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93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汽车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AFS (Adaptive Front-lighting system),是一种智能灯光调节系统。通过感知驾驶员操作、车辆行驶状态、路面变化以及天气环境等信息,AFS自动控制前照灯实时进行上下左右照明角度的调整,为驾驶员提供最佳道路照明效果。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为一种主动安全系统,AF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系统中最关键的装置就是汽车车灯转向驱动装置。目前,转向驱动装置结构有很多种,通常分为驱动车灯水平运动的水平驱动器以及驱动车灯俯仰运动的俯仰驱动器。两个驱动器相互独立运转,分别由电机和传动机构组成且分别布置在车灯对应的位置。由于两个驱动器相互独立运转,那么驱动力也就由相应的电机提供,这样对电机提供的驱动力要求较高。且两个驱动器分别布置,各自需要独立的接口和空间,这样就占用了较大的工作空间。通常两个驱动器的结构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增加零件和组装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生产成本。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有效地降低对电机驱动力的要求,节省工作空间,减少生产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有效地降低对电机的要求,节省工作空间,减少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相连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直线伸缩件,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并排设置;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另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另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所述横梁在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所述灯头与所述横梁相连接;一球头,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灯头的顶部;球铰座,所述球铰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球铰座与所述球头相配合。优选地,所述直线伸缩件为直线步进电机或者液压伸缩缸。优选地,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优选地,所述横梁的数量为一个。优选地,还包括铰接套,所述铰接套套设在所述横梁上,且与所述灯头底部铰接相连。
优选地,所述球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灯头相连;或者所述球头与所述灯头为一体
式结构。优选地,所述球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灯头相连。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梁和与两个所述竖梁所在平面垂直的顶梁以及来连接三者的连接段,所述球铰座设置在所述顶梁上,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竖梁下端球铰接相连。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一体式结构。一种汽车,包括汽车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汽车主体前端的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包括灯头、与所述灯头相连的支架;还包括两直线伸缩件,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并排设置;横梁,其中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另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另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球铰接相连,所述横梁在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所述灯头与所述横梁相连接;一球头,所述球头设置在所述灯头的顶部;球铰座,所述球铰座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所述球铰座与所述球头相配合。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把现有的水平和俯仰两个单独的运动耦合成本发明提供的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直线伸缩件的运动,当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位置确定后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在空间位置上输出的角度是一定的。当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沿相反方向移动时,再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球铰座的配合,使其带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的灯头做水平摆动; 当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沿相同方向移动时,再通过所述球头与所述球铰座的配合,使其带动与所述横梁相连接的灯头做俯仰移动。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直线伸缩件以特定的速度进行伸缩运动,就可同时驱动灯头做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在实现同时进行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的基础上降低了对每个直线伸缩件的驱动力的要求;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布置紧凑节省了工作空间;两个直线伸缩件结构相同,相应的零件可通用,这样就降低了零件生产和组装时的复杂程度,进而有效地减少了生产成本。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结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俯视图。其中,图I-图4中I为直线步进电机、2为横梁、3为球头、4为球铰座、5为支架、6为灯头、7为铰接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有效地降低对电机驱动力的要求,节省工作空间,减少生产成本。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如图I-图4所示,其中,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结构组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侧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向驱动装置俯视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包括灯头6、与灯头6相连的支架5 ;还包括两直线伸缩件,两个直线伸缩件并排设置;横梁2,其中一个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横梁2 —端球铰接相连,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支架5球铰接相连, 另一个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横梁2另一端球铰接相连,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支架5球铰接相连,横梁2在两个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灯头6与横梁2相连接;一球头3,球头3设置在灯头6的顶部;球铰座4,球铰座4设置在支架5上,且球铰座4与球头3相配合。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把现有的水平和俯仰两个单独的运动耦合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个并排设置的直线伸缩件的运动,当两个直线伸缩件位置确定后该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在空间位置上输出的角度是一定的。当两个直线伸缩件沿相反方向移动时,再通过球头3与球铰座4的配合,使其带动与横梁2相连接的灯头6做水平摆动;当两个直线伸缩件沿相同方向移动时,再通过球头3与球铰座4的配合,使其带动与横梁2相连接的灯头 6做俯仰移动。两个并排设置的直线伸缩件以特定的速度进行伸缩运动,就可同时驱动灯头6做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在实现同时进行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的基础上降低了对每个直线伸缩件的驱动力的要求;两个直线伸缩件布置紧凑节省了工作空间;两个直线伸缩件结构相同,相应的零件可通用,这样就降低了零件生产和组装时的复杂程度,进而有效地减少了生产成本。其中,当两个上述直线伸缩件沿相反方向移动时,再通过设置在上述灯头6顶部的上述球头3与上述球铰座4配合,使其带动与上述横梁2相连接的上述灯头6做水平摆动;当两个上述直线伸缩件沿相同方向移动时,再通过设置在上述灯头6顶部的上述球头3 与上述球铰座4配合,使其带动与上述横梁2相连接的上述灯头6做俯仰移动。其中,上述直线伸缩件可以是直线步进电机1,也可以是液压伸缩缸。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选用直线步进电机I。其中,上述横梁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上述横梁2自身的强度要求及上述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整体重量,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选用一个上述横梁2。具体的,其中一个上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上述横梁2 —端球铰接相连,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上述支架5球铰接相连,另一个上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上述横梁2另一端球铰接相连,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上述支架5球铰接相连,上述横梁2在两个上述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上述灯头6与上述横梁2相连接。
其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灯头6的转动,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铰接套7。具体的,上述铰接套7套设在上述横梁2上,且与上述灯头6底部铰接相连。其中,上述球头3可作为独立零部件安装在上述灯头6顶部,也可与上述灯头6为一体式结构。为了使上述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具有更好的可拆装性,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选用将上述球头3作为独立零部件安装在上述灯头6顶部。其中,上述支架5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梁和与两个竖梁所在平面垂直的顶梁以及来连接三者的连接段。两个竖梁和顶梁可通过连接段连接在一起,两个竖梁、顶梁和连接段也可为一体式结构。为了降低制造过程中的复杂度,本发明实施例优先选用两个竖梁、顶梁和连接段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上述球铰座4设置在上述顶梁上,两个上述直线伸缩件均与其相对应的上述竖梁下端球铰接相连。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包括汽车主体,还包括设置在汽车主体前端的上述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中,汽车在夜间行驶遇到转弯、急加、减速和上下坡等情况时,需要调整前照灯的照明方向以适应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姿态。调整过程由一个E⑶(Electronic Control Unit)单元进行控制,ECU单元接受汽车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前后轴高度传感器的信号通过运算确定汽车车身的姿态,由此计算出上述灯头6需要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的位置并发送对应的信号给两个上述直线伸缩件,两直线伸缩件以特定的速度进行伸缩运动来驱动上述灯头6同时做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为驾驶员提供最佳照明效果。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包括灯头(6)、与所述灯头(6)相连的支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直线伸缩件,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并排设置;横梁(2),其中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2) —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5)球铰接相连,另一个所述直线伸缩件一端与所述横梁(2)另一端球铰接相连,所述直线伸缩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架(5)球铰接相连,所述横梁(2)在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所在平面内摆动,所述灯头(6)与所述横梁(2)相连接;一球头(3),所述球头(3)设置在所述灯头¢)的顶部;球铰座(4),所述球铰座(4)设置在所述支架(5)上,且所述球铰座(4)与所述球头(3) 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伸缩件为直线步进电机(I)或者液压伸缩缸。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的数量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套(7),所述铰接套(7)套设在所述横梁(2)上,且与所述灯头(6)底部铰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 (3)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灯头(6)相连;或者所述球头(3)与所述灯头(6)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3)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灯头(6)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 (5)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个竖梁和与两个所述竖梁所在平面垂直的顶梁以及连接三者的连接段,所述球铰座(4)设置在所述顶梁上,两个所述直线伸缩件均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竖梁下端球铰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为一体式结构。
10.一种汽车,包括汽车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汽车主体前端的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及汽车,包括灯头和支架,还包括两伸缩件、横梁、球头、球铰座。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把现有水平和俯仰两个单独运动耦合成两个伸缩件的运动。两个直线伸缩件位置确定后自适应车灯转向系统在空间位置上输出角度是一定的。当两个直线伸缩件沿相反方向移动时,使其带动与横梁相连接的灯头做水平摆动;当两个直线伸缩件沿相同方向移动时,使其带动与横梁相连接的灯头做俯仰移动。两个直线伸缩件同时以特定的速度进行伸缩运动来驱动灯头同时做水平摆动和俯仰移动,降低了每个直线伸缩件要求;两个直线伸缩件布置紧凑节省了工作空间;两个直线伸缩件结构相同,降低了零件生产和组装时复杂程度,进而有效地减少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60Q1/08GK102582507SQ201210058900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7日
发明者刘国权, 杨轩, 王文平, 程爱明 申请人:北京经纬恒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