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变速器的变速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5381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变速器的变速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对搭载于车辆等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切换时操作的变速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搭载变速器的车辆上设置有变速杆,其用于对变速挡进行切换。通常在这样的变速杆上设置有所谓的制动机构,该制动机构限制变速杆向例如使车辆的驱动轮反向转动的倒档、或者对驱动轮进行锁止的停车档等作出不必要的移动。日本专利第 3600631号公报提出了具有这样的制动机构的以往的变速杆。图1A、图IB显示该公报所述的变速杆的概要。如图1A、1B所示,这种制动机构基本上由被插入到杆主体50的内部的制动杆51 和形成有制动孔52a的底座52所构成。在此,制动杆51的基端部上形成有制动销51a,而该制动销51a被插入到制动孔52a中。另外,制动孔52a的内壁面的上侧面形成有导向槽 52b,该导向槽52b具有与各个变速挡对应的、深度不同的多个台阶。然后,制动杆51的基端部被螺旋弹簧53弹压,由此制动销51a以与导向槽52b卡合的状态被保持。另外,通过制动销51a这样与导向槽52b卡合,杆主体50以旋转轴M为中心的摇动被导向槽52b的台阶限制。另外,在杆主体50的前端部设置有被用户按压操作的操作部55。另外,所述操作部55被螺旋弹簧56向与按压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图IA中的箭头d所示的方向)弹压。然后,在所述变速杆装置中,如果用户操作部55被按压操作的话,该操作部55的基端部就会按压制动销51a的前端部,使得制动销51a抵抗螺旋弹簧53的弹压力而被按下。由此,制动销51a与导向槽52b的卡合被解除,从而对杆主体50的摇动的限制被解除。然而,在具有这样的制动机构的变速杆装置中,如果制动销51a与导向槽52b的台阶卡合的位置从例如图IB所示的台阶移动至台阶D1,制动杆51会向比图中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移位,从而在制动杆51的前端部和操作部55之间形成缝隙。于是在形成有这样的缝隙的状况下,如果用户按压操作了操作部阳的话,就会感觉到以下的操作感。首先,由于直到操作部阳与制动杆51接触为止,只需与螺旋弹簧56的弹压力抵抗的力,所以用户会感觉操作感较轻。然后,由于在操作部55与制动杆51接触时,除了需要与螺旋弹簧56 的弹压力抵抗的力之外还需要与螺旋弹簧53的弹压力抵抗的力,所以用户会感觉操作感较重。也就是说,由于操作感中途发生变化,所以对此用户会觉得不适。于是,以往提出了如日本特开2006-51862号公报所述的、将操作部向与按压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弹压等方法。图2显示该公报所述的变速杆的截面构造。如图2所示,所述变速杆主要由保持体61、操作部62、和联杆部件64构成,而所述保持体61被嵌插在杆主体60的内部,所述操作部62以能够转动的形式被设置在所述保持体61上的第1轴65所支承,所述联杆部件64以能够转动的形式同样被设置在保持体61 上的第2轴66支承。其中,在第1轴65上安装有受扭螺旋弹簧67,操作部62被所述受扭螺旋弹簧67向所述按压操作方向(图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弹压。另外,在所述操作部 62上形成有圆弧状的长孔62a,在所述长孔62a中插通有第3轴68,而所述第3轴68被设置在联杆部件64上。然后,在所述变速杆中,操作部62—被向箭头e所示的方向按压操作,所述操作部 62就会以第1轴65为中心转动并向箭头e所示的方向对第3轴68进行按压。由此,第3 轴68在长孔62a内移动的同时,联杆部件64向箭头f所示的方向转动并对制动杆63的前端部进行按压,使得制动杆63被按下。另外,在所述变速杆中,由于操作部62被受扭螺旋弹簧67向箭头e所示的方向弹压,所以联杆部件64 —直被向箭头f所示的方向弹压。因此,即使制动杆63移动至比图中的位置更靠下方的位置,也可以保持为联杆部件64与制动杆63相互接触的状态。因此,用户在按压操作操作部62时,总是需要以下的力来作为所述按压力,即与受扭螺旋弹簧67产生的弹压力和将制动杆63向上方弹压的弹压力的合力进行抵抗的力。因此,由于操作部62的操作感变化不大,所以能够适宜地消除上述的用户的不适感。这样,通过向与按压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对操作部进行弹压,可以适宜地消除用户在按压操作操作部时感到的不适感。但是,由于在这样的变速杆中不能缺少联杆部件,所以无法避免作为整个变速杆的部件数量的增加或者结构的复杂化,而在实用中仍有改良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杆,其不仅构造简单,而且可以适宜地消除用户在按压操作操作部时感到的不适感。本发明的一个形态为一种用于对车辆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切换的变速杆,该变速杆以能够摇动的形式被底座支承。所述变速杆的特征在于,具备杆主体;收容在所述杆主体内的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制动孔卡合来对所述杆主体的摇动进行限制;和设置在所述杆主体上的操作部,该操作部被按压操作,以解除所述制动孔与所述制动杆的卡合来解除对所述杆主体的摇动的限制。所述操作部包括倾斜面,所述制动杆可以在该倾斜面上滑动,在所述操作部被按压操作时,所述倾斜面使所述制动杆向解除该制动杆与所述制动孔的卡合的方向移位;螺旋弹簧,其将所述操作部向与该操作部被按压操作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弹压,并且将所述制动杆保持为抵接在所述倾斜面上的状态;和安装部,其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弹簧,所述安装部构成为,在将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该安装部可以安装在所述杆主体上。基于该构成,在操作部被按压操作时,制动杆会在设置于所述操作部上的倾斜面上滑动,由此该制动杆与制动孔的卡合被解除。所以,在不须要设置以往那样的联杆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基于对操作部的按压操作来解除对杆主体的摇动的限制。另外,由于通过安装在安装部中的螺旋弹簧,可以保持操作部的倾斜面与制动杆相互抵接的状态,所以用户在按压操作操作部时所述操作感中途变化不大。因此,可以在减少部件数量来简化构造的情况下,适宜地消除用户在操作操作部时感到的不适感。


图IA是显示以往的变速杆的构造的剖视图。图IB是与图IA所示的变速杆的制动销卡合的导向槽的侧视图。图2是显示以往其他变速杆的构造的剖视图。图3是概略地显示本发明的变速杆的第1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概略地显示图3所示的变速杆的杆主体以及操作部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概略地显示图4所示的变速杆的保持体的俯视图。图6是显示沿图5的C-C线的构造的剖视图。图7是显示沿图5的D-D线的构造的剖视图。图8是显示沿图5的E-E线的构造的剖视图。图9A是显示沿图3的A-A线的构造的剖视图。图9B是显示沿图3的B-B线的构造的剖视图。图IOA是图3的变速杆的动作例的剖视图。图IOB是图3的变速杆的动作例的剖视图。图11是剖视图,其显示操作部向图3所示的变速杆的杆主体组装的过程的一部分。图12是剖视图,其显示操作部向图3所示的变速杆的杆主体组装的过程的一部分。图13是概略地显示本发明的变速杆的第2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图14是显示沿图13的F-F线的构造的剖视图。图15是概略地显示图13所示的变速杆的构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3 图12,对本发明的变速杆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变速杆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所述变速杆的基本构成与如图IA所例示的变速杆相同。也就是说, 所述变速杆也具有制动机构,主要包括在对搭载于车辆上的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切换时操作的杆主体1,和被固定在车辆上的底座3。杆主体1具有基端部,在所述基端部上形成有轴部la。所述轴部Ia的两个端部卡合在形成于底座3上的轴孔3a中,由此杆主体1以能够向箭头al、a2所示的方向摇动的形式被支承。杆主体1包括筒状部,在该筒状部内部收容有棒状的制动杆4以及将所述制动杆4向上方弹压的螺旋弹簧5。制动杆4具有基端部, 在该基端部上设置有通过狭缝Ib向外部突出的制动销4a,而该狭缝Ib被形成在杆主体1 的侧面上。所述制动销如插通在形成于底座3上的制动孔北中。在制动孔北的内壁面的上侧面形成有导向槽3c,该导向槽3c具有与各个变速挡对应的、深度不同的多个台阶。 通过上述制动销如卡合在所述导向槽3c中,杆主体1的摇动被导向槽3c的台阶限制。另外,制动杆4基于制动销如所卡合的导向槽3c的台阶的位置,向制动杆4的纵向(图3中, 箭头bl、l32所示的方向)移位。杆主体1具有前端部,所述前端部设置有作为被用户握住的部分、即T字状的把手部6。另外,所述把手部6例如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在所述把手部6的一个端部设置有操作部2,用户可以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对操作部2进行按压操作。在所述变速杆中,如果操作部2被按压操作的话,制动杆4就会抵抗螺旋弹簧5的弹压力而被向箭头1^2所示的方向按下。此时,制动销如沿着狭缝Ib向箭头1^2所示的方向移动,使得制动销如与导向槽3c的卡合被解除。因此,由于对杆主体1的摇动的限制被解除,所以可以对杆主体1进行操作使其移动至印刻在换挡面板7上的各个换挡位置。也就是说,可以对车载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切换。接着,参照图4,对杆主体1以及操作部2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该图4 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杆主体1以及把手部6的一部分进行分解并显示。如图4所示,杆主体1主要包括插通有上述制动杆4的筒形的棒状部10、和用于收容上述操作部2的筒形的把手部20。棒状部10具有插通制动杆4的插通孔11,所述插通孔11从棒状部10延伸至把手部20的内部。也就是说,插通在插通孔11中的制动杆4的前端部向把手部20的内部突出。把手部20具有内壁面,在该内壁面的上侧面以及2个侧面上分别形成有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的槽21 (在图4中只显示1个槽21)。另外,在把手部20的内壁面的下侧面上设置有L字状的突出部22,所述突出部22由从所述内壁面直立的部分和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的部分组成。另外,在把手部20的一个开口端23上组装有面板25,并且在把手部20的另一个开口端M上组装有面板26。另外,操作部2构成为由被用户按压操作的按钮40、和收容在上述把手部20中的保持体30所组成的分割体。保持体30包括连结部31,其被形成在该保持体30的一侧(图 4的右侧),所述连结部31用于将按钮40与保持体30组装为一体。另外,在保持体30的正面、背面、以及上表面分别形成有凸部32,这些凸部32分别卡合在把手部20的槽21中, 由此引导保持体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移动。另外,在所述保持体30的正面侧形成有表面开口的箱状的安装部33,可以将螺旋弹簧34从所述安装部33的开口部分收容到其内部中。接着,参照图5 图8,对具有所述安装部33的保持体30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图5显示保持体30的上表面构造,图6 图8分别显示沿图5的C-C线、D-D线、和E-E线的截面构造。如图5以及图6所示,在安装部33的右壁以及下壁形成有狭缝33a,该狭缝33a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并且从该安装部33的内部贯穿至外部。另外,在安装部33的左壁同样形成有从其内部贯穿至外部的贯穿孔33b。然后,如图7所示,在所述保持体30中,上述螺旋弹簧34落位在安装部33的底面,由此螺旋弹簧34被收容在安装部33的内部。另外,如图8所示,在与保持体30的安装部33相邻的部分形成有凹部35,该凹部35的下侧具有开口部。在所述凹部35的内壁面中,设置在离连结部31较近的位置上的面形成为与上述箭头c所示的方向成锐角的倾斜面35a。基于这种构成,由于只要将螺旋弹簧34从安装部33的上表面开口插入,就可以将螺旋弹簧34安装在保持体30中,所以可以容易地对螺旋弹簧34进行安装。因此,可以提高变速杆组装时的方便性。接着,参照图9以及图10,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杆的构造以及动作进行详细说明。 另夕卜,图9A以及图IOA显示沿图3的A-A线的截面构造,图9B以及图IOB显示沿图3的 B-B线的截面构造。如图9A所示,在所述变速杆中,把手部20的突出部22通过狭缝33a被插入到保持体30的安装部33的内部,并且所述突出部22的前端部被插通在保持体30的贯穿孔3 中。另外,在突出部22上的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插通有螺旋弹簧34,由此来抑制螺旋弹簧34的错位。所述螺旋弹簧34被安装部33的侧壁和突出部22夹持并压缩,由此保持体30以弹压力Fl被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弹压。另外,如图9B所示,上述制动杆4 的前端部抵接在保持体30的倾斜面3 上,从而将所述制动杆4向上方弹压的上述螺旋弹簧5的弹压力通过倾斜面35a附加在保持体30上。也就是说,保持体30以弹压力F2被向与箭头c所示方向的相反方向弹压。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旋弹簧34和螺旋弹簧5的弹力被预先设定,由螺旋弹簧5产生的弹压力F2被设定的比由螺旋弹簧34产生的向箭头 c所示方向的弹压力Fl要大。所以,通常的时候,保持体30以弹压力(F2-F1)被向与箭头 c所示方向的相反方向弹压而被保持在图9A、B所示的位置。也就是说,操作部2的按钮40 被保持为从杆主体1突出的状态。这时,成为上述制动销如卡合在导向槽3c中的状态,并且杆主体1的摇动被限制。基于这样的变速杆的构成,即使制动杆4基于制动销如所卡合的导向槽3c的位置向箭头bl、l32所示的方向进行了移位,也可以通过螺旋弹簧34的弹压力将制动杆4保持为抵接在保持体30的倾斜面3 上的状态。因此,由于用户在按压操作操作部2时,总是须要以上述弹压力(F2-F1)作为所述按压力,所以用户在操作操作部2时所述操作感变化不大。因此,可以适宜地消除用户在按压操作操作部2时感到的不适感。然后,在这样的变速杆中,如果用户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按压操作操作部2的按钮 40的话,该变速杆就会做出以下动作。也就是说,如图IOA所示,突出部22在狭缝33a以及贯穿孔33b内滑动的同时,保持体30相对于杆主体1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相对移动。这时,如图IOB所示,制动杆4的前端部在保持体30的倾斜面3 上滑动的同时,所述制动杆4被向下方按压,使得所述制动杆4向下方移位。于是通过制动杆4向下方移位,上述制动销如与导向槽3c的卡合被解除,从而对杆主体1的摇动的限制被解除。因此,可以在排除以往联杆部件的必要性来简化构造的情况下,基于对操作部2的按压操作来解除由制动杆4带来的限制。接着,参照图11以及图12,对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的方法加以说明。图 11以及图12显示操作部2向杆主体1组装的过程。另外在此,制动杆4没有插入杆主体1 的插通孔11。如图11所示,在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时,首先将螺旋弹簧34收容在保持体30的安装部33中,由此将螺旋弹簧34安装在保持体30中。然后,将保持体30从把手部20的开口端M插入到该把手部20的内部。于是,如图12所示,突出部22通过狭缝33a 被插入到安装部33的内部,并且突出部22的前端部被插入到螺旋弹簧34以及贯穿孔33b 中。然后,将按钮40从把手部20的开口端23插入而将该按钮40组装在保持体30的连结部31上,并且将上述面板25组装在把手部20的开口端23上,由此操作部2被组装在杆主体1上。基于这样的构成,只要将安装有螺旋弹簧34的保持体30插入到把手部20中,就可以将螺旋弹簧;34组装在杆主体1上。因此,由于在将螺旋弹簧34组装在把手部20中时可以防止螺旋弹簧34发生脱落等于未然,所以可以容易地将螺旋弹簧34组装在把手部20 中。因此,可以提高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时的作业效率。
然而,在将突出部22设置在把手部20的内壁上的情况下,会出现在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时所述突出部22会成为障碍物的问题。具体地讲,例如操作部2在采用了将保持体30以及按钮40预先成为一体的构造的情况下,在要将所述操作部2从开口端24 插入把手部20的内部时,按钮40与突出部22会相互干扰。在这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操作部2构成为按钮40和保持体30的分割体,所以在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时,可以将按钮40和保持体30分开组装到杆主体1上。因此,即使在把手部20的内部设置有突出部22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杆具有以下优点。(1)在操作部2上设置有倾斜面35a,制动杆4的前端部随着所述按压操作在所述倾斜面3 上滑动;和螺旋弹簧34,所述螺旋弹簧34将制动杆4保持为抵接在所述倾斜面3 上的状态。另外,在操作部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螺旋弹簧34的安装部33。由此,可以在排除以往那样的联杆部件的必要性来简化构造的情况下,适宜地消除用户在操作操作部2时感到的不适感。另外,可以提高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时的作业效率。(2)将保持体30的安装部33形成为上表面开口的箱状。由此,由于只要将螺旋弹簧34从安装部33的上表面开口插入,就可以将螺旋弹簧34安装在保持体30中,所以可以容易地对螺旋弹簧34进行安装。因此,可以提高变速杆组装的方便性。(3)在安装部33的侧壁上形成有从安装部33的内部贯穿至外部的狭缝33a。另外,在把手部20的内壁上设置有突出部22,所述突出部22通过狭缝33a插入到安装部33 的内部。然后,将螺旋弹簧34在压缩了的状态下通过安装部33的侧壁和突出部22来夹持。 由此,可以简单地实现通过螺旋弹簧34向与箭头c所示的按压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对操作部2进行弹压的构成。(4)将突出部22形成为由从把手部20的内壁面直立的部分、和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的部分所组成的L字状。由此,由于可以将螺旋弹簧34插通在沿箭头c所示的方向延伸的部分上,所以能够抑制螺旋弹簧34的错位。因此,可以确实地保证和维持操作部 2的操作感。(5)将操作部2构成为由保持体30和按钮40组成的分割体。由此,在将操作部2 组装在杆主体1上时,可以将操作部2分为保持体30和按钮40来组装。所以,即使在把手部20的内壁上设置有突出部22的情况下,也可以容易地将操作部2组装在杆主体1上。<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13 图15,对本发明的变速杆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第 2实施方式中,变速杆的基本构造与图3以及图4示出的构造相对应。图13作为与图4对应的图,显示变速杆的立体分解构造。在图13中,通过对与在图4示出的要素相同的要素分别附上相同的符号来省略重复的说明。以下,以两个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加以说明。如图13所示,在所述变速杆中,在把手部20的内壁面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从所述内壁面直立的突出部27。所述突出部27具有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贯穿的贯穿孔27a。图14 显示沿图13的F-F线的截面构造。如图14所示,在保持体30的正面部分形成有与箭头c 所示的方向垂直的平面37,并且在所述平面37上形成有凹向箭头c所示方向的槽38。在所述槽38的底面导出有沿与箭头c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成棒状的安装部36,并且在所述安装部36上插通有螺旋弹簧34。另外,虽然在图14中没有显示,与第1实施方式的保持体30 —样,在所述保持体30上也设置有凹部35和倾斜面35a。基于这样的构成,由于只要将螺旋弹簧34插入到安装部33中,就可以将螺旋弹簧 34安装在保持体30中,所以可以容易地对螺旋弹簧34进行安装。因此,可以提高变速杆组装时的方便性。接着,参照图15,对第2实施方式的变速杆的构造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15作为与图9A对应的图,显示变速杆的截面构造。如图15所示,在所述变速杆中,上述保持体30的安装部36被插通到设置在把手部20上的突出部27的贯穿孔27a中。然后,螺旋弹簧34被保持体30的槽38的底面和突出部27夹持并压缩,由此保持体30被向箭头c所示的方向弹压。因此,由于可以将制动杆 4保持为抵接在保持体30的倾斜面3 上的状态,所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杆一样, 可以适宜地消除用户在操作操作部2时感到的不适感。第2实施方式的变速杆除了具有与通过第1实施方式的变速杆得到的优点(1)以及(5)相同或者与此相应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的优点,以取代上述优点(2) G)。(6)将保持体30的安装部36形成为棒状。由此,由于只要将螺旋弹簧34插入到安装部36中,就可以将螺旋弹簧34安装在保持体30上,所以可以容易地对螺旋弹簧34进行安装。因此,可以提高变速杆组装时的方便性。另外,由于可以抑制螺旋弹簧34的错位, 所以可以确实地保证和维持操作部2的操作感。(7)在把手部20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插通安装部36的突出部27。然后,将螺旋弹簧34在压缩了的状态下被导出保持体30的安装部36的面和突出部27夹持。由此,可以容易地实现通过螺旋弹簧34向与箭头c所示的按压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对操作部2进行弹压的构成。(8)在保持体30的导出安装部36的面上设置有槽38,从槽38的底面导出有安装部36。由此,在将螺旋弹簧34插通在安装部36上时,螺旋弹簧34的一个端部被插入到槽 38内,由此可以更确实地抑制螺旋弹簧34的错位。因此,可以更确实地保证和维持操作部 2的操作感。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更改为以下的形式。虽然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突出部22形成为L字状,例如也可以只用从把手部 20的内壁面直立的部分形成突出部22来代替上述方式。虽然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安装部33的上表面侧设置有开口部,也可以将开口部设置在例如安装部33的侧面一侧来代替上述方式。虽然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导出保持体30的安装部36的部分形成有槽38,也可以省略该槽38。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操作部2构成为由保持体30和按钮40组成的分割体。 例如在通过缩小按钮40的尺寸,或者适宜更改突出部22、27的配置,使得将按钮40从开口端M插入时可以避免所述按钮40与突出部22、27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将保持体30以及按钮40构成为一体。虽然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将突出部22、27形成在把手部20的内壁面的下侧面, 例如也可以将突出部22、27形成在把手部20的内壁面的上侧面或者侧面来代替上述的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对车辆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切换的变速杆,该变速杆以能够摇动的形式被底座支承,其特征在于,具备杆主体;收容在所述杆主体内的制动杆,所述制动杆与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制动孔卡合来对所述杆主体的摇动进行限制;和设置在所述杆主体上的操作部,该操作部被按压操作,以解除所述制动孔与所述制动杆的卡合来解除对所述杆主体的摇动的限制, 所述操作部包括倾斜面,所述制动杆可以在该倾斜面上滑动,在所述操作部被按压操作时,所述倾斜面使所述制动杆向解除该制动杆与所述制动孔的卡合的方向移位;螺旋弹簧,其将所述操作部向与该操作部被按压操作的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弹压,并且将所述制动杆保持为抵接在所述倾斜面上的状态;和安装部,其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弹簧,所述安装部构成为,在将所述螺旋弹簧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该安装部可以安装在所述杆主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形成为箱状,并具有一个开口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上形成有从所述安装部的内部贯穿至外部的狭缝, 所述杆主体包括设置有突出部的内壁,所述突出部通过所述狭缝插入到所述安装部的内部,所述螺旋弹簧以被压缩的状态被所述安装部的侧壁和所述突出部夹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形成为棒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主体包括设置有突出部的内壁,所述突出部可以插通所述安装部,所述螺旋弹簧以被压缩的状态被导出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操作部的面和所述突出部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形成为由从所述杆主体的所述内壁直立的部分和沿所述操作部的按压操作方向延伸的部分所组成的L字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在导出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操作部的面上设置有槽,所述安装部从所述槽的底面导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为由被用户按压操作的按钮和保持体组成的分割体,所述保持体与所述按钮组装为一体并且形成有所述倾斜面以及所述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以及所述安装部由同一部件形成,所述操作部被按压操作时,所述倾斜面以及所述安装部向同一方向直线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以第1弹压力对所述操作部进行弹压,所述变速杆进一步具备第2螺旋弹簧,该第2螺旋弹簧在与所述操作部被按压操作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比所述第1弹压力大的第2弹压力朝所述倾斜面对所述制动杆进行弹压,对所述操作部进行按压操作所需的力为通过从所述第2弹压力减去所述第1弹压力而得出的固定的力。
全文摘要
一种对车辆变速器的变速挡进行切换的变速杆,其包括收容有制动杆的杆主体(1)和设置在杆主体(1)上的操作部(2)。如果操作部(2)被按压操作的话,就会解除形成在底座上的制动孔与制动杆的卡合,从而对杆主体(1)的摇动的限制被解除。操作部(2)包括倾斜面,制动杆可以在倾斜面上滑动。在操作部(2)被按压操作时,所述倾斜面使制动杆向解除该制动杆与制动孔的卡合的方向移位。操作部(2)进一步包括螺旋弹簧(34)和安装部(33),所述螺旋弹簧向与所述操作部被按压操作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对所述操作部进行弹压并且使制动杆抵接在所述倾斜面上,所述安装部用于安装所述螺旋弹簧。
文档编号B60K20/02GK102285315SQ20111011176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山村敬博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