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汽车座椅及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454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汽车座椅及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工具的座椅连接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还涉及到一种包括该滑轨机构的汽车座椅及包括该汽车座椅的汽车。
背景技术
当前,汽车上一般设置有安装其车底架上的汽车座椅。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当前,汽车座椅一般包括座椅本体和滑轨机构,座椅本体通过滑轨机构安装在车底架, 通过滑轨机构使座椅本体可以相对于车底架移动一定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需要。请参考图1,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滑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下滑轨100与车底架(图中未示出)固定,上滑轨200与座椅本体(图中未示出)固定;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之间的滑动配合, 进而能够使座椅本体相对于车底架在前后方向移动,使汽车座椅能够适应不同驾驶或乘座人员的需要。如图1所示,该滑轨机构中,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均为钢板形成,上滑轨200 由两块钢板折弯形成,下部形成与下滑轮100滑动配合的上滑体210,上部形成与座椅本体相连的安装板220。为了保证汽车座椅的安全,避免汽车座椅与车底架分离,通常在下滑轨 100和上滑轨200之间设置有阻止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分离的结构。如图1所示,上滑体210还设置有加强件211,加强件211两侧边与下滑轨100上部的内折边相对应,内折边能够限定加强件211在竖向上的位置,进而能够阻止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分离,提高滑轨机构的强度和安全性。请参考图2、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该滑轨机构也包括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上滑轨200包括上滑体210和安装板220 ;与图 1中所示的滑轨机构相比,上滑体210的加强件211与安装板220由钢板弯折一体形成。现有的滑轨机构中,与座椅本体固定的安装板220与上滑轨200的其他部分为一体结构;在设计和安装汽车座椅过程中,需要根据座椅本体的结构设置滑轨机构的安装板 220,以使安装板220能够与座椅本体相匹配,保证座椅本体能够前后移动,保证汽车座椅固定的可靠性及使用安全性。这样,在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座椅本体的结构时,就需要改变安装板220的结构;由于安装板220与上滑轨200的其他部分一体形成,就需要改变上滑轨 200的整体结构。这样根据座椅本体结构的不同,就需要开发设计不同的滑轨机构,以适应汽车座椅安装的需要。因此,现有的滑轨机构存在适应性较差,不能适应多种座椅本体的安装需要的不足。另外,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滑轨机构而言,由于各部分一般通过钢板折弯形成,为了满足滑动、防分离及安装可靠的需要,滑轨机构的上滑轨结构非常复杂,成型工艺要求很高,制造难度较大;也使滑轨机构的开发周期很长,导致滑轨机构的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0008]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该滑轨机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结构座椅本体的安装。在提供上述滑轨机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滑轨机构的汽车座椅及包括该汽车座椅的汽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下滑轨与车底架固定;所述上滑轨包括分别由相对独立的板材形成的上滑体和安装板;所述上滑体与下滑轨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下部与上滑体固定相连,上部与座椅本体相连。可选的,滑轨机构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横向延伸的止挡块和从止挡块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连接块;所述上滑体包括横向延展的上滑动基板;所述连接片的止挡块上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穿过所述上滑动基板的连接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通过焊接或铆接与所述安装板固定。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滑动基板之间焊接相连。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口中。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侧向折弯形成的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折边固定相连。可选的,所述上滑体包括横向延展的上滑动基板;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侧向折弯形成的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折边和所述上滑动基板通过焊接、铆接或可拆卸机构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包括上述任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所述滑轨机构的安装板与所述座椅本体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包括车底架,还包括上述的汽车座椅,所述滑轨机构的下滑轨与车底架固定。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连接片将安装板与上滑体固定相连,可以减小安装过程中,对上滑体尺寸的不利影响,进而保证上滑体与下滑轨之间的配合精度,进而保证上滑体与下滑轨之间的滑动配合。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可拆卸机构将连接块和安装板固定相连,这样可以为汽车座椅的安装维护提供便利。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通过焊接与所述安装板固定。通过焊接使连接块上端部和安装板相连,可以减小焊接过程对上滑体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地, 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滑动基板通过焊接相连,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板与上滑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下端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口中;这样可以方便安装汽车的其他设备,减小连接片对其他设备的干涉。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片包括两个从所述止挡块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连接块;这样可以保证安装板与上滑体连接的可靠性。[002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侧向折弯形成的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折边固定相连;连接折边可以增加上滑轨的整体强度,提高滑轨机构的防分离能力,进而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中,所述上滑轨包括分别由相对独立的板材形成的上滑体和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下部与上滑体固定相连。利用该滑轨机构时,根据座椅本体结构的不同,适当设置安装板上部的结构,使其上部与座椅本体相匹配,就可以使滑轨机构适应不同结构的座椅本体,使该滑轨机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同时,由于安装板与上滑体分别由独立的板材折弯形成,与现有的上滑轨相比,安装板和上滑体均具有简单的结构,进而能够降低对成型工艺的要求,缩短滑轨机构的开发周期,降低滑轨机构的开发生产成本。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中上滑轨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轨机构中,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滑轨机构各部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滑轨机构中,上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滑轨机构中,上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 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为了描述的方便,本部分中,将滑轨机构中与车底架固定的部分称为下滑轨,并与座椅本体固定的部分称为上滑轨。请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上滑体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轨机构包括下滑轨100和上滑轨200。下滑轨100与车底架相对固定,其结构与现有技术相似,包括与车底架的上表面贴合的平面板,平面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向上折起的竖直面;靠近竖直面的下部形成向外凸起的凹槽,靠近竖直面的上部设有向内部折起的外折边;两侧的外折边内边侧分别设置有以预定的角度分别向下延伸的内折边。上滑轨200包括上滑体210,上滑体210包括滑动件和加强件;滑动件具有滑动基板,滑动件基板的两侧边下折形成下折边,在下折边的下部形成内凸的凹槽;该凹槽与下滑轨100的凹槽相对应,可以将预定的钢球和保持架置于两凹槽之间,使上滑体210能够相对于下滑轨100移动;上滑体210与座椅本体固定,进而能够使座椅本体相对于车底架在前后方向或其他预定方向上移动,实现对座椅本体位置的调节。加强件包括与滑动件基板接触的加强基板;滑动件基板与加强基板结合形成上滑体的基础部分,称为上滑动基板201。 在加强基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向上以一定的角度折起的翻边;翻边位于滑动件基板的上表面与下滑轨100内折边之间。当汽车受到冲击引起下滑轨100和上滑体210具有分离的倾向时,翻边与下滑轨100的内折边能够紧紧相扣,阻止下滑轨100和上滑体210分离,从而增加滑轨机构防分离强度。上述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其功能和作用不再详细描述。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不限于应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下滑轨100和上滑体210,也可以应用于具有其他具体结构的上滑轨100和上滑体210。请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上滑轨200还包括安装板220,且上滑体210和安装板220分别由不同钢板形成;形成的方式可以利用不同的钢板通过适应的模具形成,或通过折弯机通过预定的折弯工艺制作;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上滑体210和安装板220也可以由独立的其他板材形成。安装板220的下部与上滑体210固定相连,上部与座椅本体相连。利用该滑轨机构安装座椅本体时,在设计阶段,根据座椅本体的结构, 适当设置安装板220上部的结构,使安装板220上部与座椅本体相匹配,同时使安装板220 下部与上滑体210相匹配,就可以使该滑轨机构对不同结构的座椅本体相配合,实现对汽车座椅的安装;这样,滑轨机构的下滑轨100和上滑体210就成为一个整体模块,成为汽车座椅的设计平台,使该滑轨机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同时,由于安装板220与上滑体210分别由不同钢板折弯形成,与现有技术中的上滑轨相比,安装板220和上滑体210均具有简单的结构,进而能够降低对成型工艺的要求,缩短滑轨机构的开发周期,降低滑轨机构的生产成本。安装板220下部与上滑体210的固定连接方式有多种选择,可以通过焊接直接固定;也可以设置适当的折边或翻边机构,再通过可拆卸机构直接固定。在通过可拆卸机构固定安装板220与上滑体210时,可以为汽车座椅的维护和更换提供方便;在实际应用中, 如果需要更换不同结构的座椅本体,不需要将下滑轨100拆下,仅需要将座椅本体与安装板220同时拆下;再设置适应的安装板220,使该安装板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座椅本体和上滑体210匹配,就可以方便地将不同结构的座椅本体安装在汽车的车底架上;这样能够在尽可能地减小汽车内饰的情况下,实现对汽车座椅的更换、升级等等操作。本实施例中,滑轨机构还设置有连接片230,通过连接片230使安装板220和上滑体210保持固定。请参考图5、图6和图7,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轨机构中, 连接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所示滑轨机构各部件的分散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一提供的滑轨机构包括连接片230。连接片230包括横向延伸的止挡块231 和从止挡块231上表面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两个连接块232。上滑动基板201设置贯穿上下表面的连接孔;本例中,加强件的加强基板和滑动件的滑动件基板设置的贯通孔形成连接孔;在上滑体210具有其他具体结构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贯通上下表面的连接孔。结合图3、图6和图7,连接片230的止挡块231上表面与上滑动基板201的下表面抵触并贴合;连接块232的上端部穿过上滑动基板201的连接孔,向上伸出,且使连接块232的上端与安装板220通过焊接固定相连;这样通过连接片230就能够使安装板220 与上滑体210保持固定。在安装过程中,操作对象为连接片230和安装板220,不会对上滑体210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可以减小安装过程中,对上滑体210尺寸的不利影响,保证上滑体210与下滑轨100之间的配合精度,保证上滑体210与下滑轨100之间的滑动配合。具体本例中,通过连接片230将滑动件、加强件及安装板220三个部件连接固定在一起,不需要对上滑体210中的滑动件和加强件单独进行固定;因此,可以减少固定滑动件和加强件时对上滑体210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好地保证上滑体210与下滑轨100之间的滑动配合,保证滑轨机构的可靠性。实施例一中,安装板220下端部设置有连接口 221,连接块232的上端部与连接口 221配合,并伸入连接口 221中;连接块232与安装板220之间的焊缝位于连接口 221与连接块232之间。使连接块232位于连接口 221中,这样可以方便安装汽车的其他设备,减小连接片230对其他设备的干涉。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使连接块232与安装板220的侧壁焊接固定。本例中,连接片230包括两个从止挡块231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连接块232, 这样可以保证安装板220与上滑体210连接的可靠性;当然,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使连接块232与止挡块231 —一对应,或者,在止挡块231上表面设置更多个连接块232。本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安装板220与上滑体210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如图4中, 还将安装板220与上滑动基板201直接进行了焊接,在安装板220与上滑动基板201之间形成了焊缝V。可以理解,连接块232上端部不限于通过焊接固定相连,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相连。请参考图8和图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滑轨机构中,上滑轨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一相比,实施例二提供的上滑轨中, 连接块232与安装板220侧面贴合,连接块232和安装板220通过铆接方式固定,即通过铆钉MO固定相连;这样也可以实现上滑体210和安装板220固定的目的。当然,连接块232 也可以通过螺纹机构等可拆卸机构固定相连,以为汽车座椅的安装维护提供便利。请参考图10,该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滑轨机构中,上滑轨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安装板220下端设置有连接折边222,连接折边222由安装板220钢板侧向折弯形成;连接折边222的下表面与上滑动基板201的上表面贴合,连接折边222和上滑动基板201通过铆接固定,即通过合适的铆钉MO固定。设置连接折边222可以增加上滑轨200的整体强度,提高滑轨机构的防分离能力,进而提高汽车座椅的安全性。当然,连接折边222与上滑动基板201之间也可以通过焊接或可拆卸机构固定相连。另外,也可以利用连接片230将连接折边222与上滑动基板201固定相连;即使连接片230的连接块232与连接折边222通过上述方式之一固定相连;当然,也可以在连接折边222上设置连接口 221,并使连接块232伸入连接口 221中。在提供上述滑轨机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该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滑轨机构,滑轨机构可以是上述任一种滑轨机构,所述滑轨机构的安装板与所述座椅本体固定相连。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底架和汽车座椅,汽车座椅为上述任一种汽车座椅,所述滑轨机构的下滑轨与车底架固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包括滑动配合的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下滑轨与车底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轨包括分别由相对独立的板材形成的上滑体和安装板;所述上滑体与下滑轨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下部与上滑体固定相连,上部与座椅本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包括横向延伸的止挡块和从止挡块上表面向上延伸的连接块;所述上滑体包括横向延展的上滑动基板;所述连接片的止挡块上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穿过所述上滑动基板的连接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通过可拆卸机构与所述安装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通过焊接或铆接与所述安装板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上滑动基板之间焊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部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伸入所述连接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侧向折弯形成的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部与所述连接折边固定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体包括横向延展的上滑动基板;所述安装板下端设置有侧向折弯形成的连接折边,所述连接折边的下表面与所述上滑动基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连接折边和所述上滑动基板通过焊接、铆接或可拆卸机构固定。
9.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所述滑轨机构的安装板与所述座椅本体固定相连。
10.一种汽车,包括车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所述滑轨机构的下滑轨与车底架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汽车座椅及汽车。公开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机构包括上滑轨和下滑轨,所述下滑轨与汽车的车底架固定;所述上滑轨包括分别由相对独立的板材形成的上滑体和安装板;所述上滑体与下滑轨的滑道滑动配合;所述安装板下部与上滑体固定相连,上部与座椅本体相连。利用该滑轨机构时,根据座椅本体结构的不同,适当设置安装板上部的结构,使其上部与座椅本体相匹配,就可以使滑轨机构与不同结构的座椅本体相配合,使该滑轨机构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同时,由于安装板与上滑体分别由独立的板材形成,与现有的上滑轨相比,安装板和上滑体均具有简单的结构,进而能够降低对成型工艺的要求,缩短滑轨机构的开发周期,降低其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0N2/075GK202016410SQ20112009960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7日
发明者张欢, 李娟 , 高元和 申请人: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