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9203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多数机动车辆中都配备有安全气囊。对于前排安全气囊即驾驶员安全气囊和副驾驶员安全气囊,饼状的气体发生器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性能可靠、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市场上的安全气囊,为了连接气囊壳体与饼状的气体发生器,通常需要使用保持环、螺柱、螺母等多个附加零件,参见附图1和附图2。这样的设计在产品重量和制造成本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简化饼状的气体发生器与气囊壳体的连接结构,以减少零件数量,减轻产品重量,降低制造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气囊壳体、气体发生器、圆形卡环、翻边、连接布,其特征在于在气袋的底部连接一圈连接布,连接布上均布有孔,气囊壳体中间的圆形孔底部四周均布有翻边,均布的翻边形成筒状结构,气袋置于气囊壳体内,气袋底部所设的连接布从气囊壳体的圆形孔内伸出后连接布上的孔分别套接在气囊壳体底部相应的翻边上;气体发生器上半部位于气袋下的气囊壳体内,气体发生器的底部穿过翻边组成的筒状结构后位于翻边的下方,在翻边所组成的筒状结构外箍设圆形卡环,所述的圆形卡环的环身上还设有一个向外凸的凸槽。所述的翻边的底部设有向外翻的卷边。在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孔下的气体发生器外壁上设有一圈法兰,在法兰下的气体发生器外壁上设有一圈凹槽。所述的连接布的下部呈齿片状。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零件数量减少,重量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装配工序简化,节省了打螺母的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图1为原有安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有安全气囊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0015]实施例1参见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改进的安全气囊包括气袋1、气囊壳体2,气体发生器3以及圆形卡环4。在气囊壳体2中间的圆形孔底部四周均布有翻边21,均布的翻边21形成筒状结构,本例中翻边21采用垂直于气囊壳体底面的方形齿片。气袋I底部增设一圈连接布,该连接布的下部可设成齿片状,然后在连接布的每一个齿片上设孔11,本文中该孔11称之为“窗口”,气袋I先从气囊壳体2上方放入气囊壳体2内,然后该连接布的底部可从气囊壳体2底部的圆形孔内伸出,气袋I底部的连接布上所设的窗口分别套挂到相应的气囊壳体2底部的翻边21上,从而固定气袋I。气体发生器3则从翻边21所组成的筒状结构的底部嵌入,使气体发生器3上半部位于气囊壳体2内,气体发生器3的底部位于翻边21下方,然后把圆形卡环4从下往上套入翻边21所组成的筒状结构外,然后使用工装夹住并压缩圆形卡环4上的凸槽41,促使圆形卡环4的直径收缩,从而收紧翻边21,使其紧紧箍在气体发生器3的外壁上,以此实现气囊壳体2和气体发生器3的连接与固定。实施例2参见图5,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在气体发生器3上还可以设置法兰31和凹槽32,即在气体发生器3的出气孔下的气体发生器3外壁上设有一圈法兰31,在法兰31下的气体发生器外壁上再设一圈凹槽32。气体发生器3先置于气袋I的连接布下,然后气袋I和气体发生器3 —起从气囊壳体2的上方装入,气袋I的底部的窗口分别挂到气囊壳体2底部相应的翻边21上,此时由于法兰31的存在,法兰31会搁置在气囊壳体2内的底面上,而气体发生器3上的凹槽32对应在翻边21处。把圆形卡环4从下往上套入对应凹槽32处的翻边21所组成的筒状结构外,当圆形卡环4收紧时,会将气囊壳体2上的翻边21卡入气体发生器3上的凹槽32内,从而牢牢固定住气袋1、气囊壳体2和气体发生器3。为了更牢固地固定气囊壳体2和圆形卡环4,翻边21的底边上还可以设置一道向外翻的卷边22,用以确保圆形卡环4在收紧后不会相对翻边21产生上下运动,即不会松动或脱出。 上述实施例中的圆形卡环4可以是具有与上述描述功能相同,但形状或结构不同的任何类似零件。上述实施例是副驾驶员安全气囊,同样的方案和结构也可以用于驾驶员安全气囊。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包括气袋、气囊壳体、气体发生器、圆形卡环、翻边、连接布,其特征在于在气袋(I)的底部连接一圈连接布,连接布上均布有孔(11),气囊壳体(2)中间的圆形孔底部四周均布有翻边(21),均布的翻边(21)形成筒状结构,气袋(I)置于气囊壳体(2)内,气袋底部所设的连接布从气囊壳体的圆形孔内伸出后连接布上的孔(11)分别套接在气囊壳体底部相应的翻边(21)上;气体发生器(3)上半部位于气袋下的气囊壳体内,气体发生器的底部穿过翻边组成的筒状结构后位于翻边(21)的下方,在翻边(21)所组成的筒状结构外箍设圆形卡环(4),所述的圆形卡环(4)的环身上还设有一个向外凸的凸槽(4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边(21)的底部设有向外翻的卷边(2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气体发生器(3)的出气孔下的气体发生器外壁上设有一圈法兰(31),在法兰(31)下的气体发生器外壁上设有一圈凹槽(3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布的下部呈齿片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在气袋的底部连接一圈连接布,连接布上均布有孔,气囊壳体中间的圆形孔底部四周均布有翻边,均布的翻边形成筒状结构,气袋置于气囊壳体内,气袋底部所设的连接布从气囊壳体的圆形孔内伸出后连接布上的孔分别套接在气囊壳体底部相应的翻边上;气体发生器上半部位于气袋下的气囊壳体内,气体发生器的底部穿过翻边组成的筒状结构后位于翻边的下方,在翻边所组成的筒状结构外箍设圆形卡环,所述的圆形卡环的环身上还设有一个向外凸的凸槽。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零件数量减少,重量降低,原材料成本降低;装配工序简化,节省了打螺母的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
文档编号B60R21/217GK202827456SQ20122019915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日
发明者庄晓, 周厚林, 王蕾, 谢延赫 申请人: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