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04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公路两用车因其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又可以在铁路上运行,被广泛应用于轨道运输行业。铁路公路两用车通常用于铁路牵引、抢修、施工和抢险等作业,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公路两用车主要包括底架、司机室、车轮和导向轮。司机室和动力装置装配在底架上部,而车轮设置在底架的底部,导向轮通过折叠架安装在底架的底部。当铁路公路两用车在公路上行驶时,导向轮通过液压缸收起,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车轮转动进行驱动行驶;当铁路公路两用车在铁轨上行驶时,导向轮通过液压缸放下并落在铁轨上,导向轮与铁轨配合用于导向。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公路两用车在铁路行驶时,导向轮与铁轨之间产生较强的振动,导致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性能较差的缺陷,实现通过减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性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振车架,包括底架、车轮、前导向装置和后导向装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前导向轮和前折叠架,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连接在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上,所述后导向装置包括后导向轮和后折叠架,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连接在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上,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减振块,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减振块。如上所述的减振车架,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橡胶减振块套在所述第一螺栓上。如上所述的减振车架,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橡胶减振块套在所述第二螺栓上。如上所述的减振车架,所述第一橡胶减振块的横截面上宽下窄。如上所述的减振车架,所述第二橡胶减振块的横截面上窄下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如上所述的减振车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在导向轮与折叠臂之间设置橡胶减振块,通过橡胶减振块可以有效的减弱导向轮与铁轨产生的振动传给底架,实现通过减振车架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性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振车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振车架实施例中第一橡胶减振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减振车架实施例中第二橡胶减振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1-图5所示,本实施例减振车架,包括底架1、车轮2、前导向装置3和后导向装置4 ;车轮2设置在底架I上,前导向装置3包括前导向轮31和前折叠架32,前导向轮31的轮架311连接在前折叠架32的安装座322上,前折叠架32可以通过前油缸321的伸缩实现带动前导向轮31升降,后导向装置4包括后导向轮41和后折叠架42,后导向轮41的轮架411连接在后折叠架42的安装座422上,后折叠架42可以通过后油缸421的伸缩实现带动后导向轮41升降,前导向轮31的轮架311与前折叠架32的安装座322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减振块33,后导向轮41的轮架411与后折叠架42的安装座422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减振块43。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减振车架中的第一橡胶减振块33可以减弱前导向轮31与铁轨产生的振动传给底架1,同样的,第二橡胶减振块43可以减弱后导向轮41与铁轨产生的振动传给底架1,从而提高了本实施例减振车架的减振性能,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整体减振性能。其中,为了方便牢固的固定装配第一橡胶减振块33和第二橡胶减振块43,本实施例中的前导向轮31的轮架311与前折叠架32的安装座322通过第一螺栓312连接在一起,第一橡胶减振块33套在第一螺栓312上;后导向轮41的轮架411与后折叠架42的安装座422通过第二螺栓412连接在一起,第二橡胶减振块43套在第二螺栓412上。进一步的,为了使本实施例减振车架具有更佳的减振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橡胶减振块33的横截面上宽下窄,使本实施例减振车架的底架I的前端部具有较高的减振性能;第二橡胶减振块43的横截面上窄下宽,使底架I的后端部能够承受较重的载重,同时也满足底架I的后端部的减振要求。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减振车架实施例中的减振车架,其具体结构可以参见本实用新型减振车架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5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在导向轮与折叠臂之间设置橡胶减振块,通过橡胶减振块可以有效的减弱导向轮与铁轨产生的振动传给底架,实现通过减振车架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性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减振车架,包括:底架、车轮、前导向装置和后导向装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前导向轮和前折叠架,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连接在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上,所述后导向装置包括后导向轮和后折叠架,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连接在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减振块,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减振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橡胶减振块套在所述第一螺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橡胶减振块套在所述第二螺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减振块的横截面上宽下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减振块的横截面上窄下宽。
6.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减振车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减振车架,包括底架、车轮、前导向装置和后导向装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前导向装置包括前导向轮和前折叠架,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连接在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上,所述后导向装置包括后导向轮和后折叠架,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连接在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上,所述前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前折叠架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橡胶减振块,所述后导向轮的轮架与所述后折叠架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橡胶减振块。通过在导向轮与折叠臂之间设置橡胶减振块,通过橡胶减振块可以有效的减弱导向轮与铁轨产生的振动传给底架,实现通过减振车架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减振性能。
文档编号B60G13/00GK202911498SQ2012206443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朱林, 路广, 高希妨, 魏德勇, 李松林 申请人: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