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顶棚拉手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6837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汽车顶棚拉手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顶棚拉手,并进一步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汽车顶棚拉手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因而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更多样性的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顶棚上的安全和舒适装置包括车顶控制台、天窗、照明灯及顶棚拉手等。

汽车顶棚上的照明灯一般安装在前排车顶控制台处以及后排车顶处,用于在例如阅读等时照明使用。

汽车顶棚拉手一般靠近车门分布,可供坐在靠近车门的座拉上的乘员握持以保持身体平衡。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汽车顶棚拉手1的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汽车乘座安全性和舒服性的汽车顶棚拉手。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这种汽车顶棚拉手的汽车。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顶棚拉手,其中,所述汽车顶棚拉手包括:

拉手本体,所述拉手本体上形成有凹部,所述凹部内布置有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

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嵌接在所述凹部内的发光装置;以及

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组装在所述凹部内的透光罩,其中,

所述透光罩将所述发光装置遮罩在所述拉手本体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透光罩的外表面和所述拉手本体的外表面形成适于握持的轮廓。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发光装置组装在PCB电路板上,所述PCB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嵌接在所述凹部内。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PCB电路板上形成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部件为位置相应的钩形卡扣,所述钩形卡扣穿过所述开口并且在所述开口处扣紧所述PCB电路板。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发光装置为可调或不可调的LED灯,其发光颜色为单色或多色。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凹部和所述透光罩呈椭圆的造型。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为在所述凹部内位于两侧的卡口,所述透光罩具有相应的带有挂钩的卡脚,所述卡脚卡接至所述卡口。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在所述卡脚处,所述透光罩的截面呈“几”字型。

可选地,在如前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中,所述透光罩和所述拉手本体使用六个所述卡脚连接。

为了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具有如前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顶棚拉手。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更加显然。应当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汽车顶棚拉手的分布;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顶棚拉手的分解图;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的汽车顶棚拉手主体的侧视图;

图4以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电路板与汽车顶棚拉手主体的卡接结构;以及

图5以截面图示意性地示出了透灯灯罩和汽车顶棚拉手主体的卡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汽车顶棚拉手的分解图。图中的汽车顶棚拉手100包括拉手本体110、PCB电路板120及透光罩130等。在组装状态下,透光罩130将包括发光装置的PCB电路板遮罩在拉手本体110内,并且透光罩130的外表面和拉手本体110的外表面形成适于握持的轮廓。可以了解,利用这种汽车顶棚拉手内的发光装置散射出的光投射到车内,或者作为照明,或者根据光源颜色的不同得到不同颜色的光,可以达到烘托汽车内氛围的效果。

如图所示,拉手本体110上形成有凹部111,在图示示例中凹部111可以呈椭圆形构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它形状的凹部,则PCB电路板120和透光罩130则可以具有相应的形状。凹部111内布置有第一连接部件112和第二连接部件113。第一连接部件112位于凹部111的底面上,适于嵌接PCB电路板120。第二连接部件113靠近凹部111的底面位于其两侧,适于嵌接透光罩130。

图2中的PCB电路板120与透光罩130的形状与拉手本体110上的凹部111的形状相匹配,呈椭圆形构型。在PCB电路板上还设置了两个LED灯122。可以了解,可以用其它类的发光装置来替换LED灯。或者,发光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凹部111内,这样的设计可以省略PCB电路板120,简化结构。发光装置可以为可调或不可调的LED灯,其发光颜色可以为单色或多色。可以了解,设置了单色发光装置的汽车顶棚拉手可以为乘员提供照明,设置了多色发光装置的汽车顶棚拉手可以作为氛围灯,乘员可以根据喜好调节不同的颜色和亮度产生不同的氛围,能够增强高端车型的用户车内体验。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2中的汽车顶棚拉手的组装状态的侧视图。在图3中更清楚地示出了凹部111、PCB电路板120及透光罩130的椭圆形状以及其中的第一连接部件112、第二连接部件113等的分布。

结合图4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拉手本体与PCB电路板的接合方式。PCB电路板120上形成有两个开口121。第一连接部件112在凹部111的底面上形成为位置与开口121相应的钩形卡扣,钩形卡扣穿过开口121并且在开口121处扣紧PCB电路板120。图4中以截面图示出了示例性的连接方式,该图示出的是在组装状态下经过PCB电路板的开口121以及拉手本体上的第一连接部件112剖切的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连接部件112位于凹部111的底面上,形成为位置与开口121相应的钩形卡扣,钩形卡扣穿过开口121并且在开口121处扣紧PCB电路板120。

结合图5可以更清楚地看出拉手本体与透光罩的接合方式。第二连接部件113可以为在凹部111内位于两侧的卡口。示例地,图示中在凹口的每侧可以设计三个第二连接部件,两侧共有六个第二连接部件。相应地,从图中可以看出,透光罩130上具有相应的带有挂钩的卡脚131;具体地,在透光罩130的每侧上有三个卡脚,两侧上共有六个卡脚。在组装透光罩130和拉手本体110时,卡脚131卡接在相应的卡口上。图5中以截面图示出了示例性的连接方式,该图示出的是在组装状态下经过透光罩的卡脚131及拉手本体上的第二连接部件113剖切的视图。如图中所示,在卡脚131处,透光罩的截面呈“几”字型。应当了解的是,此处“几”字型并非特指某种字体的汉字“几”字,而是应当根据图5中的示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确定的在两侧的卡脚外侧处都具有挂钩132的形状。透光罩和拉手本体使用六个卡脚连接。

根据上文中结合附图描述的汽车顶棚拉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将其应用到汽车顶衬,从而获得一种包括这种汽车顶棚拉手的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