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置式胎压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9429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置式胎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2310734 A于2012年01月11日公开了一种外置式胎压传感装置,包括有基座、传感器、用于集成控制电路的电路板、扣式电池,以及包括封装套件,所述基座沿轴向设有与气门嘴相螺锁的螺孔,且基座顶部形成有圆台;该装置包括密封通气件,该密封通气件设有与所述圆台紧密配合的支撑台和于支撑台底部置入所述基座螺孔以顶开气门嘴出气阀的导通部,还设有连通孔。所述基座底端设有延伸筒,延伸筒的柱壁设有若干径向螺孔,个数对应的若干螺钉分别穿过各螺孔设置以与所述气门嘴的柱壁相锁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操作灵活、固定牢靠的外置式胎压传感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外置式胎压传感器,包括由外套件与内套件共同围成的腔室,该腔室内设置有传感组件,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内套件的底部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件,该锁紧件与内套件的底部扣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内套件的底部设置有基环,锁紧件包括装配环,该装配环扣接在基环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基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形或对接凸台,装配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齿形或对接凹槽;其中,第一齿形与第二齿形相啮合,或者,对接凸台与对接凹槽扣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齿形的数量为六到十八个,第二齿形的的数量与第一齿形的数量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的边缘倾斜朝上朝外设置,内套件的底部边缘与锁紧件的边缘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的边缘与内套件的底部边缘相接处位于外套件所围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所述锁紧件包括其上朝外延伸的定位舌板,外套件的底部边缘设置有限位槽,定位舌板卡装在限位槽中。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套件的底部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件,该锁紧件与内套件的底部扣接在一起,通过锁紧件可以实现外置式胎压传感器的快速固定。

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套件的底部设置有基环,锁紧件包括装配环,该装配环扣接在基环的外壁上,装配时,可以直接将装配环扣接在基环的外壁,操作相当的迅捷。

本实用新型中的基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形或对接凸台,装配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齿形或对接凹槽;其中,第一齿形与第二齿形相啮合,或者,对接凸台与对接凹槽扣接在一起;可以有效防止锁紧件相对于内套件发生转动,提高本产品装配时的稳定性,防止其脱落,从而延长本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件的边缘与内套件的底部边缘相接处位于外套件所围成的空间内,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或细石等杂物随意进入本产品的内部,从而延长本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的锁紧件包括其上朝外延伸的定位舌板,外套件的底部边缘设置有限位槽,定位舌板卡装在限位槽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本产品的稳定性,防止锁紧件相对于内套件发生转动或产生脱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灵活、固定牢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主视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移除锁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锁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为外套件,1.1为限位槽,2为传感组件,3为内套件,3.1为基环,3.2为第一齿形,4为锁紧件,4.1为装配环,4.2为第二齿形,4.3为定位舌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6,本外置式胎压传感器,包括由外套件1与内套件3共同围成的腔室,该腔室内设置有传感组件3,所述内套件3的底部设置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包括锁紧件4,该锁紧件4与内套件3的底部扣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套件3的底部设置有基环3.1,锁紧件4包括装配环4.1,该装配环4.1扣接在基环3.1的外壁上。

所述基环3.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齿形3.2或对接凸台,装配环4.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齿形4.2或对接凹槽;其中,第一齿形3.2与第二齿形4.2相啮合,或者,对接凸台与对接凹槽扣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齿形3.2的数量为六到十八个,第二齿形4.2的的数量与第一齿形3.2的数量对应设置。

所述锁紧件4的边缘倾斜朝上朝外设置,内套件3的底部边缘与锁紧件4的边缘对应设置。

所述锁紧件4的边缘与内套件3的底部边缘相接处位于外套件1所围成的空间内,如图3所示。

所述锁紧件4包括其上朝外延伸的定位舌板4.3,外套件1的底部边缘设置有限位槽1.1,定位舌板4.3卡装在限位槽1.1中。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