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7460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架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架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悬架系统是汽车中的一个重要总成,它把车架与车轮弹性地联系起来,关系到汽车的多种使用性能。

发动机噪声、胎噪、风燥以及悬架系统的噪声是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其包括减震器主体、活塞杆、活塞、连接块、活塞总杆、溢流孔、旋转密封盖、用于在旋转密封盖关闭时起密封作用密封圈、用于获取减震器主体内压强值的探测头、用于在压强值超标时进行报警的报警装置;活塞杆设置在减震器主体内,活塞设置在活塞杆底部;活塞杆顶部通过连接块连接;活塞总杆设置在连接块中部;活塞上均布溢流孔,溢流孔上设有旋转密封盖,旋转密封盖和溢流孔接触面设有密封圈;减震器主体内壁设有探测头,减震器主体外壁设有报警装置;探测头与报警装置电连接;

所述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还包括可伸缩的外套筒以及吸音材料;外套筒套设在弹簧上并与减震器主体上端相连;外套筒为双层结构,吸音材料填充在双层结构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中,所述外套筒内壁开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中,所述外套筒的内壁与弹簧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8c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中,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外套筒以及吸音材料;外套筒套设在弹簧上并与减震器主体上端相连;外套筒为双层结构,吸音材料填充在双层结构间,能够有效地降低弹簧在被压缩和恢复时产生的噪声,并且通过旋转密封盖调节溢流孔大小,从而控制减震硬度,密封圈在旋转密封盖关闭时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探测头能够保证筒内压强值稳定,若检测到异常通过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溢流孔、旋转密封盖、密封圈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其包括减震器主体1、活塞杆2、活塞3、吊耳4、连接块5、活塞总杆6、溢流孔7、旋转密封盖8、用于在旋转密封盖8关闭时起密封作用密封圈9、用于获取减震器主体1内压强值的探测头10、用于在压强值超标时进行报警的报警装置11;活塞杆2设置在减震器主体1内,活塞3设置在活塞杆2底部;活塞杆2顶部通过连接块5连接;活塞总杆6设置在连接块5中部;活塞3上均布溢流孔7,溢流孔7上设有旋转密封盖8,旋转密封盖8和溢流孔7接触面设有密封圈9;减震器主体1内壁设有探测头10,减震器主体1外壁设有报警装置11;探测头10与报警装置11电连接;

所述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还包括可伸缩的外套筒13以及吸音材料14;外套筒13套设在弹簧12上并与减震器主体1上端相连;外套筒13为双层结构,吸音材料14填充在双层结构间。可选地,活塞杆2为两根。通过将外套筒13设置为可伸缩的结构,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其能够配合弹簧12的压缩和恢复同步进行压缩、恢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中,所述外套筒13内壁开设有多个间距相等的通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中,所述外套筒13的内壁与弹簧12之间的水平距离为5-8c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降低汽车悬架的噪声和振动的装置中,通过设置可伸缩的外套筒13以及吸音材料14;外套筒13套设在弹簧12上并与减震器主体1上端相连;外套筒13为双层结构,吸音材料14填充在双层结构间,能够有效地降低弹簧12在被压缩和恢复时产生的噪声,并且通过旋转密封盖8调节溢流孔7大小,从而控制减震硬度,密封圈9在旋转密封盖8关闭时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探测头10能够保证筒内压强值稳定,若检测到异常通过报警装置11发出警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