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1073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全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尤其是在夏季,汽车于太阳底下暴晒导致车内温度过高,氧气含量低,导致遗忘在车内的人员闷死的事故频频发生。而现有的汽车保护技术都是针对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为防止发生人身事故而进行设计的,对滞留在车内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保护措施。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号:201420257325.3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内人员检测报警装置,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摄像头、控制装置及接收器。所述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车座两侧,所述每对发射器和接收器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车内车顶上。所述控制装置设置在车内,其分别与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摄像头及汽车中控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摄像头。所述控制装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数据,并与接收器连接。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人员是否在车内,同时通过摄像头确认是否误报警。该技术方案仅仅在检测人员是否滞留车内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效果,其并没有为车内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措施,并且成本较高。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号:201420257321.5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内人员报警装置,包括监测器和报警器。所述监测器包安装在车内,其括传感器装置和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两者电连接。所述报警器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电连接的电源、第二无线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报警装置。所述电源为第二无线传输装置、数据处理装置和报警装置供电,所述数据处理装置控制报警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红外传感器检测人员是否在车内,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并通过无线蓝牙将传感器信息发送到报警器,报警器分析传感器信号,若检测到有人员留在车内,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司机回车上查看。该技术方案能够对车内滞留人员进行报警,但其在保护车内滞留人员安全方面缺乏保障,一旦司机没有听到警报,则会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申请号:201520530999.0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车辆内人员安全报警装置,包括安装在人员座椅的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驾驶员车门上的开关传感器、车内的温度传感器、单片机以及蜂鸣器。工作时,车门上的开关传感器检测到车门的开关,发现驾驶人离开汽车的动作,压力传感器检测人员座椅上是否有人员,当两者条件满足时,向单片机传递信号,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提醒驾驶员不要忘记小孩;当温度检测器检测到汽车内温度超过一定的阈值,压力传感器检测人员座椅上是否有人员,当两者条件满足时,向单片机传递信号,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发出警报声进行呼救,直到开关检测器检测到车门打开警报停止。该技术方案由于局限于人员座椅,从而导致成本较高,可靠性低,在推广适用性方面有很强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车内是否滞留人员,并为车内人员提供安全保障的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

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所述的红外线探测器将采集到的信号传输至单片机进行处理分析,用于判断车内是否滞留人员;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用于检测司机是否位于车内;所述的氧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的氧气含量。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包括:A/D转换模块、GSM模块。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包括:STC12C5A60S2型单片机。所述的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包括:蜂鸣报警器、LED显示屏、车窗升降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司机是否在车内,通过红外线探测器检测车内人员的存在,提供了多种检测方式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的可靠性。

2、提供了蜂鸣器报警、LED显示报警以及通过GSM模块发送短信报警三种报警方式,为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提供了更加全面地报警措施。

3、通过氧传感器直接检测车内氧气含量,当氧气含量低于安全阈值时,开启安全保护措施,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

4、单片机与车窗升降系统相连,通过单片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可以直接控制车窗升降系统,在氧气含量达到安全阈值时,开启车窗通风,从而为车内滞留人员提供了安全保护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框图。

图中:1、红外线探测器,2、氧传感器,3、压力传感器,4、A/D转换器,5、车窗升降系统,6、蜂鸣报警器,7、GSM模块,8、LED报警显示屏,9、STC12C5A60S2型单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模块包括红外线探测器1、氧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所述的红外线探测器1采用SAJ75-ABT-60型,其安装在车内顶部,用于检测车内是否滞留人员,并且当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的压力传感器3检测到司机不在车内时发出报警。所述的氧传感器2用于检测车内的氧气含量,当氧气含量低于安全阈值时则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数据传输模块包括A/D转换器4,所述的A/D转换器4采用ADC0809型A/D转换模块,其具有8路模拟信号输入通道,可以将红外线探测器1、氧传感器2、压力传感器3等采集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发送至单片机9内部进行处理分析。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TC12C5A60S2型单片机9,内部集成了MAX810专用复位电路,拥有2路PWM,可以处理分析传感器发送来的信号,并发出控制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安全报警与保护模块包括GSM模块7、蜂鸣报警器6、车窗升降系统5、LED报警显示屏。所述的GSM模块7可以发送短信至司机手机,提醒车内有人员滞留,所述的蜂鸣报警器采用TMB12A12,其在接受单片机发送的触发信号时,触发报警;所述的车窗升降系统5采用车载车窗升降系统,其可以通过单片机9发送控制信号控制车窗升降;所述的LED报警显示屏位于车外后部,在收到单片机9发送的控制信号时,显示“车内有人员滞留,请报警!”字样。

一种车内人员安全检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车内顶部的红外线探测器1及位于司机座椅下方的压力传感器3将采集到的信号经A/D转换器4发送至STC12C5A60S2型单片机9内部进行处理分析,若检测到有人存在并且司机不在车内时则单片机9发送控制信号至蜂鸣报警器6以及LED报警显示屏8发出警报,并通过GSM模块7发送短信到司机的手机上提醒司机车内有人员滞留,请回车查看。当氧传感器2检测到的氧气含量低于安全阈值时,单片机9发送控制信号至车窗升降系统4,开启车窗通风,保证车内滞留人员的安全。

氧含量安全阈值设定为:19.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