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保险杠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1671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保险杠构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保险杠构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保险杠构造而有如下的构造: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和配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外侧的保险杠外观件,并且保险杠横梁通过将沿车辆前后方向并列设置的外侧部件与内侧部件接合而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366082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外侧部件由与内侧部件具有相同强度的高张力钢板形成。像这样,在外侧部件由高强度的钢板形成的情况下,存在难以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成形外侧部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易于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成形保险杠横梁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配置在车身前部,且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所述保险杠横梁具有内侧部件、和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侧与所述内侧部件接合的外侧部件。而且,所述外侧部件的强度设定为比所述内侧部件的强度小。

另外,本发明是配置在车身后部,且具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所述保险杠横梁具有内侧部件、和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后侧与所述内侧部件接合的外侧部件。所述外侧部件的强度设定为比所述内侧部件的强度小。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由于外侧部件的强度被抑制,所以变得易于配合配置在保险杠横梁的前侧或后侧的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成形外侧部件。

由此,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缩小保险杠外观件的内表面与保险杠横梁的前端面的间隔,因此能够将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从保险杠外观件向保险杠横梁高效率地传递。

此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当保险杠横梁的前端面与保险杠外观件的内表面相接触时,能够提高从保险杠外观件向保险杠横梁传递碰撞能量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由于在车辆碰撞时外侧部件容易变形,所以能够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在车辆碰撞时通过内侧部件可靠地承受碰撞能量。

像这样,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通过保险杠横梁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且防止保险杠横梁后退。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由于易于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成形外侧部件,所以在制造保险杠横梁之后,无需再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加工外侧部件。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将外侧部件和内侧部件通过不同的板厚和材质来形成。

例如,外侧部件由成形性良好且韧性高的材料形成,内侧部件由拉伸强度大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提高保险杠横梁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由于保险杠横梁划分为外侧部件和内侧部件,所以在将外侧部件与内侧部件进行接合之前,能够在保险杠横梁内设置加强部件。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当使上板及下板从内侧部件的上下缘部朝向前方或后方突出时,能够提高内侧部件的强度。

另外,在使外侧部件进入至内侧部件的上板及下板之间的情况下,能够在车辆碰撞时抑制外侧部件在上下方向上变形,因此,能够将碰撞能量高效率地传递至内侧部件。

而且,在使外侧部件进入至内侧部件的上板及下板之间的情况下,由于外侧部件与内侧部件的接合部位不向保险杠横梁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突出,所以空气在保险杠横梁的周围顺畅地流动。

在上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当保险杠外观件的中央部突出时,通过使所述外侧部件随着从车宽方向的两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车辆前方突出,能够使外侧部件与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相配合。

另外,在上述的结构中,外侧部件的前端面形成为拱形,在车辆碰撞时外侧部件变得容易变形,并且外侧部件在前后方向上变大。由此,保险杠横梁的中央部的截面二次矩变大,保险杠横梁的两端部变得不易引起压曲变形,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

在上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在所述外侧部件的前表面上沿车宽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缓冲部件。而且,当在所述外侧部件的前方配置有用于向车辆的动力源引导空气的引导部件时,能够使所述引导部件从相邻的所述缓冲部件之间穿过并沿车辆高度方向延伸。

在该结构中,由于引导部件的配置自由度提高,所以能够相对于动力源高效率地送入空气。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由于能够缩小外侧部件的板厚,所以在外侧部件及缓冲部件为钢制的情况下,能够将缓冲部件相对于外侧部件进行电阻焊。

在上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在所述缓冲部件设置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下方倾斜的第一缓冲部件、和随着朝向车辆前方而向上方倾斜的第二缓冲部件。

在该结构中,通过使不同形状的缓冲部件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各部的形状来配置,能够提高保险杠横梁的冲击吸收性能。

在上述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优选将所述内侧部件固定在形成于侧构件的端部的凸缘上。

像这样,通过将保险杠横梁与侧构件直接连结,能够提高保险杠横梁与侧构件的连结部的刚性,并缩小保险杠横梁与侧构件的连结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由于外侧部件的强度被抑制,所以能够配合保险杠外观件的形状来成形外侧部件,并能将碰撞能量从保险杠外观件高效率地传递至保险杠横梁。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中,能够由保险杠横梁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并防止保险杠横梁后退。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前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从左前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构造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的图,图4的(a)是图3的a-a剖视图,图4的(b)是图3的b-b剖视图。

图5是从右后上方观察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横梁与前部侧构件的连结部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且是将本发明的保险杠构造应用于车身后部的结构的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保险杠构造

3前部侧构件

3a凸缘

3b螺孔

10保险杠横梁

20内侧部件

21壁部

22上板

23下板

24安装部

24a穿插孔

30外侧部件

31壁部

32上板

33下板

41第一缓冲部件

41a前板

41b上板

41c下板

42第二缓冲部件

42a前板

42b上板

42c下板

50引导部件

60保险杠外观件

具体实施方式

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构造1构成车辆(汽车)的前保险杠。

保险杠构造1具有沿左右方向(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10、和配置在保险杠横梁10的外侧的保险杠外观件60(参照图4)。

保险杠横梁10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并列设置的内侧部件20及外侧部件30,并且外侧部件30与内侧部件20的前侧部接合(参照图4)。另外,保险杠横梁10具有与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接合的三个缓冲部件41、42。

如图2所示,内侧部件20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制的框架。内侧部件20通过高张力钢板形成。

内侧部件20的左右端部固定在车身左右的前部侧构件3、3的前端部。

内侧部件20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壁部21、从壁部21的上缘部朝向前方延伸的上板22、和从壁部21的下缘部朝向前方延伸的下板23。如图4的(a)所示,内侧部件20的整个前表面开口。

如图2所示,在内侧部件20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平板状的安装部24、24。在安装部24形成有三个穿插孔24a。

安装部24是与形成于前部侧构件3的前端部的凸缘3a的前表面重叠的部位(参照图5)。

如图2所示,外侧部件30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制的框架。外侧部件30并列设置在内侧部件20的前侧。

外侧部件30由高张力钢板形成。外侧部件30的强度(拉伸强度)设定为比内侧部件20的强度(拉伸强度)小。

外侧部件30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壁部31、从壁部31的上缘部朝向后方延伸的上板32、和从壁部31的下缘部朝向后方延伸的下板33(参照图4的(a))。如图4的(a)所示,外侧部件30的整个后表面开口。

如图3所示,外侧部件30随着从左右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前方突出。外侧部件30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中央部比两端部大。

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形成为以中央部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弯曲的拱形。

如图4的(a)所示,外侧部件30的高度形成为与内侧部件20的内部的高度相同的大小。外侧部件30的后端部进入至内侧部件20的前端部。

外侧部件30的上板32的上表面与内侧部件20的上板22的下表面重叠,外侧部件30的上板32与内侧部件20的上板22焊接在一起。

外侧部件30的下板33的下表面与内侧部件20的下板33的上表面重叠,外侧部件30的下板33与内侧部件20的下板23焊接在一起。

像这样,通过使外侧部件30与内侧部件20接合,形成有中空的棱筒状的框架。

如图2所示,在外侧部件30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平板状的安装部34、34。在安装部34形成有穿插孔34a。

外侧部件30的安装部34是与内侧部件20的安装部24的前表面重叠的部位。外侧部件30的安装部34的穿插孔34a与内侧部件20的安装部24的各穿插孔24a中的一个连通。

在形成于前部侧构件3的前端部的凸缘3a形成有与外侧部件30及内侧部件20的各穿插孔24a、34a连通的三个穿插孔3b。

在外侧部件30、内侧部件20及凸缘3a的各穿插孔24a、34a、3b中从前方穿插有螺栓b,如图5所示,螺栓b的螺纹部在凸缘3a的后表面侧与螺母n螺合。这样,外侧部件30的安装部34及内侧部件20的安装部24固定于前部侧构件3的前端部。

如图1所示,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设有第一缓冲部件41、和左右的第二缓冲部件42、42。

第一缓冲部件41及两个第二缓冲部件42、42是将钢板弯曲加工成侧视为c形的部件(参照图4),在车辆轻微碰撞时通过发生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的冲击吸收部件。

第一缓冲部件41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上配置于左右端部之间。如图3所示,第一缓冲部件41沿着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弯曲。

如图2所示,第一缓冲部件4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前板41a、从前板41a的上缘部朝向后方延伸的上板41b、和从前板41a的下缘部朝向后方延伸的下板41c(参照图4的(a))。

如图4的(a)所示,第一缓冲部件41的上板41b及下板41c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下方倾斜。

在上板41b的后缘部形成有朝向上方突出的接合用凸缘41d,在下板41c的后缘部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接合用凸缘41e。

第一缓冲部件41的上下的接合用凸缘41d、41e与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重叠。

上下的接合用凸缘41d、41e与外侧部件30的壁部31电阻焊在一起。由此,第一缓冲部件41接合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上。

如图1所示,左右的第二缓冲部件42、42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上配置于左右的端部。左右的第二缓冲部件42、42是左右对称的形状。

如图4的(b)所示,第二缓冲部件42与第一缓冲部件41(参照图4的(a))同样地具有前板42a、上板42b及下板42c,并形成有上下的接合用凸缘42d、42e。而且,第二缓冲部件42的上下的接合用凸缘42d、42e电阻焊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上。

第二缓冲部件42的上板42b及下板42c随着朝向前方而向上方倾斜。像这样,如图1所示,第一缓冲部件41与第二缓冲部件42的倾斜方向在上下方向上不同。

如图3所示,第一缓冲部件41与左侧的第二缓冲部件4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同样地,第一缓冲部件41与右侧的第二缓冲部件4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像这样,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上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三个缓冲部件41、42,并在相邻的缓冲部件41、42之间形成有间隙t。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外侧部件30的前方配置有左右的引导部件50、50。

两个引导部件50、50是用于向车辆的发动机(动力源)引导空气的板状部件。从车辆的前方导入发动机室内的空气从两个引导部件50、50之间通过并被送入至发动机的进气部。

两个引导部件50、50从第一缓冲部件41与两个第二缓冲部件42、42的间隙t、t穿过且沿上下方向(车辆高度方向)延伸(参照图3)。

如图3所示,保险杠外观件60是覆盖保险杠横梁10及两个引导部件50、50的树脂制的外装部件。

保险杠外观件60随着从左右端部朝向中央部而向前方突出。

第一缓冲部件41及两个第二缓冲部件42、42的前端面(前表面)与保险杠外观件60的内表面相接触(参照图4)。

像这样,保险杠横梁10的前端面沿着保险杠外观件60的内表面形成。也就是说,保险杠横梁10配合保险杠外观件60的形状形成。

在如上所述的保险杠构造1中,如图3所示,由于外侧部件30的强度被抑制,所以变得易于配合保险杠外观件60的形状来成形外侧部件30。

而且,在保险杠构造1中,由于使保险杠横梁10的前端面与保险杠外观件60的内表面相接触,所以能够将车辆碰撞时的碰撞能量从保险杠外观件60向保险杠横梁10高效率地传递。

在保险杠构造1中,由于在车辆碰撞时外侧部件30容易变形,所以能够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

另外,在保险杠构造1中,能够在车辆碰撞时通过内侧部件20可靠地承受碰撞能量。

像这样,在保险杠构造1中,能够通过保险杠横梁10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并且防止保险杠横梁10后退。

在保险杠构造1中,保险杠外观件60的中央部突出,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配合该保险杠外观件60的形状而形成为拱形。

若像这样设置,则在车辆碰撞时外侧部件30变得容易变形,并且外侧部件30在前后方向上变大。

由此,保险杠横梁10的中央部的截面二次矩变大,保险杠横梁10的两端部变得不易引起压曲变形,因此能够高效率地吸收碰撞能量。

在保险杠构造1中,能够将内侧部件20和外侧部件30通过不同的板厚和材质来形成。而且,外侧部件30由成形性良好且韧性高的材料形成,内侧部件20由拉伸强度大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提高保险杠横梁10的冲击吸收性能。

如图4的(a)所示,在保险杠构造1中,由于上板22及下板23从内侧部件20的上下缘部突出,所以能够提高内侧部件20的强度。

在保险杠构造1中,外侧部件30进入至内侧部件20的上板22及下板23之间,能够在车辆碰撞时抑制外侧部件30在上下方向上变形。由此,能够从外侧部件30向内侧部件20高效率地传递碰撞能量。

如图1所示,在保险杠构造1中,由于向下方倾斜的第一缓冲部件41和向上方倾斜的第二缓冲部件42配合保险杠外观件60(参照图3)的各部的形状而配置,所以能够提高保险杠横梁10的冲击吸收性能。

另外,在保险杠构造1中,由于能够缩小外侧部件30的板厚,所以能够将缓冲部件41、42相对于外侧部件30进行电阻焊。

在保险杠构造1中,能够将保险杠横梁10的两端部与左右的前部侧构件3、3直接连结。在该结构中,能够提高保险杠横梁10与前部侧构件3的连结部的刚性,并缩小保险杠横梁10与前部侧构件3的连结部。

如图3所示,在保险杠构造1中,由于易于配合保险杠外观件60的形状来成形外侧部件30,所以在制造保险杠横梁10之后,无需再配合保险杠外观件60的形状来加工外侧部件30。

在保险杠构造1中,内侧部件20与外侧部件30以外侧部件30进入至内侧部件20的上板22及下板23之间的状态接合在一起。

在该结构中,由于内侧部件20与外侧部件30的接合部位不向保险杠横梁10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突出,所以空气在保险杠横梁10的周围顺畅地流动。

如图1所示,在保险杠构造1中,用于向发动机引导空气的引导部件50从相邻的缓冲部件41、42之间的间隙t穿过并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该结构中,由于左右的引导部件50、50的配置自由度提高,所以能够相对于发动机高效率地送入空气。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更。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应用于车辆的前保险杠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如图6所示,还能将本发明的车辆用保险杠构造应用于车辆的后保险杠。在该情况下,外侧部件30与内侧部件20的后侧接合,内侧部件20固定于后侧构件的后端部。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部件20与外侧部件30焊接在一起,但内侧部件20与外侧部件30的接合方法并非限定,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部件来接合。

另外,外侧部件30与缓冲部件41、42的接合方法也非限定,也可以通过螺栓等固定部件来接合。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接合有三个缓冲部件41、42,但缓冲部件的数量和形状并非限定,而是能够配合保险杠外观件60的形状来适当地设定。例如,也可以在外侧部件30的前表面上接合一个缓冲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钢制的缓冲部件41、42,但也可以使用树脂制的缓冲部件。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缓冲部件41、42的前端面与保险杠外观件60的内表面相接触,但也可以在各缓冲部件41、42的前端面与保险杠外观件60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如图4的(a)所示,由于本实施方式的保险杠构造1的保险杠横梁10划分为内侧部件20和外侧部件30,所以也可以在将内侧部件20与外侧部件30接合之前,在保险杠横梁10内设置加强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