已相对于图2中的位置向前沿X方向翻转到位置L2”中。
因此座椅靠背4的重心越过其止点移出,随后重力驱使靠背4翻倒或翻折到图4 所示的位置中。因此在座椅靠背4解锁和倾翻后可以在没有支持的弹簧元件的情况下实现座椅靠背4的翻折。图4示出经过第三步骤后(在座椅靠背4通过重力支持而翻折后)的具有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座椅靠背4的示意侧视图。在第三步骤中座椅靠背4由重力支持地翻转折叠到基本上水平的位置中使得靠背侧的销钉4A现在从位置4A’沿逆时针方向带动翻折滚轮3,靠背侧的销钉由此进入位置 4A’ ”,因为座椅靠背4以其靠背轴线L折叠到水平位置中的位置L’ ”,其中,翻折滚轮3上的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连接装置5E现在同时直接由图2和图3的位置5E’同样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到位置5E’”中。然而鲍登线芯5C的鲍登线连接装置和5E之间的距离从按图3的位置 ”、5Ε’ 出发相对于位置5D’ ”、5Ε’ ”在折叠步骤中是不变的。在锁钩6的区域内只是鲍登线连接装置的位置变为位置5D’ ”。鲍登线连接装置5Ε处于位置5Ε’ ”,其中,如通过对比图3和图4中鲍登线连接装置5Ε的位置变化5Ε’和5Ε’ ”可以看出,翻折滚轮3相对于座椅靠背 4的移动较小。在座椅靠背4折叠到水平位置L’ ”中后,靠背侧的销钉4Α还在上部的第一槽3Α 左侧形成止挡,其中,靠背侧的销钉4Α在折叠后现在位于位置4Α’ ”中。同时,车身侧的销钉IA在座椅靠背4的水平位置中通过翻折滚 轮3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相对于图3位于下部的第二槽3Β的更左侧,但尚未在该处形成止挡。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芯2C的翻折装置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Ε同样根据座椅靠背4的翻折运动由位置2Ε’与翻折滚轮3共同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现在从图2、图3中的位置2Ε’进入位置2Ε’”。同时,靠背固定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Α从图3的位置2Α”进入位置2Α’ ”。翻折滚轮3右边的箭头说明了这个按照图4的在第三步骤内进行的过程。如已经与对图I中座椅靠背4的初始位置的描述相关地提及的那样,锁钩6由弹簧支持地可在其旋转轴线上旋转地布置,其中,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企图始终与锁钩6的解锁方向相反地将锁钩6按压在其最初的闭锁位置中。图5在第四步骤中示出了在操作者松开操作杆7后靠背翻转机构的工作原理,由此,锁钩6通过沿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由弹簧支持地相对座椅靠背10回到其在图I中所示的初始位置中。如图5下部所示,操作杆7通过其止挡又处于用于重新操作的、止靠于车身侧止挡上的初始位置中,其相当于图I中的初始位置。在锁钩6沿逆时针方向由弹簧支持地旋转时,翻折滚轮3上的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芯5C缩短,因此翻折装置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5Ε处于位置5Ε””。由此,翻折滚轮3又一次地沿逆时针方向继续旋转,使得翻折装置侧的鲍登线芯2C继续增长,由此,第一鲍登线2在翻折装置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Ε处于位置2Ε””。现在车身固定的销钉IA在第二槽 3Β中形成左侧止挡。相反地,座椅靠背侧的销钉4Α最后不再如图4那样位于第一槽3Α的左侧止挡处,而是如图5所示几乎位于翻折滚轮3的第一槽3Α的中央。当在第四步骤中松开操作杆7之后,可以在第五步骤中竖起座椅靠背4使其回到图I的初始位置中,为此,在未示出的手柄上操作座椅靠背4本身并且与折叠方向相反地使之围绕靠背翻转轴线IB往回翻转。
若座椅靠背4沿顺时针方向围绕靠背翻转轴线IB往回翻转(未不出),则一方面鲍登线芯2C和另一方面在鲍登线芯2C上移动的、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A连接在座椅靠背 4上的鲍登线外壳2B从位置2A’ ”(图4和图5)又回到其初始位置2A(图I)。鲍登线芯 2C欲在竖起座椅靠背4时在翻转装置侧增长,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操作杆7已经到达了其按照图I和图5的初始位置中。由此在竖起座椅靠背4时,与布置在上部第一槽3A中的座椅靠背侧的销钉4A (其在槽3A中的位置在竖起座椅靠背时未改变)无关地,翻折滚轮3在刚开始竖起座椅靠背4时就立即被强制性地带动沿顺时针旋转。相反地,车身固定的销钉 IA在竖起座椅靠背4时移动滑过下部的 第二槽3B。翻折滚轮3的第一和第二槽3A、3B在竖起座椅靠背后又回到图I所示的位置,其中,各销钉1A、4A在槽3A、3B内布置在其如图I 所示的初始位置中。座椅靠背准确的终端位置,即座椅靠背4设置用于就坐的安装位置通过未示出的车身固定的闭锁销钉确定,锁钩6从其按图5的复位位置克服弹簧元件的力卡扣到闭锁销钉中。由图I至图5可以看出,翻折滚轮3可以设计得非常窄的侧面连接装置特别节省空间。在这种解决方案中,需要较大空间的用于放下座椅靠背4的翻转弹簧不是必需的。因此可以省去相对较大的、为所需的力传递而必须较坚固的并且较昂贵的翻转弹簧。通过操作杆7进行的操作还可以有利地从车内各处的、被操作者所期望的并且容易够到的位置进行,其中,从尽可能靠近座椅靠背4的布置出发,同样可以考虑将第一鲍登线2以及布置于其上的操作杆7更向后地布设在行李箱中,也可以考虑更向前地靠近驾驶员或副驾驶员座椅布设。如前所述,翻转座椅靠背时所需的力在(不同)翻转角度上不是恒定的并且局部甚至波动非常强烈。局部需要非常大的力。按本发明的靠背翻转机构的优点在于,所需的力的波动通过从操作杆7经由第二鲍登线5传递到翻折滚轮3并且从该处传递到座椅靠背 4的力能够通过可手动引入的力进行适配,其中,通过鲍登线卷绕翻折滚轮式的力转换还实现了一种省力的解决方案。操作杆7用于开始折叠运动(大多通常沿车辆的X方向)的操作方向可在三维空间中自由选择,因此操作杆7可以沿三个空间方向之一移动或者也可以在这三个空间方向之间移动。可远距离解锁的靠背翻转机构的以下变型方案没有示出。取代圆形的翻折滚轮3可以使用具有可变半径的翻折滚轮3。因此可以更容易地克服较大的初始力,尤其是在用于将座椅靠背4从向后倾斜的位置翻转越过其上止点向前进入图3的位置L”的第二步骤中。取代用于启动第一和第二步骤的第一鲍登线2,也可以使用通过可复位的传动机构驱动翻折滚轮3的电机驱动装置。座椅靠背4的闭锁单元可以设计成,使得在靠背锁解锁时,用作闭锁和解锁元件的锁钩6已经使座椅靠背4通过以下方式向前翻转了几度,即锁钩6、6’在第一解锁步骤中通过其旋转压靠在车身固定的销钉上。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案中,座椅靠背4还可以由螺旋弹簧预紧,使得折叠运动与迄今的说明相反地与所述靠背翻转机构相结合地在第一变型方案中附加地至少由弹簧支持地倾翻并且由重力支持地翻转折叠或者在第二变型方案中由弹簧支持地倾翻并且由弹簧和重力支持地翻转折叠。附图标记清单IA车身固定的销钉IB靠背翻转轴线2第一鲍登线2A鲍登线固定装置2B鲍登线外壳 2C鲍登线芯2D操作杆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2E翻折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3翻折滚轮3A 第一槽3B 第二槽4座椅靠背4A靠背固定的销钉5牵弓丨元件/第二鲍登线5A鲍登线固定装置5B鲍登线外壳5C鲍登线芯5D闭锁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5E翻折侧的鲍登线连接装置6闭锁和解锁元件-锁钩7操作元件-操作杆7A旋转轴线8用于操作杆7的车身凹槽V垂直轴线L靠背轴线’第一步骤-解锁步骤”第二步骤-倾翻步骤’”第三步骤-折叠步骤””第四步骤-竖立步骤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带有座椅靠背(4)尤其是带有单构件或多构件式后座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翻转机构,该靠背翻转机构具有远离所述座椅靠背(4)布置的操作元件(7),该操作元件(7)作用在靠背翻转机构上,以远距离地使座椅靠背(4)的闭锁和解锁元件(6)相对于与该闭锁和解锁元件(6)有效连接的车身侧保持元件解锁,此后可将所述座椅靠背(4)从基本上垂直的或者相对垂线(V)略微倾斜的初始位置置入翻转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7)的移动首先在座椅靠背(4)的解锁步骤(’)中通过第一鲍登线(2)作用在布置于座椅靠背(4)上的翻折装置(3)上,该翻折装置(3)同时带动布置在所述翻折装置(3)与闭锁和解锁元件(6)之间的牵引元件(5)并且将仍处于初始位置中的座椅靠背(4)远距离解锁,此后,所述操作元件(7)的继续移动在座椅靠背(4)的倾翻步骤(”)中通过所述第一鲍登线(2)再次这样作用在所述翻折装置(3)上,以使该翻折装置(3)翻转座椅靠背(4)越过其沿垂直方向的上止点,由此使得座椅靠背(4)在接下来的折叠步骤(’”)中翻折到翻转位置中。
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靠背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装置(3)是翻折滚轮,该翻折滚轮在所述座椅靠背(4)侧面布置在横向于行驶方向(y方向)的车身固定的座椅靠背(4)轴线(IB)上并在一定限度内可相对于车身和相对于座椅靠背(4)自由旋转。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靠背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折滚轮(3)具有上部的第一槽(3A)和下部的第二槽(3B),靠背固定的销钉(4A)啮合到所述上部的第一槽(3A)内并且车身固定的销钉(IA)啮合到所述下部的第二槽(3B)内,其中,在操作所述靠背翻转机构时,所述销钉(1A、4A)分别在对应的槽(3A、3B)中的两侧形成止挡,所述止挡限制所述翻折滚轮(3)相对于车身和相对于座椅靠背(4)的转动。
4.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靠背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芯(2C)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2D、2E) —端与所述操作元件(7)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翻折装置(3)连接,而所述第一鲍登线(2)的鲍登线外壳(2B)通过至少一个鲍登线固定装置(2A)固定在所述可翻转的座椅靠背(4)上。
5.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靠背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元件是第二鲍登线(5),其中,该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芯(5C)通过鲍登线连接装置(OT、5E) —端与所述闭锁和解锁元件(6)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所述翻折装置(3)连接,而所述第二鲍登线(5)的鲍登线外壳(5B)通过至少一个鲍登线固定装置(5A)固定在所述可翻转的座椅靠背(4)上。
6.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靠背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元件(7)尤其是操作杆的操作方向可在三维空间中自由选择,并且所述操作方向既与闭锁和解锁元件(6)相对于保持元件的期望解锁运动方向无关,也与座椅靠背(4)的倾翻方向无关,因为对所述操作元件(7)的操作作用在与所述第一鲍登线(2)相连的翻折装置(3)上,所述翻折装置通过该翻折装置(3)和牵引元件(5)使第一鲍登线(2)的力和力方向转向到所述闭锁和解锁元件(6)上,并且通过啮合到所述翻折装置(3)的槽(3A、3B)中的销钉(1A、4A)使第一鲍登线(2)的力和力方向转向到所述座椅靠背(4)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带有座椅靠背(4)尤其是带有单构件或多构件式后座靠背的交通工具座椅的靠背翻转机构,该靠背翻转机构具有远离座椅靠背(4)布置的操作元件(7),该操作元件(7)作用在靠背翻转机构上,以使座椅靠背(4)的闭锁和解锁元件(6)相对于与该闭锁和解锁元件(6)有效连接的车身侧保持元件远距离解锁,此后可将座椅靠背(4)从基本上垂直的或者相对垂线(V)略微倾斜的初始位置置入翻转位置。按本发明规定,操作元件(7)的移动首先在座椅靠背(4)的解锁步骤(’)中通过第一鲍登线(2)作用在布置于座椅靠背(4)上的翻折装置(3)上,该翻折装置(3)同时带动布置在所述翻折装置(3)与闭锁和解锁元件(6)之间的牵引元件(5)并且仍处于初始位置中的座椅靠背(4)远距离解锁,此后,操作元件(7)的继续移动在座椅靠背(4)的倾翻步骤(”)中通过第一鲍登线(2)再次这样作用在翻折装置(3)上,使得该翻折装置(3)带动座椅靠背(4)翻转越过其沿垂直方向的上止点,由此座椅靠背(4)在接下来的折叠步骤(’”)中翻折到翻转位置中。
文档编号B60N2/22GK102712271SQ201080059281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4日
发明者F.乔克尔 申请人:西德科汽车座椅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