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03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货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载货汽车的制动都是通过控制载货汽车的车轮,使车轮与地面产生摩擦力来使载货汽车停止。现在的载货汽车为了能达到更好的效益,每次载货都是让载货箱充分的装满,致使整个车身的载重过大,在载重质量过大或者车速过快的情况下,当载货汽车紧急刹车制动时,由于惯性的原因会产生很长的刹车距离,致使载货汽车难以快速停止,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可以吸收惯性力,减小摩擦,使载货汽车更容易刹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包括车头,车架,载货箱架,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车架上设有车架斜面,载货箱架上设有载货箱架斜面,车架斜面与水平面有一倾斜角度, 载货箱架斜面与水平面也有一倾斜角度,从前挡板至后挡板的方向定义为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车架斜面的前端比车架斜面的后端高,载货箱架斜面的前端比载货箱架斜面的后端高,载货汽车制动时,载货箱架上的载货箱向前和向上运动,载货箱的重心会向上移动,可以将载货箱上的重量转化为重力势能。所述车架斜面和载货箱架斜面之间设有滚轮,避免车架与载货箱架之间的直接摩擦,滚轮可以带动载货箱架前后滚动,减少车架与载货箱架之间直接的摩擦力。所述载货箱架的前端与前挡板之间连接有前端弹簧,载货箱架的后端与后挡板之间连接有后端弹簧,刹车时载货箱上的重量可以转化为弹性势能,当能量被抵消完后,被压缩的前端弹簧由于弹力推动载货箱架向后运动,恢复初始状态。作为优选,载货箱架上设有载货箱架侧壁,载货箱架斜面和载货箱架侧壁垂直,滚轮上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与载货箱架侧壁固定连接,滚轮的上端与载货箱架斜面相接,滚轮的下端与车架斜面的外侧相接。作为优选,车架斜面和载货箱架斜面平行。作为优选,前端弹簧与车架斜面平行,后端弹簧与车架斜面平行。作为优选,车架斜面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架连接轴,车架连接轴上连接有车架滚轮,车架滚轮的一侧与载货箱架侧壁相接。作为优选,车架上设有车架端头,车架端头与载货箱架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车架滚轮与载货箱架侧壁相接,使车架端头与载货箱架不会直接碰撞,减少摩擦力。作为优选,所述车架的前端与前挡板相连,车架的后端与后挡板相连。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滚轮可以减少车架斜面与载货箱架斜面之间的摩擦力;使用带有倾角的车架和载货箱架,是为了载货汽车制动时使载货箱能够向前和向上运动,通过弹簧的共同作用,使载货箱上的重量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使惯性力被吸收,从而使得载货汽车更容易刹车,增大了安全系数,还可以减少追尾对车辆和驾驶员的伤害。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的结构放大图。图中个数字代表含义1 车头,2 车架,3 载货箱,4 载货箱架,21 车架斜面, 22 车架端头,41 载货箱架斜面,42 载货箱架侧壁,51 滚轮,52 连接轴,61 前挡板, 62 后挡板,71 前端弹簧,72 后端弹簧,81 车架滚轮,82 车架连接轴,221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广3所示,一种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包括车头1,车架2,载货箱架4,滚轮51,前挡板61,后挡板62,前端弹簧71,后端弹簧72和车架滚轮81。载货箱架4上设有载货箱架斜面41和载货箱架侧壁42,载货箱架斜面41和载货箱架侧壁42相互垂直。载货箱架4与车架2之间由滚轮51构成连接,滚轮51 —端与载货箱架斜面41相接,另一端则与车架斜面21的外侧相接。滚轮51上设有连接轴52,连接轴 52与载货箱架侧壁42固定连接,这样载货汽车制动时,滚轮51滚动从而带动载货箱架4前后滚动,而连接轴52固定在载货箱架4上,由于使用了滚轮51,避免载货箱架斜面41与车架斜面21之间的直接摩擦,可以减小摩擦力。车架斜面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架连接轴82,车架连接轴82上连接有车架滚轮 81,车架滚轮81的一侧与载货箱架侧壁42相接。车架2上设有车架端头22,车架端头22 与载货箱架侧壁42之间有一间隙221,使车架端头22与载货箱架侧壁42不会直接碰撞,左右晃动时,车架滚轮81与载货箱架侧壁42碰撞,产生的摩擦力小于车架端头22与载货箱架侧壁42直接碰撞的摩擦力。将从前挡板61至后挡板62的方向定义为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车架2的前端与前挡板61相连,车架2的后端与后挡板62相连。前端弹簧7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载货箱架 4的前端和前挡板61上,后端弹簧72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载货箱架4的后端和后挡板62上, 前端弹簧71,后端弹簧72,载货箱架斜面41,车架斜面21四者的倾斜角度一致,相互平行, 载货箱架斜面41和车架斜面21的前端至后端均呈渐低趋势。载货箱架4上设有载货箱3, 刹车时载货箱3上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弹性势能,当能量被抵消完后,被压缩的前端弹簧61 由于弹力推动载货箱架41向后运动,恢复初始状态。当载货箱3上载满货物,载货汽车需要紧急制动时,司机刹车时由于惯性,根据F=-ma,这时载货箱3上会产生很大的惯性力,载货箱3向前和向上运动,载货箱3的重心会向上移动,转化为重力势能。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包括车头(1),车架(2),载货箱架(4),前挡板 (61)和后挡板(6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2)上设有车架斜面(21),载货箱架(4)上设有载货箱架斜面(41),车架斜面(21)与水平面有一倾斜角度,载货箱架斜面(41)与水平面有一倾斜角度,从前挡板(61)至后挡板(62)的方向定义为从前端至后端的方向,车架斜面 (21)的前端比车架斜面(21)的后端高,载货箱架斜面(41)的前端比载货箱架斜面(41)的后端高;所述车架斜面(21)和载货箱架斜面(41)之间设有滚轮(51);所述载货箱架(4)的前端与前挡板(61)之间连接有前端弹簧(71),载货箱架(4)的后端与后挡板(62)之间连接有后端弹簧(7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载货箱架(4) 上设有载货箱架侧壁(42),载货箱架斜面(41)和载货箱架侧壁(42)垂直,滚轮(51)上设有连接轴(52 ),连接轴(52 )与载货箱架侧壁(42 )固定连接,滚轮(51)的上端与载货箱架斜面 (41)相接,滚轮(51)的下端与车架斜面(21)的外侧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车架斜面 (21)和载货箱架斜面(41)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前端弹簧 (71)与车架斜面(21)平行,后端弹簧(72)与车架斜面(21)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车架斜面 (2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车架连接轴(82),车架连接轴(82)上连接有车架滚轮(8),车架滚轮(81)的一侧与载货箱架侧壁(42)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车架(2)上设有车架端头(22),车架端头(22)与载货箱架侧壁(42)之间设有一间隙(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其特征在于车架(2)的前端与前挡板(61)相连,车架(2)的后端与后挡板(62)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货汽车,公开了一种具有惯性力吸收装置的载货汽车。载货汽车包括车头(1),车架(2),载货箱架(4),前挡板(61)和后挡板(62);车架(2)上设有车架斜面(21),载货箱架(4)上设有载货箱架斜面(41),车架斜面(21)与载货箱架斜面(41)的前端比后端位置高;车架斜面(21)和载货箱架斜面(41)之间设有滚轮(51);载货箱架(4)与前挡板(61)、后挡板(62)之间分别设有前端弹簧(71)和后端弹簧(72)。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滚轮使载货汽车刹车时产生的摩擦力减小,车架的倾角和弹簧使惯性力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吸收惯性力,增大了安全系数。
文档编号B60P7/16GK202213528SQ20112031600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7日
发明者陈斌 申请人:陈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