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979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讲是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前照灯均安装有调节车灯照射角度的调光装置,该装置调节照射角度的原理为,车灯固定在灯壳内,即车灯的位置固定不变,车灯后面设有反光银碗,反光银碗上端与灯壳铰接,反光银碗下端与调光装置的顶杆前端铰接,通过顶杆的前进后退,使得反光银碗绕其上端的铰接点摆动,以此实现车灯照射角度的改变。如图1所述,现有技术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包括外壳101、电动机102、传动直齿轮104、传动蜗杆105、蜗轮103和顶杆106,电动机102安装在外壳101内,电动机102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直齿轮107,输出直齿轮107与传动直齿轮104啮合,传动直齿轮104与传动蜗杆105固定,传动蜗杆105与蜗轮103啮合,传动蜗杆105与蜗轮103的传动比为12,蜗轮103的中心孔设有内螺纹,顶杆106设有带外螺纹的螺杆部,顶杆106的螺杆部的外螺纹与蜗轮103中心孔的内螺纹啮合,顶杆106穿过外壳101的通孔且与外壳101周向限位,具体的说,顶杆106设有径向凸起,通孔设有容置径向凸起的凹槽,顶杆106的径向凸起卡在通孔凹槽内,使得顶杆106能前进或后退,但无法转动。该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工作原理为:电动机输出轴转动,经输出直齿轮带动啮合的传动直齿轮旋转,传动直齿轮带动传动蜗杆旋转,传动蜗杆带动蜗轮,蜗轮转动时,与蜗轮旋合的顶杆被周向限位无法转动,故顶杆前进或后退。现有技术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从电动机输出轴到蜗轮之间,经过了输出直齿轮到传动直齿轮、传动蜗杆到蜗轮的二级传动,传动部件多,装配麻烦,生产效率低、传动效率低、运行噪音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减少传动部件、简化装配过程、提高生产率、提高传动效率、降低噪音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它包括外壳、电动机和蜗轮,电动机和蜗轮安装在外壳内,电动机的输出轴的外端设有蜗杆段,输出轴的蜗杆段与蜗轮相互啮合。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输出轴和蜗轮之间是直接通过蜗轮蜗杆传动的,这样就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级传动,故减少了传动部件、简化了装配过程、提高了生产率、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噪


[0010]图1是现有技术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现有技术的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零部件101、外壳,102、电动机,103、蜗轮,104、传动直齿轮,105、传动蜗杆,1.6、顶杆,107、输出直齿轮。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的零部件1、外壳,2、电动机,3、蜗轮,4、蜗杆段,5、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它包括外壳1、电动机2和蜗轮3,电动机2和蜗轮3安装在外壳I内。电动机2的输出轴的外端固定有蜗杆段4,输出轴的蜗杆段4与蜗轮3相互啮合。蜗杆段4与蜗轮3的传动比为45。在该传动比下,蜗轮3蜗杆段4间传动稳定合理。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点就是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和蜗轮3之间减少了一级传动,至于蜗轮3与顶杆5的配合方式,及顶杆5与外壳I的装配关系与现有技术完全相同,故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它包括外壳(I)、电动机(2)和蜗轮(3),电动机(2)和蜗轮(3)安装在外壳(I)内,其特征在于:电动机(2)的输出轴的外端设有蜗杆段(4),输出轴的蜗杆段(4)与蜗轮(3)相互啮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它包括外壳(1)、电动机(2)和蜗轮(3),电动机(2)和蜗轮(3)安装在外壳(1)内,电动机(2)的输出轴的外端设有蜗杆段(4),输出轴的蜗杆段(4)与蜗轮(3)相互啮合。该汽车前照灯的调光装置能减少传动部件、简化装配过程、提高生产率、提高传动效率、降低噪音。
文档编号B60Q1/076GK202923473SQ2012204715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7日
发明者陈金, 左维科, 赵洪震 申请人:宁波精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