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传动的雨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027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轮传动的雨刷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雨刷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的雨刷器。



背景技术:

车辆雨刮器又称车辆风窗玻璃刮水器,是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车辆都设置有雨刮器来应对雨雪天气。

市场上公开号为CN203198933U的中国专利公示了一种四连杆机构与电机组合一体的汽车雨刮器,包括:四连杆机构、雨刮摆动轴、电机、蜗轮蜗杆装置、壳体,电机的转动轴经蜗轮蜗杆装置与四连杆机构联动,四连杆机构与雨刮摆动轴联动,电机的转动轴的伸出端、蜗轮蜗杆装置、四连杆机构、雨刮摆动轴设置在壳体形成的空腔内。

电机转动时,带动四连杆机构动作,最终带动雨刮摆动轴往复转动,但是四连杆机构在带动雨刮摆动的时候,其线速度和驱动力均为正弦函数,若雨刮在其运动过程中受到超过其最小驱动力时,会使得连杆铰接处承受较大的压力,加快其磨损,缩短传动结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缓传动机构内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传动结构使用寿命的齿轮传动机构的雨刷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传动的雨刷器,包括雨刷器的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电机、来回摆动的摇臂和与摇臂一端连接的刮水刷,还包括和电机连接并驱动摇臂来回摆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的主动齿轮和两个相互啮合的双联齿轮,且主动齿轮和双联齿轮的转轴均与安装座转动连接,主动齿轮设置为不完全齿轮,包括齿轮段一和无齿段一,两所述双联齿轮的一端通过直齿轮啮合传动,另一端上设有齿轮段二,在主动齿轮转动时齿轮段一依次分别与两所述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啮合传动连接,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其中一双联齿轮的转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与传动机构连接,驱动传动机构内部的主齿轮转动,主齿轮上的齿轮段一先与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啮合并驱动齿轮段二转动,两双联齿轮的一端啮合且两双联齿轮做相反方向的转动,当主齿轮转动一定角度后,齿轮段一与齿轮段二脱离啮合,齿轮段二停止转动,同时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在靠近齿轮段一的地方停止,齿轮段一随主齿轮继续转动,与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进入啮合并带动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转动,则两双联齿轮的转动方向在齿轮段一与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进入啮合的时候会同时换向,周而复始,两双联齿轮做反复圆周运动,带动摇臂在一定角度内反复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齿轮段一上齿轮的齿数与所述齿轮段二上齿轮的齿数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段一的齿数与齿轮段二的齿数相同,能够使齿轮段一与齿轮段二在进入和脱离啮合时,减少多余直齿的干涉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齿轮段一和无齿段一均设置成两个且齿轮段一和无齿段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段一和无齿段一均设置成两个,这样使得主齿轮在转动一周后,双联齿轮能够实现两次反复转动,能增加传动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动齿轮设置成双联齿轮,包括上齿轮段、下齿轮段、上无齿段和下无齿段,且两所述上齿轮段和两所述上无齿段间隔设置构成上层轮,两所述下齿轮段和两所述下无齿段间隔设置构成下层轮,上层轮和下层轮相互连接构成所述主动齿轮;上齿轮段和其中一所述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啮合,下齿轮段和另一所述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可以减小两双联齿轮相啮合一端的齿轮的直径也能够实现反复圆周运动,节省空间和材料;且在上齿轮段与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脱离啮合时,既能够在使两双联齿轮依次与上齿轮段啮合转动实现反复圆周运动,还能够避免两双联齿轮同时与上齿轮段啮合而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主动齿轮上设有锥齿轮一,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设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进行传动,既能够改变传动方向,亦能够调整传动比,对电机进行减速的同时能够增大传动机构对摇臂的驱动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双联齿轮的另一端还设有无齿段二,无齿段二与齿轮段二构成不完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两双联齿轮能够与主齿轮进行传动时,不完全齿轮还占用较小的空间,为安装座占用车辆上的空间更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齿轮段一于主动齿轮上的弧度小于无齿段一于主动齿轮上的弧度;所述齿轮段二于双联齿轮上的弧度小于无齿段二于双联齿轮上的弧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双联齿轮上,齿轮段二于双联齿轮上的弧度小于无齿段二于双联齿轮上的弧度就能够保证齿轮段二的转动角度小于度,同时在齿轮段二做反复运动的同时预留出一定的角度来缓冲两双联齿轮与主齿轮的冲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齿轮段二两端直齿的齿高小于齿轮段二上中间直齿的齿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得齿轮段二能够与主齿轮实现传动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在主齿轮和两双联齿轮上切换啮合传动时产生的干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电机驱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上的齿轮段一先与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啮合并驱动齿轮段二转动,当主齿轮转动一定角度后,齿轮段一与齿轮段二脱离啮合,齿轮段二停止转动,同时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在靠近齿轮段一的地方停止,齿轮段一随主齿轮继续转动,与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进入啮合并带动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转动,则两双联齿轮的转动方向在齿轮段一与另一双联齿轮上的齿轮段二进入啮合的时候会同时换向,周而复始,两双联齿轮做反复圆周运动,带动摇臂在一定角度内反复转动,在摇臂反复摆动的同时,刮水刷不断地将车玻璃上的雨水清理掉,齿轮传动具有较稳定的线速度和驱动力,能够减缓传动机构内零部件的磨损,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出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传动机构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传动机构的正视图。

图中:1、电机;2、传动机构;21、主动齿轮;211、齿轮段一;212、无齿段一;22、双联齿轮;221、齿轮段二;222、无齿段二;231、上齿轮段;232、下齿轮段;233、上无齿段;234、下无齿段;24、锥齿轮一;25、锥齿轮二;3、安装座;4、摇臂;5、刮水刷。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8对一种齿轮传动的雨刷器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一种齿轮传动的雨刷器,包括用于将雨刷器固定在汽车上的安装座3、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电机1、来回摆动的摇臂4、与摇臂4一端连接的刮水刷5以及与电机1连接并驱动摇臂4来回摆动的传动机构2。车辆上的电源多为直流电,因此此电机1采用直流电机1,电机1上连有锥齿轮二25,传动机构2内设有锥齿轮一24,锥齿轮一24与锥齿轮二25啮合;传动机构2包括,一主动齿轮21和两双联齿轮22;锥齿轮一24设置于主动齿轮21上并与主动齿轮21连接。

实施例1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机构2内齿轮的设置不同,除了传动机构2部分,其他部分及连接关系均不变。

如图2和图3所示,主动齿轮21与安装座3转动连接,可在安装座3上设置两相对的轴承,主动齿轮21的转轴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轴承连接;主动齿轮21设为不完全齿轮,包括两齿轮段一211和两无齿段一212,两齿轮段一211和两无齿段一212间隔设置;主动齿轮21上设有一锥齿轮一24,锥齿轮一24与设置在电机1转轴上的锥齿轮二25啮合。

两双联齿轮22,两双联齿轮22分别与安装座3转动连接,在安装座3上可设置两对分别相对设置的轴承,两双联齿轮22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轴承连接;双联齿轮22一端相互啮合,另一端均设为不完全齿轮,包括至少一个齿轮段二221和至少一个无齿段二222,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齿轮段二221和一个无齿段二222;齿轮段二221两端直齿的齿高小于齿轮段二221上中间直齿的齿高。

在主动齿轮21转动时,齿轮段一211依次分别与两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啮合。

双联齿轮22与摇臂4连接,摇臂4带动刮水刷5在一定角度内反复运动,一般此角度不会超过180度,齿轮段二221所对应的弧度也就是摇臂4说运动的角度,因此齿轮段二221于双联齿轮22上所对应的弧度小于无齿段二222于双联齿轮22上所对应的弧度。

而齿轮段一211上的齿数与齿轮段二221上的齿数相同,其两齿轮的模数也相同,保证齿轮段一211和齿轮段二221分别于主齿轮和双联齿轮22上的弧长相等,他们的在啮合时的运动路程也相等。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电机1转动,带动锥齿轮二25转动,进而带动锥齿轮一24上的主动齿轮21转动,主动齿轮21上的齿轮段一211先与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啮合并驱动齿轮段二221转动,当主动齿轮21转动一定角度后,(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21直径为双联齿轮22直径的两倍,双联齿轮22转动角度不超过180度,因而主齿轮转动角度不超过90度,一般选80度左右)齿轮段一211与齿轮段二221脱离啮合,齿轮段二221停止转动,同时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在靠近齿轮段一211的地方停止,齿轮段一211随主动齿轮21继续转动,与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进入啮合并带动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转动,则两双联齿轮22的转动方向在齿轮段一211与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进入啮合的时候会同时换向,周而复始,两双联齿轮22做反复圆周运动,带动摇臂4在一定角度内反复转动,在摇臂4反复摆动的同时,刮水刷5不断地将车玻璃上的雨水清理掉。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传动机构2内齿轮的设置不同,除了传动机构2部分,其他部分及连接关系均不变。

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主动齿轮21与安装座3转动连接,可在安装座3上设置两相对的轴承,主动齿轮21的转轴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轴承连接;主动齿轮21设置为双联齿轮且均为不完全齿轮相联,包括上齿轮段231、下齿轮段232、上无齿段233和下无齿段234,上齿轮段231和下齿轮段232构成齿轮段一211,上无齿段233和下无齿段234构成无齿段一212,且两上齿轮段231和两上无齿段233间隔设置构成上层轮,两下齿轮段232和两下无齿段234间隔设置构成下层轮,上层轮和下层轮相互连接构成主动齿轮21且上齿轮段231和下齿轮段232错位设置。

两双联齿轮22分别与安装座3转动连接,在安装座3上可设置两对分别相对设置的轴承,两双联齿轮22的转轴的两端分别与设置在安装座3上的轴承连接;双联齿轮22一端相互啮合,另一端均设为不完全齿轮,包括至少一个齿轮段二221和至少一个无齿段二222,本实施例中采用一个齿轮段二221和一个无齿段二222;齿轮段二221两端直齿的齿高小于齿轮段二221上中间直齿的齿高。

在电机1驱动主动齿轮21朝一方向转动时,上齿轮段231与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脱离啮合状态后,下齿轮段232与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进入啮合状态,因而两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并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双联齿轮22与摇臂4连接,摇臂4带动刮水刷5在一定角度内反复运动,一般此角度不会超过180度,齿轮段二221所对应的弧度也就是摇臂4所运动的角度,因此齿轮段二221于双联齿轮22上所对应的弧度小于无齿段二222于双联齿轮22上所对应的弧度。

而上齿轮段231,下齿轮段232上的齿轮数与齿轮段二221上的齿数相同,其两齿轮的模数也相同,保证上齿轮段231和下齿轮段232分别于主动齿轮21上的弧长和齿轮段二221于双联齿轮22上的弧长相等,它们的在运动时路程也相等。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过程如下:电机1转动,带动锥齿轮二25转动,进而带动锥齿轮一24上的主动齿轮21转动,主动齿轮21上的上齿轮段231先与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啮合并驱动齿轮段二221转动,当主动齿轮21转动一定角度后,(在本实施例中主齿轮直径为双联齿轮22直径的两倍,双联齿轮22转动角度不超过180度,因而主动齿轮21转动角度不超过90度,一般选80度左右)上齿轮段231与齿轮段二221脱离啮合,齿轮段二221停止转动,同时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在靠近下齿轮段232的地方停止,下齿轮段232随主动齿轮21继续转动,与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进入啮合并带动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转动,则两双联齿轮22的转动方向在主动齿轮21与另一双联齿轮22上的齿轮段二221进入啮合的时候会同时换向,周而复始,两双联齿轮22做反复圆周运动,带动摇臂4在一定角度内反复转动,在摇臂4反复摆动的同时,刮水刷5不断地将车玻璃上的雨水清理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