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8305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保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保护装置,其带有柔性的面组织,该面组织在被拉出的保护位置与被紧凑地存放的静止位置之间可卷起且可展开地被保持在卷绕轴上,其中,面组织在其在拉出方向上前面的端部端区域处与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相连接,其在其相对而置的侧面处分别于在准备好运行的状态中以固定在车辆上的方式布置的引导结构处被可纵向移位地引导,并且该保护装置带有至少一个用于卷绕轴的可转动的支承的承载结构,其中,侧面的引导结构与承载结构相连接且对于装配位置而言可摆动地布置在承载结构处。



背景技术:

此类保护装置由ep1215063a1已知。该已知的保护装置设置成用于轿车后窗玻璃的遮蔽装置(beschattungsvorrichtung)。该遮蔽装置具有柔性的面组织,该面组织可卷起且可展开地被保持在卷绕轴上。卷绕轴被可转动地支承在后窗台下方。在后窗台中设置有穿过缝,面组织穿过该穿过缝,以便于可在静止位置与被拉出的保护位置之间沿着后窗玻璃移位。为了面组织的移位,面组织在其前面的端部端区域处与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相连接,拉出型材以其相对而置的端部端在可被固定在车辆侧的导轨中被可纵向移位地引导。导轨在卷绕轴的区域中分别与承载结构件相连接,该导轨设计成用于支承卷绕轴的轴承支架(lagerböcke)。导轨经由摆动铰链与承载结构件相连接,以便于对于预装位置而言可摆入导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形式的保护装置,其使得在保护装置装配在车辆内部空间中之前和期间良好地操作保护装置成为可能。

该目的由此来实现,即,在承载结构处设置有用于引导结构在其朝向承载结构摆动的装配位置中的可松开的固定的锁定元件。在承载结构处的锁定元件用于将引导结构锁定在朝向承载结构的被摆入的位置中。承载结构优选实施成盒式外壳(kassettengehäuse),卷绕轴被可转动地支承在其中。因此,承载结构包括被摆入的侧面的引导结构由于引导结构借助于锁定元件的锁定可作为用于存放、运输和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装配的紧凑的结构单元被容易地操作。

基于本发明的目的同样由此来实现,即,引导结构包括功能型材,沿着功能型材敷设有用于拉出型材的纵向移位的柔性的牵引器件,该牵引器件在引导结构的被摆入的装配位置中和在被竖起的工作位置中保留在功能型材处。由此,柔性的牵引器件已可被预装在引导结构处且在保护装置的运输、存放或装配状态期间同样保留在该预装的位置中。优选地设置拉索为柔性的牵引器件,其中,以有利的方式在相应地包括功能型材的两个侧面的引导结构中的每个中分别敷设拉索。

在本发明的设计方案中,为了功能型材的摆动对于每个功能型材而言在承载结构的相对而置的侧面处分别设置有铰链装置,其设置成带有牵引器件引导装置,用于牵引器件相对于相应的功能型材在被摆入的装配位置中的引导和锁定。优选地,牵引器件引导装置通过被一体式地模制在用于牵引器件的引导轨迹或铰链装置的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引导凸缘构成。牵引器件引导装置确保,牵引器件在将功能型材摆入到装配位置中使或在将功能型材从装配位置摆出到工作位置中时不从用于牵引器件的相应的引导轨迹弹出。

在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方案中,功能型材由塑料制成且相应地经由公差补偿区域布置在承载结构处。在有利的方式中,公差补偿区域设计成固定体铰接部(festkörpergelenk)且被一体式地模制在功能型材或承载结构处。如果承载结构自身同样由塑料制成,这些设计方案是特别有利的。在有利的方式中,承载结构由相对于卷绕轴相对而置地布置的外壳装置构成,该外壳装置在其间可转动地容纳卷绕轴。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特征由权利要求以及由本发明的根据附图示出的优选的实施例的下面的说明得出。

图1以透视图显示了以用于轿车后窗玻璃的遮蔽装置形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保护装置的一实施形式,

图2显示了在带有被摆入的侧面引导结构的装配位置中的根据图1的遮蔽装置,

图3显示了在侧面引导结构快到达被摆入的装配位置之前的中间位置中的根据图2的遮蔽装置,

图4显示了带有被摆入到装配位置中的引导结构的根据图3的遮蔽装置,

图5显示了带有模制的侧面引导结构的根据图1至4的遮蔽装置的侧面的外壳装置,

图6以分解图示形式显示了根据图5的带有引导结构的外壳装置,

图7显示了在引导结构的装配的最终位置中在驱动侧的区域中的遮蔽装置的部分区域,

图8显示了在引导结构的被摆入的状态中的根据图7的图示,

图9以放大的图示显示了在铰链装置的区域中的侧面的引导结构的剖面,且

图10以缩小图示和另外的透视图显示了根据图9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的以遮蔽装置1形式的保护装置设置用于在轿车中的使用。遮蔽装置1用于遮蔽轿车的后窗玻璃。为了遮蔽设置有以纺织的针织物(gewirke)或机织物(gewebe)形式的柔性的面组织2,其可卷起且可展开地被保持在卷绕轴上。卷绕轴被可转动地支承在承载结构中,该承载结构包括盒状的容纳型材4。容纳型材4在其相对而置的端部端区域处分别通过外壳装置5,8来封闭。此外,两个外壳装置5,8用于在容纳型材4内延伸的卷绕轴的端面支承。卷绕轴无卷簧地(wickelfederfrei)设计且通过被固定在外壳装置5的区域中的电动机来驱动。电动机包含相应的转矩传递器件关联于驱动侧的外壳装置5。转矩传递器件将电动机的转矩和转速传递到卷绕轴上。在卷绕轴的相对而置的端部端处的外壳装置8具有带有如下区别的相同设计的转矩传递器件,即,在该处不再设置有单独的电动机。而是外壳装置8构成从动侧的外壳装置。除了卷绕轴之外电动机此外驱动两个拉索,其在面组织2的相对而置的侧面上被敷设在侧面的引导结构6,7中。在此,卷绕轴连同转矩传递器件用于将电动机的驱动力同样传递至从动侧的拉索。两个拉索分别围绕绳索卷筒(seiltrommel),其同轴于卷绕轴的转动轴线被可转动地支承在相对而置的外壳装置5,8中。每个绳索卷筒借助于盘簧形式的绳索长度补偿单元吸收转矩地与转矩传递器件相连接。

侧面的引导结构6,7用于平行地移动形状稳定的拉出型材3的相对而置的端部端区域,该拉出型材被固定在面组织2的在拉出方向上前面的端部端区域处。每个引导结构6,7由功能型材9,10以及未进一步标明的罩板两件式地构建。不仅功能型材9,10而且罩板由热塑性塑料分别一件式制成。相对而置的引导结构6,7的功能型材9,10在遮蔽装置1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装配的功能状态中以固定在车辆上的方式布置在相对而置的车身柱子结构处。罩板在准备好运行地装配的功能状态中与在车辆内部空间中的相应的车身柱子截段的相应的罩件齐平地终止。每个功能型材9,10与相应的外壳装置5,8分别经由铰链装置13相连接。每个功能型材9,10在其面对面组织2的内侧上具有纵向延伸的引导槽14,在引导槽中可纵向移位地引导滑动体,该滑动体被分别固定在拉出型材3的端部端处。在滑动体处作用有相应的拉索的相应绳索s的绳索端,其另一绳索端被保持在外壳装置5,8的区域中的相应的绳索卷筒上。在此,相应的绳索s沿着功能型材(由相应的绳索卷筒出发)被敷设直至功能型材的端部端区域,在该处经由滑动引导装置被转向且紧接着被引回至相应的滑动体(绳索端作用在该滑动体处)。电动机基于如此设计的驱动系统不仅驱动卷绕轴而且驱动两个绳索卷筒,从而使得电动机不仅引起拉出型材3在面组织2的被拉出的保护位置与被卷起的静止位置之间的移位而且引起卷绕轴的转动。因此得出用于面组织2在其静止位置(在该静止位置中面组织在容纳型材4内被卷起在卷绕轴上)与其保护位置(在该保护位置中面组织沿着后窗玻璃被撑开以便于获得后窗玻璃的遮蔽)之间的移位的闭合的(geschlossen)驱动系统。

为了将相应的功能型材9固定在相应的外壳装置5,8处,每个外壳装置设有被一体式模制的凸出部15,其包括可弹性运动的公差补偿区域16。该公差补偿区域16在功能型材9,10在车辆内部空间内的装配的情形中使得功能型材9,10到相应的车身柱子截段的固定区域处的匹配成为可能。公差补偿区域构成在凸出部15的区域中的固定体铰接部,其在不同的方向上为相应的功能型材9,10的定位提供弹性的角度补偿可行性方案。

借助图5至8可辨认出,相应的功能型材9,10借助于相应铰链装置13可摆动地布置在相应的外壳装置5,8的凸出部15处。铰链装置13具有被一体式模制在凸出部15处或者在功能型材9,10处的铰链接头,其可被插接在一起且可借助于未示出的铰链销彼此相连接。引导拱17连同在功能型材9,10处的端凸轮18以及在凸出部15处的互补的弧形的引导装置19限制了功能型材9,10相对于凸出部15的可摆动性。

借助图1至8可辨认出,每个功能型材9,10在准备好运行地装配的功能状态中在相应的凸出部15的延长部中由相应的外壳装置5,8起横向于卷绕轴的转动轴线倾斜向上延伸,使得两个功能型材9,10至少在很大程度上平行地置于面组织2两侧。在装配位置中与之相反,两个功能型材9,10朝向承载结构件且进而朝向容纳型材4被摆动。该装配位置用于,在安装到轿车中之前的存储和运输期间可作为紧凑的结构单元地操作遮蔽装置1。在被摆入的装配位置中,两个功能型材9和10差不多平行于容纳型材4地被向内摆动。在容纳型材4处设置有锁定凸缘形式的锁定器件11,其插入到在相应的功能型材9,10处的相应的凹槽12中且因此使得在容纳型材4处的固定成为可能。

锁定元件11实施成牢固地与容纳型材4相连接的片式接板(blechlaschen),其顶部充当锁定凸缘。锁定凸缘可塑性变形,使得锁定凸缘在插入穿过凹槽12之后可被弯曲,以便于获得功能型材9,10在容纳型材4处的形状配合的锁定。此外,功能型材9,10在铰链装置13的区域中与相应的外壳装置5,8保持连接。

功能型材9,10到被摆入的装配位置中的摆动在用于遮蔽装置的驱动系统的完整的预装之后实现。这意味着,拉索以其绳索s同样已沿着功能型材敷设且与拉出型材3的滑动体相连接。在装配位置中,滑动体在引导槽14的停止位置中被定位在相应的外壳装置5,8的相应的凸出部15的区域中。相应地,两个绳索s几乎完全被由相应的绳索卷筒拉出且在外侧沿着相应的功能型材9,10敷设且由上方起经由圆弧形的滑动引导装置引回到引导槽14中直至滑动体,该滑动体在停止位置中位于相应的凸出部15中。在功能型材9,10的摆入的情形中,因此绳索s同样在相应的引导槽14中被一起摆动。为了避免,当相应的功能型材9,10由功能位置被向内摆动到装配位置中时在铰链装置13的区域中绳索s由引导槽14弹出,每个功能型材9的引导槽14在凸出部15与功能型材9,10之间的过渡区域处在相应的铰链装置13的高度上具有转向凸缘20(图9和10),其将绳索s形状配合地保持在引导槽14中。转向凸缘20被一体式地模制在引导槽14的处在内部的侧面边缘处且相对引导槽14的底面略微向内伸出,以便于引起对于在该位置处相应地被转向的绳索s而言的形状配合的阻挡(rückhalt)(图9和10)。因为绳索s在功能型材9,10的摆动的情形中由于盘簧或类似形式的绳索长度补偿单元被强制地张紧,所以绳索s在折叠的装配位置中总是在内侧贴靠在相应的转向凸缘20的内壁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