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花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375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花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的花毂。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行车花毂可以参考中国台湾M393436与M395596等专利,主要是在花毂的本体设置有环形排列的棘齿,并将另外一个设有棘爪的齿盘座结合于本体,当齿盘座向前转动时,棘爪可与棘齿咬合,使齿盘座带动本体向前转动,当齿盘座反方向向后转动时, 棘爪与棘齿则不会咬合而空转,使齿盘座与本体相对转动,而可以利用齿盘座单方向地带动本体转动。承上所述,齿盘座与本体之间相对转动时容易因为摩擦而产生转动不顺畅的问题,尤其是齿盘座受到外力驱动时,齿盘座更会抵靠于本体,使齿盘座与本体之间的摩擦更为严重,当使用者骑乘时容易有质感较低与骑乘不顺畅甚至是发生噪音的情形。此外,齿盘座需要受齿盘与链条带动而转动,当齿盘座受力时容易抵靠本体而略为倾斜,进而挤压棘爪,使棘爪的运作受到阻碍,甚至降低棘爪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能顺畅地运作、转动,并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包括有一本体、一棘轮筒与一润滑部。所述的本体具有一凹槽与一棘齿部,该棘齿部位于该凹槽中,该棘齿部排列为环形。所述的棘轮筒具有一棘爪部与一轴筒,该棘爪部位于该轴筒的一端,该棘爪部沿轴向方向可转动地容置于该凹槽,该棘爪部单方向地与该棘齿部咬合,使该棘轮筒沿一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该本体一同转动,该棘轮筒沿一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则可相对于该本体转动。所述的润滑部是抵靠于该本体与该棘轮筒之间,进而降低该棘轮筒相对该本体转动时的摩擦力。进一步地,该润滑部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可以位于该棘爪部与该轴筒之间,该润滑部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也可以位于该棘爪部远离该轴筒的一端。所述的自行车花毂中,该本体形成一环形槽,该棘轮筒形成另一环形槽,该润滑部包含复数个滚珠,这些滚珠抵靠于该本体的环形槽及该棘轮筒的环形槽。所述的自行车花毂中,该润滑部包含一外环、一内环与复数滚珠,该外环环绕于该内环之外,这些滚珠夹设于该外环与该内环之间,该外环抵靠于该本体,该内环抵靠于该棘轮筒。藉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花毂是利用润滑部抵靠于本体与棘轮筒之间, 使本体与棘轮筒之间能顺畅地转动,降低摩擦所造成的阻碍或噪音,其次,润滑部还可以抵靠于棘轮筒,使棘轮筒转动或受力时保持于正确的位置,不会任意偏离或倾斜,从而可维持棘爪及本实用新型整体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A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花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本体,具有凹槽与棘齿部,所述棘齿部位于所述凹槽中,所述棘齿部排列为环形;棘轮筒,具有棘爪部与轴筒,所述棘爪部位于所述轴筒的一端,所述棘爪部沿轴向方向可转动地容置于所述凹槽,所述棘爪部单方向地与所述棘齿部咬合,使所述棘轮筒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带动所述本体一同转动,所述棘轮筒沿相反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转动时则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润滑部,抵靠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棘轮筒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棘爪部与所述轴筒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在轴向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棘爪部远离所述轴筒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形成一个环形槽,所述棘轮筒形成另一个环形槽,所述润滑部包含复数个滚珠,所述滚珠抵靠于所述本体的环形槽及所述棘轮筒的环形槽。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花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部包含外环、 内环与复数滚珠,所述外环环绕于所述内环之外,所述滚珠夹设于所述外环与所述内环之间,所述外环抵靠于所述本体,所述内环抵靠于所述棘轮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包括有一本体、一棘轮筒与一润滑部,该本体具有一凹槽,该本体在凹槽中设有一个棘齿部,该棘轮筒具有一个棘爪部与一个轴筒,该棘爪部可转动地设于该凹槽中,该棘爪部单方向地与该棘齿部咬合,使该棘轮筒可单方向地带动该本体转动,该润滑部则是抵靠于该本体与该棘轮筒之间,使该本体与该棘轮筒之间的摩擦力降低,藉此,该本体与该棘轮筒可以顺畅地运转,并且使该棘爪部与该棘齿部均匀地受力,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0B27/04GK202242785SQ20112032567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日
发明者陈美梨 申请人:陈美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