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324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的连接结构,具体地指一种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前保险杠下格栅区域,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一般有3种形式a、下格栅单独从前往后安装到蒙皮的正面山、下格栅单独从后往前安装到蒙皮的背面;c、下格栅与蒙皮集成为一体。通常,下格栅与蒙皮集成为一体的型式主要应用在下格栅与保险杠蒙皮颜色一致的车型上。当然,也有车型在下格栅与蒙皮颜色不一致情况下做成一体式的,这种情况会采用遮蔽喷涂,工艺较复杂,废品率较高。对于下格栅为单个零件的车型,从前往后安装时,容易出现擦伤油漆的情况。从后往前安装虽然可以避免此情况,但可能出现下格栅与蒙皮卡接不牢固而松脱的问题。为此,有的车型会采取增加螺钉连接结构的方式来提高可靠性。然而,螺钉连接会增加紧固件数量及前保险杠总成的装配工序,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避免采用螺钉连接结构,同时还能可靠的固定下格栅并提高工艺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包括前保险杠蒙皮和下格栅,所述前保险杠蒙皮在与下格栅配合的周边轮廓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卡爪,所述下格栅与所述卡爪配合处设有卡扣孔。上述方案中,所述前保险杠蒙皮在与下格栅配合的周边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片,所述下格栅与所述定位片配合处设有定位孔。这样,可以限制下格栅相对前保险杠蒙皮左右蹿动。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爪包括卡定凸起和弹性根部,所述弹性根部与前保险杠蒙皮连为一体,所述卡扣孔与前保险杠蒙皮配合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压紧弹性根部的限位筋,所述卡扣孔的另一面设有几个卡紧卡定凸起的凸台。上述方案中,所述下格栅周边在与前保险杠蒙皮配合的区域设有凹槽,所述卡扣孔和限位筋位于凹槽内。这样,卡接时,卡爪的弹性根部位于下格栅的凹槽内,凹槽内的限位筋沿卡爪松脱的方向压住弹性根部,防止卡爪脱离与凸台的卡接而从卡扣孔内脱出。上述方案中,所述卡爪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止卡爪在卡扣孔内前后蹿动的限位凸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下格栅与前保险杠蒙皮全部采用卡接结构,没有使用螺钉连接,减少了紧固件数量及前保险杠总成的装配工序,降低了成本。[0012]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简单,使前保险杠蒙皮及下格栅的模具结构都得到了简化,降低了模具成本,并有利于后期的模具调试。此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从后往前装配的方式,避免了擦伤前保险杠蒙皮油漆的风险。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可靠,限位结构合理,卡爪与卡扣孔之间避免了面贴合,可以实现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之间良好的间隙,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下格栅安装在前保险杠蒙皮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格栅和前保险杠蒙皮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前保险杠蒙皮上卡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格栅的卡扣孔与前保险杠蒙皮配合面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格栅的卡扣孔背面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前保险杠蒙皮上的卡爪卡接在下格栅上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A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B-B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2所示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包括前保险杠蒙皮2和下格栅1,前保险杠蒙皮2在与下格栅I配合的周边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片3,下格栅I与定位片3配合处设有定位孔6。前保险杠蒙皮2在与下格栅I配合的周边轮廓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卡爪4,下格栅I与卡爪4配合处设有卡扣孔7。图3所示的卡爪4包括卡定凸起4a和弹性根部4b,弹性根部4b与前保险杠蒙皮2连为一体。卡爪4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止卡爪4在卡扣孔7内前后蹿动的限位凸台5。图4、5所示的卡扣孔7与前保险杠蒙皮2配合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压紧弹性根部4b的限位筋8,卡扣孔7的另一面设有三个卡紧卡定凸起4a的凸台9。下格栅I周边在与前保险杠蒙皮2配合的区域设有凹槽10,卡扣孔7和限位筋8位于凹槽10内。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下格栅I从后向前往前保险杠蒙皮2上安装,首先,前保险杠蒙皮2中间的定位片3插入定位孔6,限制下格栅I相对前保险杠蒙皮2左右蹿动。同时,如图7所示,前保险杠蒙皮2上的卡爪4插入下格栅I上的卡扣孔7,卡定凸起4a受卡扣孔7上边缘的限制而向图示Z向的反向弹性变形;而如图8所示,卡爪4的弹性根部4b则受凹槽10内的限位筋8的Z向的压紧力而只有较小变形,这样,卡爪4的卡定凸起4 a在卡入到凸台9时就沿Z向恢复初始变形而卡紧到凸台9上,并且,其弹性根部4b被限位筋8压紧,使卡爪4不能从卡扣孔7内脱出。与此同时,卡爪4两端的限位凸台5与凹槽10的底部接触,防止卡爪4在卡扣孔7内前后蹿动。[0030]这样,如图6所示,通过卡爪4和卡扣孔7,下格栅I就安装到前保险杠蒙皮2上。
权利要求1.一种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包括前保险杠蒙皮(2)和下格栅(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蒙皮(2)在与下格栅(I)配合的周边轮廓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卡爪(4),所述下格栅(I)与所述卡爪(4)配合处设有卡扣孔(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保险杠蒙皮(2)在与下格栅(I)配合的周边的中间位置设有定位片(3),所述下格栅(I)与所述定位片(3 )配合处设有定位孔(6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4)包括卡定凸起(4a)和弹性根部(4b),所述弹性根部(4b)与前保险杠蒙皮(2)连为一体,所述卡扣孔(7)与前保险杠蒙皮(2)配合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压紧弹性根部(4b)的限位筋(8),所述卡扣孔(7)的另一面设有几个卡紧卡定凸起(4a)的凸台(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格栅(I)周边在与前保险杠蒙皮(2)配合的区域设有凹槽(10),所述卡扣孔(7)和限位筋(8)位于凹槽(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4)的两端分别设有防止卡爪(4)在卡扣孔(7)内前后蹿动的限位凸台(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的连接结构,包括前保险杠蒙皮和下格栅,前保险杠蒙皮在与下格栅配合的周边轮廓上均匀布置有多个卡爪,下格栅与所述卡爪配合处设有卡扣孔。本实用新型的下格栅与前保险杠蒙皮全部采用卡接结构,没有使用螺钉连接,减少了紧固件数量及前保险杠总成的装配工序,降低了成本。本实用新型的卡接结构简单,卡接结构可靠,限位结构合理,卡爪与卡扣孔之间避免了面贴合,可以实现前保险杠蒙皮与下格栅之间良好的间隙,有利于提高外观品质。
文档编号B60R19/52GK202896494SQ20122061425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刘小杰, 王小川, 勾赵亮 申请人:东风汽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