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5574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轨道列车的制冷设备中,会用到冷凝器、蒸发器等换热装置。通过冷凝器对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散热使其冷却,然后再进入车厢内通过蒸发器膨胀吸热,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而换热装置的散热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制冷设备的制冷能效。但是现在的冷凝器通常采用圆形管加翅片式,由于圆盘管的风阻较大,因此圆盘管的背风处存在涡流;使得圆盘管的背部有风吹不到的死角,因此严重影响了风力的散热效果从而影响制冷的效率。另外圆盘管的内流通较为顺畅;流速较快同样也使得散热效果不佳。因此现在的圆管加翅片的冷凝器的散热效率一直不高,其散热后的介质温度较高,降低了空调的制冷效果,其能效比无法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它能够大大减小冷气侧流的阻力,冷媒介质则增大了湿固和扰动强化了传热,使传热系数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包括散热翅片组、左、右侧板、上、下端板和穿设在散热翅片组内的冷媒管道,其中,

所述散热翅片组由多个散热翅片以设定的间距排列成一行,每个散热翅片的表面上以设定的间距开设四列长轴为水平向的椭圆形穿孔;

所述左、右侧板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在散热翅片组的左、右端,该左、右侧板上分别开设与所述散热翅片组中的椭圆形穿孔对应的椭圆形通孔;

所述上、下端板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所述散热翅片组的上、下端;

所述冷媒管道包括多根中间长管、若干U形弯头、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第一出液管路和第二出液管路;多根中间长管一一对应地穿设在散热翅片组的穿孔中并且左、右端口一一对应地穿出左、右侧板的通孔,每根中间长管的横截面呈与所述散热翅片组上的穿孔适配的椭圆形并与散热翅片组上的穿孔紧密配合,并且中间长管的长轴尺寸为短轴尺寸的二倍;

所述U形弯头连接在每列中间长管的两个相邻的右端口之间,还连接在第一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与第二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之间、第二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与第三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之间以及第三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与第四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之间;

所述第一进气管路包括一根第一进气主管和一根连接在第一进气主管上的第一进口管和若干根第一进气支管;所述第一出液管路包括一根第一出液主管和若干根连接在第一出液主管上的第一出液支管;所述第一进气支管的数量比第一出液支管的数量多一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的数量与第一出液支管的数量之和等于一半中间长管的数量;若干根所述第一进气支管和若干根第一出液支管一一对应地并间隔地连接在第一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

所述第二进气管路包括一根第二进气主管和一根连接在第二进气主管上的第二进口管和若干根第二进气支管;所述第二出液管路包括一根第二出液主管和若干根连接在第二出液主管上的第二出液支管;所述第二进气支管的数量比第二出液支管的数量多一根,所述第二进气支管的数量与第二出液支管的数量之和等于一半中间长管的数量;若干根所述第二进气支管和若干根第二出液支管一一对应地并间隔地连接在第四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的左端口。

上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其中,所述空调冷凝器还包括一设在所述散热翅片组的中部开设与散热翅片组中的椭圆形穿孔对应的椭圆形通孔的中挡板。

上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其中,所述中间长管内设有扰流结构。

上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其中,所述U形弯头、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第一出液管路和第二出液管路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并与所述中间 长管平滑过渡。

上述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其中,所述散热翅片为亲水铝箔波纹片。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能够大大降低其换热风阻,并减缓冷媒介质在管道内的通过速度,从而有效提高了其换热效果和换热能效,同时还能够减小其体积、降低使用材料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的左侧端的U形弯头的连接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的右侧端的U形弯头的连接结构图;

图4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上的第一进气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俯视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上的第二进气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俯视图;

图7a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上的第一出液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俯视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上的第二出液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b是图8a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8b,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包括散热翅片组6、左侧板1、右侧板2、中挡板3、上端板4、下端板5和穿设在散热翅片组6内的冷媒管道。

散热翅片组6由多个散热翅片以2mm的间距排列成一行,散热翅片为亲水 铝箔波纹片,每个散热翅片的表面上以17.8mm的间距开设四列长轴为水平向的椭圆形穿孔,每列穿孔的数量为三十八个,因此四列穿孔共有一百五十二个。

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结构相同并对称设置,左侧板1和右侧板2上分别开设与散热翅片组6中的椭圆形穿孔对应的椭圆形通孔。

中挡板3设在散热翅片组6的中部并开设与散热翅片组6中的椭圆形穿孔对应的椭圆形通孔。

上端板4和下端板5一一对应地连接在散热翅片组6的上、下端。

冷媒管道包括一百五十二根中间长管70、一百三十三个U形弯头71、第一进气管路72、第二进气管路73、第一出液管路74和第二出液管路75;其中,

一百五十二根中间长管70一一对应地穿设在散热翅片组6的穿孔中并且左、右端口一一对应地穿出左侧板1和右侧板2的通孔,每根中间长管70的横截面呈与散热翅片组6上的穿孔适配的椭圆形并与散热翅片组6上的穿孔紧密配合,并且中间长管70的长轴尺寸为短轴尺寸的二倍;

一百三十三个U形弯头71中的七十六个U形弯头71分别连接在每列中间长管70的两个相邻的右端口之间,十九个U形弯头71分别连接在第一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与第二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之间,十九个U形弯头71分别连接在第二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与第三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之间,十九个U形弯头71分别连接在第三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与第四列奇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之间;

第一进气管路72包括一根第一进气主管720和一根连接在第一进气主管720上的第一进口管721和十根第一进气支管722;第一出液管路74包括一根第一出液主管740和九根连接在第一出液主管740上的第一出液支管741;十根第一进气支管722和九根第一出液支管741一一对应地并间隔地连接在第一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

第二进气管路73包括一根第二进气主管730和一根连接在第二进气主管730上的第二进口管731和十根第二进气支管732;第二出液管路75包括一根第二出液主管750和九根连接在第二出液主管750上的第二出液支管751;十根第二进气支管732和九根第二出液支管750一一对应地并间隔地连接在第四 列偶数位置的中间长管70的左端口。

U形弯头71、第一进气管路72、第二进气管路73、第一出液管路74和第二出液管路75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并与中间长管70平滑过渡。

为了对冷媒管道内的流体冷媒进行扰流,减缓冷媒在冷媒管道内的流经速度,也有利于提高换热效果,每根中间长管70内设有扰流结构,该扰流结构为扰流片或为内螺纹。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媒管道还可采用七十六根U型长管和五十七个U形弯头71、第一进气管路72、第二进气管路73、第一出液管路74和第二出液管路74制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轨道列车空调的冷凝器后,当空气沿椭圆形的中间长管的长轴方向吹动时,形成的尾涡损失小,流动的空气与椭圆形的中间长管的外围紧密接触的面积增大,使空气侧的对流热阻减小。在椭圆形的中间长管内冷媒剂流过内表面时接触面积增大,扰动加强。因此散热翅片效率提高,传热有效面积增加。在同样的热/冷负荷下,降低传热温差,从而降低/升高冷凝/蒸发温度和排/吸气压力,降低了压缩比,使压缩机的负荷减轻,总输入功率降低,在同样的制冷/制热量的条件下,压缩机的尺寸可以用小一档,冷凝器的整体尺寸也可以适当减小,冷媒剂的加注量可以降低,同时由于尾涡的减小,降低了空气动力的噪音。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