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以及其车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704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以及其车辆运输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运输车,尤其涉及车辆运输车的上车渡板。
背景技术
车辆运输车是一种专门装运轿车、皮卡、商务车等商品车的特种车。装卸商品车时,商品车自车辆运输车驶上或驶下。由于车辆运输车的货台面与地面有高度差,需在货台面与地面间放置过渡装置,如上车渡板。在装卸车时,上车渡板为工作状态,一端与车辆运输车尾部相接,另一端放置在地面上;装卸车完毕或车辆运输车行驶时,上车渡板为存放状态,其存放位置一般在车辆运输车的两侧、车架下方或车架中间部位。在需要使用上车渡板时,一般通过人工将上车渡板放置在合适的位置,由于现有的上车渡板重量约为40 50kg,通过人工将上车渡板从存放处搬到车辆运输车尾部与车辆运输车挂接,这种搬运的方式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运输车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以及车辆运输车,用以解决现有的车辆运输车的上车渡板,通过人工将上车渡板从存放处搬到车辆尾部与车辆运输车挂接的搬运方式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运输车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其中,包括一油缸,与车辆运输车的液压系统连通,该油缸的缸体通过其吊耳与车辆运输车的车体铰接,该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向地面倾斜;一上车渡板,设置在运输车的该车体的导轨内,与该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该上车渡板的板面向地面倾斜。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一实施例,其中,该上车渡板包括一主上车渡板和一辅助上车渡板;该主上车渡板的中部与该活塞杆铰接,该主上 车渡板的后端与该辅助上车渡板的前端铰接;该主上车渡板的后部下凹,形成容置该辅助上车渡板的空间;该辅助上车渡板转动展开后与该主上车渡板的后部下凹处的板面共同组成渡车通道。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一实施例,其中,该主上车渡板包括两主上车渡板边梁,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互相平行;一横梁,位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中部,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固定连接;活塞杆铰接座,位于该横梁中部,与该横梁固定连接;两铰支座,位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的后端;以及,一主上车渡板承载板,夹设于该两上车渡板边梁之间,该主上车渡板承载板低于该两上车渡板边梁的上表面,该主上车渡板承载板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的共同形成该主上车渡板的下凹的后部;以及,该辅助上车渡板包括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互相平行;两铰链套,位于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的前端,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设置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的内侦牝该两铰链套分别与该两铰支座铰接;两支腿,分别设置在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的前部,并在该辅助上车渡板展开后,与地面支撑;以及,多条横梁,夹设于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之间。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一实施例,其中,该主上车渡板承载板为多孔面板。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运输车,其中,包括上述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气缸,利用车辆运输车内部已有的液压系统,推动上车渡板运动,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再通过将上车渡板分为主上车渡板和辅助上车渡板,且辅助上车渡板可通过相对主上车渡板旋动,以折叠在主 上车渡板上,这样,就节省了上车渡板的在车辆运输车内所占有的空间。

图I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板体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主上车渡板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辅助车渡板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用于车辆运输车,以作为车辆运输车装卸车辆的上车渡板,当然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并不限于此,亦可应用于其他运输设备。图I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工作状态示意图,该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包括油缸I和上车渡板4。上车渡板4包括主上车渡板3和辅助上车渡板7。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板体的折叠状态示意图,如图I以及图2所示,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结构具体为,油缸I的活塞杆2的吊耳22与主上车渡板3铰接,主上车渡板3的后端19与辅助上车渡板7的前端20通过铰链9铰接,使得辅助上车渡板7可以相对主上车渡板3旋转,在辅助上车渡板7转动展开后,与主上车渡板3的后部5共同组成渡车通道;主上车渡板3的后部5下凹,形成容置辅助上车渡板7的空间21,使得辅助上车渡板7能够在转动折叠后,放置在主上车渡板3的后部5的空间21内。油缸I与车辆运输车的液压系统连通,油缸I的缸体通过吊耳18与车体铰接,油缸I的活塞杆2的伸出方向向地面倾斜。导轨26设置在车体内,主上车渡板3架设在导轨26上,并能够沿导轨26的方向运动。本实施例中,主上车渡板3与辅助上车渡板7之间采用的是旋转的方式进行折叠,实际中,亦可使用抽拉等方式,将辅助上车渡板7置于主上车渡板3的空间21内,在此不多做赘述。当然,亦可采用多个面板两两折叠的方式,例如在辅助上车渡板的后端再加设渡板,以进一步减小上车渡板在车辆运输车内所占用的空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采用其他类似方式均容易实现,故在此不多做赘述。图3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主上车渡板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主上车渡板3包括两相互平行的主上车渡板边梁6、一多孔面板15、一横梁11和两铰支座13。多孔面板15短于两主上车渡板边梁6,并夹设于两上车渡板边梁6的前部24之间,以作为渡车通道的一部分。两相互平行的主上车渡板边梁6通常用槽型钢制造。多孔面板15低于两上车渡板边梁6的上表面,与两上车渡板边梁6的前部24共同形成用于容置辅助上车渡板7的空间21。在主上车渡板3从车上被推出后,两主上车渡板边梁6的后部25位于车辆运输车内。横梁11焊接于两主上车渡板边梁6的中部,起到固定两上车渡板边梁6的作用。活塞杆铰接座10固定在横梁11的中部,油缸I的活塞杆2的吊耳22与活塞杆铰接座10铰接。两铰支座13分别位于两主上车渡板边梁6的后端19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的辅助上车渡板的主视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示意图。如图5以及图6所示,辅助上车渡板7包括两相互平行的辅助上车渡板边梁16、多条横梁17、两铰链套14和两支腿8。两相互平行的辅助上车渡板边梁16通常用槽型钢制造。多条横梁17平行铺设于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16之间,形成渡车通道的另一部分,并与多孔面板15共同组成上车渡板4的渡车通道。两铰链套14分别设置在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16的前端20,并分别与两铰支座13铰接。如图I、图3以及图5所示,两个铰链套14与两铰支座13分别组成两铰链9的铰接结构。两支腿8分别设置在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16的前端20。两支腿8用于在辅助上车渡板7展开后,支撑在地面上。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辆运输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I以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简述如下,先经车辆运输车的液压系统通过油缸I的活塞杆2,将上车渡板4整体向地面方向推动;在上车渡板4沿导轨26运动到合适位置后,人工将辅助上车渡板7转动至与主上车渡板3成同一面,且两支腿8以及辅助上车渡板7的后端23均与地面支撑。在本实用新型工作完成后,将辅助上车渡板7旋转折叠在主上车渡板3的空间21内,通过车辆运输车的液压系统借助油缸I的活塞杆2收回,带动上车渡板4整体收回车辆运输车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气缸,利用车辆运输车内部已有的液压系统,推动上车渡板运动,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再通过将上车渡板分为主上车渡板和辅助上车渡板,且辅助上车渡板可相对主上车渡板转动,以折叠在主上车渡板上,这样,就节省了上车渡板的在车辆运输车内所占有的空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已由优选实施例揭示如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意识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所揭示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油缸,与车辆运输车的液压系统连通,该油缸的缸体通过其吊耳与车辆运输车的车体铰接,该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向地面倾斜; 一上车渡板,设置在运输车的该车体的导轨内,与该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该上车渡板的板面向地面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该上车渡板包括 一主上车渡板和一辅助上车渡板; 该主上车渡板的中部与该活塞杆铰接,该主上车渡板的后端与该辅助上车渡板的前端铰接;该主上车渡板的后部下凹,形成容置该辅助上车渡板的空间;该辅助上车渡板转动展开后与该主上车渡板的后部下凹处的板面共同组成渡车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 该主上车渡板包括 两主上车渡板边梁,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互相平行; 一横梁,位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中部,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固定连接; 活塞杆铰接座,位于该横梁中部,与该横梁固定连接; 两铰支座,位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的后端;以及 一主上车渡板承载板,夹设于该两上车渡板边梁之间,该主上车渡板承载板低于该两上车渡板边梁的上表面,该主上车渡板承载板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的共同形成该主上车渡板的下凹的后部;以及该辅助上车渡板包括 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互相平行; 两铰链套,位于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的前端,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设置于该两主上车渡板边梁的内侧,该两铰链套分别与该两铰支座铰接; 两支腿,分别设置在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的前部,并在该辅助上车渡板展开后,与地面支撑;以及 多条横梁,夹设于该两辅助上车渡板边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其特征在于,该主上车渡板承载板为多孔面板。
5.一种车辆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 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的上车渡板以及其车辆运输车,其中,包括,一油缸,与车辆运输车的液压系统连通,该油缸的缸体通过其吊耳与车辆运输车的车体铰接,该油缸的活塞杆的伸出方向向地面倾斜;一上车渡板,设置在运输车的该车体的导轨内,与该油缸的活塞杆铰接,该上车渡板的板面向地面倾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一气缸,利用车辆运输车内部已有的液压系统,推动上车渡板运动,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
文档编号B60P1/43GK202439599SQ2012200199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邬世锋, 陆康鉴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