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3601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道电气化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准米套轨中准轨电力机车与米轨电力机车共用接触网的结构。
背景技术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由接触悬挂、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支柱与基础几部分组成。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根据接触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中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钢支柱而言的,即钢支柱固定在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给的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与基础制成一个整体,下端直接埋入地下。近年来,泛亚铁路正在推进建设中,东盟国家铁路急待更新改造,其原因是东盟国家大部分为1000毫米轨距米轨铁路系统,而我国为1435毫米准轨轨距铁路系统,因此在我国与东盟部分国家接壤口岸站、边境站、换装站等,两种轨距系统并存的情况将长期存在,而现有接触网无法在两种轨距系统上实现共用。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接触网无法在两种轨距系统上共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其实施方案如下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用于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基础与支柱、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构成;所述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所述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外侧轨、内侧轨和公共轨构成,所述外侧轨和公共轨构成准轨,其轨距为1435mm,所述内侧轨和公共轨构成米轨,其轨距为1000mm;所述接触线在悬挂定位点处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为5500mm。上述接触线在悬挂定位点处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也就是接触网导线高度。上述准-米套轨铁路线可用于准轨机车车辆和米轨机车车辆的共同运行。这种套轨的运用在输送能力上可以满足需求,在经济上可节省投资,因此,在国际铁路建设中的应用前景是可观的,能够适应今后国际口岸间套轨线路项目的增多及东南亚国家米轨电气化改造的逐步发展。上述基础与支柱、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定位装置,以及接触线、吊弦、承力索,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装置来配备安装,不同点在于接触网导线高度设置,并且上述方案专用于准-米套轨铁路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根据国标《电力机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3317-2006)中规定,机车受电弓工作高度在无特殊要求时应在距轨面高度5200mm 6500mm之间能正常受流。目前,由南车集团株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制的米轨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工作范围为4150mm 5600mm之间,本实用新型中的接触线安装高度取5500mm,具有如下优点能同时满足准、米轨两种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平滑取流;便于施工时对接触导线高度的调整;对米轨受电弓留有IOOmm的裕量,即使在负驰度情况下也不致于使米轨机车的受电弓脱离接触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准米套轨共用一组接触悬挂的问题,在仅架设一组接触悬挂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准轨电力机车的运行,又能满足米轨电力机车的运行,本实用新型准米套轨共用接触网技术将会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东南亚国家的米轨铁路改造工程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接触线的中心线位于准轨中心线和米轨中心线的中心线上。在满足准轨电力机车与米轨电力机车受电弓均能正常的从接触网取电又能使两种受电弓的滑板最大程度磨损均勻的要求下,通过相关计算得到路基直线段拉出值如下米轨线路中心线侧拉出值为a=200mm,准轨线路中心线侧拉出值为a=200mm。本实用新型以准轨和米轨线路中心线的中心线作为接触网的中心线,即接触网中心线对准轨中心线和米轨中心线的距离相等且均为108. 75mm。上述取值具有如下优点接触线对受电弓滑板磨损均勻;接触线为等之字值布置,方便施工时悬挂腕臂的装配,可以节省工时,提高施工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接触线拉出值定位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用于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基础与支柱4、支持装置7、接触悬挂5、定位装置8构成;所述接触悬挂5包括接触线6、吊弦、承力索;所述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外侧轨1、内侧轨2和公共轨3构成,其中,外侧轨1和公共轨3构成准轨,其轨距为1435mm,内侧轨2和公共轨3构成米轨,其轨距为IOOOmm ;所述接触线6在悬挂定位点处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为5500mm。如图2所示,所述接触线6的中心线10为准轨中心线9和米轨线路中心线11的中心线。如图2所示,在直线区段,米轨受电弓12的工作范围为左侧91. 25mm,右侧308. 75mm ;准轨受电弓13的工作范围为左侧:308. 75mm,右侧91. 25mm。[0032] 接触网施工时,以准轨中心线9和米轨线路中心线11的中心线作为接触悬挂的中心线10,无论支柱4位于线路的左侧还是右侧,因为接触网6为等之字值布置,所以对接触网6的定位在施工时只存在两种拉出值的定位方式,并且这种定位较符合目前既有准轨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施工习惯。
权利要求1.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用于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基础与支柱(4)、支持装置(7)、接触悬挂(5)、定位装置(8)构成;所述接触悬挂(5)包括接触线(6)、吊弦、承力索;所述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外侧轨(1 )、内侧轨(2)和公共轨(3)构成,所述外侧轨(1)和公共轨(3)构成准轨,其轨距为1435mm,所述内侧轨(2)和公共轨(3)构成米轨,其轨距为IOOOmm ;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线(6)在悬挂定位点处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为55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线(6)的中心线(10 )位于准轨中心线(9 )和米轨中心线(11)的中心线上。
专利摘要准-米套轨直线段共用接触网,属于铁道电气化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接触网无法在两种轨距系统上共用的问题,适用于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基础与支柱、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构成,所述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所述准-米套轨铁路线由外侧轨、内侧轨和公共轨构成,其中外侧轨和公共轨构成准轨,内侧轨和公共轨构成米轨;所述接触线在悬挂定位点处距轨面的垂直高度为5500mm。本实用新型能同时满足准、米轨两种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平滑取流,使两种轨距系统可以共用一组接触悬挂。
文档编号B60M1/12GK202319965SQ20112045444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6日
发明者廖川欣, 徐海东, 方鸿波, 杨跃文, 江磊, 董纯邦, 赵牛犇, 陈阳 申请人:中铁二院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