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5982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以及具有该装置的救援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救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驻锄装置的救援车。
背景技术
轮式救援车是用于救援被困车辆的一种轮式机动车,其作业环境较为广泛,如被救援的车辆动力失灵、转向失灵或者陷入泥潭或凹坑等。这是,轮式救援车需要对被救援车辆进行牵引或拖曳。轮式救援车一般采用牵引绳与被救援车辆连接。在救援过程中,救援车固定不动,然后转到卷动机构将牵引绳收缩,从而通过牵引绳帮助被救援车辆脱离困境。 为实现上述救援过程,救援车就需要足够大的阻力来保持稳定状态。为防止救援车在牵引的过程中后退,现有技术中配合有防滑块。结合图1-3对现有的防滑块工作过程和原理作简要介绍。图I为现有技术中防滑块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防滑块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3为具有现有技术中防滑块的救援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如图I所示,防滑块10呈楔形设置(参见图2和图3),防滑块10包括第一支撑板101、弯板102、第二支撑板103、底板104和把手105。如图I和图2所示,弯板102包括前平面、弯曲面和后平面,第一支撑板101、弯板102和第二支撑板103共同构成防滑块10的支撑部,该支撑部固定连接在底板104的上方,把手105凸出设置在弯板102的后平面上。结合图3,救援车救援时,防滑块10的弯板102的前平面垫在救援车的车轮底面,有效的支撑车轮。由于防滑块10与地面00之间的阻力,救援车就能够保持稳定状态,通过牵引绳01的收缩实现对车辆的救援。上述防滑块使用和携带都很方便,但由于防滑块10与地面00之间的阻力有限,救援车只有在受到的牵引力较小的情况下才能保持稳定。因此,上述防滑块仅适用于牵引力较小的情况,使用范围比较有限。在作业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被救援车辆对轮式救援车的作用力较大,当这个作用力超出了轮式救援车和防滑块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阻力时,轮式救援车就会向后倒退或滑动,也就无法实现对车辆的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增大了地面对救援车的阻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滑块对救援车阻力过小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驻锄装置的救援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包括支撑件和铲子,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救援车的后部活动连接,以便所述支撑件在竖直面内上下摆动,所述铲子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进一步,所述驻锄装置进一步包括支座和悬挂杆,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朝向地面的侧面上,所述悬挂杆能够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救援车的后部。[0010]进一步,所述支座以所述支撑件的纵向轴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支座与支撑件之间、支座与悬挂杆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销孔。进一步,所述支撑件为两条横向连接的支撑杆,两条所述支撑杆在竖直面内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铲子的头端进一步设置有铲尖。进一步,所述铲子上设有多个所述铲尖。进一步,所述铲尖的非尖端部设有开口,所述铲尖通过所述开口连接在所述铲子上。进一步,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铲子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救援车,所述救援车连接有驻锄装置,所述驻锄装置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驻锄装置。进一步,所述救援车为轮式救援车。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特点本实用新型的驻锄装置在使用时,支撑件向下摆动,带动铲子向下逐渐接近地面。当铲子接触地面时,铲子逐渐伸入地面,直至铲子进入地面足够深度,铲子停止运动。此时,铲子不仅受到来自支撑件的作用力,还受到铲子所铲起的泥土的压力,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铲子受到的运动阻力就增大了,由铲子通过支撑件向救援车提供的阻力也就相应的增大了,救援车也就能够承受更大的牵引力。此外,支撑件与救援车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当救援车不需要工作时或者不需要驻锄装置提供阻力时,即可将驻锄装置卸下,安装和使用都很方便。在一种实施例中,支撑件还设置有支座,当驻锄装置不需要工作时,通过支座连接悬挂杆,悬挂杆向上提拉支撑件,由于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有铲子,支撑件向上提拉的过程中就会带动铲子向上运动,进而将铲子与地面相分离,避免了将铲子或驻锄装置整个拆下的繁琐过程;当需要使用铲子时,只需将悬挂杆拆下即可,铲子和支撑件就回到工作状态,操作便利。同时,上述支座设置在支撑件朝向地面的一个侧面上,也就是说,上述支座为下沉式支座,由于支座设置在整个驻锄装置的下方,操作者的视觉比较开阔,操作空间也比较大,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操作者在支撑件的下方即可完成悬挂杆的拆卸和安装,进而实现支撑件的收放,简单易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设置为两个横向对称连接的支撑杆,不仅增加了铲子的牢固性,还进一步提高了支撑件的强度,能够更好的实现对救援车的支撑,提高了救援车的稳定性。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铲子的头端设置多个铲尖,铲尖的头端比较锋利,锋利的铲尖更加容易进入地面,还能够增加伸入地面的深度,铲子进入地面越深越不容易被拔出或者推动,就相应的为救援车提供了更大的后退阻力,救援车的安全性也就更高。

图I为现有技术中防滑块一种设置方式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I中所示的防滑块的组装完成示意图;[0027]图3为图I中所示的防滑块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铲子一种设置方式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伊子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支撑件和铲子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铲子一种设置方式的正视图;图10为图9所示铲子的侧视图;图11为图9所示铲子的立体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支座一种设置方式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支座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14为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的救援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5为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的救援车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铲子伸入地面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增大了地面对救援车的阻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防滑块对救援车阻力过小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驻锄装置的救援车。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正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图。本实用新型的驻锄装置,用于救援车,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I和至少一个铲子2,支撑件I的一端活动安装在救援车的后部,以便驻锄装置在竖直面内上下摆动,从而将铲子2伸入或拔出地面,铲子2连接设置在支撑件I的另一端。支撑件I与救援车之间的活动连接是一种可以随时改变位置关系的连接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枢接的方式将两者连接在一起,但两者之间是可以相对运动的。也就是说,支撑件I与救援车之间的活动连接是一种在两者不脱离的情况下实现相对转动的连接。但当不需要支撑件I时,可以将其从救援车上拆除下来。其中,救援车的后部是指救援车偏后的部分,基本上可以是从中间往后的半个救援车所处的位置。例如,支撑件I可以安装在救援车的尾部,也可以是中间的任何位置。理论上讲,支撑件的安装位置不影响驻锄装置的工作,但实践中一般会把支撑件I安装在救援车的后半部分。将支撑件I安装在救援车的尾部比较好操作,安装和拆卸也比较方便。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件I可以为支撑杆,支撑杆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支撑件I可以是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支撑杆,两条支撑杆横向相连构成一个整体,两条支撑杆在竖直面内是相互对称设置的,如图5所示。众所周知,铲子2要伸入地面00,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结合图6-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铲子2的其中一种结构进行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铲子一种设置方式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铲子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支撑件和铲子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铲子2 —般呈两端突出、中间位置内凹的簸箕状设置,铲子2与地面相接触的端部比较锋利,这样,不仅铲子2比较容易伸入地面,而且铲子2伸入地面内部之后还比较容易固定在其内,使用时更加牢靠安全。铲子2可以由板材焊接而成。铲子2可以包括两片弯板21和多片筋板22。两片弯板21相互焊接形成一个内部中空的腔体,筋板22适配的卡装在由弯板21形成的中空腔体内部,用于支撑弯板21。两片弯板21呈规则的弯折板状设置,两片弯板21的弯曲度是不同的,弯曲度较小的弯板围合在弯曲度较大的弯板外围。两片弯板的角度可以都设置成钝角或者钝角与直角搭配等方式。筋板22可以设置在弯板21的垂面内,如图6所示。将铲子2与支撑件I连接后可以形成一个驻锄装置,如图8所示。支撑件I可以采用两条或多条圆钢管组合而成,铲子2与支撑件I拼点焊接成型,形成一个驻锄装置。支撑件I的端部可以设置安装孔,支撑件通过安装孔枢接在救援车上。 当然,铲子2与支撑件I的连接方式多样,可以采用焊接等固定连接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定位销等比较灵活的定位连接方式,在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方便快捷的拆卸下来,各个部分之间分开储存或放置。上述铲子2与支撑件I之间的定位连接是指两者选择好合适的位置关系时,通过定位装置将相对位置关系固定,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在通常情况下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不工作的状态可以将两者分离。为了使铲子2与支撑件I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还可以设置加强板6,加强板6设置在铲子2与支撑件I的连接处,加强板6可以设置呈与铲子2和支撑件I相配合的板状,也可以采用杆状设置在铲子2与支撑件I之间,对铲子2和支撑件I进行加固。为了使得铲子更加容易伸入地面内部,铲子2的头端还可以设置有铲尖3。铲尖3的个数根据铲子2的大小以及地面等情况决定。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铲尖,如图5所示。结合图9-11,说明铲尖3的优选形状。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铲子一种设置方式的正视图;图10为图9所示伊子的侧视图;图11为图9所示伊子的立体图。铲尖3的形状要满足尖端锋利、强度高等条件,凡是满足铲尖3辅助铲子伸入地面要求的形状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铲尖。通常情况下,铲尖3可以采用三角形设置,SP铲尖3的纵向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设有开口 31,铲尖3就是通过开口 31插接在铲子2的端部的。铲尖3的尖端要朝向外部,也就是说三角形的顶点朝向铲子2的外侧,如图5中所示的铲尖3的安装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开口 31的位置可以是与铲尖3的尖端部相对的一端,也可以是其他非尖端部,不过设置在与铲尖3的尖端部相对的一端操作起来更方便。请参考图12和图13,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支座一种设置方式的组装完成示意图;图13为图12所示支座的组装分解示意图。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件I上还设有支座4,支座4设置在支撑件I朝向地面的一个侧面上(请参见图14和图15),悬挂杆5的两端分别与支座4和救援车的后部活动连接。在铲子2不工作时,悬挂杆5能够将支撑件I向上提起,进而带动铲子2向上运动,最后使得铲子2与地面相分离,如图15所示。为实现上述功能,悬挂杆5的长度和位置必须与支撑件I的位置相互配合,具体来说,悬挂杆5要满足如下要求悬挂杆5与救援车连接的位置一般要高于支撑件I与救援车连接的位置,以保证悬挂杆5能够将支撑件I提起。如果悬挂杆5与支撑件I均连接在救援车后部的同一位置,悬挂杆5的长度就要短于支撑杆I的相应长度,此处的相应长度是指支撑杆I从救援车连接点到支座之间的长度。总之,悬挂杆5与支撑件I的配合方式多样,只要能够满足悬挂杆5将铲子2提起的效果即可。支座4可以设置呈对称结构,支座4以支撑件I的纵向轴线为轴对称设置,支座4的中间设有凹槽,凹槽与支撑件I的外表面相互配合,从而将支座4安装在支撑件I上。在支座4的横线方向设有两个销孔41,支撑件I和悬挂杆5上均相应的设有定位销(示于图15中),支座4与支撑件I之间、支座4与悬挂杆5之间就是通过上述定位销和销孔实现活动连接的。请参考图14-图16,图14为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的救援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5为具有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驻锄装置的救援车的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6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铲子伸入地面的工作状态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驻锄装置的救援车,所述救援车的后部连接有驻锄装置,所述驻锄装置为上述驻锄装置中的任意一种。驻锄装置与救援车后部的支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救援车其他部分的结构和设置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用新型不尽之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当处于工作状态时,将驻锄装置放下,然后铲子2就伸入地面内部,将地面00的泥土铲入铲子2的簸箕内,从而借助地面00固定,如图14所示。铲子2固定后可以通过支撑件I向救援车提供支撑力,阻止救援车后退或滑动;当不需要使用驻锄装置时,只需要将悬挂杆5安装在支座4上,就可以把支撑件I和铲子2向上提起,使得铲子2与地面00分离,救援车就能够自由运动,如图15所示。设置有铲尖的驻锄装置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如图16所示,救援车的尾部安装有驻锄装置,该驻锄装置设有铲尖3。使用时,铲尖3伸入地面内部直至铲尖3嵌入地面00内部固定不动,此时铲子2的大半部分伸入地面00内部,铲子2的前方堆满了泥土,驻锄装置与地面00的接触面积显著增大,铲子2受到的压力也增大了,地面对驻锄装置的阻力也就相应的增大了。由于救援车的后方是通过牵引绳01对车辆实施救援的,驻锄装置可以给救援车提供一个向前的力,该力与牵引绳01施加给救援车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果对牵引力要求比较高的车辆进行救援,当然就需要更大的反作用力,对驻锄装置的要求也就更高。此时,我们可以通过增大驻锄装置与地面之间的作用力来实现,例如,可以增大铲子2的大小等,以获取更大的支撑力。安装有上述驻锄装置的救援车,因为驻锄装置传递的过来的阻力相应的增加,救援车就可以获得更大的阻力,从而承受更大的牵引力,能够对牵引力要求比较高的车辆进行救援,其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上述安装有驻锄装置的救援车可以为轮式救援车,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救援车或者设备。[0068]同时,救援车还可以一同使用上述驻锄装置和现有的防滑块,对牵引力要求比较高的车辆实施救援。防滑块可以有效阻止救援车的车轮倒退,驻锄装置又可以给救援车一个水平方向的阻力,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防止救援车滑动或后退。以上对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以及具有该驻锄装置的救援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采用了具体的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包括其组成、装配和使用方法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理念能够思之变化,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和铲子,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救援车的后部活动连接,以便所述支撑件在竖直面内上下摆动,所述铲子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锄装置进一步包括支座和悬挂杆,所述支座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朝向地面的侧面上,所述悬挂杆能够连接在所述支座和救援车的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以所述支撑件的纵向轴线为轴对称设置,所述支座与支撑件之间、支座与悬挂杆之间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销和销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两条横向连接的支撑杆,两条所述支撑杆在竖直面内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子的头端进一步设置有铲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子上设有多个所述铲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尖的非尖端部设有开口,所述铲尖通过所述开口连接在所述铲子上。
8.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驻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与铲子的连接处。
9.一种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车的后部连接有驻锄装置,所述驻锄装置为上述I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驻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救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援车为轮式救援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救援车的驻锄装置,包括支撑件和铲子,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救援车的后部活动连接,以便所述支撑件在竖直面内上下摆动,所述铲子连接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驻锄装置的救援车,以满足牵引力比较大的救援需求。驻锄装置能够伸入地面内部,有效增加铲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地面对其提供的阻力,驻锄装置进一步将地面提供的阻力传递给救援车,救援车也就能够承受更大的牵引力,实现对车辆的救援。本申请的支撑件与救援车之间采用活动连接,使用时将支撑件向下摆动即可,操作很方便;当不需要驻锄装置时,只需将支撑件与救援车脱离或者用悬挂杆固定即可,安装和拆卸以及后续的维护都很便捷。
文档编号B60T1/14GK202541503SQ20122014701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
发明者冯雷, 张继丽, 於磊, 计海兵, 陈尚君 申请人: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