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963阅读:986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整车NVH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而发动机是车辆的主要振动源之一。发动机与车身之间通过悬置进行连接,其连接形式及连接后的有效性影响着发动机振动的传递。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发动机舱纵梁的上平面开设多个安装孔,来对发动机悬置进行固定,且由于纵梁上的安装面较小,故安装孔通常并排设置在纵梁的上平面上;但是,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固定发动机悬置,但是在水平方向上提供的支撑较差,导致抗扭转能力较差,故对发动机悬置的约束能力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以实现发动机悬置可以获得各个方向的支撑,保证整车NVH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在汽车的前轮罩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点;

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所述第二安装点和所述第三安装点固定设置在发动机舱的纵梁上,且所述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和第三安装点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投影的连线均为三角形。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安装点为凸焊螺栓,所述凸焊螺栓倾斜设置。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支架呈碗状,且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翻边,所述安装支架通过所述翻边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轮罩上。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安装点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内板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板上,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套筒同轴;所述第一套筒内设置有螺纹。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槽上。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安装点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纵梁内设置有加强板,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上,且所述第二套筒内设置有螺纹。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安装点还包括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纵梁的内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套筒同轴。

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槽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三个安装点,且使三个安装点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投影的连线均为三角形,实现了同时对发动机悬置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增强了其抗扭转能力,提高了整车NVH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第一安装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上的剖视图;

图4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安装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上的剖视图;

图6为第一套筒与第二安装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三安装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上的剖视图;

图8为第二套筒与加强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纵梁 110-内板 120-加强板

121-第一弧形槽 200-前轮罩 300-安装支架

310-凸焊螺栓 320-翻边 400-第二安装点

410-第一安装板 411-第一安装孔 420-第二安装板

421-第二弧形槽 430-第一套筒 500-第三安装点

510-第三安装板 511-第二安装孔 520-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爆炸图。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包括安装支架300、第二安装点400和第三安装点500,其中,安装支架300固定设置在汽车的前轮罩200上,安装支架300上设置有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400和第三安装点500固定设置在发动机舱的纵梁100上,且第一安装点、第二安装点400和第三安装点500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投影的连线均为三角形。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不仅可以实现对发动机悬置在竖直方向上的固定,同时也可以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增强了该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的抗扭转能力,提高了整车NVH的性能。

图3为第一安装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上的剖视图,图4为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点可以为凸焊螺栓310,且所述凸焊螺栓310倾斜设置;在安装发动机悬置时,可以预先将发动机悬置吊挂在倾斜设置的凸焊螺栓310上,从而实现第二安装点400和第三安装点500的预定位,以便于后续的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安装支架300呈碗状,且所述安装支架300上设置有翻边320,所述安装支架300通过所述翻边320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轮罩200上,以保证安装支架300的支撑强度,以及安装支架300与汽车前轮罩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优选的,为了保证安装支架300与前轮罩200的连接强度,安装支架300可以通过翻边320焊接在前轮罩200上。

图5为第二安装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上的剖视图。

请同时参照图1和图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点400包括第一套筒430、第一安装板410和第二安装板420,所述第二安装板42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板110上,所述第二安装板4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4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41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板110上,且所述第一安装板4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411,所述第一安装孔411与所述第一套筒430同轴;所述第一套筒430内设置有螺纹。发动机悬置可以通过螺栓与第一套筒430的配合固定安装在纵梁100 上,此外,为了保证第一安装板410和第二安装板420与纵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安装板410和第二安装板420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纵梁100的内板110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套筒430与第二安装板420的连接强度,优选的,可以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固定连接。

图6为第一套筒与第二安装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420上设置有第一弧形槽 121,所述第一套筒43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槽121上;由于第一弧形槽121可以与第一套筒430的外表面相配合,故增大了第一套筒 430与第二安装板420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大了第一套筒430的安装强度。

图7为第三安装点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上的剖视图,图8为第二套筒与加强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照图7和图8,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点500包括第二套筒520,所述纵梁100内设置有加强板120,所述第二套筒520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20上,且所述第二套筒520内设置有螺纹;具体地,加强板120设置在内板110的内侧,故在加强板120和内板110之间具有一定的安装空间,第二套筒520可以设置在该安装空间中;又由于第一套筒430设置在内板110的外侧,故可以保证第二安装点400和第三安装点500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不重合,进而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投影均为三角形,增强了其支撑强度,同时也增强了其抗扭转能力,提高了整车NVH的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安装点500还包括第三安装板510,所述第三安装板510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板110上,所述第三安装板510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加强板120上;所述第三安装板51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511,所述第二安装孔511与所述第二套筒520同轴,从而可以加强该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对发动机悬置的支撑,同时也可以分担第二套筒520所承受的压力,以保证第三安装点500的支撑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增大了第二套筒520与加强板120的接触面积,以增大第二套筒520的安装强度,所述加强板120上设置有第二弧形槽 421,所述第二套筒520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槽42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安装结构,通过设置三个安装点,且使三个安装点在xyz三个方向上的投影的连线均为三角形,实现了同时对发动机悬置在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增强了其抗扭转能力,提高了整车NVH的性能。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