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动系统的液压集成阀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389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动系统的液压集成阀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动系统的液压集成阀块。



背景技术:

目前,配备前轮湿式制动桥的叉车越来越多,多数湿式制动桥都具有行车制动、停车制动、制动冷却功能,因此左右两个制动器上的油口多达6~8个,再加上总进油管路,相当复杂。

一般的连接方式是在相同功能的其中一个油口上安装三通接头,主进油管先连接到三通接头上,再用油管连到另一个油口。胶管数量多,跨度大,显得非常凌乱,不利于管路的美观。另一种做法是通过焊接钢管接头,布置在车体中间,主进油管从中间分到左右制动器,虽然解决了管路的美观性,但焊接钢管接头存在通流能力差,漏油点多的风险,同时,这两种方式都不便于对制动系统进行功能扩展,比如增加测压点和测温点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动系统的液压集成阀块,该液压集成阀块可解决管路凌乱、通流能力差、漏油点多的风险及扩展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阀块本体,所述阀块本体的内部设有相互平行且各自独立的行车制动进油油道、停车制动进油油道、冷却油进油油道及冷却油回油油道,所述的阀块本体上设有制动灯压力开关、测压接头、温度传感器及十二个接头,所述的行车制动进油油道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制动灯压力开关及测压接头连通,所述的停车制动进油油道与第四接头、第五接头及第六接头连通,所述的冷却油进油油道与第七接头、第八接头及第九接头连通,所述的冷却油回油油道与第十接头、第十一接头、第十二接头及温度传感器连通。

所述的行车制动进油油道包括两端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以及与行车制动进油油道连通的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所述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三油口、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分别与第一接头、第二接头、制动灯压力开关、第三接头、测压接头连接。

所述的停车制动进油油道包括两端的第六油口、第七油口以及与停车制动进油油道连通的第八油口,所述的第六油口、第七油口、第八油口分别与第四接头、第五接头、第六接头连接。

所述的冷却油进油油道包括两端的第九油口、第十油口以及与冷却油进油油道连通的第十一油口,所述的第九油口、第十油口、第十一油口分别与第七接头、第八接头、第九接头连接。

所述的冷却油回油油道包括两端的第十二油口、第十三油口以及与冷却油回油油道连通的第十四油口和第十五油口,所述的第十二油口、第十三油口、第十四油口、第十五油口分别与第十接头、第十一接头、温度传感器、第十二接头连接。

所述的阀块本体通过支架安装在车体中间位置,且位于仪表架下方。

所述的第一接头、第四接头、第七接头、第十接头及第二接头、第五接头、第八接头及第十一接头分别位于阀块本体相对应的两个侧部,所述的第三接头、第六接头、第九接头、第十二接头、制动灯压力开关、测压接头及温度传感器分别位于阀块本体的上部。

所述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制动灯压力开关及测压接头位于同一铅垂面内,所述的第四接头、第五接头及第六接头位于同一铅垂面内,所述的第七接头、第八接头及第九接头位于同一铅垂面内,所述的第十接头、第十一接头、第十二接头及温度传感器位于同一铅垂面内,所述的第三接头、第六接头、第九接头、第十二接头位于同一铅垂面内,所述的制动灯压力开关及测压接头分别位于第三接头的两侧,且制动灯压力开关及温度传感器位于同一铅垂面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阀块本体包括制动灯压力开关、测压接头、温度传感器及十二个接头一共十五个通路,十五个通路分成四路分别与湿式制动器的行车制动进油油道、停车制动进油油道、冷却油进油油道及冷却油回油油道连通,整体结构紧凑,密封可靠性高,压力损失小,解决了传统管路凌乱、通流能力差、漏油点多的风险及扩展性不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块本体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图4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4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用于制动系统的液压集成阀块,包括阀块本体100,阀块本体100的内部设有相互平行且各自独立的行车制动进油油道A、停车制动进油油道B、冷却油进油油道C及冷却油回油油道D,阀块本体100上设有制动灯压力开关13、测压接头14、温度传感器15及十二个接头,行车制动进油油道A与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制动灯压力开关13及测压接头14连通,停车制动进油油道B与第四接头4、第五接头5及第六接头6连通,冷却油进油油道C与第七接头7、第八接头8及第九接头9连通,冷却油回油油道D与第十接头10、第十一接头11、第十二接头12及温度传感器15连通。

进一步的,行车制动进油油道A包括两端的第一油口A-1、第二油口A-2以及与行车制动进油油道A连通的第三油口A-3、第四油口A-4和第五油口A-5,第一油口A-1、第二油口A-2、第三油口A-3、第四油口A-4、第五油口A-5分别与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制动灯压力开关13、第三接头3、测压接头14连接。更进一步的,第一油口A-1、第二油口A-2、第三油口A-3、第四油口A-4、第五油口A-5与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制动灯压力开关13、第三接头3、测压接头14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停车制动进油油道B包括两端的第六油口B-1、第七油口B-2以及与停车制动进油油道B连通的第八油口B-3,第六油口B-1、第七油口B-2、第八油口B-3分别与第四接头4、第五接头5、第六接头6连接。更进一步的,第六油口B-1、第七油口B-2、第八油口B-3与第四接头4、第五接头5、第六接头6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冷却油进油油道C包括两端的第九油口C-1、第十油口C-2以及与冷却油进油油道C连通的第十一油口C-3,第九油口C-1、第十油口C-2、第十一油口C-3分别与第七接头7、第八接头8、第九接头9连接。更进一步的,第九油口C-1、第十油口C-2、第十一油口C-3与第七接头7、第八接头8、第九接头9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冷却油回油油道D包括两端的第十二油口D-1、第十三油口D-2以及与冷却油回油油道D连通的第十四油口D-3和第十五油口D-4,第十二油口D-1、第十三油口D-2、第十四油口D-3、第十五油口D-4分别与第十接头10、第十一接头11、温度传感器15、第十二接头12连接。更进一步的,第十二油口D-1、第十三油口D-2、第十四油口D-3、第十五油口D-4与第十接头10、第十一接头11、温度传感器15、第十二接头12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阀块本体100通过支架安装在车体中间位置,且位于仪表架下方。

进一步的,第一接头1、第四接头4、第七接头7、第十接头10及第二接头2、第五接头5、第八接头8及第十一接头11分别位于阀块本体100相对应的两个侧部,第三接头3、第六接头6、第九接头9、第十二接头12、制动灯压力开关13、测压接头14及温度传感器15分别位于阀块本体100的上部。

进一步的,第一接头1、第二接头2、第三接头3、制动灯压力开关13及测压接头14位于同一铅垂面内,第四接头4、第五接头5及第六接头6位于同一铅垂面内,第七接头7、第八接头8及第九接头9位于同一铅垂面内,第十接头10、第十一接头11、第十二接头12及温度传感器15位于同一铅垂面内,第三接头3、第六接头6、第九接头9、第十二接头12位于同一铅垂面内,制动灯压力开关13及测压接头14分别位于第三接头3的两侧,且制动灯压力开关13及温度传感器15位于同一铅垂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紧凑,对称布置,胶管布置方便;2)整车胶管布置起来整洁美观;3)密封可靠性高,压力损失小,解决了传统焊接钢管接头通流能力差,密封不可靠导致发热和渗漏的问题;4)方便布置压力开关、传感器、测压点等扩展功能元件;5)解决了管路凌乱、通流能力差、漏油点多的风险及扩展性不强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