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7221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汽车后副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副车架。
【背景技术】
[0002]后副车架作为轿车底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后悬架系统提供安装支撑,同时阻隔由轮胎传递到悬架系统上的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提高整车乘坐舒适性。其次,后副车架又是保证后悬挂系统和车身之间装配关系的构件,后悬挂系统和后副车架先在分装线上组装构成后车桥总成,然后再将该总成与车身合装,这种总成结构安装方便,通用性高,降低了装配和研发成本,但最重要的还是其舒适性和悬挂刚度的提尚O
[0003]目前,后副车架一般为框架结构,主要由钣金及管梁构成,其上还有各种支架,用来安装稳定杆、前束、悬挂系统的构件。由于各个对手件安装的限制,导致后副车架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0004]如图1所示为某日系车型的后副车架结构,该后副车架为条形结构,这种后副车架主要应用于后悬为两个连杆结构的传统燃油汽车。图1所示的后副车架通过多块钣金组装而成,钣金数量较多,其匹配工艺复杂,不利于安装点精度的控制,且不适用于多连杆后悬挂系统,其只能满足两个二力杆的安装需求,不利于同平台多车型的通用性扩展。
[0005]由于上述的后副车架整体为条形结构,其缺点是会导致各安装点刚度较低,后副车架整体模态不高,承载能力较低,相应的由后副车架和后悬挂系统组成的分总成刚度和模态均比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后副车架提高后悬挂系统刚性的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副车架,以解决现有后副车架整体模态不高、各安装点刚度和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其包括主体板和连接板,所述主体板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状,所述主体板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第一槽状结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主体板的中部的下方,所述主体板和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对接形成腔体结构;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衬套安装孔。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形状相匹配,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对接、所述主体板和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对接以形成封闭、连贯的腔体结构。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上侧分别设有上摆臂安装支架,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下摆臂安装支架,所述下摆臂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侧部分别设有前束臂安装点,所述下摆臂安装支架与所述前束臂安装点连接。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板由钣金折弯而成,所述加强板为钣金片状结构。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两端的上摆臂安装支架为开口朝外的第二槽状结构;
[0013]所述主体板两端的下摆臂安装支架为开口朝外的第三槽状结构。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摆臂安装支架和下摆臂安装支架由钣金弯折而成。
[001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两个端部为开叉状。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稳定杆安装支架,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与所述主体板焊接,且所述前束臂安装点设于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上。
[001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为盒状结构。
[0018]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后副车架,主体板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状,使得整体布局紧凑,该后副车架占用空间大大减小,重量具有较大幅度的减轻,且在中间位置做了相当大的空间避让,对于其它系统,如油箱、排气系统的布置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体板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第一槽状结构,连接板位于主体板的中部的下方,主体板和连接板的中部对接形成腔体结构,由此可提高后副车架的整体刚度、强度以及扭转、弯曲模态。本发明的后副车架结构紧凑,可实现轻量化。
[0019]进一步地,下摆臂安装支架与主体板上的前束臂安装点相连,该设计结构简单,零件少,安装匹配难度小,但大大提高了前束臂安装点X向的刚度,同时提高后副车架整体一阶模态。
[0020]更进一步地,稳定杆安装支架与主体板焊接,同时稳定杆安装支架覆盖主体板上前束臂安装点,满足稳定杆安装固定,提高前束臂安装点的强度和各向刚度,进一步提高后副车架整体一阶扭转模态。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背景技术】的汽车后副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后副车架俯视状态下的平面图;
[002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后副车架仰视状态下的平面图;
[002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后副车架俯视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汽车后副车架仰视状态下的立体图。
[0026]其中:1、主体板;2、连接板;3、衬套安装孔;4、加强板;5、上摆臂安装支架;6、下摆臂安装支架;7、稳定杆安装支架;8、稳定杆安装点;9、前束臂安装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其包括主体板I和连接板2,主体板I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状,使得该后副车架占用空间大大减小,重量具有较大幅度的减轻,且在中间位置做了相当大的空间避让,对于其它系统,如油箱、排气系统的布置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体板I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第一槽状结构,连接板2位于主体板I的中部的下方,主体板I和连接板2的中部对接形成腔体结构,由此可提高后副车架的整体刚度、强度以及扭转、弯曲模态;主体板I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衬套安装孔3,该衬套安装孔3用于与衬套连接,以将该后副车架连接至车体中。
[0029]骨头状的主体板I的两个端部为开叉状,为多连杆、副车架等部件安装连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其扭转刚度和支撑强度都得到提高。衬套安装孔3优选为四个,分别位于主体板I的四个角区域。衬套安装孔3为圆管结构,为衬套提供压装支撑。
[0030]优选地,主体板I和连接板2的中部所形成的腔体结构为长方体结构,其强度和稳定性较强。
[0031 ]如图4和图5所示,主体板I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加强板4,加强板4与主体板I的端部形状相匹配,加强板4与主体板I的端部对接、主体板I和连接板2的中部对接形成封闭、连贯的腔体结构。由此可提高后副车架的刚度。
[0032]主体板I的两端的上侧分别设有上摆臂安装支架5,主体板I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下摆臂安装支架6,下摆臂安装支架6安装在上述的加强板4上,优选地,加强板4与主体板I焊接,下摆臂安装支架6与加强板4焊接。连接板2由钣金折弯而成,其两侧设有与主体板I焊接的折弯边,加强板4为钣金片状结构,为下摆臂安装支架6提供了安装位置,主要起到提高后副车架的强度和刚度的作用。
[0033]主体板I两端的上摆臂安装支架5为开口朝外的第二槽状结构,由此使得主体板I两端的上摆臂安装支架5形成背对背设置的结构,主体板I两端的下摆臂安装支架6为开口朝外的第三槽状结构,主体板I两端的下摆臂安装支架6形成背对背设置的结构,上摆臂安装支架5和下摆臂安装支架6分别为上摆臂和下摆臂提供了合适的安装支撑结构。优选地,上摆臂安装支架5和下摆臂安装支架6由钣金弯折而成以形成槽状结构。此外,下摆臂安装支架6在其槽体的两个侧壁上还设有用于与主体板I焊接的折弯边,以加强下摆臂的安装强度和刚度。
[0034]主体板I的两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稳定杆安装支架7和前束臂安装点9,该稳定杆安装支架7上设有多个稳定杆安装点8,为稳定杆提供了安装支撑。稳定杆安装支架7为盒状结构,可提高稳定杆的安装刚度。优选地,前束臂安装点9设于稳定杆安装支架7上并位于靠近下摆臂安装支架6的一侧,由此可提高前束臂的安装刚度和后副车架的一阶扭转模态。下摆臂安装支架6与主体板I上的前束臂安装点9相连,该设计结构简单,零件少,安装匹配难度小,但大大提高了前束臂安装点X向的刚度,同时提高后副车架整体一阶模态。稳定杆安装支架7与主体板I焊接,同时稳定杆安装支架7覆盖主体板I上的前束臂安装点9,满足稳定杆安装固定,提高前束臂安装点9的强度和各向刚度,进一步提高后副车架整体一阶扭转模
??τ O
[0035]为了提高后副车架整体结构的合理性,主体板I两端的上摆臂安装支架5、下摆臂安装支架6、稳定杆安装支架7和衬套安装孔3分别对称设置。
[0036]在装配时,各元件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首先,骨头型的主体板I的中部与连接板2先焊接连接,中间部分形成一个长方体空腔,以提高提高后副车架的强度及整体模态;其次,加强板4与该空腔结构的两端(即与主体板I的两端)焊接,形成封闭的后副车架主体,其整体结构强度加强,刚度和模态进一步提高;接着,上摆臂安装支架5与主体板I焊接,为上摆臂提供安装支撑,下摆臂安装支架6与加强板4及主体板I焊接,为下摆臂提供安装支撑,同时其与主体板I焊接的连接结构能提高前束臂安装点9的X向刚度,提高后副车架整体一阶模态;稳定杆安装支架7与主体板I焊接,为稳定杆提供安装支撑,同时其覆盖在前束臂安装点9上的钣金结构能够提高前束臂安装点9的各向刚度,对后副车架刚体模态提高也有一定的贡献度;最后,四个衬套安装孔3与主体板1、加强板4焊接,为衬套的压装提供支撑,由此实现了本发明的后副车架的装配。
[0037]综上,本发明所采用外形类似骨头状的主体板1,主体板I为开口向下的槽状,并与连接板2、加强板4焊接形成连贯、封闭的腔体结构,由此满足了整车布置、强度、刚度及模态等要求,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型外形设计使后副车架整体空间占用大大减小,在中间位置的避让设计,对其他系统,如油箱、排气系统的布置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38]本发明结构简单,钣金数量较少,结构紧凑,焊接匹配工艺较易实现,相比于现有后副车架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承载能力大等优点。
[0039]下摆臂安装支架6与主体板I焊接,前束臂安装点9位于稳定杆安装支架7上靠近下摆臂安装支架6的一侧,其设计结构简单,但作用明显,其大大提高了前束臂安装点9的X向刚度及后副车架整体模态。
[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板和连接板,所述主体板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状,所述主体板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第一槽状结构,所述连接板位于所述主体板的中部的下方,所述主体板和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对接形成腔体结构;所述主体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衬套安装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形状相匹配,所述加强板与所述主体板的端部对接、所述主体板和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对接以形成封闭、连贯的腔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上侧分别设有上摆臂安装支架,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下侧分别设有下摆臂安装支架,所述下摆臂安装支架安装在所述加强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侧部分别设有前束臂安装点,所述下摆臂安装支架与所述前束臂安装点连接。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由钣金折弯而成,所述加强板为钣金片状结构。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两端的上摆臂安装支架为开口朝外的第二槽状结构; 所述主体板两端的下摆臂安装支架为开口朝外的第三槽状结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摆臂安装支架和下摆臂安装支架由钣金弯折而成。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两个端部为开叉状。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的两端的侧面分别设有稳定杆安装支架,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与所述主体板焊接,且所述前束臂安装点设于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上。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后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安装支架为盒状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后副车架,其包括主体板和连接板,主体板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状,主体板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第一槽状结构,连接板位于主体板的中部的下方,主体板和连接板的中部对接形成腔体结构;主体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衬套安装孔。本发明的主体板为两端大、中间小的骨头状,使得整体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大大减小,重量具有较大幅度的减轻,在中间位置做了相当大的空间避让,对于其它系统,如油箱、排气系统的布置安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主体板的截面为开口朝下的第一槽状结构,连接板位于主体板的中部的下方,主体板和连接板的中部对接形成腔体结构,由此可提高后副车架的整体刚度、强度以及扭转、弯曲模态。
【IPC分类】B62D21/09
【公开号】CN105711648
【申请号】CN201610261196
【发明人】邓祖平, 张红业, 陈晶艳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