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扶手箱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3709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汽车用扶手箱及汽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扶手箱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日益成为百姓日常交通工具。潜在客户群体对汽车的方便性操作要求以及内饰功能的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汽车在雨天行车时,被淋湿的雨具(如雨伞、雨衣等)通常会放置在座位下方的脚垫处或者车门内饰板储物盒中,或者可以在车内另设置一雨具收纳装置,以存放被淋湿的雨具。

被淋湿的雨具会放置在座位下方的脚垫处或者车门内饰板储物盒中,会造成地毯或车门内饰板出现霉变现象,影响内饰件的使用寿命及相关性能。而在车内另设置雨具收纳容器,则占用车内有限的空间,并且收纳容器中的积水无法排出,必须专门进行清理,才能避免积水挥发导致车内潮湿、或积水变质发臭恶化车内空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扶手箱及汽车,以解决潮湿雨具的收纳和干燥,避免对汽车内饰的侵蚀以及产生霉变,使用户能够体验到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使用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用扶手箱,用于安装在汽车的驾驶室内,所述扶手箱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和与所述箱体上端铰接的箱盖,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用于烘干的烘干装置,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装置为设置于箱体内壁上的空调出风口,所述空调出风口与车载空调的供风系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壁包括竖直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空调出风口出风的开关。

可选的,所述排水口为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顶端一体成型在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穿出至所述驾驶室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箱盖具有在关闭时朝向内部的底面,所述底面为一平面,所述箱盖能够相对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开口沿汽车纵向向后翻转180°,以形成供后排使用的水平桌面。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的底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箱盖铰接的桌面面板,所述桌面面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箱盖的底面展开和折叠。

可选的,所述汽车用扶手箱还包括上层隔板;

所述上层隔板包括一隔板及设置于所述隔板两侧的卡接侧板,所述上层隔板通过所述卡接侧板卡紧于所述箱体的上端开口,并通过所述隔板在所述箱体内部形成上下两个空腔。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隔板的顶面设置有水杯槽和/或储物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内形成驾驶室,所述驾驶室内设有上述的汽车用扶手箱。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内设置有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所述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汽车用扶手箱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用扶手箱,通过在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在箱体内设置用于烘干的烘干装置,实现了将雨具上附着的雨水汇聚并及时排出,同时还能快速对被淋湿的雨具进行烘干,从而避免雨水对汽车内饰造成影响,也可避免雨具发霉对扶手箱内部造成侵蚀,避免使车内产生异味。与现有技术中,被淋湿的雨具只能放置在座位下方的脚垫处或者车门内饰板储物盒中或另设的雨具收纳容器相比,避免了霉变现象的产生,不会对汽车内饰件造成影响;也无需额外占用车内有限的空间;方便了用户使用,使其能够获得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用扶手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用扶手箱的箱盖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汽车用扶手箱的箱盖翻转180°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用扶手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用扶手箱的箱盖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汽车用扶手箱的箱盖翻转180°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用扶手箱,用于安装在汽车的驾驶室内,扶手箱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0和与箱体10上端铰接的箱盖20,箱体10内设置有用于烘干的烘干装置,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具体地,汽车用扶手箱安装在汽车的驾驶室内,扶手箱包括上端开口的箱体10和与箱体10上端铰接的箱盖20,由箱体10和箱盖20可构成密闭的容纳空间,在箱体10内设置有烘干装置,在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汽车在雨天行车时,被淋湿的雨具可放置在扶手箱内,雨具上附着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口排出。并且还可使用烘干装置,对雨具进行烘干,其中,烘干装置可以为加热装置(如电热丝等),或者直接采用车载空调的供风系统,通过加热或加速空气流动,从而加快雨具上雨水的蒸发,避免了雨水对汽车内饰造成影响,也可避免雨具发霉,对扶手箱内部造成侵蚀,或使车内产生异味。优选地,箱体10内部可以采用防水材料制成,以更有利于保护扶手箱本身不受侵蚀,且方便清理。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用扶手箱,通过在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在箱体10内设置用于烘干的烘干装置,实现了将雨具上附着的雨水汇聚并及时排出,同时还能快速对被淋湿的雨具进行烘干,从而避免雨水对汽车内饰造成影响,也可避免雨具发霉对扶手箱内部造成侵蚀,避免使车内产生异味。与现有技术中,被淋湿的雨具只能放置在座位下方的脚垫处或者车门内饰板储物盒中或另设的雨具收纳容器相比,避免了霉变现象的产生,不会对汽车内饰件造成影响;也无需额外占用车内有限的空间;方便了用户使用,使其能够获得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烘干装置为设置于箱体10内壁上的空调出风口30,空调出风口30与车载空调的供风系统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车载空调的供风系统对扶手箱内的潮湿的雨具进行烘干。具体的,箱体10内壁上设置有空调出风口30,空调出风口30与车载空调的供风系统连通。通过启动车载空调后,可由供风系统通过连通的管路向箱体10内部吹风,加快箱体10内部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雨具上附着水分的蒸发,避免霉变。此外,车载空调也可以提供暖风,从箱体10内壁上空调出风口30吹出,进一步加快水分的蒸发。具体的,车载空调供风系统可以单独设置一可提供暖风的风道,与扶手箱箱体10内空调出风口30连通,从而不影响车载空调对车内提供冷风。

进一步的,箱体10内壁包括竖直延伸的侧壁,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空调出风口30出风的开关31。

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内壁包括竖直延伸的侧壁,有利于雨水的滑落,便于雨水从排水口排出。此外,在侧壁上设有用于控制车载空调出风的开关31,通过该开关31,可以实现对扶手箱箱体10内的空调出风口30的是否出风以及风量的大小进行控制,以适应扶手箱内无需烘干以及烘干不同数量雨具的情况;且设在箱体内壁上,操作方便、且能有效避免误操作。

可选的,排水口为排水管40,如图3所示,排水管40的另一端穿出至驾驶室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排水口采用一排水管40,箱体10与驾驶室外部通过排水管40连通,通过排水管40使得雨具上携带的雨水可以通过排水管40排出车外,避免在箱体10内产生积水,且结构简单,有效控制了整车的制造成本。排水管40的顶端一体成型在箱体10的底部,具体的,若箱体10和排水管40为塑料材质,则可以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若箱体10和排水管40为金属材质,则可焊接为一体结构。当然,本申请中的排水管40与箱体10也可以采用分体式,通过卡箍等进行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箱盖20具有在关闭时朝向内部的底面21,底面21为一平面,箱盖20能够相对于箱体10的上端开口沿汽车纵向向后翻转180°,如图3所示,以形成供后排使用的水平桌面。

在本实施例中,箱盖20能够相对于箱体10的上端开口沿汽车纵向向后翻转180°,箱盖20的底面21为箱盖20关闭时朝向箱体10内部的面,该底面21为一平面,当箱盖20向后翻转180°时,可形成供后排使用的水平桌面,供后排乘客当作书桌或餐桌使用,增加了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其中,箱盖20向后翻转180°可通过箱盖20与箱体10间铰接的连接结构进行限位,也可以通过附加的结构(如支撑杆等)保证箱盖20在向后翻转180°后能够保持稳固。

进一步的,箱盖20的底面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箱盖20铰接的桌面面板,桌面面板能够相对于箱盖20的底面21展开和折叠。

在本实施例中,箱盖20的底面2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与箱盖20铰接的桌面面板,桌面面板可相对于箱盖20的底面展开和折叠,展开后可以增大水平桌面的面积,增加乘客使用的舒适度;而折叠后则可减小空间,使箱盖20仍然能够与箱体开口配合,不影响扶手箱的关闭。可选的,汽车用扶手箱还包括上层隔板50;如图2所示,上层隔板50包括一隔板及设置于隔板两侧的卡接侧板,上层隔板50通过卡接侧板卡紧于箱体10的上端开口,并通过隔板在箱体10内部形成上下两个空腔。

在本实施例中,扶手箱内还设置一上层隔板50,通过隔板将箱体10内部分成上下两个空腔。其中,上层可以当做储物空间,放置一些小物件,方便用户随时存取;下层可以对雨具进行烘干和排水。当然,扶手箱内的烘干装置(空调出风口30)设置于下层空腔,即隔板的高度要高于烘干装置的高度,使得上层隔板50的设置不影响下层的雨具烘干和排水。更具体的,上层隔板50与箱体10采用过盈配合,且卡接侧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使上层隔板50安装在箱体10内时,卡接侧板可卡紧于箱体10的上端开口,连接得较为牢固。

进一步的,上层隔板50的顶面设置有水杯槽和/或储物槽。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层隔板50的顶面设置水杯槽和/或储物槽,可以方便存放水杯或者各种物品,便于取放,给用户提供更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当然扶手箱上也可以设置更多的装置,例如点烟器、USB接口等等,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体,车体内形成驾驶室,驾驶室内设有上述实施例中的汽车用扶手箱。

其中,驾驶室内可设置有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优选地,汽车用扶手箱设置在第一间隙内,以方便使用、且节约车内空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通过在扶手箱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在箱体10内设置用于烘干的烘干装置,实现了将雨具上附着的雨水汇聚并及时排出,同时还能快速对被淋湿的雨具进行烘干,从而避免雨水对汽车内饰造成影响,也可避免雨具发霉对扶手箱内部造成侵蚀,避免使车内产生异味。与现有技术中,被淋湿的雨具只能放置在座位下方的脚垫处或者车门内饰板储物盒中或另设的雨具收纳容器相比,避免了霉变现象的产生,不会对汽车内饰件造成影响;也无需额外占用车内有限的空间;方便了用户使用,使其能够获得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