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354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轮胎,尤其是涉及一种子午线轮胎。



背景技术:

子午线轮胎是目前一种较为长见的轮胎,它具有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对地面单位压力也小,因而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3%~8%;因为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其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较大;散热性能好,可适应高温、高速行驶。

但是,由于胎体帘线各层间排列是相互平行呈径向排列,与胎冠中心线周向成90度夹角,且胎体侧面的帘线是由胎体中心向外呈辐射状设置的(也就是说,帘线的延长线都是交汇于胎体中心的),而轮胎在使用中的受力以径向受力为主,所以,在实际使用中,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承受了具大的力,在载重量大时,容易出现帘线刺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承受了具大的力,在载重量大时,容易出现帘线刺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极大减小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受力,使得胎体使用更为稳定可靠的新型子午线轮胎。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由内到外包括胎体层、带束层、保护层以及胎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层帘线在胎面一侧呈平行分布,且与胎体圆周线相垂直,胎体层帘线在胎侧部分投影相互交叉呈网状,其延长线相切于一个与所述的胎体圆周线同轴的特定圆。本发明的胎侧帘线的设置方式,使得帘线的延长线与胎体的中心线不相交汇,与相应位置的径线呈一定的夹角,胎体所受的径向力不在帘线的轴向的方向上,也相应的帘线构成一定的夹角,降低了帘线对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的压力,对该部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得其不容易在该位置出现刺穿的问题。胎体层帘线在胎侧部分相互交叉呈网状,可以防止其出现断裂的问题。

作为优选,带束层帘线设有1-3根,以与胎体圆周线呈0.5-5度的夹角沿胎体的胎面一侧缠绕而成。现有技术中,带束层均采用两侧“零度”帘线,中部用斜交帘线,这就使得其中部容易向外凸起,磨损严重的问题,而本发明的0.5-5度(接近于零度,具有与零度带束层相同的特性)的帘线的带束层对应于整个胎面位置,就解决了上述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束层帘线的密度以两侧密度较大,中部密度较小的方式分布,两侧密度较大的区域相互对称。由于现有的硫化技术的限制,只有将中部的带束层的帘线的密度设置得较低,才能在硫化中,其胶料向外适当的流动,从而产生合造的胎纹。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束层帘线的两侧密度是其中部密度的3-8倍。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束层的外侧设有所述的保护层,保护层的左右两侧向内卷曲,将所述的带束层的两侧边缘包裹。由于本发明的带束层的帘线的设置方式,使得其两侧均具有1-3个帘线的端头,该端头容易在使用中因胶体的蠕动和磨损而落出,由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层,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了。

作为优选,所述的带束层设有偶数层,奇数层与偶数层之间的带束层帘线的缠绕方向相反,缠绕的角度大小在相对应的位置相同。这种设置使得帘线之间实际上不接触,防止其因相互之间的摩擦而断裂。偶数层的设置也使得其各方向上的受力均匀,有利于轮胎使用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承受了具大的力,在载重量大时,容易出现帘线刺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种能够极大减小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受力,使得胎体使用更为稳定可靠的新型子午线轮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由内到外包括胎体层4、带束层3、保护层2以及胎冠1,胎体层帘线41在胎面一侧呈平行分布,且与胎体圆周线相垂直,胎体层帘线41在胎侧部分投影相互交叉呈网状,其延长线5(虚拟线)相切于一个与所述的胎体圆周线同轴的特定圆6(该特定圆为虚拟圆),该特定圆的直径为胎体内圈直径的1/3。带束层帘线设有3根,以与胎体圆周线呈3度的夹角沿胎体的胎面一侧缠绕而成。带束层帘线31的密度以两侧密度较大,中部密度较小的方式分布,两侧密度较大的区域相互对称。带束层帘线的两侧密度是其中部密度的5倍。带束层的外侧设有所述的保护层,保护层的左右两侧向内卷曲,将所述的带束层的两侧边缘包裹。带束层设有两层,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的带束层帘线的缠绕方向相反,缠绕的角度大小在相对应的位置相同。

本发明的胎侧帘线的设置方式,使得帘线的延长线与胎体的中心线不相交汇,与相应位置的径线呈一定的夹角,胎体所受的径向力不在帘线的轴向的方向上,也相应的帘线构成一定的夹角,降低了帘线对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的压力,对该部位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得其不容易在该位置出现刺穿的问题。胎体层帘线在胎侧部分相互交叉呈网状,可以防止其出现断裂的问题。本发明的3度(接近于零度,具有与零度带束层相同的特性)的帘线的带束层对应于整个胎面位置,就解决了上述问题。

所以本发明具有受力均匀,结构稳定,使用可靠,帘线不容易磨损、刺穿胶体等特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子午线轮胎,由内到外包括胎体层、带束层、保护层以及胎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胎体层帘线在胎面一侧呈平行分布,且与胎体圆周线相垂直,胎体层帘线在胎侧部分投影相互交叉呈网状,其延长线相切于一个与所述的胎体圆周线同轴的特定圆。本发明实现了一种能够极大减小胎体内圈部位的钢丝圈和包胶受力,使得胎体使用更为稳定可靠的新型子午线轮胎。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丽
技术研发日:2017.03.30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