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636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其包括后视镜壳体,后视镜壳体内设置有镜片,其中,后视镜壳体包括铰接端与自由端,自由端的外沿上布置有距离传感器;后视镜壳体的铰接端通过一折叠机构铰接在车身上,距离传感器与折叠机构的控制电机线路连接。采用距离传感器与折叠机构的技术方式,当距离传感器探测到后视镜壳体与障碍物的距离到达预设阀值时,距离传感器通过控制电机带动折叠机构转动,使后视镜壳体折叠,有效地避免了车辆后视镜对其他车辆的剐蹭或遭受其他障碍物的剐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己车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是现有技术的极大进步。
【专利说明】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

【背景技术】
[0002]汽车车身两侧的后视镜是汽车上的重要组件之一,在车辆行驶、倒车、避让障碍物等过程中对驾驶员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信息。现代社会车辆数量的迅猛增加以及城市泊车空间日渐减少,均对驾驶员驾驶车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汽车在倒车、行驶过程中由于驾驶员不甚所致,常常会造成车辆后视镜对其他车辆发生剐蹭或遭受其他障碍物的剐蹭,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别地,在我国,汽车右侧后视镜在副驾驶无人的情况下,不便对其进行翻转操作,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角度进行调节,更容易发生剐蹭或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提高后视镜折叠的稳定性与流畅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0006]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其包括后视镜壳体,后视镜壳体内设置有镜片,其中,后视镜壳体包括铰接端与自由端,自由端的外沿上布置有距离传感器;后视镜壳体的铰接端通过一折叠机构铰接在车身上,距离传感器与折叠机构的控制电机线路连接。
[0007]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中,上述折叠机构包括竖直排布的主动轴、竖直排布的从动轴与上述控制电机,主动轴的一端设置主动轮,主动轴与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主动轴固定在车身上,从动轴设置在后视镜壳体的铰接端,随主动轴的转动,带动后视镜壳体折叠或打开。
[0008]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中,主动轴、从动轴均通过轴承布置在对应处。
[0009]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中,上述控制电机布置在后视镜壳体内。
[00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采用距离传感器与折叠机构的技术方式,当距离传感器探测到后视镜壳体与障碍物的距离到达预设阀值时,距离传感器通过控制电机带动折叠机构转动,使后视镜壳体折叠,有效地避免了车辆后视镜对其他车辆的剐蹭或遭受其他障碍物的剐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己车和其他车辆的安全,是现有技术的极大进步。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后视镜壳体I,后视镜壳体I内设直有镜片2,其中,后视镜壳体I包括绞接端3与自由端4,自由端4的外沿上布置有距离传感器5,当然自由端4的外沿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距离传感器5。后视镜壳体I的铰接端3通过一折叠机构铰接在车身6上,距离传感器5与折叠机构的控制电机线路连接,当距离传感器5探测到后视镜壳体I与障碍物的距离到达预设阀值时,距离传感器5控制电机带动折叠机构转动,使后视镜壳体I折叠,有效地避免了车辆后视镜对其他车辆的剐蹭或遭受其他障碍物的剐蹭。而当障碍物消失时,距离传感器5通过控制电机带动折叠机构转动,使后视镜壳体I打开恢复至正常状态,保证了用户正常使用。距离传感器5、控制电机以及对控制信号的处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手段,关于自动控制由于其可以采用已知的技术手段,此处不作祥述。
[0014]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折叠机构包括竖直排布的主动轴7、竖直排布的从动轴8与上述控制电机,主动轴7的一端设置主动轮9,主动轴7与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从动轴8上设置有从动轮10,从动轮10与主动轮9相啮合,当主动轮9转动时,从动轮10也会转动,由于从动轴8以及从动轮10固定在后视镜壳体I的铰接端3上,从而实现了后视镜壳体I的折叠或打开。主动轴8固定在车身6上,从动轴10设置在后视镜壳体I的铰接端3上,随主动轴7的转动,带动后视镜壳体I折叠或打开。并且主动轴7、从动轴8均通过轴承11布置在对应处,从而提高了主动轴7、从动轴8转动的稳定性与流畅性。上述控制电机布置在后视镜壳体I内,充分利用了后视镜壳体I的布局空间,控制电机可以采用伺服电机等技术手段。
[0015]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
1.一种能自动避障的汽车后视镜,其包括后视镜壳体,后视镜壳体内设置有镜片,其特征在于,后视镜壳体包括铰接端与自由端,自由端的外沿上布置有距离传感器;后视镜壳体的铰接端通过一折叠机构铰接在车身上,距离传感器与折叠机构的控制电机线路连接; 上述折叠机构包括竖直排布的主动轴、竖直排布的从动轴与上述控制电机,主动轴的一端设置主动轮,主动轴与控制电机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从动轴上设置有从动轮,从动轮与主动轮相啮合;主动轴固定在车身上,从动轴设置在后视镜壳体的铰接端,随主动轴的转动,带动后视镜壳体折叠或打开; 主动轴、从动轴均通过轴承布置在对应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电机布置在后视镜壳体内。
【文档编号】B60R1/074GK204077520SQ201420339881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4日
【发明者】梁彦洁, 王晨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