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903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摇臂结构,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微型车考虑到空间和操纵性,常采用非独立性悬架,且后桥衬套总成和后桥焊接总成距离较远,转弯侧向力很大、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后桥拉杆承受的应力比较集中,从而给行车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 201296631 Y,授权公告日为2009_08_26的专利申
请案,公开了一种托盘搬运车的摇臂结构,包括有分别位于车架两侧的左摇臂和右摇臂,左摇臂具有第一管套和连接在该第一管套上的左摇臂片,右摇臂具有第二管套和连接在该第·二管套上的右摇臂片,第一管套可活动地套设于一固定在车架一侧的第一短轴之外,第二管套可活动地套设于一固定在车架另一侧的第二短轴之外,该摇臂结构虽然能使车架的受力点分布更广,使应力集中问题的到较好的解决,但其却不适合在微型车上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微型车辆转弯时侧向力大、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后桥拉杆承受的应力集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缓解转弯侧向力,避免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保证整个后桥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的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所述后摇臂支撑板的一端和后摇臂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衬套与后桥拉杆的一端联接。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采用衬套联接后摇臂支撑板、后摇臂安装板以及后桥拉杆,使得后桥拉杆所承受的力传递到车架上,避免了应力集中,同时缓解了转弯侧向力,避免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保证整个后桥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作为优选,所述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联接成人字状,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的另一端分别与后地板纵梁和后地板后横梁搭接配合。此种结构能够很好地将后桥拉杆上的侧向力传递到车架上,实现力的传递,避免应力集中。作为优选,所述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之间的夹角为30°飞0°。此种范围的夹角大小,可以很好地将后桥拉杆所承受的力传递至车架。作为优选,所述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上设有衬套安装孔。便于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的连接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均为梁状结构。梁状结构能够使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具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后桥拉杆上的侧向力有效传递到车架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通过衬套与后桥拉杆连接缓解了转弯侧向力,避免了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设计成人字状并与后地板后横梁、后地板纵梁搭接配合,很好的将后桥拉杆上的侧向力传递到车架上,实现了力的传递,避免了应力集中,保证了整个后桥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图中后摇臂支撑板I,后摇臂安装板2,衬套安装孔3,后桥拉杆4,汽车骨架总成5,衬套固定位置6。·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在图I和图2、图3所示实施例中,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所述后摇臂支撑板I的一端和后摇臂安装板2的一端通过衬套与后桥拉杆4的一端联接,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联接成人字状,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之间的夹角为30°飞0°,在本实施例中,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之间的夹角为45°,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的另一端分别与后地板纵梁和后地板后横梁搭接配合,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上设有衬套安装孔3,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均为梁状结构。在图3所示的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中,4为后桥拉杆,5为汽车骨架总成,6为衬套固定位置,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通过衬套联接成人字状,并与后地板后横梁、后地板纵梁搭接配合,将后桥拉杆上的侧向力传递到车架上,实现了力的传递,避免了应力集中,衬套联接缓解了转弯侧向力,避免了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保证了整个后桥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所述后摇臂支撑板(I)的一端和后摇臂安装板(2)的一端通过衬套与后桥拉杆的一端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联接成人字状,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的另一端分别与后地板纵梁和后地板后横梁搭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之间的夹角为30°飞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 )上设有衬套安装孔(3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支撑板(I)和后摇臂安装板(2)均为梁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包括后摇臂支撑板和后摇臂安装板,所述后摇臂支撑板的一端和后摇臂安装板的一端通过衬套与后桥拉杆的一端联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通过衬套与后桥拉杆连接缓解了转弯侧向力,避免了转向不足和过度转向,后摇臂总成安装结构设计成人字状并与后地板后横梁、后地板纵梁搭接配合,很好的将后桥拉杆上的侧向力传递到车架上,实现了力的传递,避免了应力集中,保证了整个后桥的稳定性和可操纵性。
文档编号B60G7/00GK202685816SQ201220290469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浦传波, 闻培培, 李志鹏, 金爱君,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