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8404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公路两用车,尤其涉及一种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公路两用车因其既可以在公路上行驶,又可以在铁路上运行,被广泛的应用于轨道运输行业。铁路公路两用车通常用于铁路牵引、抢修、施工和抢险等作业,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公路两用车主要包括底盘、司机室、轮胎、导向轮以及动力装置。司机室和动力装置装配在底盘上部,而轮胎和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底盘的底部,通过动力装置驱动轮胎行驶。其中,动力装置可以是电机或发动机等动力设备。铁路公路两用车在公路上,可以通过轮胎行驶;在铁路上,可以通过导向轮导向,使铁路公路两用车沿着导轨行驶。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铁路公路两用车的采用普通汽车上使用的底盘,空间较小无法满足安装其他工程作业设备的要求;并且,底盘的刚度较小,承载能力较低。因此,现有技术中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的缺陷,实现通过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副车架,包括两个横梁、固定在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纵梁、以及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安装座;所述横梁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副车架,通过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将副车架固定装配到底盘上,而通过在横梁前端部设置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可以延伸至铁路公路两用中司机室的底部,从而有效的将副车架的重心前移,实现通过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副车架满足装配其他的工程作业设备的要求,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横梁的前端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外倾斜的第二倾斜面。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O. 3-0. 7。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O. 5。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横梁下表面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边缘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值不大于所述横梁高度值的O. 25倍。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第二倾斜面投射到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值不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值的3倍。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挡板与所述横梁下表面的连接处为倒角结构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横梁的后端部还设置有安装支架。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横梁的中部还设置有回转座。[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底盘,还包括如上所述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中的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将副车架固定装配到底盘上,而通过在横梁前端部设置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可以延伸至铁路公路两用中司机室的底部,从而有效的将副车架的重心前移,实现通过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副车架满足装配其他的工程作业设备的要求,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副车架,包括两个横梁1、固定在两个横梁I之间的纵梁2、以及固定在横梁I上的安装座3 ;横梁I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1。具体而言,本实施例副车架通过安装座3可以牢固的固定在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上,通过本实施例副车架可以有效的增大底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其中,横梁I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11,从而可以使横梁I的前端部延伸至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司机室的下方,第一倾斜面11可以避免司机室与横梁I发生碰撞,从而可以使本实施例副车架的重心前移,实现平均分配底盘的载荷,加强了底盘的强度。其中,第一倾斜面11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O. 3-0. 7,优选的,第一倾斜面11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O. 5。进一步的,横梁I的前端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外倾斜的第二倾斜面12。通过设置第二倾斜面12可以使横梁I的前端部平缓过渡,减少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其中,横梁I下表面的端部边缘与第一倾斜面11的边缘之间设置有挡板111,挡板111的高度值h不大于横梁I高度值H的O. 25倍,并且,挡板111与横梁I下表面的连接处为倒角结构(未图示)。第二倾斜面12投射到横梁I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值L不小于挡板的高度值h的3倍。更进一步的,横梁I的后端部还设置有安装支架4,通过安装支架4可以方便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工作斗安装固定。横梁I的中部还设置有回转座5,通过回转座5可以方便的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回转工作台装配固定。本实施例副车架,通过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将副车架固定装配到底盘上,而通过在横梁前端部设置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可以延伸至铁路公路两用中司机室的底部,从而有效的将副车架的重心前移,实现通过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副车架满足装配其他的工程作业设备的要求,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底盘,还包括副车架,副车架中的安装座固定在底盘上。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副车架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实施例中的副车架,其具体结构可以参加本实用新型副车架实施例以及附图1-图2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铁路公路两用车,通过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将副车架固定装配到底盘上,而通过在横梁前端部设置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可以延伸至铁路公路两用中司机室的底部,从而有效的将副车架的重心前移,实现通过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副车架满足装配其他的工程作业设备的要求,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横梁、固定在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纵梁、以及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安装座;所述横梁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前端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向外倾斜的第二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3-0.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正切值为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下表面的端部边缘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边缘之间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值不大于所述横梁高度值的0.25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投射到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的长度值不小于所述挡板的高度值的3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与所述横梁下表面的连接处为倒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后端部还设置有安装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中部还设置有回转座。
10.一种铁路公路两用车,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副车架, 所述副车架中的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底盘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副车架及铁路公路两用车。副车架,包括两个横梁、固定在两个所述横梁之间的纵梁、以及固定在所述横梁上的安装座;所述横梁的前端部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面。通过安装座可以方便的将副车架固定装配到底盘上,而通过在横梁前端部设置第一倾斜面,第一倾斜面可以延伸至铁路公路两用中司机室的底部,从而有效的将副车架的重心前移,实现通过副车架提高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底盘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并且,通过副车架满足装配其他的工程作业设备的要求,提高了铁路公路两用车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B60F1/00GK202911486SQ2012206443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李松林, 李新慧, 郁文心, 赵晨光 申请人: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