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钥匙及应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85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用钥匙及应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钥匙,特别是涉及这样一种车辆用钥匙,其具有:用于发出包含固有码的信号的操作部;以及用于开闭车辆侧的锁芯的保护闸片的卡合部,所述车辆用钥匙适于提高操作性。并且,本发明涉及应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响应从作为发出包含固有码的信号的发送单元的车辆用钥匙发出的发送信号而进行应答的应答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车辆用钥匙,已知有具备操作部的车辆用钥匙,该操作部用于发出包含固有码的信号。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车辆用钥匙,其中,在外壳主体的表面(上表面)具有在将钥匙部插入到钥匙孔中进行扭转时用于放置大拇指的手指放置部4。在使用该车辆用钥匙时,将大拇指放置在具有凹陷部和防滑部的手指放置部4,并将食指放置在外壳主体的背面侧而插入到钥匙孔中进行转动,从而进行点火开关的接通和断开。在进行该操作时,由于使用者自然地握住具有凹陷部和防滑部的手指放置部4,因此不会对天线部及开关部等其它部分施加多余的应力。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车辆用圆柱锁(cylinder lock)的保护装置,其中,在车辆侧设置磁锁(magnet lock),所述磁锁利用闸片封闭点火钥匙孔,在点火钥匙的抓手部一体地设置由磁铁构成的磁钥匙,并且将该磁钥匙的外形形状形成为能够具有方向性地与所述闸片的磁钥匙配合凹部大致一致的形状。在该保护装置中,通过将磁钥匙放置于磁钥匙配合凹部中并使闸片转动,从而将磁锁解锁并将闸片保持在复位位置,使点火钥匙孔敞开。另一方面,作为应答装置,已知有响应通过使用者的操作而从发送单元发出的信号来进行应答的应答装置。作为应答,有借助于发声体的发声或灯光设备的亮灯等。专利文献3提出了使作为应答单元的发声体的发声音量变化的方法。在发声音量的设定中,首先,通过按压配置在车辆侧的矩阵开关中的预定的两个开关而使动作模式转移到音量设定模式。并且,在按下这两个开关的状态下进一步按压预定的其它的开关,从而使作为发声体的蜂鸣器的音量增大或减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2687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0442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实公昭63-503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考虑相对于专利文献I所述的车辆用钥匙而一体地设置专利文献2所述的磁钥匙的情况下,设置于车辆用钥匙的操作部位于磁体部与作为手指放置部的凹陷部(凹部)之间。因此,存在这样的有待解决的课题:在使用者握持着车辆用钥匙的握持部而利用磁体部操作磁锁时,有可能手指触碰到操作部,根据触碰的强度而发出包含固有码的信号,由于发送该信号而白白地消耗电力。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方法中,通过同时按压多个开关而转移到设定模式及进行音量变更,因此不容易操作。此外,除了音量设定以外,考虑了对声音类型进行设定的方法,但在该情况下,需要操作与用于转移到音量设定模式的多个开关不同的用于转移到声音类型设定模式等的另外的多个开关。因此,存在设定模式的进入条件的管理变得复杂这样的有待解决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于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不会在不需要时按压操作部而白白地消耗电力的车辆用钥匙。此外,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地进行设定模式的进入操作及设定模式的进入条件的管理的应答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为一种车辆用钥匙,其具备钥匙部和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具有:磁体部,其用于通过与旋转部件卡合并使该旋转部件向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来开闭钥匙孔,所述旋转部件与钥匙闸片连接,所述钥匙闸片对设置于车辆侧的锁芯的所述钥匙孔进行覆盖;以及操作部,其用于进行发出包含ID码的信号的操作,所述车辆用钥匙的第一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具有在所述磁体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形成的凹部。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形成为具有表面、背面和侧面的外部形状,所述侧面夹在该表面与背面之间,所述操作部和所述凹部配置在所述握持部的所述表面。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中,从所述握持部的所述侧面在所述大致矩形的一个角部凸出地设置有所述磁体部,所述操作部在偏向另一角部附近的位置配置于所述握持部的所述表面,所述另一角部为与所述磁体部所突出的一个角部处于对角位置的角部。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为在所述握持部的表面中以对角线为界在设置有所述磁体部的角部侧的大致三角形的范围延伸,所述对角线为将与设置有所述磁体部的角部相邻的两个角部连接起来的对角线。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部形成有沿着所述握持部的表背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本发明的第六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孔形成于所述凹部中的偏向所述两个角部中的一方侧的位置,所述车辆用钥匙具备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相对于所述对角线处于靠近所述操作部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凹部的与形成有所述贯通孔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附近与所述凹部相邻地设置。并且,本发明为一种应答装置,其具有应答控制装置,所述应答控制装置接收从具有上述第一至第六特征中的任一特征的车辆用钥匙发出的包含ID码的信号,并在该ID码与预先存储的核对用ID码一致的情况下,以预先设定的方式实施应答,本发明的第七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车辆用钥匙的所述操作部作为发出所述ID码的单一操作部而形成,所述应答控制装置具备设定模式选择单元,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根据通过所述单一操作部的操作而发出的所述ID码的收到次数,而进入到多个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本发明的第八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具备:判别单元,其用于对在预定期间内收到了预定数量的ID码这一情况进行检测;以及判别单元,其用于对所述预定数量的ID码的收到重复了预定次数这一情况进行检测,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构成为:在检测到所述预定数量的ID码的收到重复了预定次数时,根据所述预定期间内的ID码的收到次数,而进入到多个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本发明的第九特征在于,具备应答方式设定单元,在通过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选择的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所述应答方式设定单元响应所述ID码的收到而进行应答方式的详细设定。本发明的第十特征在于,所述应答方式设定单元具备这样的单元:每当接收到所述ID码时就从应答方式中的多个设定值中循环性地选择一个设定值,将通过预定期间内最新接收到的ID码而选择的设定值保持为应答方式的详细设定值。本发明的第十一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应答方式是设置于车辆的发声体的发声方式,所述详细设定是所述发声体的音量的大小或发声类型。本发明的第十二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数量的ID码是在设置于车辆的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而发出的。本发明的第十三特征在于,在通过连续的两次接收而检测出的ID码的数量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使至此为止的ID码的检测动作无效。本发明的第十四特征在于,在所述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对设置于车辆的钥匙孔周边进行照射的照明灯被通电。发明效果根据具有第一特征的本发明,由于磁体部和操作部配置成两者之间存在凹部,因此在使用者想要握持着握持部而使用磁体部来开闭钥匙闸片时,能够抑制按压到操作部的情况,能够抑制白白地消耗用于发出ID码的电力。另外,在握持部中,能够在与具有操作部的面相同的面或相反侧的面设置凹部,但即使在与具有操作部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凹部的情况下,在对钥匙闸片进行开闭操作时,由于使用者用例如大拇指和食指把持凹部和该凹部的相反侧来操作钥匙闸片,因此也能够起到与上述同样的效果。根据具有第二特征的本发明,由于操作部和凹部配置在握持部的同一面侧,因此,使用者不用改换把持握持部就能够进行利用操作部的操作和借助于磁体部的对钥匙闸片的开闭操作,能够提高操作性。根据具有第三特征的本发明,由于能够在具有大致矩形表面和背面的大致长方体的握持部中将磁体部和操作部配置在彼此离得更远的位置,因此在想要使用磁体部来开闭钥匙闸片时,能够更有效地防止按压到操作部。根据具有第四特征的本发明,由于使操作部与磁体部分离开并容易以较大的面积形成凹部,因此使用者容易把持握持部。根据具有第五特征的本发明,由于例如能够将贯通孔用作安装挂带等的孔,并且还能够将该贯通孔用作凹部的一部分,因此在较大的范围形成凹部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空间效率。
根据具有第六特征的本发明,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显示灯能够不易被手指遮住,并且通过在操作部的附近配置显示灯,能够提高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的可辨性。并且,能够在操作部与凹部之间的空间高效率地配置显示灯。根据具有第七、第八或第十一特征的本发明,能够操作单一操作部而向车辆发送包含ID码的信号并实施应答,并且车辆侧的设定模式选择单元能够根据ID码的接收次数(即,操作部的操作次数)来选择多个应答方式设定模式(蜂鸣器音量或蜂鸣器声音类型等的设定模式)中的一个模式,因此能够利用单一的操作部进行用于进入到应答方式设定模式的操作,因此操作简单。同样地,根据具有第九特征的本发明,能够在被选择的设定模式中通过操作上述单一的操作部来容易地设定应答方式的详细设定。根据具有第十特征的本发明,由于通过反复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使应答方式的设定值循环性地变化,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详细设定。此外,由于能够通过操作单一的操作部来进行应答方式设定模式的选择和详细设定,因此操作性变得良好。根据具有第十二特征的本发明,由于仅根据在点火开关处于接通状态时操作的ID码而进入到应答方式设定模式,因此可与通常的应答操作明确地区别开。根据具有第十三特征的本发明,能够避免由于使用者的失误或无线通信的错误而导致模式突然进入到应答设定模式或应答方式发生变化。根据具有第十四特征的本发明,能够利用对钥匙孔进行照明的照明灯而容易地对是否处于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进行确认。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钥匙及应答装置的自动两轮车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应答的系统结构的框图。图3是车辆用钥匙的立体图。图4是车辆用钥匙的主视图。图5是车辆用钥匙的后视图。图6是图4中的A-A位置的剖视图。图7是钥匙闸片将钥匙孔封闭的状态的锁芯的主视图。图8是打开钥匙闸片的状态的锁芯的主视图。图9是示出应答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图10是钥匙登记设定动作的时间图。图11是蜂鸣器音量设定的时间图。图12是蜂鸣器音量设定的流程图。图13是示出蜂鸣器声音类型的设定动作的时间图。图14是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15是向蜂鸣器停止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时间图。图16是向蜂鸣器鸣叫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时间图。图17是示出错误时的应答装置的动作例的时间图。
图18是示出用于选择蜂鸣器音量和蜂鸣器声音类型的设定模式中的任一模式的设定模式选择单元的主要部分功能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钥匙及应答装置的自动两轮车的侧视图。鞍乘型的自动两轮车I是具有低地台的踏板车(scooter)型。自动两轮车I的车体框架3具备对前轮WF进行轴支承的左右一对前叉5和与该前叉5连结的头管(head pipe) 2。头管2将转向轴6支承成转动自如,转向柄7与转向轴6的上端连结。在转向柄7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把手8。在车体框架3的后方下部包括发动机10,并且具有摆动单元11,所述发动机10具有指向车体前方的汽缸13,所述摆动单元11容纳无级变速器、并且上下移动自如地支承于车体框架3。摆动单元11利用车轴12将后轮WR轴支承成旋转自如。摆动单元11的前方侧经连接板(link plate) 17而支承于车体框架3。另一方面,摆动单元11的后端部经后部缓冲器14而吊挂在座位框架18的后端部。在摆动单元11的车体右侧配设有作为消音器的减音器15 (仅图示后端)。在车体框架3的前方下部,在从头管2向下部延伸的下部框架4,安装有从车体侧面观察形成为上下较长的燃料箱25和发动机冷却液的散热器24。座位9被支承于从车体框架3的中央部延伸到后部的座位框架18,所述座位9由供乘坐人员M落座的乘坐人员用座位和供未图示的同乘人员落座的同乘人员用座位构成。座位9位于轮廓线19所示的头盔等的收纳空间(行李箱)的上方,座位9利用未图示的铰链而开闭自如地安装于座位框架18,以使得使用者能够进入该周围空间。在座位框架18的后方安装有尾灯装置28,在座位框架18的下后方安装有后翼子板(rear fender)29。在尾灯装置28的上方左右设置有后部信号装置27。自动两轮车I的前部被前盖21覆盖,在前盖21的前部配置有前照灯22。在前照灯22的下方左右设置有前部信号装置26。头管2的车体前方侧被安装有前照灯22的前盖21覆盖。在前叉5安装有覆盖前轮WF的上部的前翼子板23。在被前盖21覆盖的头管2的周边,自上方起顺次地配置有无线通信接收器30、应答控制装置31和作为应答用的发声体的蜂鸣器32。可以利用例如与头管2结合的未图示的支柱或托架来安装这些无线通信接收器30、应答控制装置31和蜂鸣器32。在头管2的周边(车宽方向右侧)具有:被前盖21覆盖的锁芯40、和对该锁芯40中的从前盖21露出到表面的部分(钥匙闸片)进行照明的钥匙闸片照明灯33。此外,在位于座位9的下方的行李箱19设置有对行李箱的内部进行照明的行李箱照明灯34。图2是示出应答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在图2中,应答系统由设置于自动两轮车I侧的应答装置100和具有作为遥控开关的应答开关(answer back switch)的车辆用钥匙(发送单元)60构成。应答装置100由无线通信接收器(接收单元)30、应答控制装置31、蜂鸣器32、前部和后部信号装置26、27、钥匙闸片照明灯33、行李箱照明灯34和锁芯40构成。锁芯40包括点火开关(IGN开关)41。车辆用钥匙60具备:握持部61、收容于握持部61的应答开关的操作部64、以及从握持部61凸出的钥匙部68。车辆用钥匙60的形状等将在后面进一步说明。在车辆用钥匙60的握持部61中收纳有存储部和发送部(后述),通过按压(接通)操作部64而从发送部发出预先存储于存储部中的固有的码(下面,称为“ID码”)。另外,该ID码是至少在进行应答方面需要的码。当无线通信接收器30接收到从车辆用钥匙60的发送部发出的ID码时,将接收到的ID码输入到应答控制装置31。应答控制装置31具有预先存储核对用ID码的存储部,在从无线通信接收器30向应答控制装置31转送了 ID码时,应答控制装置31将接收到的ID码与核对用ID码进行比较。若接收到的ID码与核对用ID码一致,则将驱动信号提供给作为应答单元的信号装置26、27、蜂鸣器32、以及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行李箱照明灯34。以通过有线的方式提供驱动信号为宜。信号装置26、27能够响应驱动信号而按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闪烁而作为危险警示灯进行动作。蜂鸣器32响应驱动信号而鸣叫。此外,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行李箱照明灯34使灯具(例如LED)亮灯。能够利用微型计算机来实现应答控制装置31。图3是车辆用钥匙的立体图,图4是车辆用钥匙的主视图,图5是车辆用钥匙的后视图,图6是图4中的A-A位置的剖视图。在图3至图6中,具有大致长方体的外形的握持部61形成为具有大致矩形的表面60A和背面60B、以及夹在该表面60A和背面60B之间的侧面60C的外部形状。钥匙部68设置于大致长方体的握持部61,并从四个侧面60C中的一个侧面凸出。在握持部61的表面60A配置有操作部64,所述操作部64在偏向靠近保持钥匙部68的侧面60C的一侧的位置具有大致三角形的表面形状。与操作部64相邻的区域为从表面降低一层的凹部66,该凹部66形成有多个凹窝(凹陷部)67作为防滑部,以便使用者能够牢靠地把持车辆用钥匙60。握持部61的角部Cl C4中的离操作部64远的角部Cl形成为呈大致六棱柱的凸部,在该凸出部设置有磁体63。磁体63用于开闭锁芯40的钥匙闸片(后述)从而在打开时能够将车辆用钥匙60的钥匙部68相对于锁芯40的钥匙孔进行插拔。凹部66形成为,在所述握持部61的表面60A中,以对角线66a为界,在设置有所述磁体部63的角部Cl侧的大致三角形的范围内延伸,所述对角线66a为将与设置有磁体部63的角部Cl相邻的两个角部C2、C4连接起来的对角线。凹部66的一部分沿着握持部61的厚度方向(表背方向)贯通,形成能够使挂带等穿过的贯通孔62。贯通孔62形成于凹部66中的偏向所述两个角部C2、C4中的一方侧的位置。在操作部64与凹部66之间配置有LED显示部65。S卩,LED显示部65设置在相对于所述对角线66a处于操作部64侧的位置、且设置在与形成有凹部66中的贯通孔62的角部C4附近相反的一侧的角部C2附近。LED显示部65响应操作部64的接通和断开操作,并根据后述的蜂鸣器鸣叫和停止模式而选择绿色和红色中的某一颜色亮灯。根据图6中的剖视图可知,在握持部61的内部,除了容纳有包括存储部74a和发送部74b的电子电路74以外,还设置有动作用的电池75。此外,配设有位于操作部64的下方且安装于基板76上的遥控开关69。在操作部64中,在与基板76之间配置还能够兼用作密封部件的橡胶等弹性部件,使得当松开按压该操作部64的手指时操作部64就会回复到原位置(断开位置)。根据图3至图6所示的车辆用钥匙,由于在用于操作钥匙闸片的磁体63与操作部64之间的表面形成了凹部66,因此使用者通过手指的触觉而容易地触摸到凹部66,能够抓住凹部66和握持部61的背面来操作车辆用钥匙60。此外,由于操作部64配置在中间隔着凹部63而远离磁体63的位置,因此,使用者握着握持部61而进行使磁体63与钥匙闸片卡合的操作时,能够避免误将操作部64按下。图7是用钥匙闸片封闭钥匙孔的状态下的锁芯的主视图,图8是打开钥匙闸片而使钥匙孔41a露出的状态的锁芯的主视图。锁芯40具备顶盖70,所述顶盖70覆盖该锁芯40的前表面、即设置有点火开关41的供车辆用钥匙60的钥匙部68插入的钥匙孔41a的一侦U。在顶盖70设置有第一开口 71和第二开口 72,所述第一开口 71与钥匙孔41a整齐排列地配置,所述第二开口 72与和磁体63卡合的大致六边形的卡合槽43整齐排列地配置。第一开口 71是圆形,第二开口 72具有圆形部分72a和与圆形部分72a相连的圆弧部分72b,在圆弧部分72b存在游隙地嵌有沿着该圆弧部分72b移位自如的操作钮44。卡合槽43形成于旋转部件73的顶部,旋转部件73与钥匙闸片42经未图示的连杆而连结。使车辆用钥匙60的磁体63与图7所示的状态的锁芯40的卡合槽43卡合,从而使磁体63与旋转部件73连结。这样,当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车辆用钥匙60时,旋转部件73也向顺时针方向(打开侧)转动,从下表面覆盖第一开口 72的钥匙闸片42打开(图8中的状态)。这样,在钥匙闸片42打开(第二开口 71敞开)的状态下,由于钥匙孔41a露出,因此,通过将车辆用钥匙60的钥匙部68插入到该钥匙孔41a中,能够旋转锁芯40而进行钥匙操作。如图7所示,借助于钥匙部68的锁芯40的转动位置为锁定位置(锁定)、断开位置(断开)和接通位置(接通)。在接通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设定有用于推入钥匙部68的位置(座位),通过推入钥匙部68而解除座位9的锁定。锁定位置与断开位置之间的切换在推入钥匙部68的同时进行操作。在结束驾驶自动两轮车I时,将钥匙部68从接通位置转到断开位置而将点火开关切换到断开,进一步从断开位置旋转到锁定位置并拔出车辆用钥匙60。并且,若使用拔出的车辆用钥匙60的磁体63将旋转部件73向逆时针方向(关闭侧)旋转,则钥匙闸片42关闭。钮44与旋转部件73连结,以便即使没有车辆用钥匙60也能够关闭钥匙闸片42。在关闭钥匙闸片42时,通过使钮44从图8所示的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位置,能够使旋转部件73转动。钮44构成为无法向打开钥匙闸片42侧进行操作。本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的日本特开2007-176239号公报公开了具有钥匙闸片42的锁芯40的更具体的结构,能够将该结构应用于本实施方式。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应答装置的动作的时间图。图9的第一段示出了点火开关的动作。设想了点火开关在时刻t4时接通、在时刻t5时断开的动作。第二段示出了车辆用钥匙60和车辆用钥匙60内的发送部74b的动作、即与车辆用钥匙60的应答开关的接通和断开对应地输出的ID码(UHF输出,超高频(Ultra HighFrequency)输出)的变化和LED显示部65的动作。当在时刻tl按压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时,遥控开关从断开(H)切换到接通(L)。在按压操作部64的期间,遥控开关的信号维持在接通(U。当在遥控开关的信号维持于接通的状态下经过了预定时间Tl的时刻t2,如图9的第三段所示,车辆用钥匙60内的发送部74b在预定时间T2期间将包含ID码的UHF信号发出(接通)。并且,如图9的第四段所示,在预定时间T3期间使LED显示部65亮灯(接通)。通过LED显示部65的亮灯,使用者能够识别出已可靠地进行了操作部64的操作。图9的第五段至第七段示出了响应从车辆用钥匙60内的发送部74b发出的UHF信号而从时刻t3开始的应答的动作、即车体侧的应答控制装置31的动作。第五段所示的危险警示灯的动作能够作为信号装置26、27的功能之一实现。作为危险警示灯的动作,是将车体左右的信号装置26、27在预定时间T4期间接通、在预定时间T5期间断开的闪烁动作。第六段示出了蜂鸣器32的动作。蜂鸣器32进行在预定时间T6期间接通、在预定时间17期间断开的间歇性动作。图9的第七段示出了对钥匙闸片周边进行照明的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对行李箱的内部进行照明的行李箱照明灯34的动作。在危险警示灯及蜂鸣器32开始动作的同时,在时刻t3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行李箱照明灯34亮灯,利用车辆用钥匙60在时间T8期间维持亮灯直至点火开关41接通的时刻t4为止。即,若开始了发动机的起动操作,则应答结束。在该示例中,点火操作在时刻t5结束。下面,对车辆用钥匙60的登记进行说明。图10是钥匙登记设定动作的时间图。所谓钥匙登记设定是指这样的内容:在拥有预先登记的主车辆用钥匙60以外还拥有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的情况下,使从备用的各车辆用钥匙发出的ID码存储于车辆侧的应答控制装置31。在图10中,通过使用主车辆用钥匙60将点火开关41旋转到接通位置,从而点火信号在时刻tlO为接通。在点火信号为接通的期间,操作主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而发出ID码。点火信号成为接通的时间依赖于使用者的操作,但从一次点火接通到下一次点火接通为止的时间TlO例如为5秒以内。另外,点火信号从接通变成断开后,在点火信号在断开的状态下维持预定时间(例如5秒以上)的情况下,基于该钥匙登记操作的处理被重置。在多个时刻(这里是时刻tl0、t20、t30这三次)进行点火接通操作的期间对操作部64进行接通操作,而分别发送ID码a、b、C。并且,在时刻t40进行点火接通操作,之后,当对操作部64进行接通操作而发送ID码d时,在时刻t50进入到钥匙登记模式。在时刻t50之后,在预定时间T20 (例如10秒)或直至点火信号断开的时刻t60为止的钥匙登记模式的期间,当对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进行接通操作时,从该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发出的ID码通过车辆侧的无线通信接收器30而被接收并被存储登记于应答控制装置31。存储多个(例如三个)在时间T20期间被发出并在车体侧被接收的ID码。当在时间T20期间发送了预定数量(三个)以上ID码的情况下,登记最新输入的预定数量(三个)。在该示例中,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存储两个ID码e、f,登记两个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为了表示切换到了钥匙登记模式而起动应答。在该应答中,危险警示灯(信号装置)26、27闪烁,蜂鸣器32间歇地鸣叫。并且,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行李箱照明灯34在从时刻t50到t60期间连续地亮灯。当经过时间T20而从登记模式回到通常模式时,能够使用已登记的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和主车辆用钥匙60共三把钥匙。因此,在通常模式下能够使用发出ID码e、f 的备用的车辆用钥匙60。下面,对使用已登记的车辆用钥匙的应答方式设定进行说明。这里,提出蜂鸣器32的音量和蜂鸣器声音类型(鸣叫次数及鸣叫间隔的变化)作为应答方式。图11是蜂鸣器音量设定的时间图,图12是蜂鸣器音量设定的流程图。在图11中,点火开关41在时刻tll、t21、t31为接通,在时间Tll期间持续接通状态。在该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器30接收两个从车辆用钥匙60发送的ID码,当该动作重复预定次数(在该示例中是三次)时,在接下来点火开关41接通的时刻t41完成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的准备。并且,从时刻t41到经过时间T12为止,在接收到了一次ID码的时刻t51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另外,在点火信号从接通变成断开后,在点火信号在断开的状态下维持了预定时间(例如5秒以上)的情况下,基于该钥匙登记操作的处理被重置。音量设定模式持续到点火开关41为断开的时刻t61为止,在该期间按下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来进行音量设定操作。首先,在进入到了音量设定模式时,蜂鸣器32根据初始设定值以“大”的音量鸣叫,使用者能够识别当前的设定值。在音量设定模式期间,当操作部64被操作而接收到ID码时,每次音量设定值按“大、中、小、无声”的顺序循环地变化,并产生与音量设定值相应的蜂鸣器音。音量设定模式在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是持续的,但在超过时间T13的情况下,无论点火开关41是否是接通,在该时刻音量设定模式都结束,并进入到通常动作模式。时间T13例如为60秒。在图12中,在步骤SI中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接通。若点火开关41已接通,则进入到步骤S2,判断是否接收了两次ID码、即是否按压了两次车辆用钥匙60的按下按钮即操作部64。若在步骤S2中接收了两次ID码,则进入到步骤S3并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变成了断开。若点火开关41为断开,则进入到步骤S4,判断是否反复执行了三次步骤SI S3。若步骤S4为肯定,则进入到步骤S5并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接通。若点火开关41接通,则进入到步骤S6并判断是否接收到ID码。若步骤S6为肯定,则进入到步骤S7而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此时,为了显示进入到了音量设定模式,能够使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行李箱照明灯34中的至少一方亮灯。在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后,在步骤S8中,按下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来设定蜂鸣器音量。关于蜂鸣器音量,每当按下操作部64而通过应答控制装置31识别到ID码时,蜂鸣器音量设定就按“大、中、小、无声、大……”的顺序循环地切换。例如,设定值的初始值为“音量大”。每当按下操作部64时就使蜂鸣器32鸣叫,以便能够确认所设定的音量。在步骤S9中,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为断开或自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起的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定的音量设定时间。若步骤S9为肯定,则进入到步骤S10,从音量设定模式进入到通常的动作模式。 即,进入到响应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而进行应答的模式。在步骤S9为否定的期间能够通过步骤S8继续进行蜂鸣器32的音量设定。步骤S9成为肯定的时刻的音量设定被存储于应答控制装置31的存储部,在下次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时,从存储于存储部中的音量起开始设定。例如,若上次的蜂鸣器声音的音量设定值为“中”,则按“小、无声、大、中、小……”的顺序切换设定值。下面,对蜂鸣器声音类型的设定进行说明。图13是示出蜂鸣器声音类型的设定动作的时间图,图14是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3中,点火开关41在时刻tl2、t22、t32为接通,在时间T14期间持续接通状态。在该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T14),当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器30分别接收到三次从车辆用钥匙60发送的ID码时,在下次点火开关41成为接通的时刻t42完成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的准备。并且,之后,在经过时间T15以前在接收到一次ID码的时刻t52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另外,在点火信号从接通变成断开后,在点火信号在断开的状态下维持了预定时间(例如5秒以上)的情况下,基于该钥匙登记操作的处理被重置。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持续至点火开关41成为断开的时刻t62为止,在该期间按下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来进行蜂鸣器声音类型的设定操作。首先,在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时,蜂鸣器32按照初始设定类型的设定值鸣叫,使用者能够识别蜂鸣器声音的初始设定类型。在音量设定模式期间,当操作部64被操作而接收到ID码时,每次蜂鸣器声音类型循环地变化,产生与预定的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相应的蜂鸣器声音。如图13所示,根据使蜂鸣器32鸣叫的时间及次数设定蜂鸣器声音类型。例如,类型Pl是连续两次长音的类型,类型P2是连续两次比类型Pl短的短音的类型。此外,类型P3是连续三次与类型P2同样长度的短音的类型。每当接收到ID码时,类型P1、P2和?3就例如“P1、P2、P3、P1、……”这样地变化。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继续至点火开关41成为断开的时刻62,但在超过时间T16的情况下,无论点火开关41是否接通,在该时刻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都结束,进入到通常动作模式。时间T16例如为60秒。在图14中,在步骤SlO中,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接通。若点火开关41接通,则进入到步骤S11,判断是否已接收到三次ID码、即是否按压了三次车辆用钥匙60的按下按钮即操作部64。若在步骤Sll中接收到三次ID码,则在步骤S12中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变成断开。若点火开关41变成断开,则进入到步骤S13,判断是否反复地执行了三次步骤SlO S12。

若步骤S13为肯定,则进入到步骤S14,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接通。若点火开关41接通,则进入到步骤S15,判断是否接收到ID码。若步骤S15为肯定,则进入到步骤S16,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此时,为了显示已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可以使钥匙闸片照明灯33和行李箱照明灯34中的至少一方亮灯。在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后,在步骤S17中,按下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来设定蜂鸣器声音类型。关于蜂鸣器声音类型,每当按下操作部64而通过应答控制装置31识别到ID码时,蜂鸣器声音类型就按“类型P1、类型P2、类型P3、……”的顺序循环地切换。例如,设定值的初始值为“类型P1”。每当按下操作部64时就使蜂鸣器32鸣叫,以便能够确认所设定的类型。在步骤S18中,判断点火开关41是否断开或自进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起的时间是否经过了预定的类型设定时间。若步骤S18为肯定,则进入到步骤S19,从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进入到通常的动作模式。即,进入到响应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而进行应答的模式。在步骤S18为否定的期间能够继续进行蜂鸣器32的声音类型设定。步骤S19成为肯定的时刻的蜂鸣器声音类型被存储于应答控制装置31的存储部,在下次进入到音量设定模式时,从存储于存储部中的音量起开始设定。例如,若上次为类型P2,则按“类型P3、类型P1、类型P2、……”的顺序切换设定。下面,对蜂鸣器32的鸣叫和鸣叫停止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5是向蜂鸣器停止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时间图,图16是向蜂鸣器鸣叫模式的切换控制的时间图。在图15中,当从时刻tl3起长按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时,无线通信接收器30检测到长按所产生的载波,并且判断载波中所包含的ID码是否是来自已登记的车辆用钥匙60的ID码。并且,在识别了 ID码且长按持续时间T20(例如2秒)以上时,在时刻t23从蜂鸣器鸣叫模式切换到蜂鸣器停止模式。当在长按车辆用钥匙60的期间发出ID码时,由于当前模式是蜂鸣器鸣叫模式,因此LED显示部65在预定时间T21期间亮绿灯。与此同时,信号装置26、27闪烁而进行危险警示显示,蜂鸣器32鸣叫。此外,在经过了时间T20的时刻,LED显示部65为了显示蜂鸣器停止模式而在预定时间T21期间亮红灯。在蜂鸣器停止模式中,在对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情况下,LED显示部65在预定时间T21期间亮红灯,响应ID码的接收而进行危险警示动作,但蜂鸣器32不鸣叫。图16示出了从蜂鸣器停止模式向蜂鸣器鸣叫模式的切换控制。在图16中,当从时刻tl4起长按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时,无线通信接收器30检测到长按所产生的载波,并且判断载波中所包含的ID码是否是来自已登记的车辆用钥匙60的ID码。并且,在识别了 ID码并判断长按为时间T20 (例如2秒)以上时,在时刻t24从蜂鸣器停止模式切换到蜂鸣器鸣叫模式。当在长按车辆用钥匙60期间发出ID码时,由于当前模式是蜂鸣器停止模式,因此LED显示部65在预定时间T21期间亮红灯。与此同时,信号装置26、27闪烁而进行危险警示显示。这里,蜂鸣器32不鸣叫。在经过了时间T20的时刻,LED显示部65为了显示已从蜂鸣器停止模式切换到蜂鸣器鸣叫模式,而在预定时间T21期间亮绿灯。在蜂鸣器鸣叫模式中,在对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进行了接通操作的情况下,LED显示部65在预定时间T21期间亮绿灯,响应ID码的接收而进行危险警示动作,蜂鸣器32鸣叫。在上述的示例中,在点火开关41成为接通的期间,在接收预定数量(两个或三个)ID码的动作反复进行了预定次数(三次)时,进入到蜂鸣器音量设定模式或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模式。在该控制中,设想了无法规则性地接收ID码的情况。例如,使用者未规则性地对操作部64进行了预定次数的操作时、或无线通信接收器30发生接收错误时等。对这样的使用者发生失误或无线通信接收器30发生错误等的情况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17是示出错误时的应答装置的动作例的时间图。在图17中,设想了这样的情况:在从时刻tl5开始的点火开关41的接通时检测到三个ID码,并在从时刻t25开始的点火开关41的接通时检测到两个ID码。这样,在通过连续的两次接收而检测到的ID码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使到此为止的ID码的检测动作为无效(取消)。并且,对之后检测到的ID码判断检测次数。在该示例中,在从时刻t35开始的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作为第一次的检测结果得到两个ID码。并且,在从时刻t45开始的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作为第二次的检测结果得到两个ID码。并且,在从时刻t55开始的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作为第三次的检测结果得到两个ID码。由此,能够从时刻t65起进入到蜂鸣器音量设定模式。蜂鸣器音量设定模式的具体情况与利用图11进行的说明一样。
图18是示出应答控制装置31的用于选择对蜂鸣器音量和蜂鸣器声音类型进行设定的设定模式中的某一模式的设定模式选择单元的主要部分功能的框图。在图18中,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的点火开关判别部45检测点火开关41的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并根据检测结果来输出开关接通信号和开关断开信号。第一计数器46对对应于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的操作而从发送部74b发出的ID码的接收次数进行计数。在从点火开关判别部45向第一计数器46输入了接通信号的期间计数接收次数。在从点火开关判别部45输入了断开信号时,第一判别部47读入第一计数器46的计数器值Cl,判断计数器值Cl是否是与蜂鸣器音量设定对应的预定值“ 2 ”。断开信号从点火开关判别部45还被输入到第二判别部48,第二判别部48响应该断开信号而判断计数器值Cl是否是与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对应的预定值“3”。在第一判别部47和第二判别部48判断为计数器值Cl为各自的预定值“2”或“3”时,将检测信号dl、d2分别输入到应答模式设定部49。应答模式设定部49具有蜂鸣器音量设定部50和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部51,检测信号dl被输入到蜂鸣器音量设定部50,检测信号d2被输入到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部51。检测信号dl、d2还被输入到第二计数器52。第二计数器52由每当输入检测信号dl或d2时就进行递增计数(也可以从初始值起进行递减计数)的计数器构成,在该计数器计数出了计数器值C2 (“3”)时,应答模式设定部49的蜂鸣器音量设定部50和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部51中的被输入检测信号dl或d2的一方进行动作。关于蜂鸣器音量设定部50和蜂鸣器声音类型设定部51,在被从第二计数器52输入点数信号(count-out signal)后,当从点火开关判别部45输入了接通信号时,根据在点火开关41接通的期间或预定时间(例如60秒)期间接收到输入接通信号后从车辆用钥匙60发送并通过无线通信接收器30接收的ID码的次数,来设定音量或声音类型。关于上述车辆用钥匙60的操作部64和凹部66,不限于将这两者配置在握持部61的表面60A,例如也可以将操作部64配置在表面60A,将凹部66形成于握持部61的背面60B。即使在该情况下,仍然要使操作部64和凹部66在俯视观察握持部61时不重复,SP,在角部C3附近配置操作部64、在设置有所述磁体部63的角部Cl附近配置凹部66。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在上述的应答系统中使用的车辆用钥匙,也能够应用在搭载有能够利用无线通信解除车辆的锁定的系统的便携型电子钥匙。标号说明:1:自动两轮车;19:行李箱;26、27:信号装置;30:无线通信接收器;31:应答控制装置;32:蜂鸣器;33:钥匙闸片照明灯;34:行李箱照明灯;40:锁芯;41:点火开关;
42:钥匙闸片;60:车辆用钥匙;61:握持部;63:磁体部;64:操作部;66:凹部;68:钥匙部;100:应答装置;101:设定模式选择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用钥匙,其具备钥匙部(68)和握持部(61),所述握持部(61)具有:磁体部(63),其用于通过与旋转部件(73)卡合并使该旋转部件(73)向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来开闭钥匙孔(41a),所述旋转部件(73)与钥匙闸片(42)连接,所述钥匙闸片(42)对设置于车辆侧的锁芯(40)的所述钥匙孔(41a)进行覆盖;以及操作部(64),其用于至少进行发出包含应答功能用的ID码的信号的操作,所述车辆用钥匙的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61)具有在所述磁体部(63)与所述操作部(64)之间形成的凹部(6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持部(61)形成为具有表面(60A)、背面(60B)和侧面(60C)的外部形状,所述侧面(60C)夹在该表面(60A)与背面(60B)之间, 所述操作部(64)和所述凹部(66)配置在所述握持部(61)的所述表面(60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60A)和背面(60B)分别形成为大致矩形, 在所述大致矩形的一个角部,从所述握持部(61)的所述侧面(60C)凸出地设置有所述磁体部(63), 所述操作部(64)在偏向另一角部附近的位置配置于所述握持部(61)的所述表面(60A),所述另一角部为与所述磁体部(63)所突出的一个角部处于对角位置的角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66)形成为在所述握持部(61)的表面(60A)中以对角线(66a)为界在设置有所述磁体部(63)的角部(Cl)侧的大致三角形的范围延伸,所述对角线(66a)为将与设置有所述磁体部(63)的角部(Cl)相邻的两个角部(C2、C4)连接起来的对角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凹部(66 )形成有沿着所述握持部(61)的表背方向贯通的贯通孔(62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钥匙,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62)形成于所述凹部(66)中的偏向所述两个角部中的一方侧的位置, 所述车辆用钥匙具备显示灯(65 ),所述显示灯(65 )相对于所述对角线(66a)处于靠近所述操作部(64)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凹部(66)的与形成有所述贯通孔(62)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附近与所述凹部(66)相邻地设置。
7.—种应答装置,其具有应答控制装置(31 ),所述应答控制装置(31)接收从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所述车辆用钥匙(60)发出的包含ID码的信号,并在所述ID码与预先存储的核对用ID码一致的情况下,以预先设定的方式实施应答,所述应答装置的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车辆用钥匙(60)的所述操作部作为发出所述ID码的单一操作部而形成, 所述应答控制装置(31)具备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 ),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根据通过所述单一操作部(64)的操作而发出的所述ID码的收到次数,而进入到多个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具备: 判别单元(47、48),其用于对在预定期间内收到了预定数量的ID码这一情况进行检测;以及判别单元(52),其用于对所述预定数量的ID码的收到重复了预定次数这一情况进行检测, 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构成为:在检测到所述预定数量的ID码的收到重复了预定次数时,根据所述预定期间内的ID码的收到次数,而进入到多个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的一个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装置具备应答方式设定单元(49),在通过所述设定模式选择单元(101)选择的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所述应答方式设定单元(49)响应所述ID码的收到而进行应答方式的详细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答方式设定单元(49)具备这样的单元:每当接收到所述ID码时就从应答方式中的多个设定值中循环性地选择一个设定值, 将通过预定期间内最新接收到的ID码而选择的设定值保持为应答方式的详细设定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应答方式是设置于车辆的发声体(32)的发声方式, 所述详细设定是所述发声体(32)的音量的大小或发声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定数量的ID码是在设置于车辆的点火开关(41)处于接通状态时,通过操作所述操作部(64)而发出的。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过连续的两次接收而检测出的ID码的数量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使至此为止的ID码的检测动作无效。
14.根据权利要求7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应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应答方式设定模式中,对设置于车辆的钥匙孔周边进行照射的照明灯被通电。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对操作部进行无用操作而消耗电力的车辆用钥匙(60)。车辆用钥匙(60)具备握持部(61),所述握持部(61)具有磁体部(63),其用于通过与连接于车辆侧的钥匙闸片(42)的旋转部件(73)卡合并使该旋转部件(73)向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来开闭钥匙孔(41a);以及操作部(64),其用于发出ID码。在磁体部(63)与操作部(64)之间形成有凹部(66)。握持部(61)形成为具有表面(60A)、背面(60B)和侧面(60C)的外部形状,操作部(64)和凹部(66)配置在握持部(61)的表面(60A)。操作部(64)配置在偏向角部(C3)附近的位置,所述角部(C3)是与有磁体部(63)突出的角部(C1)处于对角位置的另一角部。
文档编号B60R25/10GK103119233SQ20118004587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8日
发明者冈本祐介, 黑岩丈展, 垂野裕, 安藤雅晴, W·普力纳塔浦姆 申请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