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579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与传统内燃机汽车相比,具有无污染、噪音低以及节省能源等优点,是一种绿色清洁型交通工具,符合未来汽车节能环保的发展方向,其产业化趋势日益明显。与其配套的车用全电空调包含冷凝器、蒸发器、风机以及与风机相连的导风罩等,系统繁杂,体积大、重量沉,安装维修不便,且能耗高、噪音大。此外,由于现有导风罩仅能向一个方向吹出冷风,为了车厢内的冷风辐射面积最大化,一般仅将空调安装在车体后部,但是,距离较远的司机位降温仍不明显,体感舒适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包括一组结构相同的空调器本体,所述空调器本体包括带有U型安装槽的托架,所述托架的U型安装槽内设置有U型蒸发器,与所述U型蒸发器位置相对应的托架另一侧设置有冷风罩,所述冷风罩另一端通过离心风机与导风罩相连;与所述U型蒸发器同侧的托架另一端倾斜设置有微通道式冷凝器,在所述微通道式冷凝器和U型蒸发器之间靠近微通道式冷凝器的托架上设置有卧式压缩机。

所述导风罩包括由上表面、下表面和侧壁围成的冷风腔,所述冷风腔上表面开设有冷风进口,四周侧壁开设有冷风出口;在冷风腔上、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成对设置的热风孔,密封连接在每对所述热风孔之间的管道构成热风通道。

所述冷风腔的侧壁由上表面向下表面向内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采用外观尺寸较短的U型蒸发器,其冷凝器采用斜面前伸式布置,并将压缩机安装在斜面下方空间,使空调器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在保证制冷量的前提下极大地缩小了空调体积、减轻了空调重量。与风机相连的导风罩,出回风交叉布置互不影响,冷风从四周吹出,使空调不仅可以安装在车尾,还可以安装在中部或前部,改善了车厢内气流分布,提高了空调制冷效果。因此可以在车内安装多台空调,并共用一套控制系统,提高制冷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风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模块化全电空调器,包括一组结构相同的空调器本体,空调器本体包括带有U型安装槽的托架1,托架1的U型安装槽内设置有U型蒸发器2,与U型蒸发器2位置相对应的托架1另一侧设置有冷风罩3,冷风罩3另一端通过离心风机与导风罩4相连;与U型蒸发器2同侧的托架1另一端倾斜设置有微通道式冷凝器5,在微通道式冷凝器5和U型蒸发器2之间靠近微通道式冷凝器5的托架1上设置有卧式压缩机6。

如图4所示,导风罩4包括由上表面、下表面和侧壁围成的冷风腔401,冷风腔401上表面开设有冷风进口,四周侧壁开设有冷风出口402;在冷风腔401上、下表面对应开设有多个成对设置的热风孔403,密封连接在每对热风孔403之间的管道构成热风通道404。当空调安装在车厢顶部时,为了使冷风尽可能地吹向下部车厢,冷风腔401的侧壁由上表面向下表面向内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外观尺寸较短的U型蒸发器2,以及斜面前伸式布置的微通道式冷凝器5,并将卧式压缩机6安装在冷凝器斜面下方空间,使空调器整体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在保证制冷量的前提下极大地缩小了空调体积、减轻了空调重量。与风机相连的导风罩4,出回风通道交叉布置且互不影响,空调冷风从顶部冷风进口进入导风罩冷风腔401,并从冷风腔401四周的冷风出口402均匀吹出,而热空气则通过位于冷风腔401中部的热风通道404从下到上进入空调内部。使用上述冷风罩4,冷风能够沿罩体四周均匀吹出,改善了车厢内气流分布,提高了空调制冷效果;与冷风罩4冷风进口相连的离心风机只需要较小的压力,即可实现快速送风,大大降低设备功耗。

该空调器外观尺寸为1200*860*250mm,总重量仅有45kg,只需要0.8kg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安装简便。因冷吹均匀,可安装在车前、车中、车后任意位置。一般6米以下的车辆采用单台空调器,6-9米的车辆可以使用2-3台空调器,9-11米的车辆需安装3-4台空调器以满足制冷需求。当车内安装多台空调时,可以共用一套控制系统,提高制冷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